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0638U -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0638U
CN216530638U CN202122952617.1U CN202122952617U CN216530638U CN 216530638 U CN216530638 U CN 216530638U CN 202122952617 U CN202122952617 U CN 202122952617U CN 216530638 U CN216530638 U CN 216530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ealing
waterproof
cavit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26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绍伟
汝黎明
杨利民
唐健
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26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0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0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0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包括充电设备主体,在充电设备主体上设置向内凹进的充电腔,在充电腔内设置充电插座,在充电腔侧壁上设置密封腔,在密封腔内设置防水挡板,在充电设备主体内设置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密封机构和控制器,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水挡板上升或下降,密封机构用于将上升后的防水挡板防水密封,控制器与充电插座、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电性连接,充电设备主体内还设置有集水腔,以及将集水腔与充电设备主体外侧连通的通水孔,在集水腔内设置有浮球,在集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发生内涝时能够自行完成密封防水操作,降低了充电设备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电设备,在遇到强降雨或者内涝时能够及时断电,从而防止发生触电等事故,但是,当遇到暴雨大暴雨的极端天气或者发生内涝时,充电设备内部极易进水导致充电设备内部元器件损坏。
近年来,极端强降雨天气频繁出现,多地市发生严重内涝,根据报道,在内涝结束以后,经过积水浸泡的绝大部分的充电设备损坏严重,难以修复,全部更换需要较长时间,且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中国专利CN202010779910.X,公开了一种接触式自屏蔽的防暴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充电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雨箱,充电桩的侧壁开设有充电插孔,充电插孔的侧壁设置有侧腔,侧腔的内腔滑动设置有遮雨板,遮雨板底端侧壁固定安装有两组底端连接块,底端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长弹簧,长弹簧的顶部与侧腔的顶端固定连接,侧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两组电磁铁,电磁铁与遮雨板磁性配合,承雨箱的底部设置有圆筒腔,圆筒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圆筒腔的内腔滑动配合有水盖板,能够防止暴雨的倾袭,对充电插孔进行保护,在下暴雨的时候自动打开防护,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承雨箱中的积水达到一定量之后才能触发遮雨板弹出,对于内涝不会响应,无法有效的防护内涝带来的损害,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遮雨板与充电插头之间无法形成完全密封的结构,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暴雨对充电插头内部元件造成损害,但是无法避免内涝积水漫过遮雨板,侵袭遮雨板内部的元器件,最后,承雨箱的设置容易积攒树叶灰尘等杂质,容易将相应的排水口堵塞,导致遮雨板无法弹出,使得充电桩失去防水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充电设备无法应对强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被水泡过后容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包括充电设备主体,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充电腔,在所述充电腔内设置有充电插座,在所述充电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腔,在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防水挡板,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内设置有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密封机构和控制器,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水挡板上升或下降,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将上升后的防水挡板防水密封,所述控制器与充电插座、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电性连接,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内还设置有集水腔,以及将所述集水腔与充电设备主体外侧连通的通水孔,在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浮球,在所述集水腔的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集水腔的顶端低于所述充电腔的最低点,当充电设备周围有较为严重的积水时,积水通过所述通水孔进入所述集水腔中,并推动所述浮球上升,当所述集水腔中充满积水时,所述浮球上升至集水腔的顶端,并触发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触发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第一时间将所述充电插座断电,同时控制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运行,将所述防水挡板上升遮挡住充电腔,并将所述防水挡板密封,使其达到防水的效果,从而在发生严重内涝时,所述充电设备泡在水中也不会损坏内部元器件,使其在内涝结束以后能够正常使用,大大降低了内涝发生时充电设备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其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水腔中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集水腔的顶端密封连接,并将所述压力开关覆盖。
所述密封套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压力开关与积水隔绝,通过上升的浮球对所述密封套的压力导致密封套变形,从而触发压力开关,同样可以实现防水挡板上升后密封遮蔽充电腔的技术效果,还可以有效地杜绝长时间浸泡导致的压力开关漏水导致充电设备内部元件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包括承压部、密封变形部和触发部,所述密封变形部与所述集水腔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承压部设置在靠近浮球的一侧,所述触发部设置在所述密封变形部内侧。
所述承压部呈向下开口的碗状结构,所述密封变形部呈向上开口的碗状结构,该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套具有良好的弹性变星能力,所述浮球上浮后挤压所述承压部,使得所述承压部均匀受压,从而保证所述密封套整体向上变形,使得所述触发部顶压压力开关,进而控制充电插座断电,防水挡板上升、密封,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充电设备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挡板连接。
该设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传动装置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防水挡板进行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驱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防水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为了保持所述防水挡板的平稳上升和下降,所述连接件以及与其配合的所述齿轮和齿条各设置有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齿轮、齿条、连接件各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为双轴同步电机,该设置仅需要一台电机即可实现所述防水挡板的平稳上升或者下降,结构简单,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充电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在所述齿条上还设置有导向滑板,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内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与所述导向滑板配合用于所述齿条的导向滑动。
该设置可以对所述齿条形成导向限位,从而确保所述防水挡板沿预定方向上升或者下降,不会出现偏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防水挡板的运行精度,保证了所述充电设备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机构为充气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件、外密封件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分别与所述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充气,所述内密封件设置在密封腔中靠近所述充电插座的一侧,所述外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座的一侧。
该设置中,当所述防水挡板上升遮蔽所述充电腔以后,所述充气装置对所述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充气,使得所述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在所述防水挡板的两侧形成双重密封,从而使得防水挡板内侧的充电腔形成完全防水密封机构,在发生积水浸泡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内部的元器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件包括内密封主体以及第一内密封挡边和第二内密封挡边,所述第二内密封挡边向所述内密封件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向远离所述内密封件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内密封主体上远离所述充电插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和第二内密封挡边设置,所述内密封主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内密封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充气管路,所述第一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和第二内密封挡边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内密封件贴合所述密封腔设置,同时,通过中空的内密封主体的中空以及第一凸出部的设置,使得所述内密封件在充气之后,所述第一凸出部向所述防水挡板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防水挡板的侧面紧贴,形成完成的防水密封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其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密封件包括外密封主体以及第一外密封挡边和第二外密封挡边,所述第二外密封挡边向所述外密封件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向远离所述外密封件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外密封主体上靠近所述充电插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和第二外密封挡边设置,所述外密封主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外密封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充气管路,所述第二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和第二外密封挡边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外密封件贴合所述密封腔设置,同时,通过中空的外密封主体的中空以及第二凸出部的设置,使得所述外密封件在充气之后,所述第二凸出部向所述防水挡板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防水挡板的侧面紧贴,形成完成的防水密封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其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倾斜顶盖,所述倾斜顶盖由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所述倾斜顶盖用于防止所述充电设备主体的顶部积水或者积尘,同时,由于倾斜顶盖的倾斜设置,在下雨时雨水可以对所述倾斜顶盖进行冲刷,有利于所述倾斜顶盖的清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浮球、压力开关与控制模块的联动控制,在充电设备所在区域积水达到警戒水位时,对充电插座断电,通过防水挡板及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其在发生积水的情况下将充电插座区域隔离起来,通过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的充气密封设置,将所述防水挡板的周向完全封闭,形成完全密封的防水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积水进入充电设备内部,确保在被水浸泡的情况下充电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此外,通过充电插头弹出机构的设置,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充电插头弹出,以避免充电线对防水挡板形成干涉,进一步确保充电设备在工作状态下也可以迅速切换为防水状态,提升了充电设备的防水性能,再通过弹出机构的设置,将充电插头及充电线向外推出,进一步避免充电插头及充电线掉落时距离充电插座过近,与防水挡板形成干涉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发生内涝时能够自行完成密封防水操作,大大提升了现有充电设备的防水性能,降低了内涝发生时充电设备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B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F-F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C-C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挡板及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电设备主体;2、倾斜顶盖;3、充电腔;4、充电插座;5、密封腔; 6、通水孔;7、浮球;8、密封套;81、承压部;82、密封变形部;83、触发部;9、压力开关;10、驱动装置;11、电磁吸装置;111、磁吸接头;12、防水挡板;13、内密封件;131、内密封主体;132、第一内密封挡边;133、第二内密封挡边;134、第一凸出部;14、外密封件;141、外密封主体;142、第一外密封挡边;143、第二外密封挡边;144、第二凸出部;15、齿轮;16、齿条;17、连接件;18、导向滑槽;19、导向滑板;20、充气装置;21、磁吸板;211、弹出柱;22、复位弹性件;23、集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充电设备主体1,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充电腔3,在所述充电腔3内设置有充电插座4,在所述充电腔3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腔5,在所述密封腔5内设置有防水挡板12,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密封机构和控制器,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水挡板12上升或下降,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将上升后的防水挡板12防水密封,所述控制器与充电插座 4、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电性连接,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还设置有集水腔23,以及将所述集水腔23与充电设备主体1外侧连通的通水孔6,在所述集水腔23内设置有浮球7,在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低于所述充电腔3的最低点,当充电设备周围有较为严重的积水时,积水通过所述通水孔6进入所述集水腔23中,并推动所述浮球7上升,当所述集水腔23中充满积水时,所述浮球7上升至集水腔23的顶端,并触发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触发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第一时间将所述充电插座4 断电,同时控制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运行,将所述防水挡板12上升遮挡住充电腔3,并将所述防水挡板12密封,使其达到防水的效果,从而在发生严重内涝时,所述充电设备泡在水中也不会损坏内部元器件,使其在内涝结束以后能够正常使用,大大降低了内涝发生时充电设备损坏的风险,提高了其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还设置有充电插头弹出机构,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用于将充电插座7中的充电插头弹出。该设置可以在接收到压力开关9传输的液位信号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将正在充电中的充电插头弹出,以便在发生内涝时及时切断充电设备与充电器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述防水挡板12上升时与充电插头、充电线形成干涉,确保发生内涝时,所述防水挡板12能够及时、顺利地上升,将所述充电腔3密封,使得工作状态的充电设备在内涝发生时也能够及时进行防护,有效地降低内涝带来的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所述集水腔23中设置有密封套8,所述密封套8与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密封连接,并将所述压力开关9覆盖。一般情况下,压力开关9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漏水事故,在所述充电设备被积水浸泡时,所述压力开关9发生漏水容易导致内部元器件被积水侵蚀,所述密封套8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压力开关9与积水隔绝,通过上升的浮球7对所述密封套8的压力导致密封套8变形,从而触发压力开关9,同样可以实现防水挡板12上升后密封遮蔽充电腔3的技术效果,还可以有效地杜绝长时间浸泡导致的压力开关9漏水导致充电设备内部元件损坏的问题。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密封套8包括承压部81、密封变形部82和触发部83,所述密封变形部82与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承压部81设置在靠近浮球7的一侧,所述触发部83设置在所述密封变形部82内侧。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压部81呈向下开口的碗状结构,所述密封变形部82呈向上开口的碗状结构,该设置使得所述密封套8 具有良好的弹性变星能力,所述浮球7上浮后挤压所述承压部81,使得所述承压部81均匀受压,从而保证所述密封套8整体向上变形,使得所述触发部 83顶压压力开关9,进而控制充电插座4断电,防水挡板12上升、密封,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充电设备的防水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10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挡板12连接。该设置中,所述驱动装置10带动所述传动装置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防水挡板12进行上升或者下降。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13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15和齿条16,所述齿轮15与齿条16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驱动,所述齿条16与所述防水挡板12通过连接件17 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齿轮15转动,所述齿轮15 带动所述齿条16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连接件17带动所述防水挡板12上升或者下降,在所述充电设备周边出现积水时能够及时封闭充电腔3,确保充电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安全,使所述充电设备经历过水泡之后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应当理解,所述传动装置也可以包括传送带、曲柄传动轴等不同的传动结构,能够实现所述防水挡板12的上升或者下降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所述防水挡板12的平稳上升和下降,所述连接件17以及与其配合的所述齿轮 15和齿条16各设置有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齿轮15、齿条16、连接件17 各设置两个,所述驱动装置10为双轴同步电机,该设置仅需要一台电机即可实现所述防水挡板12的平稳上升或者下降,结构简单,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充电设备的成本。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所述齿条16上还设置有导向滑板19,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导向滑槽18,所述导向滑槽18与所述导向滑板19配合用于所述齿条16的导向滑动,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滑板19设置在所述齿条16的两侧,该设置可以对所述齿条16形成导向限位,从而确保所述防水挡板12沿预定方向上升或者下降,不会出现偏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防水挡板12的运行精度,保证了所述充电设备的防水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图6所示,所述密封机构为充气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件13、外密封件14和充气装置20,所述充气装置20分别与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连接,用于向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 14充气,所述内密封件13设置在密封腔5中靠近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所述外密封件14设置在所述密封腔5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该设置中,当所述防水挡板12上升遮蔽所述充电腔3以后,所述充气装置20对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充气,使得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在所述防水挡板12的两侧形成双重密封,从而使得防水挡板12内侧的充电腔3形成完全防水密封机构,在发生积水浸泡的情况下也不会损坏充电设备内部的元器件,使其能够有效地应对内涝,保证其在积水退去后可以正常工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内密封件13包括内密封主体131以及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和第二内密封挡边133,所述第二内密封挡边 133向所述内密封件13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向远离所述内密封件13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上远离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34,所述第一凸出部134凸出于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和第二内密封挡边133设置,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上设置有第一充气管路,所述第一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20连接。在该设置中,通过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和第二内密封挡边133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内密封件13贴合所述密封腔5设置,同时,通过中空的内密封主体131的中空以及第一凸出部134的设置,使得所述内密封件13在充气之后,所述第一凸出部134向所述防水挡板12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防水挡板12的侧面紧贴,形成完成的防水密封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其防水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管路设置在内密封主体131上靠近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外密封件14包括外密封主体141以及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和第二外密封挡边143,所述第二外密封挡边 143向所述外密封件14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向远离所述外密封件14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上靠近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44,所述第二凸出部144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和第二外密封挡边143设置,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上设置有第二充气管路,所述第二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20连接。在该设置中,通过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和第二外密封挡边143的设置可以将所述外密封件14贴合所述密封腔5设置,同时,通过中空的外密封主体141的中空以及第二凸出部144的设置,使得所述外密封件14在充气之后,所述第二凸出部144向所述防水挡板12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防水挡板12的侧面紧贴,形成完成的防水密封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其防水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包括电磁吸装置11及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包括磁吸板21,在所述磁吸板21上设置有弹出柱211,所述弹出柱211部分地进入与所述充电插座 4连通的充电通道内,在所述磁吸板21与所述充电插座4所在的背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22。如图5所示,所述电磁吸装置11可以设置在远离所述背板的位置,所述磁吸板21设置在所述电磁吸装置11和背板之间,在常规工作状态下其处于接通状态,所述磁吸板21向着远离所述背板的方向移动,与所述电磁吸装置11的磁吸接头111抵接,复位弹性件22被拉伸,所述弹出柱 211仅有小部分进入所述充电通道内,此时插入充电插头即可完成正常的充电工作,当浮球7上升后触发压力开关9后,所述电磁吸装置11断电,所述复位弹性件22做复位运动,将所述磁吸板21向所述背板拉近,在此过程中,所述弹出柱211向所述充电通道内运动,将充电插头弹出,以避免充电插头或者充电线与所述防水挡板12形成干涉,使得所述防水挡板12在发生内涝后能够及时上升、密封,该设置使得在后续的充电设备整体断电过程中,弹出柱211始终处于充电通道内,在此过程中无法使用充电设备,当积水退去,电磁吸装置11重新通电后,所述充电设备可以再次投入正常使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22为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有多个,该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弹出柱211具有足够的力将充电插头弹出。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柱211向所述充电通道内的位移大于充电通道的长度,该设置可以确保所述弹出柱211将充电插头完全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包括电磁吸装置11及弹出装置,所述电磁吸装置11设置在充电插座4所在的背板内侧,所述弹出装置包括磁吸板21和复位弹性件22,所述磁吸板21设置在充电设备主体1内部,在所述磁吸板21靠近所述电磁吸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弹出柱211,所述弹出柱211部分地进入与所述充电插座4连通的充电通道内,在所述磁吸板21远离所述电磁吸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性件22。在平时的工作状态下,所述复位弹性件22处于复位状态,当发生内涝时,根据压力开关9发出的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电磁吸装置11通电,所述磁吸板21向所述电磁吸装置11运动,所述复位弹性件22被拉伸,所述弹出柱211向所述充电通道内运动,将充电插头弹出,当充电设备整体断电后,电磁吸装置 11失电,所述复位弹性件22做复位运动,将所述磁吸板21拉回。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22为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有多个,该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弹出柱211具有足够的力将充电插头弹出。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柱211向所述充电通道内的位移大于充电通道的长度,该设置可以确保所述弹出柱211将充电插头完全弹出。
较佳的,在所述充电插座4的下侧设置有弹出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出驱动部件和弹出板,所述弹出机构用于将弹出后的充电插头及其连接的充电线弹出所述防水挡板12密封的区域。在一般情况下,被弹出的充电插头及其连接的充电线会掉落在所述充电腔3底部接近充电插座4 的位置,仍然有可能与上升的防水挡板12形成干涉,所述弹出机构的设置可以确保将所述充电插头及其连接的充电线弹出所述防水挡板12密封的区域,从而保证所述充电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在发生积水时迅速完成密封防护,应当理解的,所述弹出板可以为充电腔3的底板或者充电插座4所在的背板,能够实现将所述充电插头及与其连接的充电线弹出即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倾斜顶盖2,所述倾斜顶盖2由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所述倾斜顶盖2用于防止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的顶部积水或者积尘,同时,由于倾斜顶盖2的倾斜设置,在下雨时雨水可以对所述倾斜顶盖2进行冲刷,有利于所述倾斜顶盖2的清洁。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还设置有远程通信控制器(附图未示出),所述远程通信控制器用于在防水挡板12上升并完成密封后,向云端控制平台发出信号,由云端控制平台将所述充电设备远程断电,该设置可以在所述充电设备被水泡将其完全断电,从而进一步避免发生漏电的风险,提高了内涝发生时充电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孔6有多个,多个所述通水孔6可以增加所述集水腔23中水位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从而更好地监控所述充电设备周边的积水水位,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可以在发生内涝时及时作出响应,确保其在内涝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防水结构如上所述,关于充电设备中常规的充电电路及充电通道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水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实施例1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充电设备周边积水升高时,浮球7随水位上升,到达集水腔23 顶端时,触发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发出积水水位超限信号;
步骤S2:控制器接收到积水水位超限信号,对充电插座4断电,同时切换进入防水泡模式;
步骤S3:防水泡模式启动,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启动,将充电插头弹出;
步骤S4: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启动,防水挡板12上升并遮蔽充电腔3;
步骤S5:密封机构启动,将防水挡板12防水密封。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将充电设备完全防水密封,当其被水泡时也不会损伤内部元器件,显著地提高了所述充电设备的防内涝能力。
其中,步骤S1具体还包括:步骤S10:浮球7到达集水腔23顶端时,与密封套8抵接,密封套8在浮球7的作用下挤压变形,变形后的密封套8触发压力开关9。
密封套8的设置可以显著增加压力开关9部位的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充电设备的防水性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启动,将充电插头弹出”具体包括:
步骤S30:电磁吸装置11断电,复位弹性件22做复位运动,将磁吸板 21向充电插座4所在的背板拉近,弹出柱211向充电通道内运动,将充电插头弹出。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充电插头弹出机构启动,将充电插头弹出”具体包括:
步骤S30′:电磁吸装置11通电,磁吸板21向电磁吸装置11运动,复位弹性件22被拉伸,弹出柱211向充电通道内运动,将充电插头弹出。
上述两个步骤的其中之一即可以将充电插座4内的充电插头弹出,即使发生内涝时,充电插座4内没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弹出机构的动作也不影响充电设备防水泡模式的运行。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之后,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
步骤S31,弹出机构启动,将充电插头及其连接的充电线弹出防水挡板 12密封的区域。
该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所述防水挡板12能够正常上升,完成密封。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包括:
步骤S40:驱动装置10启动,驱动齿轮15转动,所述齿轮15带动齿条 16上升,所述齿条16带动防水挡板12上升,将充电腔3遮蔽。
较佳的,在步骤S40中还包括:
步骤S400:所述齿条16通过导向滑板19沿着导向滑槽18上升。
该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防水挡板12平稳上升,不会出现偏离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
步骤S50:充气装置20启动,对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充气,使得第一凸出部134和第二凸出部144分别与所述防水挡板12的两侧抵接,形成防水挡板12的防水密封。
该设置可以在所述防水挡板12的内外侧形成双重防水密封,提高了所述充电设备防水泡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6:远程通信控制器向云端控制平台发送信号,云端控制平台远程控制充电设备断电。
该设置可以在充电设备被水泡时将其完全断电,避免了发生漏电的风险,提高了内涝发生时充电设备的安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设备主体(1),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充电腔(3),在所述充电腔(3)内设置有充电插座(4),在所述充电腔(3)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腔(5),在所述密封腔(5)内设置有防水挡板(12),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密封机构和控制器,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防水挡板(12)上升或下降,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将上升后的防水挡板(12)防水密封,所述控制器与充电插座(4)、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电性连接,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还设置有集水腔(23),以及将所述集水腔(23)与充电设备主体(1)外侧连通的通水孔(6),在所述集水腔(23)内设置有浮球(7),在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设置有压力开关(9),所述压力开关(9)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腔(23)中设置有密封套(8),所述密封套(8)与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密封连接,并将所述压力开关(9)覆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8)包括承压部(81)、密封变形部(82)和触发部(83),所述密封变形部(82)与所述集水腔(23)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承压部(81)设置在靠近浮球(7)的一侧,所述触发部(83)设置在所述密封变形部(82)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挡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10)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挡板(12)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15)和齿条(16),所述齿轮(15)与齿条(16)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5)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驱动,所述齿条(16)与所述防水挡板(12)通过连接件(17)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条(16)上还设置有导向滑板(19),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内设置有导向滑槽(18),所述导向滑槽(18)与所述导向滑板(19)配合用于所述齿条(16)的导向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为充气密封机构,包括内密封件(13)、外密封件(14)和充气装置(20),所述充气装置(20)分别与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连接,用于向所述内密封件(13)和外密封件(14)充气,所述内密封件(13)设置在密封腔(5)中靠近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所述外密封件(14)设置在所述密封腔(5)中远离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件(13)包括内密封主体(131)以及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和第二内密封挡边(133),所述第二内密封挡边(133)向所述内密封件(13)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向远离所述内密封件(13)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上远离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34),所述第一凸出部(134)凸出于所述第一内密封挡边(132)和第二内密封挡边(133)设置,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内密封主体(131)上设置有第一充气管路,所述第一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20)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件(14)包括外密封主体(141)以及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和第二外密封挡边(143),所述第二外密封挡边(143)向所述外密封件(14)的中心部位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向远离所述外密封件(14)中心部位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上靠近所述充电插座(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出部(144),所述第二凸出部(144)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密封挡边(142)和第二外密封挡边(143)设置,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外密封主体(141)上设置有第二充气管路,所述第二充气管路与所述充气装置(20)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倾斜顶盖(2),所述倾斜顶盖(2)由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CN202122952617.1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Active CN216530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2617.1U CN21653063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2617.1U CN21653063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0638U true CN21653063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2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2617.1U Active CN21653063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0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2368B (zh) 一种智能配电柜
CN111058399A (zh) 一种自除尘式道路反光镜
CN110137820B (zh) 一种智能电网控制柜
CN216530638U (zh)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
CN114069798A (zh) 一种防水充电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3645781B (zh) 一种户外通信终端设备
CN112572212A (zh) 一种弹出新能源充电桩的室外停车位
CN115627998B (zh) 一种核电站屏蔽门的内侧自适应密封结构
CN219884107U (zh)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水利监测用遥感影像无人机
CN11317309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16214882U (zh) 一种配电箱用的防雨水装置
CN114530771A (zh) 一种用于智能高压开关柜的防水柜及其梯度防水方法
CN211196046U (zh)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房车用电动楼梯
CN1135809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
CN113879160B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保护方法
CN207697665U (zh) 一种汽车落水槽
CN111439151A (zh) 一种充电桩用防漏电装置
CN206633969U (zh) 用于机动车辆雨刮器输出轴的防雨盖
CN111452672B (zh) 一种电动车用汽水分离电瓶冷却防潮装置
CN219467569U (zh) 一种防水型充电桩
CN110901441B (zh) 一种户外型充电桩
CN214267911U (zh) 一种高空专用抛放型充气海上浮靶
CN112713531B (zh) 一种油田开采区用配电箱
CN216636163U (zh) 用于车辆的充电防水装置
CN110828016B (zh) 水动力防水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