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7532U -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 Google Patents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7532U
CN216487532U CN202123053183.8U CN202123053183U CN216487532U CN 216487532 U CN216487532 U CN 216487532U CN 202123053183 U CN202123053183 U CN 202123053183U CN 216487532 U CN216487532 U CN 216487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oft
pole
magnetism
magnetic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31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伟
蓝艺彬
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31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7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7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7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吸件和磁环组件,磁吸件包括软磁体、磁性件及第一磁性强化件,软磁体具有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磁性件设于第一侧面,第一磁性强化件设于第二侧面,沿厚度方向,磁性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磁性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以使软磁体形成具有第二磁极的上表面以及第一磁极的下表面,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性相反。在磁性件磁化作用下,整个软磁体被磁化后产生与磁性件上、下部分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软磁体在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作用下,提升了软磁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单位面积的磁吸强度,避免了无磁区的出现。

Description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磁环组件广泛地使用,例如磁环组件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保护套上,这样电子设备保护套可以适配车载磁吸支架、桌面磁吸支架、磁吸充电座等各种具有磁吸功能的产品,此外,还可以与具有磁吸功能的电子设备进行磁吸配合,十分便于用户使用。
通常磁环组件包括多个永磁体,为了增加磁环组件的磁吸强度,需要对永磁体进行充磁,目前常规的作法是对永磁体进行多极充磁,这样容易在永磁体上产生无磁区,导致磁环组件的磁吸强度降低,配合车载磁吸支架等使用时容易掉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件,包括软磁体、磁性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强化件,软磁体具有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磁性件设置于第一侧面,第一磁性强化件设置于第二侧面,沿厚度方向,磁性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磁性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以使软磁体形成具有第二磁极的上部分以及第一磁极的下部分,其中,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性相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磁环组件,包括多个上述的磁吸件,多个磁吸件围成环状结构,每个磁吸件中的磁性件位于环状结构的内侧,第一磁性强化件位于环状结构的外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通过将磁性件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分别设置于软磁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磁性件对软磁体进行磁化,整个软磁体被磁化后在软磁体的内部产生与磁性件内部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同时,软磁体在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作用下,其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单位面积的磁吸强度得到提升,有效地增强了软磁体与其它磁吸产品之间的磁吸力,提升了整个磁环组件的磁吸强度,同时整个软磁体被充磁,从而避免常规多极充磁中产生的无磁区,磁环组件配合车载磁吸支架等磁吸产品使用时,其能够更好地吸附在磁吸产品上,不易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如图1所示磁环组件中磁吸件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磁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如图3所示的磁环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磁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磁环组件10,磁环组件10包括多个磁吸件11,多个磁吸件11围成圆形环状结构。例如,多个磁吸件11可以围成圆形环状、矩形环状、椭圆形环状等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磁吸件11可以贴合设置或间隔设置。每个磁吸件 11包括软磁体112、磁性件11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磁性件113 用于对软磁体112进行磁化,软磁体112被磁化后产生相应的磁场,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用于强化软磁体112的磁场强度。每个磁吸件11中的磁性件113位于环状结构的内侧,第一磁性强化件111位于环状结构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磁环组件10能适配多种磁吸产品(车载磁吸支架、桌面磁吸支架、磁吸充电座、具有磁吸功能的电子设备等),磁环组件10中的每个磁吸件11能够与磁吸产品中对应的磁吸结构进行磁吸。
在本实施例中,软磁体112由软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可以是铁硅合金(硅钢片)、各种软磁铁氧体等。软磁材料具有易于磁化、以及易于退磁等特性,软磁体112在较小的外磁场的磁化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磁场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软磁体112为条状结构,其可以是弧形状(例如圆弧状)或矩形状等结构。示例性地,每个磁吸件11中的软磁体112为圆弧状结构,多个软磁体112共同围圆形环状结构,相邻两个软磁体112之间可以彼此磁性吸附。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软磁体112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其中,长度方向是软磁体112的长度最长的侧边所延伸的方向,当软磁体112为弧状结构时,长度方向可以理解为弧形结构的弧线所在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是软磁体112的长度最短的侧边所在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可以与磁环组件10的径向基本一致。软磁体112包括位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面 1121和第二侧面1122,以及位于长度方向的第三侧面1123和第四侧面1124,第三侧面1123以及第四侧面1124均连接于第一侧面1121与第二侧面1122之间。软磁体112具有位于厚度方向的上表面1125以及下表面1126。
当软磁体112为弧形结构时,第一侧面1121和第二侧面1122均为弧面,第一侧面1121和第二侧面1122均朝向环状结构的外侧外凸。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113为永磁体或电磁体,第一磁性强化件111为永磁体或电磁体。磁性件113与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分别设置于软磁体112的相背两侧。具体地,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分别设置于软磁体112的宽度方向的相背两侧,磁性件113设置于第一侧面1121,其可以与贴合于第一侧面 1121。第一磁性强化件111设置于第二侧面1122,其可以贴合于第二侧面1122。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形状可以与软磁体112 的形状大致相同,例如,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均为圆弧状结构。当软磁体112、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均大致为圆弧状时,三者装配在一起时,整个磁吸件11大致呈扇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磁吸件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强化件118,第二磁性强化件118设置于第三侧面1123和/或第四侧面1124,并由第一侧面1121延伸至第二侧面1122。例如,第二磁性强化件118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磁性强化件118设置于第三侧面1123,另一个第二磁性强化件118设置于第四侧面1124。第二磁性强化件118为永磁体或电磁体。通过设置第二磁性强化件118可以进一步地增强软磁体112的磁感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113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磁性件113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第一磁性强化件 111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以使软磁体112形成具有第二磁极的上部分以及第一磁极的下部分,其中,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性相反。第一磁极可以为N 极,第二磁极为S极,或者,第一磁极为S极,第二磁极为N极。
通过将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分别设置于软磁体112的宽度方向的相背两侧,由于上表面1125以及下表面1126具有较宽的宽度,而且上表面1125以及下表面1126均沿着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上表面1125 以及下表面1126具有较大的磁吸面积,有效地增加其与其它磁吸结构的磁吸强度。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113包括相背离的第一表面1131 以及第二表面1132,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包括相背离的第三表面1111以及第四表面1112。第一表面1131与第三表面1111的朝向一致,第一表面1131作为磁性件113的上部分的磁极面,第三表面1111作为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上部分的磁极面,第一表面1131与第三表面1111的磁极相同。第二表面1132与第四表面1112的朝向一致,第二表面1132作为磁性件113的下部分的磁极面,第四表面1112作为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下部分的磁极面,第二表面1132与第四表面1112的磁极相同。上表面1125作为软磁体112的上部分的磁极面,下表面 1126作为软磁体112的下部分的磁极面。上表面1125与第一表面1131以及第三表面1111的朝向一致,并与第一表面1131以及第三表面1111的磁极相反。相应地,下表面1126与第二表面1132以及第四表面1112的朝向一致,并与第二表面1132以及第四表面1112的磁极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31和第三表面1111的磁极均为S极,第二表面 1132和第四表面1112的磁极均为N极,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内部的磁场方向是由S极至N极。软磁体112在磁性件113的作用下激发产生异名感应磁场,软磁体112的内部产生与磁性件113内部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当第一表面1131和第三表面1111的磁极均为S极,第二表面1132和第四表面 1112的磁极均为N极时,则软磁体112被磁化后的上表面1125的磁极为N极,软磁体112被磁化后的的上表面1125的磁极为S极。当第一表面1131和第三表面1111的磁极为N极,第二表面1132和第四表面1112的磁极为S极时,则软磁体112的上表面1125的磁极为S极,软磁体112的上表面1125的磁极为N 极。
软磁体112的上部分被稳定地吸附在第一表面1131以及第三表面1111之间,软磁体112的下部分被稳定地吸附在第二表面1132以及第四表面1112之间,软磁体112在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磁吸作用下被稳定地吸附定位在磁性件113与第一磁性强化件111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软磁体112被磁化的方式与传统单块永磁体多极充磁方式不同,软磁体112在磁性件113的作用下,整个软磁体112都会被磁化,其不会产生无磁区,有效地提升了软磁体112的有效磁场面积,通过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可以增强软磁体112的上表面1125、下表面1126单位面积的磁吸强度,使得软磁体112与其它磁吸产品之间的磁吸力明显增强,相较于传统单块永磁体采用多极充磁的方式,采用磁性件113对软磁材料进行充磁的方式更为简单,而且软磁体112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在对软磁体112进行充磁时并不会产生偏心现象,整个磁环组件10的生产良率较高且成本较低,更便于生产实现。此外,软磁体112可与磁性件113/或第一磁性强化件111之间进行相对位移,也不会影响软磁体112的感应磁场的极性分布,便于实现磁环组件10与其他磁吸结构的稳定配合,增强吸附定位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厚度可以与软磁体112的厚度大致相等。具体地,第一表面1131、上表面1125以及第三表面1111 大致平齐设置,三者共同构成磁环组件10的上环面。相应地,第二表面1132、下表面1126以及第四表面1112大致平齐设置,三者共同构成磁环组件10的下环面。这样使得磁环组件10的上环面以及下环面显得更加平整,便于磁环组件 10与其它的磁吸结构进行贴合式磁吸。此外,上表面1125可以略低于第一表面 1131、第三表面1111所在的高度,或者略高于第一表面1131、第三表面1111 所在的高度,相应地,下表面1126可以略低于第二表面1132、第四表面1112 所在的高度,或者略高于第二表面1132、第四表面1112所在的高度。
当多个磁环组件10叠加时,相邻两组磁环组件10的软磁体112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性面的磁极相异而相互吸引,同时,相邻两个磁环组件10的磁性件113 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中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面的磁极相异而相互吸引,从而使得相邻两个磁环组件10彼此更为稳定的吸附。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由第三侧面1123延伸至第四侧面1124。这样磁性件113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对软磁体112进行磁化,同时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对软磁体112的磁感强度进行增强,有效地提升整个磁吸件11的磁吸强度。进一步地,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长度可以与软磁体112的长度大致相等,第三侧面1123可以与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一侧面保持平齐,第四侧面1124可以与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另一侧面保持平齐,这样便于相邻两个磁吸件11之间进行平整地吸附,相邻两个磁吸件11之间可以彼此贴合。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长度可以长于软磁体112的长度,或者短于软磁体112的长度。此外,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一端可以凸出或者凹陷于第三侧面1123所在的平面,和/或,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另一端可以凸出或者凹陷于第四侧面1124所在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长度/宽度/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当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包括电磁体时,电磁体的磁场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精确地控制软磁体112的磁吸强度,实现磁环组件10与其它磁吸产品的稳定吸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软磁体112设有第一软磁凸起1128 以及第二软磁凸起1129,第一软磁凸起1128与第二软磁凸起1129固定于上表面1125和下表面1126。多个磁吸件11中的第一软磁凸起1128可以位于同一环形区域内。相应地,多个磁吸件11中的第二软磁凸起1129可以位于同一环形区域内。通过设置第一软磁凸起1128以及第二软磁凸起1129,便于磁环组件10与其它磁吸结构进行定位配合,例如,第一软磁凸起1128或第二软磁凸起 1129可以嵌设于其它磁吸结构的定位槽内。磁环组件10与其它磁吸结构可以进行旋转定位配合,磁环组件10可以围绕其它磁吸结构的环形定位槽进行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软磁体112设有第一软磁凸起1128,第一软磁凸起1128凸设于软磁本体1127的上表面1125,或者,软磁体112设有第二软磁凸起1129,第二软磁凸起1129凸设于软磁本体1127的下表面1126。
本申请提供的磁吸件11以及磁环组件10,通过将磁性件113以及第一磁性强化件111分别设置于软磁体112的相背两侧,磁性件113对软磁体112进行磁化,整个软磁体112被磁化后在软磁体112的内部产生与磁性件113内部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同时,软磁体112在第一磁性强化件111的作用下,其上表面 1125和/或下表面1126单位面积的磁吸强度,有效地增强软磁体112与其它磁吸结构之间的磁吸力,从而提升了整个磁环组件10的磁吸强度,同时整个软磁体 112被充磁,从而避免常规多极充磁中产生的无磁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磁体,所述软磁体具有厚度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宽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磁性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性强化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
其中,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磁性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所述磁性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上部分具有第一磁极,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下部分具有第二磁极,以使所述软磁体形成具有第二磁极的上表面以及具有第一磁极的下表面,其中,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贴合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的上表面、所述软磁体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的上表面平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体设有第一软磁凸起以及第二软磁凸起,所述第一软磁凸起与所述第二软磁凸起分别固定于所述软磁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或者,
所述软磁体设有第一软磁凸起,所述第一软磁凸起凸设于所述软磁体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体还具有长度方向,所述软磁体包括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磁性件以及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由所述第三侧面延伸至所述第四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性强化件,所述第二磁性强化件设置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或所述第四侧面,并由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磁性件贴合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贴合于所述第二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为永磁体或电磁体,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为永磁体或电磁体。
9.一种磁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组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吸件,多个所述磁吸件共同围成环状结构,每个所述磁吸件中的所述磁性件位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一磁性强化件位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环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磁吸件贴合设置或间隔设置。
CN202123053183.8U 2021-12-07 2021-12-07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Active CN216487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3183.8U CN2164875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3183.8U CN2164875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7532U true CN21648753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1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3183.8U Active CN2164875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75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6094A (zh) * 2022-08-12 2022-09-09 深圳市魔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6094A (zh) * 2022-08-12 2022-09-09 深圳市魔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516673T1 (de) Aktuator/generator-wandleranordnung
US20080278022A1 (en) Conical magnets and rotor-stator structures for electrodynamic machines
EP1246513A3 (en) Variable-strength multipole beamline magnet
AU2007273704A8 (en) Magnetic field element
WO2007094844A3 (en) Open mri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EP1102077A3 (en) Pole-piece unit for an MRI magnet
CN216487532U (zh) 磁吸件以及磁环组件
ATE525782T1 (de) Lineare antriebseinrichtung mit einem einen magnetträger aufweisenden ankerkörper
CN109195079B (zh) 磁路系统的组装方法以及充磁系统
WO2018171060A1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5008578A (e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having diverting magnets
MY130614A (en) Motor
EP1180695A3 (en) MRI magnet with shielding magnets
CN216313372U (zh) 一种振动装置、骨传导耳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设备
JP2004112937A (ja) 磁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覚呈示装置
CN217390151U (zh) 电子设备保护套
JPS589305A (ja) 現像用磁石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4266903A (ja) リニア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4342796A (ja) 磁界発生装置
CN216487534U (zh) 磁吸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429362U (zh) 一种多边形电机
WO2023208253A1 (zh) 一种磁性组件及磁环结构
JPS60150930A (ja) 磁気チヤツク
JP3653253B2 (ja) 磁界発生装置
CN115954176A (zh) 磁性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518131 c1215, block C,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ula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31 c1215, block C,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ANHE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