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1514U -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1514U
CN216501514U CN202123206224.2U CN202123206224U CN216501514U CN 216501514 U CN216501514 U CN 216501514U CN 202123206224 U CN202123206224 U CN 202123206224U CN 216501514 U CN216501514 U CN 21650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mill
seat
fixedly connected
roll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62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丙镇
刘军德
陈积为
岳俊江
廖淑珍
余逸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Chujiang High Precision Copper Stri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Chujiang Co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Chujiang Co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Chujiang Co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62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包括中轧机本体,所述中轧机本体内部后侧的左右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套接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相对面的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作辊和支撑辊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其因轴向力而出现工作辊窜位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窜位问题对生产的铜带几何尺寸的影响,提高铜带的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能够在工作辊更换的过程中,扩大工作辊与支撑辊端头之间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更换操作,提高工作辊的更换效率,从而减少更换操作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黄铜板带生产过程中,轧机辊系由一对支撑辊和一对工作辊组成,中轧机从传动方式可分为:支撑辊传动和工作辊传动两种传动方式。在普通铜板带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支撑辊传动的四辊中轧机,此类轧机动力由电机、减速箱传动至分动箱,分动箱上、下辊将动力通过连接轴传动至支撑辊上,再带动工作辊旋转。
传统四辊中轧机工作辊辊系的定位防窜位,是利用两块插板,插入辊座边部的槽口内,并用M16螺栓与牌坊立柱.上的螺孔连接和固定,由于轧件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轴向力,螺孔滑牙时,插板无法固定且极易弯曲变形,因此会造成工作辊频繁窜位,极易导致成品的形状和几何尺寸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包括中轧机本体,所述中轧机本体内部后侧的左右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套接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相对面的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两个所述支撑底座的相对面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辊轴座。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前侧的中间处活动套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前端固定套接有调节帽。
优选的,所述中轧机本体顶部后侧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杆,所述双向丝杆的顶端贯穿中轧机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双向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齿面与传动齿杆一端的齿面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中轧机本体内壁前侧的左右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螺母座前侧中间处的凸缘活动套接在导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母座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一端与另一个螺母座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外表面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帽的整体形状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辊轴座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工作辊,所述工作辊的一端与另一个辊轴座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工作辊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母座和调节机构与限位盘等配合使用,能够对工作辊和支撑辊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其因轴向力而出现工作辊窜位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窜位问题对生产的铜带几何尺寸的影响,提高铜带的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和双向丝杆与支撑底座等配合使用,能够在工作辊更换的过程中,扩大工作辊与支撑辊端头之间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更换操作,提高工作辊的更换效率,从而减少更换操作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轧机本体;2、双向丝杆;3、传动齿轮;4、驱动电机;5、传动齿杆;6、螺母座;7、调节机构;71、支撑座;72、支撑臂;73、移动座;74、调节丝杆;75、调节帽;8、导向槽;9、支撑底座;10、辊轴座;11、工作辊;12、限位盘;13、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包括中轧机本体1,中轧机本体1顶部后侧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杆5,双向丝杆2的顶端贯穿中轧机本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双向丝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的齿面与传动齿杆5一端的齿面相啮合,中轧机本体1内部后侧的左右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双向丝杆2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套接有螺母座6,中轧机本体1内壁前侧的左右部均开设有导向槽8,螺母座6前侧中间处的凸缘活动套接在导向槽8的内部,螺母座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3,支撑辊13的一端与另一个螺母座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螺母座6相对面的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7,两个调节机构7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9,两个支撑底座9的相对面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辊轴座10,能够对工作辊11和支撑辊1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其因轴向力而出现工作辊11窜位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窜位问题对生产的铜带几何尺寸的影响,提高铜带的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的浪费,辊轴座10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工作辊11,工作辊11的左端卡接有万向轴,万向轴的一端与驱动源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工作辊11的一端与另一个辊轴座10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工作辊11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盘12。
如图3所示,调节机构7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座71,支撑座7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臂72,支撑臂72的一端铰接有移动座73,移动座73前侧的中间处活动套接有调节丝杆74,能够在工作辊11更换的过程中,扩大工作辊11与支撑辊13端头之间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更换操作,提高工作辊11的更换效率,从而减少更换操作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调节丝杆74外表面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调节帽75的整体形状为正六边形,调节丝杆74的前端固定套接有调节帽7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启动驱动源,驱动源的动力通过万向轴传递给工作辊11,两个支撑辊13外表面的一侧与两个工作辊11外表面的一侧紧密贴合在一起,实现对工作辊11的支撑限位作用,即可对铜带进行加工;在需要进行更换工作辊11时,先控制驱动电机4缓慢转动,其输出端的动力通过传动齿杆5和传动齿轮3的传递,从而带动两个双向丝杆2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得顶部和底部的螺母座6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使得两个工作辊11之间的间隙扩大,直至顶部和底部的螺母座6上升到最高处和下降到最低处为止,方便工作人员对辊轴座10上的紧固螺栓进行拆卸,然后将新的工作辊11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到支撑底座9上,再对调节丝杆进行调节操作,使得支撑辊13与工作辊11的表面紧密相贴,接着控制驱动电机4反向转动,直至两个工作辊11之间的间隙大小适合为止,操作极为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包括中轧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轧机本体(1)内部后侧的左右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所述双向丝杆(2)外表面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套接有螺母座(6),两个所述螺母座(6)相对面的中间处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7),两个所述调节机构(7)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9),两个所述支撑底座(9)的相对面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辊轴座(10);
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座(71),所述支撑座(7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臂(72),所述支撑臂(72)的一端铰接有移动座(73),所述移动座(73)前侧的中间处活动套接有调节丝杆(74),所述调节丝杆(74)的前端固定套接有调节帽(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轧机本体(1)顶部后侧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杆(5),所述双向丝杆(2)的顶端贯穿中轧机本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双向丝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所述传动齿轮(3)的齿面与传动齿杆(5)一端的齿面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轧机本体(1)内壁前侧的左右部均开设有导向槽(8),所述螺母座(6)前侧中间处的凸缘活动套接在导向槽(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座(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3),所述支撑辊(13)的一端与另一个螺母座(6)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74)外表面前后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调节帽(75)的整体形状为正六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座(10)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工作辊(11),所述工作辊(11)的一端与另一个辊轴座(10)外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且工作辊(11)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限位盘(12)。
CN202123206224.2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Active CN21650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6224.2U CN21650151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6224.2U CN21650151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1514U true CN216501514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6224.2U Active CN216501514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1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186A (zh) 一种自位型辊式楔横轧机
CN216501514U (zh) 一种铜带生产新型中轧机
CN211071664U (zh) 一种用于金属锻造的机械手
CN210938706U (zh) 一种用于轧辊生产的抛光设备
CN216235047U (zh) 一种适用于卷材放卷机构
CN215544599U (zh) 便于调整螺距的滚丝机
CN216064916U (zh) 一种机械加工铝合金用压平装置
CN216175694U (zh) 一种电阻片一体成形液压机
CN219256534U (zh) 一种螺旋压力机传动机构
CN217095011U (zh) 一种新型精轧工作辊改假辊装置
CN218050001U (zh) 一种用于模具钢材加工校直的装置
CN210309043U (zh) 一种电源外壳用自动化贴膜装置
CN216297510U (zh) 一种便于工件定位的五连轧轧机
CN219425260U (zh) 成型机中的双柱型轧辊机座
CN215999901U (zh) 一种具备防护功能的模具钢加工装置
CN220804959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冷轧机用轧辊
CN215909836U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产品轮廓采集装置
CN216544098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刮刀的开放式炼胶机
CN217512531U (zh) 一种锻造用高效轧机
CN215287472U (zh) 一种卷线架调节装置
CN213256890U (zh) 一种大型环形锻件锻造模具
CN212733645U (zh) 拉杆压下式矫平机
CN213134534U (zh) 一种可推广挤压在线整形治具
CN213793481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的轧辊
CN212634086U (zh) 一种滚压钢芯产品生产用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5

Address after: 511500 No. 15, Chuangxing Second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site and multiple photos)

Patentee after: Qingyuan Chujiang high precision copper stri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500 No. 15, Chuangxing Second Road, Qingyua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ne site with multiple photos)

Patentee before: QINGYUAN CHUJIANG COPP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