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8893U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8893U
CN216528893U CN202123431089.1U CN202123431089U CN216528893U CN 216528893 U CN216528893 U CN 216528893U CN 202123431089 U CN202123431089 U CN 202123431089U CN 216528893 U CN216528893 U CN 216528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10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y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10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8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8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8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反射层上设置吸光层,能够利用吸光层对入射至发光器件之间的反射层表面的光线进行吸收,避免光线被反射层反射至相邻像素内的彩色滤光片中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相邻像素之间发生光线串扰进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MicroLED(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是继液晶显示与OLED显示之后新出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面板采用尺寸在几微米至几十微米之间的LED发光芯片(MicroLED芯片)作为像素单元,一颗一颗紧密地排列成阵列,每颗芯片都能独立地被驱动点亮发出光线。Micr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高效、长寿命、超高分辨率等诸多优点。
然而,现有的MicroLED显示面板容易出现相邻的像素之间发生光线串扰进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避免相邻的像素之间发生光线串扰进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器件、反射层、吸光层和色转换层,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反射层均设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反射层设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及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外围;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色转换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吸光层和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彩色滤光基板,与所述显示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于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多个彩色滤光片和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上设有多个镂空区域,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镂空区域内,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对应设置,所述吸光层和所述黑色矩阵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显示基板上设有所述色转换层的一侧朝向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和所述黑色矩阵的一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高度差介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高度的1/10至1/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挡墙和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高度差为所述发光器件的高度的1/10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的高度为10μm~2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透光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靠近所述驱动基板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铜、银或铝,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钼或钛,所述透光介质层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氧化硅或氮化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对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射光线的反射率为85%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衬底和TFT器件层,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反射层均设于所述TFT器件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均与所述TFT器件层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微LED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上设有所述色转换层的一侧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和所述黑色矩阵的一侧通过粘合胶层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合胶层为透光胶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反射层上设置吸光层,能够利用吸光层对入射至发光器件之间的反射层表面的光线进行吸收,避免光线被反射层反射至相邻像素内的彩色滤光片中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相邻像素之间发生光线串扰进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基板10和彩色滤光基板20。
显示基板10包括驱动基板11、多个发光器件13、反射层15、吸光层14和色转换层40,多个发光器件13和反射层15均设于驱动基板11的一侧,反射层15设于多个发光器件13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及多个发光器件13的外围(即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器件13之间设置有反射层15,在边缘位置的发光器件13的外侧也设置有反射层15);吸光层14设于反射层15远离驱动基板11的一侧,色转换层40覆盖多个发光器件13、吸光层14和反射层15远离驱动基板11的一侧表面。
彩色滤光基板20包括第一衬底21和设于第一衬底21一侧的多个彩色滤光片22和黑色矩阵23,黑色矩阵23上设有多个镂空区域,多个彩色滤光片22分别位于多个镂空区域内,多个彩色滤光片22分别与多个发光器件13对应设置,吸光层14和黑色矩阵23对应设置。
其中,显示基板10上设有色转换层40的一侧朝向彩色滤光基板20上设有多个彩色滤光片22和黑色矩阵23的一侧设置。
请结合图1,显示基板10上设有色转换层40的一侧与彩色滤光基板20上设有多个彩色滤光片22和黑色矩阵23的一侧可以通过粘合胶层30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可以定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设置的一个发光器件13和一个彩色滤光片22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色转换层40构成一个像素,当显示面板100在显示画面,需要某一个像素点亮时,如果显示基板10上该像素内的发光器件13与相邻的像素内的发光器件13之间的反射层15表面具有反光效果,那么色转换层40发出的光可能会入射至反射层15表面,之后被反射,反射光穿过粘合胶层30进入相邻的像素内的彩色滤光片22中进而对相邻像素造成光线干扰,特别是当相邻的像素不需要点亮时,由于反射光的串扰会导致该像素点亮,从而造成显示不良,本申请通过在显示基板10上位于发光器件13之间的反射层15表面设置吸光层14,能够有效解决反射层15表面反光导致的光线串扰问题,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请结合图1,驱动基板11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衬底111和TFT器件层112,多个发光器件13和反射层15均设于TFT器件层112远离第二衬底111的一侧,多个发光器件13均与TFT器件层112电性连接。示例性地,第二衬底111可以为硬质基板或柔性基板,硬质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等聚合物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反射层15的作用在于将相邻的像素内的发光器件13的发射光隔离开,当一个像素内的发光器件13发出的光线入射至反射层15的侧壁时,反射层15的侧壁可以将光线重新反射回该像素区域内,避免光线进入相邻的像素内造成光线串扰。
示例性地,反射层15对发光器件13的发射光线的反射率可以为85%以上,例如85%、90%、95%、100%等。
示例性地,反射层15的高度可以大于发光器件13的高度,从而可以使一个像素内的发光器件13发射至反射层15侧壁的光线全部被反射回该像素内。
示例性地,反射层15和发光器件13之间的高度差可以介于发光器件13的高度的1/10至1/2之间(例如1/10、1/9、1/8、1/7、1/6、1/5、1/4、1/3、1/2等)。
示例性地,反射层15的高度为10μm~20μm,例如10μm、12μm、15μm、17μm、20μm等。
示例性地,反射层15的材料为疏水性材料。当发光器件13为LED芯片时,由于LED芯片的磊晶层(GaN,AlN)具有亲水性,也即是说,发光器件13的表面与反射层15的材料之间的极性相排斥,因此可以实现采用涂布(例如旋涂、刮涂、喷涂等)的方法来制备反射层15,在材料极性相排斥的情况下,反射层15的材料不会吸附在发光器件13上对其造成污染,另外,由于涂布工艺的成本较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备反射层15的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反射层15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包括BT树脂、硅胶、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和五氧化二钽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BT树脂以双马来酰亚胺(BMI)和三嗪为主树脂成份,并加入环氧树脂、聚苯醚树脂(PPE)或烯丙基化合物等作为改性组分,所形成的热固性树脂。
示例性地,反射层15的颜色为白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光层14的材料可以包括黑色金属氧化物。示例性地,黑色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钼(MoOx)。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吸光层1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141、透光介质层143以及第二金属层142,其中,第一金属层141靠近驱动基板11设置,第一金属层141的材料可以包括(Cu)、银(Ag)和铝(AL)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金属层142的材料可以包括钼(Mo)和钛(Ti)中的一种或多种,透光介质层143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氧化硅(SiOX)和氮化硅(SiNx)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吸光层14设置为第一金属层141、透光介质层143以及第二金属层142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可以利用第一金属层141、透光介质层143以及第二金属层142构成一个谐腔,由于第二金属层142的材料(钼、钛)的吸光性能较好,因此当光线进入第二金属层142时,部分光线被吸收,另一部分光线穿过第二金属层142进入谐腔内,光线进入谐腔后,可以在第二金属层142和第一金属层141之间来回反射,但是无法再从第二金属层142中射出,从而实现吸光的效果。另外,该层叠结构方案与将吸光层14的材料全部设置为钼和/或钛的方案相比,成本相对较低。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吸光层14的材料包括有机黑色材料。示例性地,有机黑色材料可以为有机树脂材料和黑色颜料的混合物。
具体的,色转换层40的材料可以包括量子点材料、荧光粉材料、磷光光致发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示例性地,量子点材料可以包括CdS/CdSe、InP、钙钛矿量子点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粉材料可以包括YAG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磷光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包括KSF。
示例性地,色转换层40可以将发光器件13发出的光线转换成波长范围为500nm-660nm的光。
示例性地,色转换层40转换出的光可以为绿光(G)和红光(R)的组合、黄光(Y)、黄光(Y)+红光(R)的组合、绿光(G)+橙光(O)的组合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13可以均为蓝光发光器件,色转换层40转换出的光可以为绿光和红光的组合,也即是说,色转换层40在发光器件13发出的蓝光的激发下产生绿色激发光和红色激发光,绿色激发光、红色激发光和剩余未激发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
示例性地,发光器件13可以为微LED芯片,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发光器件13均为蓝光发光器件时,由于只需要转移蓝光MicroLED芯片这一种单色芯片,与同时转移红光MicroLED芯片、绿光MicroLED芯片和蓝光MicroLED芯片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可以将LED芯片的转移效率提升3倍,转移成本降低;此外,由于蓝光MicroLED芯片的成本比红光MicroLED芯片和绿光MicroLED芯片的成本低,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LED芯片的使用成本。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结构可以为RGB、RGBW、RGBC、RGBY、RGBC、RGBYC、RGBYM、RGBCM、RGBYC、WYCM等像素结构设计;其中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W为白色,M为品红色(包含B和R两色),Y为品黄色(包含G和R两色),C为青色(包含B和G两色)。
当显示面板100的像素结构为RGBW时,由于白色像素可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因此可以适当降低RGB像素的发光强度,进而降低功耗。可以理解的是,假设白色像素发出的白光的亮度与RGB三个像素发出的光混合形成的白光的亮度基本相等,那么在当显示面板100显示全白画面时,像素结构为RGBW的MicroLED显示面板100的亮度大约是像素结构为RGB的MicroLED显示面板100的亮度的1.5倍。
示例性地,多个彩色滤光片22可以包括红色滤光片(用于形成红色像素)、绿色滤光片(用于形成绿色像素)以及蓝色滤光片(用于形成蓝色像素),也可以包括透明滤光片(用于形成白色像素)、品红色滤光片(用于形成品红色像素)、品黄色滤光片(用于形成品黄色像素)、青色滤光片(用于形成青色像素)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黑色矩阵23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黑色材料。示例性地,有机黑色材料可以为有机树脂材料和黑色颜料的混合物。
可以理解的是,粘合胶层30必须为透光胶层,以使从色转换层40出射的光线可以穿过粘合胶层30进入彩色滤光片22中。
示例性地,第一衬底21可以为硬质基板或柔性基板,硬质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等聚合物材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在显示基板10的反射层15上设置吸光层14,能够利用吸光层14对入射至发光器件13之间的反射层15表面的光线进行吸收,避免光线被反射层15反射至相邻像素内的彩色滤光片22中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相邻像素之间发生光线串扰进而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制备方法包括:
100,提供驱动基板11,在驱动基板11上转移多个发光器件13。
200,在驱动基板11上形成反射层15,反射层15设于多个发光器件13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及多个发光器件13的外围。
300,在反射层15远离驱动基板11的一侧设置吸光层14。
当吸光层14的材料为有机黑色材料时,可以采用涂布(例如喷涂、刮涂等)的方式来形成吸光层14。当吸光层14的材料为黑色金属氧化物时,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来形成吸光层14。当吸光层14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141、透光介质层143以及第二金属层142构成时,第一金属层141和第二金属层142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形成,透光介质层143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形成。
400,在多个发光器件13、吸光层14和反射层15上设置色转换层40,色转换层40覆盖多个发光器件13、吸光层14和反射层15远离驱动基板11的一侧表面,制得显示基板10。
示例性地,色转换层40可以采用整面涂布工艺,例如旋涂、刮涂、喷涂等工艺,生产成本较低。
500,提供彩色滤光基板20,彩色滤光基板20包括第一衬底21和设于第一衬底21一侧的多个彩色滤光片22和黑色矩阵23,黑色矩阵23上设有多个镂空区域,多个彩色滤光片22分别位于多个镂空区域内,多个彩色滤光片22分别与多个发光器件13对应设置。
600,在显示基板10上设有色转换层40的一侧与彩色滤光基板20上设有多个彩色滤光片22和黑色矩阵23的一侧之间设置粘合胶层30,以将显示基板10和彩色滤光片22基板连接在一起,制得显示面板100。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驱动基板、多个发光器件、反射层、吸光层和色转换层,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反射层均设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反射层设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及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外围;所述吸光层设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色转换层覆盖多个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吸光层和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
彩色滤光基板,与所述显示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彩色滤光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于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多个彩色滤光片和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上设有多个镂空区域,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镂空区域内,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分别与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对应设置,所述吸光层和所述黑色矩阵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显示基板上设有所述色转换层的一侧朝向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和所述黑色矩阵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高度大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高度差介于所述发光器件的高度的1/10至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高度为10μm~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透光介质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靠近所述驱动基板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铜、银或铝,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钼或钛,所述透光介质层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氧化硅或氮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对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射光线的反射率为8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基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衬底和TFT器件层,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反射层均设于所述TFT器件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均与所述TFT器件层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微LED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上设有所述色转换层的一侧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彩色滤光片和所述黑色矩阵的一侧通过粘合胶层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胶层为透光胶层。
CN202123431089.1U 2021-12-30 2021-12-30 显示面板 Active CN216528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1089.1U CN216528893U (zh) 2021-12-30 2021-12-30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1089.1U CN216528893U (zh) 2021-12-30 2021-12-30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8893U true CN21652889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1089.1U Active CN216528893U (zh) 2021-12-30 2021-12-30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8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6456B (zh) 一种实现Micro-LED显示出光效率提升和窜扰降低的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58599B (zh) 像素阵列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0718619A (zh) 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封装件、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10676282B (zh) 一种无电学接触的全彩化μLED微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97941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25824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1166772A1 (ja) 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発光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21728083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01331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6488116U (zh) 微发光元件和显示装置
CN216528893U (zh) 显示面板
WO2024016697A1 (zh) 光源、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4082488A1 (zh) 封装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封装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CN21742677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6314552A (zh) 一种cob封装方法及cob显示模块
CN115775857A (zh) 一种高PPI Micro LED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641749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652889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23277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16389361U (zh) Led芯片封装结构及led显示装置
WO2023123270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EP4036994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id module
CN219610434U (zh)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CN220914235U (zh) 一种微显示芯片结构
WO2023123280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