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8749U - 一种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78749U CN216478749U CN202122679667.7U CN202122679667U CN216478749U CN 216478749 U CN216478749 U CN 216478749U CN 202122679667 U CN202122679667 U CN 202122679667U CN 216478749 U CN216478749 U CN 2164787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driving
- transmission
- damper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支撑壳体和弹性件,弹性件的中部沿弹性件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驱动通孔,弹性件设有两个朝向驱动通孔延伸的弹性传动部,两个弹性传动部朝向相对设置,支撑壳体连接有与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的限位支撑部,驱动通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沿径向方向凸出形成弹性驱动部,弹性驱动部分别与两个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能实现双向阻尼和助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需要绕水平轴旋转折叠的工况下,为使旋转折叠动作能轻松实现,一般会在旋转轴处增加阻尼器,以阻碍旋转物体的旋转速度,增加操作人员的安全。旋转阻尼器一般采用粘性流体作为动力源,该类阻尼器虽然能够有效的阻碍旋转物体的下降速度,但不能提供向上旋转的助力;也有一类采用弹簧作为动力源的阻尼器,但现行的弹簧动力的阻尼器,一般只能单方向起到助力和阻尼作用,同时体积较大、较为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双向阻尼和助力的阻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包括支撑壳体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中部沿所述弹性件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驱动通孔,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朝向所述驱动通孔延伸的弹性传动部,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朝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撑壳体连接有与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驱动通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沿径向方向凸出形成弹性驱动部,所述弹性驱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支撑部均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所述弹性驱动部均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断开转向传动;
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状态时,所述弹性驱动部正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所述限位支撑部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
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传动状态时,所述弹性驱动部反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所述限位支撑部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驱动部为弹性驱动块,所述弹性驱动块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至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的对应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轴安装孔,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轴安装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驱动通孔内,所述限位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支撑部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搭接,所述限位支撑部另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搭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所述限位支撑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驱动轴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支撑部的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固定孔和/或导向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限位支撑部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有卡接口,所述安装口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轴的装轴孔,所述装轴孔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口卡接的卡接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外壳外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驱动连接的电动执行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开设有支架安装孔,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支架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至少一端伸出至外壳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阻尼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支撑壳体作为弹性件的转动支撑部件,限位支撑部分别对两个弹性传动部支撑进行支撑限位,防止弹性件周向转动,所述驱动通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弹性驱动部沿径向方向凸出,以使驱动轴在转动时,弹性驱动部能与弹性转动部抵顶传动接触,通过驱动轴的弹性驱动部推动其中一个弹性传动部弹性变形,限位支撑部对另一个弹性传动部进行周向限位,实现对驱动轴的阻尼和阻力,而所述弹性传动部朝向相对设置,通过驱动轴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实现对驱动轴的双向阻尼和助力。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将阻尼器核心部分系列化、模块化,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支撑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执行机构、驱动轴和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执行机构与支撑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支撑壳体;11、限位支撑部;12、卡接口;13、轴安装孔;14、安装支架;15、支架安装孔;16、第一齿轮;
20、外壳;21、安装腔;22、固定孔;23、导向槽;24、安装口;25、盖板;26、装轴孔;27、卡接槽;
30、弹性件;31、驱动通孔;32、弹性传动部;
40、驱动轴;41、弹性驱动部;
50、电动执行机构;51、电机;52、减速器;53、第二齿轮;
60、旋转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阻尼器,包括支撑壳体10和弹性件30,弹性件30的中部沿弹性件3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驱动通孔31,弹性件30设有两个朝向驱动通孔31延伸的弹性传动部32,两个弹性传动部32朝向相对设置,支撑壳体10连接有与弹性传动部32支撑限位配合的限位支撑部11,驱动通孔3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40,驱动轴40沿径向方向凸出形成弹性驱动部41,弹性驱动部41分别与两个弹性传动部32转向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支撑壳体10作为弹性件30的转动支撑部件,限位支撑部11分别对两个弹性传动部32支撑进行支撑限位,防止弹性件30周向转动,驱动通孔3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40,弹性驱动部41沿径向方向凸出,以使驱动轴40在转动时,弹性驱动部41能与弹性传动部32抵顶传动接触,通过驱动轴40的弹性驱动部41推动其中一个弹性传动部32弹性变形,限位支撑部11对另一个弹性传动部32进行周向限位,实现对驱动轴40的阻尼和阻力,而弹性传动部32朝向相对设置,通过驱动轴40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实现对驱动轴40的双向阻尼和助力。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将阻尼器核心部分系列化、模块化,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弹性驱动部41包括初始状态、第一传动状态和第二传动状态;
弹性驱动部41位于初始状态时,限位支撑部11均与两个弹性传动部32支撑限位配合,弹性驱动部41均与两个弹性传动部32断开转向传动;在初始状态时,通过限位支撑部11对两个弹性传动部32进行限位支撑,防止弹性件30的周向转动,同时,两个弹性传动部32与弹性驱动部41均无相互作用力。
弹性驱动部41位于第一传动状态时,弹性驱动部41正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转向传动配合,限位支撑部11与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支撑限位配合;通过驱动轴40的正向周向转动,弹性驱动部41同步正向周向转动,当弹性驱动部41转动至与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接触时,限位支撑部11持续对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进行支撑限位,防止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沿周向转动,随着弹性驱动部41持续推动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变形越大,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对驱动轴40产生的反向阻力越大,进而实现对驱动轴40转动方向的阻尼,当取消驱动轴40的转动驱动力,在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的反向弹性作用力作为驱动轴40的归位助力,驱动轴40反向转动归位至初始状态。
弹性驱动部41位于第二传动状态时,弹性驱动部41反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转向传动配合,限位支撑部11与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支撑限位配合。通过驱动轴40的反向周向转动,弹性驱动部41同步反向周向转动,当弹性驱动部41转动至与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接触时,限位支撑部11持续对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进行支撑限位,防止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沿周向转动,随着弹性驱动部41持续推动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变形越大,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对驱动轴40产生的反向阻力越大,进而实现对驱动轴40转动方向的阻尼,当取消驱动轴40的转动驱动力,在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的反向弹性作用力作为驱动轴40的归位助力,驱动轴40反向转动归位至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可实现双向的阻尼和助力,即该阻尼器通过驱动轴40在临界点分别向两侧进行旋转,且两侧均可以实现阻尼与助力,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驱动部4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弹性驱动部41可以为两个独立的弹性驱动块,其中一个弹性驱动块与其中一个弹性传动部32位置对应,另一个弹性驱动块与另一个弹性传动部32位置对应。弹性驱动部41为弹性驱动块,弹性驱动块的两端分别沿驱动轴40的轴向方向延伸至两个弹性传动部32的对应位置。弹性驱动块为一整块设置时,弹性驱动块的加工更简单,弹性驱动块的整体受力更均衡,提高实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支撑壳体10开设有轴安装孔13,驱动轴4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轴安装孔13,有助于提高驱动轴40的转动稳定性,同时,弹性件30也安装于支撑壳体10,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支撑部11的一端与支撑壳体10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驱动通孔31内,限位支撑部11位于两个弹性传动部32的下方,限位支撑部11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搭接,限位支撑部11另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搭接。通过弹性传动部32与弹性传动部32搭接,驱动轴40转动推动第一个弹性传动部32,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受力转动,使第二个弹性传动部32对应的限位支撑部11的一侧卡位于弹性传动部32与弹性件30主体之间的连接处,进而实现弹性件30的限位转动。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限位支撑部11包括位于弹性传动部32下方的两个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壳体10,另一端延伸至驱动通孔31内,其中一个限位杆与其中一个弹性传动部32搭接,另一个限位杆与另一个弹性传动部32搭接。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4所示,支撑壳体10包括外壳20,外壳20内设有安装腔21,限位支撑部11、弹性件30和驱动轴40均位于安装腔21内,弹性件30套设于限位支撑部11的外侧,驱动轴40转动安装于安装腔21,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将核心部分均安装于外壳20内,结构整体性好,在组装时便于模块化处理,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作为另外一实施例,外壳20为圆柱状,外壳20与限位支撑部11为非同心设置,弹性件30与外壳20同心设置,以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内部空间设置更为合理。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5所示,外壳20的外侧设有固定孔22和/或导向槽23。在阻尼器安装时,导向槽23用于对阻尼器进行导向和固定安装,固定孔22用于与其他零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3至图4所示,外壳2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24,限位支撑部11朝向安装口24的一端设有卡接口12,安装口24安装有盖板25,盖板25开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轴40的装轴孔26,装轴孔26上设有与卡接口12卡接的卡接槽27。盖板25盖装于安装口24,以使阻尼器的关键部件均安装于外壳20内,对关键部件形成保护,且安装整体性强。盖板25通过卡接槽27与卡接口12可拆卸卡接,盖板25与外壳20的组装方式简单,提高组装效率。
作为其中一实施例,驱动轴40通过装轴孔26安装于外壳20内,驱动轴40的一端通过转轴孔延伸至外壳20外与其他执行机构传动连接。驱动轴40延伸至外壳20外的一端设有安装连接部,安装连接部为卡位槽或螺纹。通过安装连接部与需要阻尼或助力的旋转物体60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包括通过卡位槽卡接或通过螺纹与旋转物体60连接,当然,还可以与旋转物体6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支撑壳体10包括安装支架14,外壳20通过驱动轴40转动安装于安装支架14,外壳20外部固定有第一齿轮16,安装支架14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16驱动连接的电动执行机构50。通过电动执行机构50驱动第一齿轮16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旋转物体60的功能,同时,由于弹性件30的弹性作用,电动执行机构50需要根据旋转物体60所需力矩变化而实时调整输出力和速度。
更为具体的,如图6至图7所示,电动执行机构50包括电机51、减速器52和第二齿轮53,电机51与减速器52驱动连接,减速器52与第二齿轮53传动连接,第二齿轮53与第一齿轮16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如图6至图7所示,支撑壳体10包括安装支架14,安装支架14开设有支架安装孔15,外壳20固定于安装支架14,驱动轴40与支架安装孔15同轴设置,驱动轴40至少一端伸出至外壳20外。通过安装支架14对支撑壳体10进行固定,驱动轴40伸出外壳20外的一端与需要助力或阻尼的旋转物体60连接,安装结构简单。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通过驱动轴40的弹性驱动部41推动其中一个弹性传动部32弹性变形,限位支撑部11对另一个弹性传动部32进行周向限位,实现对驱动轴40的阻尼和阻力,而弹性传动部32朝向相对设置,通过驱动轴40的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实现对驱动轴40的双向阻尼和助力。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将阻尼器核心部分系列化、模块化,降低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壳体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中部沿所述弹性件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驱动通孔,所述弹性件设有两个朝向所述驱动通孔延伸的弹性传动部,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朝向相对设置,所述支撑壳体连接有与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驱动通孔内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沿径向方向凸出形成弹性驱动部,所述弹性驱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部包括初始状态、第一传动状态和第二传动状态;
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支撑部均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所述弹性驱动部均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断开转向传动;
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传动状态时,所述弹性驱动部正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所述限位支撑部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
所述弹性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传动状态时,所述弹性驱动部反向周向转动并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转向传动配合,所述限位支撑部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支撑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部为弹性驱动块,所述弹性驱动块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至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的对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轴安装孔,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轴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通孔内,所述限位支撑部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传动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支撑部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一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搭接,所述限位支撑部另一侧的上端面与第二个所述弹性传动部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所述限位支撑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驱动轴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支撑部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固定孔和/或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限位支撑部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有卡接口,所述安装口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轴的装轴孔,所述装轴孔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口卡接的卡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外壳外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驱动连接的电动执行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开设有支架安装孔,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支架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驱动轴至少一端伸出至外壳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79667.7U CN216478749U (zh) | 2021-11-04 | 2021-11-04 | 一种阻尼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79667.7U CN216478749U (zh) | 2021-11-04 | 2021-11-04 | 一种阻尼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78749U true CN216478749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45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79667.7U Active CN216478749U (zh) | 2021-11-04 | 2021-11-04 | 一种阻尼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78749U (zh) |
-
2021
- 2021-11-04 CN CN202122679667.7U patent/CN2164787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15919U (zh) | 车辆尾门的电动撑杆和车辆 | |
CN111005988A (zh) | 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 | |
CN216478749U (zh) | 一种阻尼器 | |
CN105667581A (zh) | 一种紧凑型转向管柱式汽车电动助力装置 | |
CN219788393U (zh) | 机器人关节及机器人 | |
CN112455530B (zh) | 角传动装置、转向系统及车辆 | |
CN219132363U (zh) | 一种多自由度关节机器人 | |
CN105691446A (zh) | 一种转向管柱式电动助力装置 | |
CN216851607U (zh) | 电控动力断续装置 | |
CN201078414Y (zh) | 一种联轴器 | |
CN221177459U (zh) | 驱动装置 | |
CN220646938U (zh) | 一种组合式电动执行器 | |
CN201231673Y (zh) | 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机构 | |
CN219544883U (zh) | 一种eps转向器结构 | |
CN218858517U (zh) | 一种电动转向装置 | |
CN216884036U (zh) | 一种超扁平机器人关节模组 | |
CN217590494U (zh) | 减速电机、电机总成和机器人 | |
CN116197942B (zh) | 机械臂及机器人 | |
CN216895576U (zh) | 一种连接型旋转驱动器 | |
CN219513907U (zh) | 一种集成式传动装置 | |
CN217046405U (zh) | 一种关节电机及外骨骼结构 | |
CN112572277B (zh) | 一种持续锁紧力装置 | |
CN216803502U (zh) | 一种使用永磁刹车的机器人关节模组 | |
CN215851859U (zh) | 一种适应狭窄空间的无人机用电动舵机 | |
CN211820582U (zh) | 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谐波减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