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6129U -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6129U
CN216496129U CN202122387660.8U CN202122387660U CN216496129U CN 216496129 U CN216496129 U CN 216496129U CN 202122387660 U CN202122387660 U CN 202122387660U CN 216496129 U CN216496129 U CN 216496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ide wheel
stair climbing
outer side
st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76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以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angx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angx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angx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angx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76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6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6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6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楼小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包括轴套(2)和至少一个滚轮组件(1),轴套(2)上设有滚轮组件(1),滚轮组件(1)包括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轴套(2)上设有轮辐(102),轮辐(102)上设有外侧轮(103),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内侧轮、外侧轮双轮方式,内侧轮、外侧轮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楼小车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高楼层楼房都没有设置电梯,另外很多地方包括医院、公园、学校、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也都存在台阶,这就给老、弱、病、残等需要借助轮椅的特殊人群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些特殊人群上下楼梯和台阶困难的现实问题,目前出现很多爬楼小车的方案,爬楼小车采用类似爬楼轮椅的形状,申请号CN201110234169.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爬楼轮椅,包括轮椅底架、座椅、行星轮、万向轮、动力源和控制系统,所述座椅设在轮椅底架上,所述行星轮包括行星轮架及设置在行星轮架上的行星轮小轮,所述行星轮为两个,通过行星轮主轴设置在轮椅底架的前方,所述万向轮为两个,设置在轮椅底架的后方,动力源设置在座椅下方,控制系统的位置适合使用者方便操作,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及第二传动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行星轮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以下两个不同的动作: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到行星轮小轮使行星轮小轮自转;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传递动力到行星轮使行星轮绕行星轮主轴公转。上述专利根据楼梯的斜度控制直线推杆电机来调整座椅位置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提高了轮椅爬楼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是现有爬楼小车在爬楼时,由于采用了单一轮爬楼(即没有内侧轮和外侧轮,只采用一个侧轮),从而导致在爬上台阶时,侧轮落在楼梯台阶面的落点不稳定,有些会导致落点越来越前,从而导致侧轮和楼梯发生干涉,无法前进,从而无法实现爬楼功能。因此我公司专为这些特殊人群而设计发明了一款爬楼小车,爬楼小车小车能自动上下楼梯,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爬楼结构,包括轴套和至少一个滚轮组件,轴套上设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轮辐、外侧轮和内侧轮,轴套上设有轮辐,轮辐上设有外侧轮,外侧轮和内侧轮连接。当爬楼小车在爬楼时,轴套带动外侧轮和内侧轮转动,首先内侧轮和楼梯台阶面接触,之后外侧轮和楼梯台阶面接触,通过内侧轮、外侧轮和楼梯台阶面接触完成爬楼动作,并且相比于传统爬楼采用单轮的方式,本申请采用内侧轮、外侧轮双轮方式,内侧轮、外侧轮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作为优选,外侧轮为圆形的,外侧轮由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圆轮和第二半圆轮构成,轮辐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半圆轮和第二半圆轮;定义外侧轮的半径为R,R=-mm。
作为优选,内侧轮为弧形,定义内侧轮的半径为R,R=-mm。
作为优选,定义以轴套的中心为圆心,圆心到外侧轮的一端切点为半径,形成运动轨迹圆C,定义运动轨迹圆C的半径为R,R=-mm。
作为优选,轮辐、外侧轮和内侧轮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外侧轮和内侧轮上均设有耐磨条或衬耐磨胶。在外侧轮和内侧轮上装有耐磨条或衬耐磨胶,在爬楼时增大侧轮的摩擦力,使爬楼小车运行时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作为优选,还包括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固定座、轴承和转轴,固定座内设有轴承,轴承内设有转轴,转轴两端伸入轴套内并和轴套连接。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包括一种爬楼结构,还包括座椅组件,座椅组件上设有转轴组件,座椅组件包括支架、座椅、扶手和踏板,固定座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上设有座椅,座椅上设有扶手和踏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当需要爬楼时,转轴带动轴套转动,轴套带动滚轮组件转动,滚轮组件的外侧轮、内侧轮和楼梯的台阶面接触产生摩擦力,通过外侧轮、内侧轮和楼梯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爬楼小车往上移动,实现了爬楼功能,解决了行动不便者上楼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内侧轮、外侧轮双轮方式,内侧轮、外侧轮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轮组件、轴套和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轮组件、轴套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轮组件、轴套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
1—滚轮组件、101—内侧轮、102—轮辐、103—外侧轮、1031—第一半圆轮和、1032—第二半圆轮、104—通孔、2—轴体组件、2—轴套、3—转轴组件、301—固定座、302—轴承、303—转轴、4—座椅组件、401—座椅、402—扶手、403—支架、404—踏板、5—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如图所示,包括一种爬楼结构。一种爬楼结构,包括轴套2和三个滚轮组件1,轴套2上设有滚轮组件1,滚轮组件1包括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轴套2上设有轮辐102,轮辐102上设有外侧轮103,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连接。当爬楼小车在爬楼时,轴套2带动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转动,首先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接触,之后外侧轮103和楼梯台阶面接触,通过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和楼梯台阶面接触完成爬楼动作,并且相比于传统爬楼采用单轮的方式,本申请采用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双轮方式,内侧轮101、外侧轮103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外侧轮103为圆形的,外侧轮103由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构成,轮辐10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定义外侧轮103的半径为R1,R1=80mm。
内侧轮101为弧形,定义内侧轮101的半径为R2,R2=108mm。
定义以轴套2的中心为圆心,圆心到外侧轮103的一端切点5为半径,形成运动轨迹圆C,定义运动轨迹圆C的半径为R3,R3=400mm。
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两个通孔104;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耐磨条。在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装有耐磨条,在爬楼时增大侧轮的摩擦力,使爬楼小车运行时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还包括转轴组件3,转轴组件3包括固定座301、轴承302和转轴303,固定座301内设有轴承302,轴承302内设有转轴303,转轴303两端伸入轴套2内并和轴套2连接。
还包括座椅组件4,座椅组件4上设有转轴组件3,座椅组件4包括支架403、座椅401、扶手402和踏板404,固定座301设置在支架403上,支架403上设有座椅401,座椅401上设有扶手402和踏板404。使用者人坐在座椅401上,通过扶手402维持身体的稳定,通过踏板404提升腿部的舒适感。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爬楼时,转轴303带动轴套2转动,轴套2带动滚轮组件1转动,滚轮组件1的外侧轮103、内侧轮101和楼梯的台阶面接触产生摩擦力,通过外侧轮103、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爬楼小车往上移动,实现了爬楼功能,解决了行动不便者上楼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双轮方式,内侧轮101、外侧轮103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R1=75mm,R2=105mm。R3=390mm。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衬耐磨胶。在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装有衬耐磨胶,在爬楼时增大侧轮的摩擦力,使爬楼小车运行时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R1=85mm,R2=110mm。R3=410mm。
实施例4
一种爬楼结构,如图所示,包括轴套2和三个滚轮组件1,轴套2上设有滚轮组件1,滚轮组件1包括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轴套2上设有轮辐102,轮辐102上设有外侧轮103,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连接。当爬楼小车在爬楼时,轴套2带动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转动,首先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接触,之后外侧轮103和楼梯台阶面接触,通过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和楼梯台阶面接触完成爬楼动作,并且相比于传统爬楼采用单轮的方式,本申请采用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双轮方式,内侧轮101、外侧轮103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外侧轮103为圆形的,外侧轮103由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构成,轮辐10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定义外侧轮103的半径为R1,R1=80mm。
内侧轮101为弧形,定义内侧轮101的半径为R2,R2=108mm。
定义以轴套2的中心为圆心,圆心到外侧轮103的一端切点5为半径,形成运动轨迹圆C,定义运动轨迹圆C的半径为R3,R3=400mm。
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一个通孔104;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耐磨条。在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装有耐磨条,在爬楼时增大侧轮的摩擦力,使爬楼小车运行时更稳定,安全性更高。
还包括转轴组件3,转轴组件3包括固定座301、轴承302和转轴303,固定座301内设有轴承302,轴承302内设有转轴303,转轴303两端伸入轴套2内并和轴套2连接。
还包括座椅组件4,座椅组件4上设有转轴组件3,座椅组件4包括支架403、座椅401、扶手402和踏板404,固定座301设置在支架403上,支架403上设有座椅401,座椅401上设有扶手402和踏板404。使用者人坐在座椅401上,通过扶手402维持身体的稳定,通过踏板404提升腿部的舒适感。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爬楼时,转轴303带动轴套2转动,轴套2带动滚轮组件1转动,滚轮组件1的外侧轮103、内侧轮101和楼梯的台阶面接触产生摩擦力,通过外侧轮103、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爬楼小车往上移动,实现了爬楼功能,解决了行动不便者上楼困难的问题。通过采用内侧轮101、外侧轮103双轮方式,内侧轮101、外侧轮103与传统的单一轮相比既保持了爬楼时缩短力臂,降低转矩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一轮爬楼时因滚动误差而产生的着落点位移误差;从而使爬楼结构每次落点更稳定,即每次内侧轮101和楼梯台阶面的接触点更稳定,使爬楼机构能稳定地上楼。

Claims (7)

1.一种爬楼结构,包括轴套(2)和至少一个滚轮组件(1),轴套(2)上设有滚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滚轮组件(1)包括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轴套(2)上设有轮辐(102),轮辐(102)上设有外侧轮(103),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轮(103)为圆形的,外侧轮(103)由相互连接的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构成,轮辐(10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半圆轮(1031)和第二半圆轮(1032);定义外侧轮(103)的半径为R1,R1=75-8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轮(101)为弧形,定义内侧轮(101)的半径为R2,R2=105-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以轴套(2)的中心为圆心,圆心到外侧轮(103)的一端切点(5)为半径,形成运动轨迹圆C,定义运动轨迹圆C的半径为R3,R3=390-4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其特征在于:轮辐(102)、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4);外侧轮(103)和内侧轮(101)上均设有耐磨条或衬耐磨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组件(3),转轴组件(3)包括固定座(301)、轴承(302)和转轴(303),固定座(301)内设有轴承(302),轴承(302)内设有转轴(303),转轴(303)两端伸入轴套(2)内并和轴套(2)连接。
7.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爬楼结构,还包括座椅组件(4),座椅组件(4)上设有转轴组件(3),座椅组件(4)包括支架(403)、座椅(401)、扶手(402)和踏板(404),固定座(301)设置在支架(403)上,支架(403)上设有座椅(401),座椅(401)上设有扶手(402)和踏板(404)。
CN202122387660.8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Active CN216496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7660.8U CN21649612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7660.8U CN21649612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6129U true CN21649612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7660.8U Active CN21649612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6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96194A1 (en) Wheelchair for stairs and obstacles
CN111000685A (zh) 智能啮合式爬楼轮椅
CN105434121B (zh) 一种电动爬楼轮椅
CN205163437U (zh) 一种新型爬楼梯轮椅
CN106137580A (zh) 一种能上下楼梯的电动轮椅
CN212281925U (zh) 蓄电池助力行走及攀爬楼梯多功能轮椅
CN216496129U (zh) 一种智能型爬楼小车及爬楼结构
CN203107483U (zh) 可爬楼梯式轮椅
JP2010125307A (ja) 車輪式パワーアシスト階段昇降車
CN2453881Y (zh) 运行多用轮椅
CN203303259U (zh) 电动自行爬楼梯轮椅车
CN111317622A (zh) 蓄电池助力行走及攀爬楼梯多功能轮椅
CN111110465A (zh) 爬楼轮椅机器人
CN2380207Y (zh) 可上下楼梯的轮椅
CN112472440B (zh) 一种可调式电动爬梯轮椅
CN114569352A (zh) 一种爬楼轮椅
CN211356324U (zh) 一种便于上下楼梯和转向的自助式轮椅
CN111075858B (zh) 老年防摔助步车
CN108514479B (zh) 全地型载人机器人及上下台阶方法
TW202145981A (zh) 升降位移輪椅
CN215081057U (zh) 一种新型爬楼轮椅及爬楼机构
CN113397850B (zh) 一种可爬楼梯的轮椅
CN200991369Y (zh) 一种可上、下楼梯、翻越小型障碍的电动轮椅
CN220459515U (zh) 越障爬楼轮椅驱动装置
WO2020252759A1 (zh) 一种能爬楼梯的电动轮椅及其上下台阶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