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5134U - 操作平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平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75134U CN216475134U CN202122256460.9U CN202122256460U CN216475134U CN 216475134 U CN216475134 U CN 216475134U CN 202122256460 U CN202122256460 U CN 202122256460U CN 216475134 U CN216475134 U CN 2164751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 caisson
- wall
- support frames
- operation platform
- platform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1 phase sepa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连接板和防护机构;其中,两个支撑架并列且间隔设置,每个支撑架均用于与沉井井壁可拆卸连接;连接板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防护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架远离沉井井壁的端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架均与沉井井壁可拆卸连接,以保证两个支撑架与沉井井壁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板横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以承载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防护机构的设置起到了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的作用,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该装置的搭设、拆除较为简单,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并能提高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操作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沉井开挖及井身制作过程中重复性施工工序较多,尤其是沉井分节施工。随着沉井施工节数增多,沉井操作平台的传统做法是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需要重复搭设、拆除,这样一来,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进度慢,并且,随着沉井下沉深度越来越大,井内脚手架搭设高度越来越高,危险性也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操作平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重复搭设、拆除易导致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且危险性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操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连接板和防护机构;其中,两个支撑架并列且间隔设置,每个支撑架均用于与沉井井壁可拆卸连接;连接板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防护机构设置于两个支撑架远离沉井井壁的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沉井井壁对应于每个支撑架处均设置有第一套管;每个支撑架均凸设有向沉井井壁处延伸的第一凸起部,各第一凸起部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第一套管内。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锁合机构;其中,两个第一锁合机构与两个第一套管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一锁合螺杆;每个第一套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锁合螺杆螺接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且抵接于对应的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每个支撑架均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呈倾斜状态的第三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沉井井壁相垂直,第二支撑杆与沉井井壁相平行;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凸设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每个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均凸设有向沉井井壁处延伸的第二凸起部;沉井井壁对应于每个第二凸起部处均设置有第二套管,各第二凸起部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第二套管内。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锁合机构;其中,两个第二锁合机构与两个第二套管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二锁合螺杆;每个第二套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锁合螺杆螺接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且抵接于对应的第二凸起部。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两个支撑架之间可拆卸地横设有至少两个方木,连接板与各方木均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每个方木与每个支撑架之间均为绑扎连接;和/或,连接板与每个方木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防护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立柱和防护网;其中,两个立柱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支撑架远离沉井井壁的端部,两个立柱均与沉井井壁相平行且置于两个支撑架的上方;防护网设置于两个立柱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平台装置中,支撑架为至少三个,连接板为至少两个,防护机构为至少两个;各支撑架均并列且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均可拆卸地横设一个连接板;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远离沉井井壁的端部之间均设置一个防护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支撑架均与沉井井壁可拆卸连接,以保证两个支撑架与沉井井壁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板横设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以承载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防护机构的设置起到了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的作用,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该装置的搭设、拆除较为简单,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并能提高施工进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重复搭设、拆除易导致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且危险性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装置中,第一锁合机构与第一套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操作平台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操作平台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1、连接板2和防护机构3。其中,两个支撑架1并列设置,并且,两个支撑架1为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架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每个支撑架1均用于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相对固定。
连接板2横设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并且,连接板2与两个支撑架1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两个支撑架1之间横设有至少两个方木8,两个方木8为并列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每个方木8均与两个支撑架1为可拆卸地连接,并且,每个方木8均与两个支撑架1为垂直设置。更为优选的,每个方木8与每个支撑架1之间均为绑扎连接。
每个方木8的底部均与两个支撑架1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板2盖设于各方木8的顶部,并且,连接板2与各方木8均为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连接板2与每个方木8之间均为螺栓连接。连接板2用于承载工作人员。
优选的,每个方木8与每个支撑架1之间均为绑扎连接;和/或,连接板2与每个方木8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防护机构3设置于两个支撑架1远离沉井井壁4的端部(图1所示的右端)之间,防护机构3用于与沉井井壁4相平行,并且,防护机构3置于两个支撑架1的上方(相对于图1而言),防护机构3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防护机构3包括:两个立柱31和防护网32。其中,两个立柱31并列设置且间隔一定距离。两个立柱31与两个支撑架1为一一对应,每个立柱31均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架1远离沉井井壁4的端部。两个立柱31均与沉井井壁4相平行,并且,两个立柱31均置于两个支撑架1的上方,防护网32设置于两个立柱31之间。
更为优选的,每个立柱31与对应的支撑架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防护网32与两个立柱31之间也均为可拆卸连接。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架1均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连接,以保证两个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板2横设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以承载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防护机构3的设置起到了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的作用,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该装置的搭设、拆除较为简单,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并能提高施工进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重复搭设、拆除易导致工序繁琐、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且危险性高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实施例中,沉井井壁4对应于每个支撑架1处均设置有第一套管5,具体地,每个第一套管5均可以预先埋设于沉井井壁4。每个支撑架1均凸设有第一凸起部6,第一凸起部6向沉井井壁4处延伸。两个第一凸起部6与两个第一套管5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凸起部6均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管5内。这样,通过每个支撑架1的第一凸起部6插设于对应的第一套管5内,来实现支撑架1均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实施时,第一套管5和第一凸起部6均具有预设长度,以保证第一凸起部6与第一套管5之间的稳定插设,进而保证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稳固。
优选的,操作平台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锁合机构。其中,两个第一锁合机构与两个第一套管5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一锁合螺杆7。每个第一套管5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该第一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一套管5的内部相连通。第一锁合螺杆7螺接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并且,第一锁合螺杆7的端部抵接于对应的第一凸起部6。这样,在第一凸起部6插设于第一套管5后,再通过第一锁合螺杆7与第一凸起部6相抵接,使得第一锁合螺杆7对第一凸起部6进行锁合,进而使得第一凸起部6与第一套管5稳定固定,有效地保证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稳定连接。
参见图1至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架1均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其中,第一支撑杆11与沉井井壁4相垂直,第二支撑杆12与沉井井壁4相平行,第三支撑杆13呈倾斜状态。
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图3所示的右端)与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图3所示的上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相垂直,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图3所示的左端)通过第三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图3所示的下端)相连接,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三支撑杆13形成了直角三角形。
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凸设第一凸起部6,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设置立柱31,立柱31与第一支撑杆11相垂直。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架1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均凸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向沉井井壁4处延伸,并且,第二凸起部与第二支撑杆12相垂直。
沉井井壁4对应于每个第二凸起部处均设置有第二套管,具体地,每个第二套管均可以预先埋设于沉井井壁4。两个第二凸起部与两个第二套管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凸起部均插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管内。这样,通过第二凸起部插设于对应的第二套管内,来实现支撑架1均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地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实施时,第二套管和第二凸起部均具有预设长度,以保证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套管之间的稳定插设,进而保证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稳固。
优选的,操作平台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锁合机构。其中,两个第二锁合机构与两个第二套管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二锁合螺杆。每个第二套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该第二螺纹孔与对应的第二套管的内部相连通。第二锁合螺杆螺接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并且,第二锁合螺杆的端部抵接于对应的第二凸起部。这样,在第二凸起部插设于第二套管后,再通过第二锁合螺杆与第二凸起部相抵接,使得第二锁合螺杆对第二凸起部进行锁合,进而使得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套管稳定固定,有效地保证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稳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二套管、第二凸起部、第二锁合机构的结构与第一套管5、第一凸起部6、第一锁合机构的结构相对应,则第二套管、第二凸起部、第二锁合机构的结构和附图可参照第一套管5、第一凸起部6、第一锁合机构的结构和附图。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套管与第二凸起部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沉井井壁之间的稳定连接,结合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处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套管的结构,能够有效保证支撑架与沉井井壁之间的连接,避免支撑架与沉井井壁相分离,进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架1为至少三个,连接板2为至少两个,防护机构3为至少两个。各支撑架1均为并列设置,并且,各支撑架1均为间隔设置。每个支撑架1均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1之间均可拆卸地横设一个连接板2,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1远离沉井井壁4的端部之间均设置一个防护机构3。这样,各支撑架1和各连接板2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工作平台,各防护机构3均置于工作平台的一侧,以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架1均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连接,以保证两个支撑架1与沉井井壁4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板2横设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以承载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的工作,防护机构3的设置起到了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的作用,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该装置的搭设、拆除较为简单,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并能提高施工进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架(1)、连接板(2)和防护机构(3);其中,
两个所述支撑架(1)并列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架(1)均用于与沉井井壁(4)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板(2)可拆卸地横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
所述防护机构(3)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远离所述沉井井壁(4)的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沉井井壁(4)对应于每个所述支撑架(1)处均设置有第一套管(5);
每个所述支撑架(1)均凸设有向所述沉井井壁(4)处延伸的第一凸起部(6),各所述第一凸起部(6)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所述第一套管(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5)均对应设置第一锁合机构;
每个所述第一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一锁合螺杆(7);每个所述第一套管(5)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合螺杆(7)螺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且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起部(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1)均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呈倾斜状态的第三支撑杆(13);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第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杆(1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沉井井壁(4)相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与所述沉井井壁(4)相平行;
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端凸设所述第一凸起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第二端均凸设有向所述沉井井壁(4)处延伸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沉井井壁(4)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二凸起部处均设置有第二套管,各所述第二凸起部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各所述第二套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二锁合机构;其中,
两个所述第二锁合机构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管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第二锁合机构均包括:第二锁合螺杆;每个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合螺杆螺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且抵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可拆卸地横设有至少两个方木(8),所述连接板(2)与各所述方木(8)均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方木(8)与每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均为绑扎连接;和/或,
所述连接板(2)与每个所述方木(8)之间均为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立柱(31)和防护网(32);其中,
两个所述立柱(3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远离所述沉井井壁(4)的端部,两个所述立柱(31)均与所述沉井井壁(4)相平行且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上方;
所述防护网(32)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为至少三个,所述连接板(2)为至少两个,所述防护机构(3)为至少两个;
各所述支撑架(1)均并列且间隔设置;
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1)之间均可拆卸地横设一个所述连接板(2);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1)远离所述沉井井壁(4)的端部之间均设置一个所述防护机构(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56460.9U CN216475134U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操作平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56460.9U CN216475134U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操作平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75134U true CN216475134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3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56460.9U Active CN216475134U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操作平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75134U (zh) |
-
2021
- 2021-09-16 CN CN202122256460.9U patent/CN2164751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70867B (zh) | 一种既有建筑物外立面改造用脚手架施工方法 | |
CN211922642U (zh) |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 |
CN206308990U (zh) | 一种可移动的悬挑式操作平台及建筑施工系统 | |
CN216475134U (zh) | 操作平台装置 | |
CN213296374U (zh) | 一种地铁施工基坑开挖支护结构 | |
EP3159461B1 (en) | Edge protection system | |
CN212406336U (zh) | 一种桥梁施工护栏装置 | |
CN210714105U (zh) | 一种施工围挡 | |
CN215631489U (zh) |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 |
KR101545330B1 (ko) | 조립식 가설 흙막이 구조물 | |
CN211256664U (zh) | 一种桥面用护栏 | |
CN113202281A (zh) |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 |
CN221194376U (zh) |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阳台安全防护板 | |
CN219327290U (zh) | 一种临边操作平台 | |
CN221567155U (zh) | 抗滑桩开挖口防护结构 | |
CN216196804U (zh) | 一种悬挑水平防护装置 | |
CN216587632U (zh) | 一种脚手架防护网 | |
CN216811117U (zh) | 装配叠拼式支架体系 | |
CN212176822U (zh) | 一种市政施工用便于转运的防护栏 | |
CN221031305U (zh) | 一种悬挑操作平台装置 | |
CN213953239U (zh) | 一种组合式防腐施工用安全围挡 | |
CN214462309U (zh) | 一种梁板钢模板操作平台 | |
CN217652295U (zh) | 一种钢制可移动悬挑操作平台 | |
CN218893957U (zh) | 一种钢梁对接临时支撑固定装置 | |
CN220247565U (zh) | 一种活动脚手架翻折式防护栏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