CN211883448U -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3448U
CN211883448U CN202020116025.9U CN202020116025U CN211883448U CN 211883448 U CN211883448 U CN 211883448U CN 202020116025 U CN202020116025 U CN 202020116025U CN 211883448 U CN211883448 U CN 211883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ling
shovel
stirring
assembl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60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王俊
郭航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60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3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3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3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其中,锅盖组件能够盖合于锅体,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转盘和收拢组件,转盘设置于锅盖本体的内侧,并能相对于锅盖本体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收拢组件设置于转盘上,转盘转动,能够带动收拢组件绕转盘的旋转轴转动,以收拢锅体侧壁上的食物。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组件,通过设置收拢组件,烹饪过程中能够将飞溅至锅体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实现将翻炒过程中炒至锅体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有效减少翻炒导致食物粘于锅体侧壁而导致的夹生,解决锅体侧壁附着残留物过多的问题,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充分受热搅拌,烹饪效果更佳,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烹饪设备,相比传统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加热、自动翻炒以及自动控制温度等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市面上的炒菜机通常包括锅具以及盖合锅具的锅盖,锅盖上设置搅拌机构,通过搅拌机构对锅具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因此锅盖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清洗。
现有技术中也有炒菜机采用可拆卸式锅盖,其包括内、外两部分,以及通过螺纹固定安装于中心传动轴上的转盘和安装于转盘传动齿轮轴上的搅拌件。但是,现有炒菜机的可拆卸式锅盖,搅拌件翻炒过程中只针对锅底翻炒搅匀,锅体侧壁的附着残留物较多,翻炒搅拌效果不佳;另外,现有的旋转搅拌件通常采用片式结构,针对食材种类存在局限性,对部分食物的翻炒效果不理想,影响烹饪效果和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增加收拢锅体侧壁食物的功能,解决锅体侧壁附着残留物过多的问题,改善翻炒效果,提升翻炒质量,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锅盖组件,能够盖合于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本体;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并能相对于所述锅盖本体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和收拢组件,所述收拢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收拢组件绕所述转盘的旋转轴转动,以收拢所述锅体侧壁上的食物。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组件包括收拢铲和收拢轴,所述收拢铲包括收拢铲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收拢铲支架上的收拢片,所述收拢铲支架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延伸,以将所述收拢片伸出所述转盘外周;所述收拢轴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收拢轴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收拢铲相对所述转盘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铲还包括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具有弹性连接孔,所述收拢铲支架上同轴间隔设置有止转孔和支架安装孔,所述弹性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安装孔内;所述收拢轴上设置有止转部和端部膨大部,所述止转部相配合装入所述止转孔内,所述端部膨大部与所述弹性连接孔相配合卡接,以将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收拢轴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固定件能够沿所述弹性连接孔的轴向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收拢铲能够沿所述收拢轴的轴向浮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轴具有位于所述止转部与所述端部膨大部之间的颈部,所述颈部的直径沿所述收拢轴的轴向变化,以使所述弹性固定件能够沿所述颈部的轴向浮动,同时对所述弹性固定件在所述收拢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片远离所述转盘的外侧边贴合所述锅体侧壁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片的远离所述收拢铲支架的底端相对于邻近所述收拢铲支架的顶端,朝向所述转盘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拢铲还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与所述收拢铲支架固定连接,并将所述收拢片压紧于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压紧片之间;或者,所述收拢片与所述收拢铲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且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收拢组件在所述转盘上的设置位置相对于所述转盘的旋转轴心对称布置;所述转盘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搅拌组件绕所述转盘的旋转轴转动,同时驱动所述搅拌组件相对于所述转盘绕自身轴线转动,以翻炒所述锅体内的食物。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机体、锅体以及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能够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收拢组件具有辅助收拢食物的功能,锅盖组件通过设置收拢组件,烹饪过程中,收拢组件将飞溅至锅体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实现将翻炒过程中炒至锅体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有效减少翻炒导致食物粘于锅体侧壁而导致的夹生,解决锅体侧壁附着残留物过多的问题,改善翻炒效果,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充分受热搅拌,烹饪效果更佳,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将收拢片伸出转盘外周,收拢食物效果更好,翻炒效果更佳;收拢铲支架与收拢轴可拆卸连接,以将收拢铲相对转盘可拆卸连接,方便收拢铲的清洗维护,更加干净卫生,用户体验更佳。
3、收拢轴的止转部与收拢铲支架的止转孔配合,阻止收拢铲支架相对于收拢轴发生转动,实现收拢过程中力的传动;收拢轴的端部膨大部与弹性固定件中心的弹性连接孔相配合连接,由于弹性固定件本身的伸缩性,安装时,端部膨大部用力即可穿过弹性连接孔,拆卸时抓住收拢铲支架施力即可拔出,收拢组件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快捷,实现快速可拆卸安装,省时省力,便于手动拆装,方便清洗维护,更加干净卫生,用户体验更佳。
4、收拢铲能够沿收拢轴的轴向浮动,方便收拢铲有一定的上下运动余量,避免收拢铲与锅体硬接触,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收拢铲和锅体不被损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5、弹性固定件能够沿颈部的轴向浮动,对收拢铲与锅体接触的缓冲作用更好,同时颈部具有限位作用,对弹性固定件在收拢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限定收拢铲的位置,保证收拢组件对食物的收拢效果。
6、收拢片远离转盘的外侧边贴合锅体侧壁设置,可将搅拌运动过程中翻炒至锅体侧壁上的食物全部收拢至锅底,增强收拢食物的效果,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烹饪效果更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7、收拢片与水平平面呈现倾斜角度安装,有助于将食物往锅底收拢,收拢食物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进一步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搅拌组件和收拢组件装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盘、搅拌组件和收拢组件装配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转盘、搅拌组件和收拢组件装配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与搅拌组件装配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与搅拌组件装配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轴与搅拌铲支架装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轴与转盘装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与收拢组件装配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组件的左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轴与收拢铲支架装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轴与转盘装配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轴的主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轴的左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连接轴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的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拢组件与锅体配合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上”、“下”为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使用时,相对使用者的方位。
图4~图6中的弧线箭头a指示传动轴的转动方向,弧线箭头b指示转盘的转动方向,弧线箭头c指示搅拌组件绕定齿轮中心公转的转动方向,弧线箭头d指示搅拌组件自转的转动方向;图5中的直线箭头指示搅拌片搅拌食物的运动方向。
如图1~图6和图25~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盖组件100,锅盖组件100能够盖合于锅体200;锅盖组件100包括锅盖本体1、转盘2和收拢组件4。其中,转盘2设置于锅盖本体1的内侧,并能相对于锅盖本体1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这里的锅盖本体1的内侧是指锅盖组件100盖合于锅体200时,锅盖本体1朝向锅体200内的一侧。收拢组件4设置于转盘2上,转盘2转动,能够带动收拢组件4绕转盘2的旋转轴转动,以收拢锅体200侧壁上的食物。收拢组件4具有辅助收拢食物的功能,锅盖组件100通过设置收拢组件4,烹饪过程中,收拢组件4将飞溅至锅体200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实现将翻炒过程中炒至锅体200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有效减少翻炒导致食物粘于锅体200侧壁而导致的夹生,解决锅体200侧壁附着残留物过多的问题,改善翻炒效果,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充分受热搅拌,烹饪效果更佳,实用性强,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如图1~图8和图25~图27所示,锅盖组件100还包括搅拌组件3,搅拌组件3可转动地设置于转盘2上,且搅拌组件3与收拢组件4在转盘2上的设置位置相对于转盘2的旋转轴心对称布置;转盘2转动,能够带动搅拌组件3绕转盘2的旋转轴转动,同时驱动搅拌组件3相对于转盘2绕自身轴线转动,以翻炒锅体200内的食物。锅盖组件100同时设置搅拌组件3和收拢组件4,搅拌组件3与收拢组件4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翻炒过程中,搅拌组件3旋转搅拌锅底的食物,收拢组件4将飞溅至锅体200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实现搅拌翻炒锅底食物的同时将翻炒过程中炒至锅体200侧壁的食物收拢至锅底,有效减少翻炒导致食物粘于锅体200侧壁而导致的夹生,解决锅体200侧壁附着残留物过多的问题,改善翻炒效果,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充分受热搅拌,烹饪效果更佳,实用性强。且搅拌组件3与收拢组件4在转盘2上的设置位置相对于转盘2的旋转轴心对称布置,重量对称,重量分布相对平衡,行星齿轮结构传动平稳性强,增强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减少磨损,翻炒搅拌和收拢运动平稳可靠,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9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转盘2的转动方向,收拢组件4位于搅拌组件3的后方,且靠近搅拌组件3设置。每当搅拌组件3将食物搅拌至锅体200侧壁上,收拢组件4立刻就能将食物收拢至锅底,增强收拢食物的效果,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收拢组件4相对于搅拌组件3靠近转盘2的外侧设置,食物收拢效果更好;转盘2可以使用不锈钢材质,耐用性强且干净卫生;转盘2也可以使用铝合金材质表面并喷涂不粘涂层;转盘2优选采用双面复合钢材质,外层与食物接触部分为不锈钢,内部为铝合金,无涂层,更健康,且复合钢材质的转盘2质量较轻,可降低转盘2和搅拌组件3及收拢组件4的总重量,减少驱动转盘2转动的能量消耗,增强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有利于减少各方面的摩擦,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地,锅盖本体1固定设置有定齿轮11;搅拌组件3包括搅拌轴31、搅拌铲32和搅拌齿轮33,搅拌轴31可转动地设置于转盘2上,搅拌铲32连接于搅拌轴31的一端,搅拌齿轮33固定连接于搅拌轴31的另一端,搅拌齿轮33与定齿轮11相啮合;转盘2转动,带动搅拌轴31绕定齿轮11的中心轴公转,同时搅拌齿轮33啮合于定齿轮11而发生自转,驱动搅拌轴31带动搅拌铲32转动。搅拌齿轮33与定齿轮11相配合,构成行星齿轮结构,实现搅拌组件3的自转和绕定齿轮11中心轴的公转运动,实现搅拌组件3的搅拌翻炒运动,翻炒过程中搅拌组件3可将锅底所有部位均搅拌到位,充分翻炒均匀,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定齿轮11为大齿轮,搅拌齿轮33为小齿轮,且定齿轮11与搅拌齿轮33的齿数互为质数,搅拌铲32经过锅体200底部的中心线,进一步保证在翻炒过程中搅拌组件3将锅底所有部位均能搅拌到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锅盖组件100通过锅盖本体1固定连接于烹饪设备的机体;转盘2可拆卸安装于锅盖本体1,锅盖本体1的中心与定齿轮11同轴设置有内盖安装孔。锅盖组件100还包括传动组件5,传动组件5包括传动轴51,传动轴51可拆卸安装于内盖安装孔内,从而将传动组件5可拆卸安装于锅盖本体1上;传动轴51一端穿过内盖安装孔与烹饪设备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52;转盘2的中心设置具有内齿轮21的连接孔22,转盘2套装于传动轴51,传动齿轮52装入连接孔22内并与内齿轮21啮合,以将转盘2与传动轴51可拆卸传动连接;传动轴51与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动力输出轴驱动传动轴51转动,带动转盘2及搅拌组件3和收拢组件4转动,实现动力传动,方便清洗同时实现搅拌组件3的搅拌功能和收拢组件4的辅助收拢功能。通过设置内齿轮21与传动齿轮52啮合,可以同时实现转盘2与传动轴51的动力传动和连接限位,改良传动轴51与锅盖本体1的装配方式,传动轴51与转盘2的接触面积更大,安装固定后转盘2的垂直度好,转盘2旋转平稳度高,有效增强转动过程中平衡性,可以减少各方面的摩擦,减少磨损,改善传动轴51与锅盖本体1的磨损状况,解决传动轴51与转盘2的磨损问题,传动轴51与转盘2的动力传动平稳且耐用性强,提升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拆卸简单方便,提高装配效率,便于手动拆装和清洗维护。
如图4~图6所示,锅盖组件100工作时,动力输出轴驱动传动轴51转动(转动a),然后传动轴51带动转盘2转动(转动b),转盘2带动搅拌齿轮33绕定齿轮11的中心轴公转(转动c),同时搅拌齿轮33由于与定齿轮11啮合而发生自转(转动d);搅拌组件3随着搅拌齿轮33自转而跟随转动实现搅拌翻炒食物的功能;收拢组件4随着转盘2公转收拢锅体200侧壁上的食物。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定齿轮11为外齿轮,搅拌齿轮33设置于外齿轮的外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定齿轮11为内齿圈,搅拌齿轮33设置于内齿圈的内侧;搅拌齿轮33与内齿圈的外啮合方式可以有效利用锅盖组件100内部空间,安装紧凑,减少空间占用,减小锅盖组件100的体积和重量,方便使用,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如图1~图9、图16~图24、图26和图27所示,收拢组件4包括收拢铲41和收拢轴42,收拢铲41包括收拢铲支架411和设置于收拢铲支架411上的收拢片412,收拢铲支架411沿转盘2的径向延伸,以将收拢片412伸出转盘2外周,收拢食物效果更好,翻炒效果更佳;收拢轴42固定安装于转盘2上,收拢铲支架411与收拢轴42可拆卸连接,以将收拢铲41相对转盘2可拆卸连接,方便收拢铲41的清洗维护,更加干净卫生,用户体验更佳;同时,收拢铲41通过收拢轴42固定连接于转盘2,搅拌组件3搅拌运动时收拢铲41随着转盘2的转动而公转,以收拢锅体200侧壁上的食物。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图8、图10、图11、图16~图18和图20~图26所示,转盘2上设置收拢轴孔24,收拢组件4还包括收拢齿轮43,收拢轴42通过收拢轴孔24固定安装于转盘2,收拢铲41固定连接于收拢轴42的一端,收拢齿轮43与收拢轴42的另一端转动配合,收拢齿轮43与定齿轮11相啮合,且收拢齿轮43与搅拌齿轮33对称于定齿轮11设置。收拢齿轮43与定齿轮11相配合,同样构成行星齿轮结构,转盘2转动,带动收拢齿轮43绕定齿轮11的中心轴公转,同时收拢齿轮43啮合于定齿轮11而发生自转;由于收拢齿轮43与收拢轴42转动配合,收拢齿轮43转动不会带动收拢轴42转动,收拢铲41仅跟随转盘2绕定齿轮11的中心轴公转运动,收拢锅体200侧壁上的食物,实现收拢组件4的辅助收拢功能;同时由于收拢齿轮43与搅拌齿轮33对称布置,重量对称,行星齿轮结构传动平稳性强,增强转动过程中的平衡性,减少磨损,翻炒搅拌和收拢运动稳定可靠,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烹饪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收拢轴孔24为扁位孔,收拢轴42的上端扁位421穿过转盘2的收拢轴孔24与转盘2固定配合,收拢轴42相对于转盘2不转动;通过齿轮连接轴套44和垫圈45将收拢齿轮43安装在收拢轴42上,齿轮连接轴套44外表面为光滑圆柱面,收拢齿轮43与收拢轴42之间形成光轴配合,收拢齿轮43转动时不会带动收拢轴42转动。
具体地,收拢铲41还包括弹性固定件413,弹性固定件413具有弹性连接孔4131,收拢铲支架411上同轴间隔设置有止转孔4111和支架安装孔4112,弹性固定件413安装于支架安装孔4112内;收拢轴42上设置有止转部422和端部膨大部423,止转部422相配合装入止转孔4111内,端部膨大部423与弹性连接孔4131相配合卡接,以将收拢铲支架411与收拢轴42可拆卸连接。收拢轴42的止转部422与收拢铲支架411的止转孔4111配合,阻止收拢铲支架411相对于收拢轴42发生转动,实现收拢过程中力的传动;收拢轴42的端部膨大部423与弹性固定件413中心的弹性连接孔4131相配合连接,弹性连接孔4131的直径小于端部膨大部423的外径,由于弹性固定件413本身的伸缩性,安装时,端部膨大部423用力即可穿过弹性连接孔4131;但由于收拢铲41重量较轻,弹性固定件413可防止收拢铲支架411落下,静置时收拢铲支架411不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出,拆卸时抓住收拢铲支架411施力即可拔出;收拢组件4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快捷,实现快速可拆卸安装,省时省力,便于手动拆装,方便清洗维护,更加干净卫生,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收拢铲支架411可以是钣金件,止转孔4111为收拢铲支架411上的方孔;止转部422为收拢轴42的下端扁位,端部膨大部423为收拢轴42的端部圆头;弹性固定件413为硅胶圈,硅胶具有一定伸缩性,弹性连接孔4131为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端部圆头的直径。硅胶圈固定在收拢铲支架411的支架安装孔4112内,收拢轴42的端部圆头穿过收拢铲支架411上的方孔,收拢轴42的下端扁位装入收拢铲支架411的方孔内,实现收拢轴42与收拢铲支架411的固定配合,端部圆头用力即可穿过硅胶圈的圆孔;拆卸时,只需将端部圆头通过硅胶圈的圆孔,用力下拔收拢铲支架411即可,使得端部圆头配合硅胶圈即可实现可拆卸安装,手动拆装方便快捷。
具体地,弹性固定件413能够沿弹性连接孔4131的轴向弹性变形,以使收拢铲41能够沿收拢轴42的轴向浮动,方便收拢铲41有一定的上下运动余量,避免收拢铲41与锅体200硬接触,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收拢铲41和锅体200不被损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收拢轴42具有位于止转部422与端部膨大部423之间的颈部424,颈部424的直径沿收拢轴42的轴向变化,以使弹性固定件413能够沿颈部424的轴向浮动,对收拢铲41与锅体200接触的缓冲作用更好,同时颈部424具有限位作用,对弹性固定件413在收拢轴42上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将收拢铲支架411挂在收拢轴42上,进而限定收拢铲41的位置,保证收拢组件4对食物的收拢效果。
具体地,如图16~图18和26所示,收拢片412远离转盘2的外侧边贴合锅体200侧壁设置。收拢片412具有能够贴合锅体200侧壁的弧度,可将搅拌运动过程中翻炒至锅体200侧壁上的食物全部收拢至锅底,增强收拢食物的效果,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烹饪效果更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收拢片412的远离收拢铲支架411的底端4121相对于邻近收拢铲支架411的顶端4122,朝向转盘2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设置,即收拢片412与水平平面呈现倾斜角度安装,有助于将食物往锅底收拢,收拢食物效果更好,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进一步提升翻炒质量,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其中,收拢片412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β可以根据食物品类需求进行调整,倾斜角度β的范围在65°-80°之间为最佳,优选倾斜角度β为70°。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收拢铲41还包括压紧片414,压紧片414与收拢铲支架411固定连接,并将收拢片412压紧于收拢铲支架411与压紧片414之间,安装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收拢片412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其中,收拢片412可以为硅胶片,通过压紧片414与收拢铲支架411上的螺栓415连接完成装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拢片412与收拢铲支架4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例如铆钉连接,可以去掉压紧片414,节省成本,耐用性更强。其中,收拢片412可以采用PTFE(PolyTetra 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具体地,如图1~图15所示,搅拌铲32包括搅拌铲支架321和对称设置于搅拌铲支架321上的多个搅拌片322,搅拌轴31可拆卸连接于搅拌铲支架321的对称中心,以将搅拌铲32与搅拌轴31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搅拌组件3进行清洗维护,更加干净卫生;且搅拌片322的自由端3221相对于连接端3222朝向搅拌组件3绕自身轴线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设置,和/或,搅拌片322的外侧边3223相对于内侧边3224朝向搅拌组件3绕自身轴线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搅拌片322,与锅体200的底面和竖直面均有一定斜度,搅拌片322旋转搅拌均匀的同时,也会产生朝向搅拌组件3的旋转中心翻滚的分力,提升翻炒过程中食物翻滚的效果,提升翻炒质量,充分翻炒均匀和受热搅拌,翻炒搅拌效果更好,烹饪效果更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图15所示,搅拌组件3的搅拌轴31与搅拌铲支架321可拆卸安装,且搅拌铲支架321与搅拌轴31的安装方式相同于收拢组件4的安装方式,同样实现快速可拆卸安装效果。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搅拌片322包括条状搅拌片322a,条状搅拌片322a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搅拌杆3225,多根搅拌杆3225适于将聚拢的食物分开。针对某些翻炒过程中易成堆的食物,搅拌组件3旋转搅拌时,条状搅拌片322a的搅拌杆3225可以将聚拢的食物分开,有效改善翻炒效果,翻炒搅拌效果更好,受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其中,条状搅拌片322a优选设置两根搅拌杆3225,可以产生类似筷子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2、图10~图16和图25所示,转盘2上设置有搅拌轴孔23,搅拌轴31通过搅拌轴孔23可转动地安装于转盘2上。如图13所示,搅拌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搅拌轴31与转盘2之间的轴套34,轴套34可以减小搅拌轴31转动时的摩擦阻力,搅拌轴31转动平稳,减少搅拌轴31与转盘2之间的摩擦损耗,使用寿命更长,用户体验更佳。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搅拌轴孔23为圆孔,方便搅拌轴31转动;搅拌轴31穿过搅拌轴孔23和两个垫圈35,通过一个卡簧36将搅拌轴31装配到转盘2上;搅拌齿轮33与搅拌轴31紧固连接或者成型为一体结构,例如,搅拌轴31与搅拌齿轮33铸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机体、锅体200以及与机体连接的由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组件100,锅盖组件100能够盖合于锅体200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机体包括摆臂组件301,摆臂组件301包括支座302和转臂303,锅盖本体1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安装至转臂303上。烹饪设备工作时,将锅体200放入机体的操作平台上,摆臂组件301驱动转臂303将锅盖组件100盖合至与锅体200配合,动力输出轴驱动传动轴51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2带动搅拌组件3和收拢组件4进行工作,实现自动炒菜功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盖组件,能够盖合于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
锅盖本体;
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锅盖本体的内侧,并能相对于所述锅盖本体绕自身轴线旋转运动;和
收拢组件,所述收拢组件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收拢组件绕所述转盘的旋转轴转动,以收拢所述锅体侧壁上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组件包括收拢铲和收拢轴,所述收拢铲包括收拢铲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收拢铲支架上的收拢片,所述收拢铲支架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延伸,以将所述收拢片伸出所述转盘外周;所述收拢轴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收拢轴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收拢铲相对所述转盘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铲还包括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具有弹性连接孔,所述收拢铲支架上同轴间隔设置有止转孔和支架安装孔,所述弹性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安装孔内;
所述收拢轴上设置有止转部和端部膨大部,所述止转部相配合装入所述止转孔内,所述端部膨大部与所述弹性连接孔相配合卡接,以将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收拢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固定件能够沿所述弹性连接孔的轴向弹性变形,以使所述收拢铲能够沿所述收拢轴的轴向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轴具有位于所述止转部与所述端部膨大部之间的颈部,所述颈部的直径沿所述收拢轴的轴向变化,以使所述弹性固定件能够沿所述颈部的轴向浮动,同时对所述弹性固定件在所述收拢轴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片远离所述转盘的外侧边贴合所述锅体侧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片的远离所述收拢铲支架的底端相对于邻近所述收拢铲支架的顶端,朝向所述转盘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拢铲还包括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与所述收拢铲支架固定连接,并将所述收拢片压紧于所述收拢铲支架与所述压紧片之间;
或者,所述收拢片与所述收拢铲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组件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盘上,且所述搅拌组件与所述收拢组件在所述转盘上的设置位置相对于所述转盘的旋转轴心对称布置;
所述转盘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搅拌组件绕所述转盘的旋转轴转动,同时驱动所述搅拌组件相对于所述转盘绕自身轴线转动,以翻炒所述锅体内的食物。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机体、锅体以及与所述机体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能够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CN202020116025.9U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1883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025.9U CN211883448U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6025.9U CN211883448U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3448U true CN211883448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6025.9U Active CN211883448U (zh) 2020-01-18 2020-01-18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34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266A (zh) * 2021-03-09 2021-04-30 江门市永成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自动炒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266A (zh) * 2021-03-09 2021-04-30 江门市永成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自动炒菜机
CN112716266B (zh) * 2021-03-09 2022-05-31 江门市永成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自动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3450U (zh)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03302879U (zh)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洗锅装置
CN211883448U (zh)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0748691U (zh) 一种炒菜机器人用翻炒单元
CN204541790U (zh) 一种新型搅拌式烹饪机用搅拌刀组件
CN211093545U (zh) 能隔空驱动搅拌动作的搅拌机构、炒菜机上盖及炒菜机
CN214631637U (zh) 烹饪设备
CN201388935Y (zh) 一种自配合翻动工具及应用该翻动工具的烹调设备
CN216020421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7912596U (zh) 洗米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1790588U (zh) 一种带锅铲的锅盖
CN210540751U (zh) 一种易于清洁打理的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CN210961538U (zh) 一种炒菜机的搅拌结构
CN210582117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
CN209932367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固体调料防堵加料装置
CN218651352U (zh) 一种自动炒菜锅
CN2286589Y (zh) 自动炒菜锅
CN220757210U (zh) 一种防贴壁搅拌装置和烹饪装置
CN209899065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6220017U (zh) 一种火锅料生产加工全自动翻炒锅
CN212213409U (zh) 一种炒菜机的翻炒装置及炒菜机
CN221044741U (zh) 一种平底不沾聚油锅
CN220124463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17185615U (zh)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CN215604906U (zh) 搅拌式自动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