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4901U -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4901U
CN216494901U CN202123109649.1U CN202123109649U CN216494901U CN 216494901 U CN216494901 U CN 216494901U CN 202123109649 U CN202123109649 U CN 202123109649U CN 216494901 U CN216494901 U CN 21649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kirt
container lid
wat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96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96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4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所述容器盖包括:本体和裙边,所述本体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裙边套接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裙边用于对所述出水孔的出水引流。容器盖包括本体和裙边,其中本体用于与容器体配合。当容器盖从容器体取下时,可以直接清洗本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容器盖连接在容器体上、容器盖无法取下的液体加热容器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结构简单,无清洗死角,便于清洗,用户体验较好。此外,裙边套接于本体外侧,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在裙边汇集流出,倒水时不会飞溅到接水的容器以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容器用于盛装液体,部分液体加热容器还兼具加热液体的功能。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一般与容器体转动连接,通过旋转容器盖打开容器体,来实现加水和倒水的功能。容器盖和容器体的连接处存在死角,容易产生污垢,因此在清洗液体加热容器时死角较多,不易清洗,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该容器盖结构简单,能够解决液体加热容器不易清洗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本体和裙边,所述本体用于与容器体配合且所述本体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裙边套接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裙边用于对所述出水孔的出水引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包括本体和裙边,其中本体用于与容器体配合。当容器盖从容器体取下时,可以直接清洗本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容器盖连接在容器体上、容器盖无法取下的液体加热容器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结构简单,从容器体取下后,无清洗死角,便于清洗,用户体验较好。此外,裙边套接于本体外侧,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在裙边汇集流出,倒水时不会飞溅到接水的容器以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5°≤α≤15°。
若夹角α过大,则容器盖的最大高度过高,体积过大,不便于容器盖的存储,同时容器盖的本体和出水孔高于裙边,在将容器盖和容器体组装后倒水时,裙边失去部分引流功能,水容易倾洒,影响使用体验。若夹角α过小,则本体的高度有限,由于本体高度的限制,出水孔的尺寸有限,使用容器盖倒水时出水较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夹角α满足5°≤α≤15时,在保证裙边的引流作用的同时保证容器盖可以有较大的出水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裙边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裙边沿所述容器盖的高度方向的高度由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均匀减小。
在将容器盖安装于容器体时,将第二侧与容器体的手柄对齐,因此用户握住手柄倾斜液体加热容器时,液体会从裙边较长的第一侧流出,从而使裙边起到更好的缓冲和汇流的作用,在提高出水量的同时防止液体飞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的上表面用于封堵容器体,所述出水孔为多个且沿所述本体的侧壁周向排布,所述出水孔沿所述容器盖的高度方向的孔隙,由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逐渐减小。
出水孔设置在本体的侧壁,本体的上表面封堵容器体,防止外界的灰尘等落入容器体内。出水孔设置为多个能够增大倒水时的出水量,加快出水速度。出水孔设置为沿本体的周向排布能够使液体加热容器向一个方向倾斜倒水时,另一侧的出水孔作为排气孔平衡液体加热容器内外的气压,防止液体加热容器内部气压过小,液体无法倒出。在将容器盖安装于容器体时,将第二侧与容器体的手柄对齐,在用户握住手柄倾斜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第一侧的出水孔沿容器盖的高度方向的孔隙大于第二侧的出水孔沿容器盖的高度方向的孔隙能够使得从第一侧倒水出水量更大,倒水更快。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本体的夹角β满足25°≤β≤30°,所述第二侧与所述本体的夹角γ满足50°≤γ≤60°。
若夹角β过大,则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若倒水速度过快,裙边的第一侧对水流的引流作用减弱,水流的汇集程度较低,容易流到接水容器外;若夹角β过小,则裙边的第一侧过于陡峭,对水流的阻碍作用过大,降低出水速度且水流与第一侧碰撞易飞溅,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夹角β满足25°≤β≤35°时能够在保证液体加热容器有较快的出水速度的同时裙边能有较好的引流效果。若夹角γ过大,则容器盖在水平方向的长度过大,容器盖不便于收纳;若夹角γ过小,则本体与第二侧之间的距离过小,不便于清洗,因此夹角γ满足50°≤γ≤60°时能够在保证容器盖的体积较小的同时便于清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裙边或所述本体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选用直径略小于安装槽的直径的密封件,将密封件安装于安装槽内时,密封件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因此若想使密封件与安装槽分离,则需有较大的外力使密封件发生更大的形变,从而使密封件固定于安装槽。向下按压容器盖,使容器盖的下端进入容器体内,密封件与容器体的内壁接触且密封件被容器体的内壁挤压,由于密封件与容器体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因此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容器盖不会与容器体分离,由于密封件为圆环形状,因此密封件与容器体的内壁在密封件的周向方向上均有接触,从而密封容器盖与容器体之间的空间,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水不会从容器盖与容器体之间流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裙边包括形成所述安装槽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抵接。
第三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抵接,由于第三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形状接近,因此第三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贴合紧密,以便于对本体和裙边进行焊接,从而使本体与裙边连接紧密,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不易从第三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之间漏水。同时,容器盖的本体和裙边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裙边设置有第四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能够与容器体开口的边缘抵接。
第四弯折部与容器体开口的边缘抵接,使得容器盖与容器体的连接更加平稳,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容器盖不会相对容器体晃动,从而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可靠性,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盖盖合所述容器体的开口且所述容器盖上述的容器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容器体配合,用于对所述容器体内的液体加热。
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与容器体分离后,用户能够分别对容器体和容器盖进行清洗,同时,容器体的表面较为规整、无清洗死角,因此用户能够轻易的将液体加热容器清洗干净,使用体验较好。另外,手柄上设置有按钮,将容器体放置于加热装置上,用户按压按钮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使加热管对容器体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容器盖盖合容器体的开口能够阻碍容器体内的热量通过容器体的开口散失,从而减少加热相同容量的液体所需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体包括内胆和套接在所述内胆外侧的外壳,所述内胆设置有叠边,所述叠边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容器盖抵接。
外壳套接于内胆的外侧,当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加热液体时,外壳用于隔热,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盛装有高温液体的内胆而被烫伤。内胆的叠边使得内胆的外表面光滑,从而防止使用者在安装容器盖时被内胆锋利的边缘划伤,从而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容器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容器盖;
11-本体;
111-出水孔;
112-第三弯折部;
12-裙边;
121-安装槽;
121a-第一弯折部;
121b-第二弯折部;
122-第四弯折部;
13-密封件;
14-第一侧;
15-第二侧;
2-容器体;
21-内胆;
211-叠边
22-外壳;
23-手柄;
24-按钮;
25-加热管。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清洗的优点。如图3和图4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2、容器盖1和加热装置,容器盖1盖合容器体2的开口,加热装置与容器体2配合,用于对容器体2内的液体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1与容器体2分离后,用户能够分别对容器体2和容器盖1进行清洗,同时,容器体2的表面较为规整、无清洗死角,因此用户能够轻易的将液体加热容器清洗干净,使用体验较好。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容器体2上还设置有手柄23,通过手柄23能够实现对液体加热容器的移动。手柄23上设置有按钮24,将容器体2放置于加热装置上,用户按压按钮24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使加热管25对容器体2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容器盖1盖合容器体2的开口能够阻碍容器体2内的热量通过容器体2的开口散失,从而减少加热相同容量的液体所需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器盖1,该容器盖1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清洗的优点。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容器盖1包括本体11和裙边12,本体用于与容器体配合且本体11设置有沿出水孔111,裙边12套接于本体11外侧,裙边12用于对出水孔111的出水引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容器盖1包括本体11和裙边12,其中本体11用于与容器体2配合。当容器盖1从容器体2取下时,可以直接清洗本体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容器盖1连接在容器体2上、容器盖1无法取下的液体加热容器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盖1结构简单,从容器体2取下后,无清洗死角,便于清洗,用户体验较好。此外,裙边12套接于本体11外侧,从出水孔111流出的水在裙边12汇集流出,倒水时水不会飞溅到接水的容器以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体11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5°≤α≤15,夹角α具体可以为5°、8°、10°、12°、15°等。需要说明的是,上文述及的夹角,是指液体加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或其他水平支撑面时,本体11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体11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若夹角α过大(例如大于15°),则容器盖1的最大高度过高,体积过大,不便于容器盖的存储,同时容器盖1的本体11和出水孔111高于裙边12,在将容器盖1和容器体2组装后倒水时,裙边12失去部分引流功能,水容易倾洒,影响使用体验。若夹角α过小(例如小于5°),则本体11的高度有限,由于本体11高度的限制,出水孔111的尺寸有限,使用容器盖1倒水时出水较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夹角α满足5°≤α≤15时,在保证裙边12的引流作用的同时保证容器盖1可以有较大的出水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11的上表面用于封堵容器体2,出水孔111为多个且沿本体11的侧壁周向排布,裙边相对于本体的中心轴线具有第一侧14和第二侧15,出水孔111沿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孔隙,由第一侧14向第二侧15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孔111设置在本体11的侧壁,本体11的上表面封堵容器体2,防止外界的灰尘等落入容器体2内。出水孔111设置为多个能够增大倒水时的出水量,加快出水速度。出水孔111设置为沿本体11的侧壁周向排布能够使液体加热容器向一个方向倾斜倒水时,另一侧的出水孔111作为排气孔平衡液体加热容器内外的气压,防止液体加热容器内部气压过小,液体无法倒出。在将容器盖1安装于容器体2时,将第二侧15与容器体2的手柄23对齐,在用户握住手柄23倾斜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第一侧14的出水孔111沿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孔隙大于第二侧15的出水孔111沿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孔隙能够使得从第一侧14倒水出水量更大,倒水更快。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裙边12沿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高度由第一侧14向第二侧15均匀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将容器盖1安装于容器体2时,将第二侧15与容器体2的手柄23对齐,因此用户握住手柄23倾斜液体容器时,液体会从裙边12较长的第一侧14流出,从而使裙边12起到更好的缓冲和汇流的作用,在提高出水量的同时防止液体飞溅,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侧14与本体11的夹角β满足25°≤β≤35°,第二侧15与本体11的夹角γ满足50°≤γ≤60°。需要说明的是,上文述及的夹角,是指液体加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或其他水平支撑面时,第一侧14或第二侧15与本体11的侧壁的夹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侧14与本体11的夹角β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若夹角β过大(例如大于35°),则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若倒水速度过快,裙边12的第一侧14对水流的引流作用减弱,水流的汇集程度较低,容易流到接水容器外;若夹角β过小(例如小于25°),则裙边12的第一侧14过于陡峭,对水流的阻碍作用过大,降低出水速度且水流与第一侧14碰撞易飞溅,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夹角β满足25°≤β≤35°时能够在保证液体加热容器有较快的出水速度的同时裙边12能有较好的引流效果。如图4所示,第二侧15与本体11的夹角γ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若夹角γ过大(例如大于60°),则容器盖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过大,容器盖1不便于收纳;若夹角γ过小(例如小于50°),则本体11与第二侧15之间的距离过小,不便于清洗,因此夹角γ满足50°≤γ≤60°时能够在保证容器盖1的体积较小的同时便于清洗。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容器盖1还包括密封件13,裙边12或本体11设置有安装槽121,密封件13固定在安装槽12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选用直径略小于安装槽121的直径的密封件13,将密封件13安装于安装槽121内时,密封件13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因此若想使密封件13与安装槽121分离,则需有较大外力使密封件13发生更大的形变,从而使密封件13固定于安装槽121。
向下按压容器盖1,使容器盖1的下端进入容器体2内,密封件13与容器体2的内壁接触且密封件13被容器体2的内壁挤压,由于密封件13与容器体2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因此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容器盖1不会与容器体2分离,由于密封件13为圆环形状,因此密封件13与容器体2的内壁在密封件13的周向方向上均有接触,从而密封容器盖1与容器体2之间的空间,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水不会从容器盖1与容器体2之间流出。在用户需要对液体加热容器进行清洗时,只需将容器盖1拔出,分别对容器体2和容器盖1进行清洗,操作简单,用户体验较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裙边12包括形成安装槽121的第一弯折部121a和第二弯折部121b,本体11设置有第三弯折部112,第三弯折部112与第一弯折部121a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三弯折部112与第一弯折部121a抵接,由于第三弯折部112与第一弯折部121a形状接近,因此第三弯折部112与第一弯折部121a贴合紧密,以便于对本体11和裙边12进行焊接,从而使本体11与裙边12连接紧密,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不易从第三弯折部112与第一弯折部121a之间漏水。同时,容器盖1的本体11和裙边12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裙边12设置有第四弯折部122,第四弯折部122能够与容器体2开口的边缘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四弯折部122与容器体2开口的边缘抵接,使得容器盖1与容器体2的连接更加平稳,在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倒水时,容器盖1不会相对容器体2晃动,从而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可靠性,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容器体2包括内胆21和套接在内胆21外侧的外壳22,内胆21设置有叠边211,叠边211分别与外壳22和容器盖1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外壳22套接于内胆21的外侧,当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加热液体时,外壳22用于隔热,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盛装有高温液体的内胆21而被烫伤。内胆21的叠边211使得内胆21的外表面光滑,从而防止使用者在安装容器盖1时被内胆21锋利的边缘划伤,从而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包括:
本体(11),用于与容器体(2)配合,所述本体(11)设置有出水孔(111);
裙边(12),所述裙边(12)套接于所述本体(11)外侧,所述裙边(12)用于对所述出水孔(111)的出水引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上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5°≤α≤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12)相对于所述本体(11)的中心轴线具有第一侧(14)和第二侧(15);
所述裙边(12)沿所述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高度由所述第一侧(14)向所述第二侧(15)均匀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上表面用于封堵容器体(2);
所述出水孔(111)为多个且沿所述本体(11)的侧壁周向排布;所述出水孔(111)沿所述容器盖(1)的高度方向的孔隙,由所述第一侧(14)向所述第二侧(15)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14)与所述本体(11)的夹角β满足25°≤β≤30°;
所述第二侧(15)与所述本体(11)的夹角γ满足50°≤γ≤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还包括密封件(13);
所述裙边(12)或所述本体(11)设置有安装槽(121);
所述密封件(13)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12)包括形成所述安装槽(121)的第一弯折部(121a)和第二弯折部(121b);
所述本体(11)设置有第三弯折部(112),所述第三弯折部(112)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1a)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12)设置有第四弯折部(122);
所述第四弯折部(122)能够与容器体(2)开口的边缘抵接。
9.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体(2);
容器盖(1),所述容器盖(1)盖合所述容器体(2)的开口,且所述容器盖(1)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1);
加热装置,与所述容器体(2)配合,用于对所述容器体(2)内的液体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2)包括内胆(21)和套接在所述内胆(21)外侧的外壳(22);
所述内胆(21)设置有叠边(211),所述叠边(211)分别与所述外壳(22)和所述容器盖(1)抵接。
CN202123109649.1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16494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9649.1U CN216494901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9649.1U CN216494901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4901U true CN216494901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9649.1U Active CN216494901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4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94901U (zh)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12755156U (zh) 吸管盖及吸管杯
CN214932228U (zh) 一种存储装置
CN205006496U (zh) 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CN217137525U (zh) 一种养生壶
CN216494902U (zh) 一种容器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JP3587274B2 (ja) キャップ
JP4140678B2 (ja) ヒンジキャップ
JP3824996B2 (ja) 持ち運び容易な洗眼器具
CN218451456U (zh) 一种不锈钢保温杯内壁清洗刷
CN216060086U (zh) 杯盖及杯具
CN201806679U (zh) 锅用清洗手柄
CN215127259U (zh) 进水组件和热水壶
CN211825164U (zh) 一种采样装置
TWI813470B (zh) 蓋組件及帶蓋容器
CN214510610U (zh) 一种360度出水的防烫收纳盖碗
CN221060292U (zh) 水壶
CN220778280U (zh) 一种药剂盒及清洁机器人
CN217309786U (zh) 杯盖及杯具
CN219000101U (zh) 壶盖组件及水壶
CN215827387U (zh) 一种可单手开启的按压式洗衣液瓶盖
CN219949101U (zh) 一种密封油瓶
CN219306625U (zh) 清洁液瓶和清洁设备
CN220557869U (zh) 一种盖体及采用该盖体的壶体
CN215127485U (zh) 一种出液部件及液体加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