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9012U -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9012U
CN216509012U CN202220162944.9U CN202220162944U CN216509012U CN 216509012 U CN216509012 U CN 216509012U CN 202220162944 U CN202220162944 U CN 202220162944U CN 216509012 U CN216509012 U CN 216509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falling
slow
vehicl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29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国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vic Zhi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vic Zhi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vic Zhi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vic Zhi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629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9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9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9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器,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表面设置有升降防护装置,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缓降装置,所述缓降罩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控制器的下方,所述缓降槽开设在缓降罩的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缓降罩的两侧,机臂将无人机控制器与电机槽连接,防护罩固定在电机槽的表面,扇叶通过传动杆与升降电机连接实现传动,即可在无人机飞行时对扇叶进行保护,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缓降罩连接,缓降弧形板滑动在缓降罩的内部且两端与滑杆连接,滑杆的两端滑动在滑槽的内部,可在降落时对无人机进行减震并且适应地面地形。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现有无人机在使用时,由于飞机升空后单凭肉眼观察无人机无法及时躲避障碍物,如若与障碍物撞击后易对螺旋桨造成损伤,同时无人机的起飞对环境要求不高,但是降落时对地面环境要求较高,如若在山地地带升降无人机操作难度大,降落时无人机因地面原因易失去平衡从而使无人机受损,基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具备躲避反弹障碍物,复杂地形可稳定降落的优点,解决了障碍物撞击后易对螺旋桨造成损伤,降落时无人机因山地地面原因易失去平衡从而使无人机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器,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表面设置有升降防护装置,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下方设置有缓降装置;
缓降装置,所述缓降装置包括缓降罩、缓降槽和滑槽,所述缓降罩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控制器的下方,所述缓降槽开设在缓降罩的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缓降罩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缓降装置还包括缓降弧形板、滑杆和调节螺丝,所述缓降弧形板设置在缓降罩的内部,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调节螺丝转动连接在调节螺丝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无人机控制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臂,所述机臂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电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电机槽的表面设置渔鸥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扇叶设置在防护罩的内部,所述扇叶转动连接在升降电机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缓降弧形板的两端均设置在缓降罩内部的滑杆的表面,所述缓降罩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表面,所述调节螺丝滑动连接在滑槽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通过当需要平稳降落在复杂地形地面时,首先操作员控制升降电机的转速匀速下降,当无人机距离地面达到合适距离后,关闭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关闭后无人机垂直向下坠落,由于距离地面不高所以对无人机的冲击力并不大,但由于地形的复杂仍对无人机有极大的威胁,所以当无人机坠落后,缓降弧形板首先接触地面,由于缓降弧形板为弧形,表面具有张力,所以当无人机落下后向下挤压缓降弧形板,缓降弧形板在滑杆的限位下开始向左右延伸,以吸收无人机向下的力从而保护无人机落地后不反弹,同时由于无人机自身重力的原因,在完全落地后会挤压缓降弧形板与地面形状相贴合,更好的保证了无人机在落地后的稳定性,该装置便于平稳降落在复杂地形地面。
2、该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通过当需要在无人机飞行时保护扇叶时,首先当无人机启动后,如若前方有障碍物即将碰撞,防护罩首先与障碍物相接触,由于防护罩为有弹性的保护罩,所以当防护罩接触到障碍物后会将无人机向反方向弹开,使无人机原理障碍物,如若无人机与障碍物碰撞后失去控制,在落地后坠地后防护罩的弹性也可对整个升降防护装置进行保护,防护罩自身的弹力也可缓冲无人机坠地后的冲击力,该装置便于在无人机飞行时保护扇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控制器;101、电池;102、机臂;103、电机槽;2、固定块;201、支撑杆;202、连接杆;3、升降防护装置;301、升降电机;302、传动杆;303、扇叶;304、防护罩;4、缓降装置;401、缓降罩;402、缓降槽;403、滑槽;404、缓降弧形板;405、滑杆;406、调节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器1,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无人机控制器1的表面设置有升降防护装置3,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方设置有缓降装置4,无人机控制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01,无人机控制器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臂102,机臂10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槽103,通过设置机臂102,便于安装升降防护装置3。
请参阅图5,缓降装置4,缓降装置4包括缓降罩401、缓降槽402和滑槽403,缓降罩40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方,缓降槽402开设在缓降罩401的内部,滑槽403开设在缓降罩401的两侧,缓降装置4还包括缓降弧形板404、滑杆405和调节螺丝406,缓降弧形板404设置在缓降罩401的内部,滑杆405滑动连接在滑槽403的内部,调节螺丝406转动连接在调节螺丝406的表面,缓降弧形板404的两端均设置在缓降罩401内部的滑杆405的表面,缓降罩401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02的下表面,调节螺丝406滑动连接在滑槽403的表面,通过设置缓降弧形板404,便于对整个无人机在降落时进行减震,同时在落地后改变自身形态与地面贴合提高稳定性。
请参阅图3,固定块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支撑杆2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通过设置支撑杆201,便于对缓降装置4进行支撑和安装。
请参阅图4,电机槽1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01,升降电机3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02,传动杆3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303,电机槽103的表面设置渔鸥防护罩304,扇叶303设置在防护罩304的内部,扇叶303转动连接在升降电机301的顶部,通过设置防护罩304,便于对扇叶303进行保护。
工作原理,当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使用时,初始状态时,机臂102将无人机控制器1与电机槽103连接,防护罩304固定在电机槽103的表面,扇叶303通过传动杆302与升降电机301连接实现传动,即可在无人机飞行时对扇叶303进行保护,支撑杆201通过连接杆202与缓降罩401连接,缓降弧形板404滑动在缓降罩401的内部且两端与滑杆405连接,滑杆405的两端滑动在滑槽403的内部,可在降落时对无人机进行减震并且适应地面地形;
当需要平稳降落在复杂地形地面时,首先操作员控制升降电机301的转速匀速下降,当无人机距离地面达到合适距离后,关闭升降电机301,升降电机301关闭后无人机垂直向下坠落,由于距离地面不高所以对无人机的冲击力并不大,但由于地形的复杂仍对无人机有极大的威胁,所以当无人机坠落后,缓降弧形板404首先接触地面,由于缓降弧形板404为弧形,表面具有张力,所以当无人机落下后向下挤压缓降弧形板404,缓降弧形板404在滑杆405的限位下开始向左右延伸,以吸收无人机向下的力从而保护无人机落地后不反弹,同时由于无人机自身重力的原因,在完全落地后会挤压缓降弧形板404与地面形状相贴合,更好的保证了无人机在落地后的稳定性,该装置便于平稳降落在复杂地形地面。
当需要在无人机飞行时保护扇叶303时,首先当无人机启动后,如若前方有障碍物即将碰撞,防护罩304首先与障碍物相接触,由于防护罩304为有弹性的保护罩,所以当防护罩304接触到障碍物后会将无人机向反方向弹开,使无人机原理障碍物,如若无人机与障碍物碰撞后失去控制,在落地后坠地后防护罩304的弹性也可对整个升降防护装置3进行保护,防护罩304自身的弹力也可缓冲无人机坠地后的冲击力,该装置便于在无人机飞行时保护扇叶30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无人机控制器(1)的表面设置有升降防护装置(3),所述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方设置有缓降装置(4);
缓降装置(4),所述缓降装置(4)包括缓降罩(401)、缓降槽(402)和滑槽(403),所述缓降罩(40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控制器(1)的下方,所述缓降槽(402)开设在缓降罩(401)的内部,所述滑槽(403)开设在缓降罩(401)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装置(4)还包括缓降弧形板(404)、滑杆(405)和调节螺丝(406),所述缓降弧形板(404)设置在缓降罩(401)的内部,所述滑杆(405)滑动连接在滑槽(403)的内部,所述调节螺丝(406)转动连接在调节螺丝(40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控制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01),所述无人机控制器(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臂(102),所述机臂(10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槽(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1),所述支撑杆(2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槽(1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01),所述升降电机(3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02),所述传动杆(3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303),所述电机槽(103)的表面设置渔鸥防护罩(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303)设置在防护罩(304)的内部,所述扇叶(303)转动连接在升降电机(30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弧形板(404)的两端均设置在缓降罩(401)内部的滑杆(405)的表面,所述缓降罩(401)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02)的下表面,所述调节螺丝(406)滑动连接在滑槽(403)的表面。
CN202220162944.9U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Active CN216509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2944.9U CN21650901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2944.9U CN21650901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9012U true CN21650901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2944.9U Active CN216509012U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9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8789C (zh) 测试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试验平台
CN215323286U (zh) 一种用于城市安全监控的无人机
CN205273843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多功能起落架
CN216509012U (zh) 一种自适应地形起落的山地无人机
CN108674637B (zh) 一种农田防治无人机
CN218907662U (zh) 一种测绘工程用无人机
CN112173115B (zh) 一种带减震装置的高空救援无人机使用方法
CN210101984U (zh) 一种森林防火使用的勘探无人机
CN213200125U (zh) 一种升降平衡的无人机
CN109795678A (zh) 一种摇臂式无人机滑橇缓冲装置
CN114684363A (zh) 一种无人机坠落减震设备
CN109334979A (zh) 一种自动坠落保护的海陆两用环境监视装置
US2440295A (en) Rotor equipped aerial device
CN215922547U (zh) 一种基于5g数据传输的无人机
CN219277818U (zh) 一种室内防撞无人机
CN218929822U (zh) 可缓冲降落的无人机
CN216140189U (zh)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
CN211167403U (zh)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保护罩
CN220616201U (zh) 一种分布式耐摔型军用固定翼无人机
CN217416096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部多功能平衡杆
CN213168520U (zh) 一种用于无人植保机减震起落架
CN211281469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外置式安全防护装置
CN218877578U (zh) 一种无人机用降落控制装置
CN212766798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
CN219215399U (zh) 一种灾害预警智能旋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