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4744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4744U
CN216474744U CN202121695191.XU CN202121695191U CN216474744U CN 216474744 U CN216474744 U CN 216474744U CN 202121695191 U CN202121695191 U CN 202121695191U CN 216474744 U CN216474744 U CN 216474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peed
air inlet
outer ai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51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经纬
山冈敏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4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4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09Loosening or dislodging by blowing ; Drying by means of gas strea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2001/0881Details for 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removing not related to the mouth-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包括:马达,风扇,被马达驱动转动;电源装置,用于给马达供电;控制元件,控制马达的运行;操作组件,与控制元件可通信地连接;操作组件包括:扳机,用户控制马达的开启和转速;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被设置可被操作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调速旋钮被操作执行第一动作时,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操作组件调节并锁定马达的转速;在调速旋钮被执行第二动作时,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操作组件以锁定风扇位于最大档位旋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其安全性佳,可以防止用户触电,并可以保护电连接部,以及防止其电连接部内部灰尘堆积。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园类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可以用于清扫地面。采用电池包供电的吹风机其电连接部容易遭受外力而损坏,且在插接电池包时,可能产生电火花击打用户。吹风机的电连接处还容易积攒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其安全性佳,可以防止用户触电,并可以保护电连接部,以及防止其电连接部内部灰尘堆积。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马达,风扇,被马达驱动转动;电源装置,用于给马达供电;壳体组件,壳体组件支撑马达和风扇;电连接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电池包;电连接部包括:滑块,滑块具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弹性元件,与滑块抵接,定位槽,滑块可在定位槽内滑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电连接部包括极片,在电连接部未安装电池包时,滑块包围极片。
可选的,电连接部还包括锁定件和释放按钮,在电池包连接到电连接部时,锁定件抵接到滑块前端,限制弹性件带动滑块向前移动。
可选的,锁定件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在拨动释放按钮压缩第二弹性件时,锁定件被带动产生位移,解锁对滑块运动的限制。
可选的,壳体组件包括外进风部和外出风部;壳体组件还包括:外风管,连接外进风部和外出风部;内风管,用于支撑马达,内风管形成内进风部。
可选的,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进风部的下端的支架,支架形成一支撑平面,在电连接部未安装电池包时,吹风机整机的重心向下的投影位于第一支撑平面内。
可选的,壳体组件包括:外风管,外风管形成外进风口;内风管,内风管位于在外风管内,且内风管生成内进风口,外进风口在沿着第一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具有前端和后端,内进风口在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的投影位于外进风口的前端和后端在该方向上的投影之间。
可选的,外进风口的前端在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上与内进风口的距离大于等于3mm。
可选的,吹风机包括操作组件,与控制元件可通信地连接;操作组件包括:扳机,用户控制马达的开启和转速;调速旋钮,调速旋钮被设置可被操作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调速旋钮被操作执行第一动作时,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操作组件调节并锁定马达的转速;在调速旋钮被执行第二动作时,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操作组件以锁定风扇位于最大档位旋转。
可选的,调速旋钮在被执行第一动作时,发送相位信号给控制元件以调节并锁定马达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吹风机的平面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吹风机的无电池包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吹风机的尺寸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吹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吹风机的操作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中吹风机的风扇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8中吹风机的风扇的尺寸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吹风机的风扇的尺寸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中吹风机的操作组件的控制逻辑图。
图13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的操作组件的控制逻辑图。
图14是吹风机风扇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到图3,吹风机100包括马达110、风扇120、电源装置121、壳体组件130。壳体组件包括外风管140以及内风管150。风扇120被所述马达110驱动转动,电源装置121用于给所述马达110供电。壳体组件130包括外进风部131和外出风部132。外风管140连接所述外进风部131和所述外出风部132,内风管150用于支撑所述马达110,所述内风管150形成内进风部151。所述壳体组件130包括风罩133,所述风罩133设于所述外进风部131,且所述风罩133被设置包围所述内风管150的一端,使得从所述风罩133进入的部分气流能从所述内风管150的前端和后端流向所述内进风部151。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130包括外风管140,形成外进风部131和所述外出风部132,外进风部131包括供进风的外进风口1311,内进风部形成内进风口。所述内风管150形成内进风部151。所述风罩133设于所述外进风部131,且所述风罩133被设置包围所述内风管150的一端,使得从所述风罩133进入的部分气流能从所述内风管150的前端和后端流向所述内进风部151。
可选的,设定马达110绕第一轴线101转动,所述外进风口在沿着第一轴线101的轴向方向上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内进风口在第一轴线101的径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外进风口的前端和后端在该方向上的投影之间。
设定吹风机100上的方向,外出风部处于吹风机100的前端。外进风部131被设置覆盖内风管150的后部、周侧、上部和下部,从而外进风口被设置分布在内风管150的后部、周侧、上部和下部,从而提升外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且实现吹风机100的多个方向上的进风,提升进风效率,且降低风阻。所述风罩133包括环形分布的肋条1331,多个所述肋条1331之间形成所述外进风口。相邻所述肋条1331的间隔被设置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0mm,从而提升有效进风面积,提升进风效率。本实施方式中,外进风口总面积大于20000 QUOTE
Figure 329495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449897DEST_PATH_IMAGE002
参照图1到图4,所述壳体组件130包括把手部134,把手部134和外风管140连接于外进风部的前端,把手部134可与外进风部的上端接触,也可以与外进风部有间隔的设置,从而增加进风面积。壳体组件130还包括电连接部135,所述电连接部135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可以是电池包。壳体组件130还包括设置在外进风部的下端的支架136,支架136形成一支撑平面,在电连接部135未安装电池包时,吹风机100整机的重心的向下的投影位于第一支撑平面内,从而使得出风机可以通过支架136被平稳地放置到平面上。吹风机100整机的重心的向下的投影与外进风部在该方向的投影重叠。
参照图5,所述外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a1与所述内进风口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101的横截面面积a2之比大于等于1.8。所述外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a1与所述内风管内经过所述风扇120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101的横截面a3的面积之比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从而提升吹风机100的进风风量和进风效率。通过以上结构,能实现所述外进风口的有效进风面积a1与所述外风管140内经过所述风扇120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101的横截面a3的面积之比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4.5,并且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的间距被相对增加,从而降低外进风口处的风速,降低风阻,以提升进风效率。
所述外进风口的前端在第一轴线101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内进风口的距离L1大于等于3mm,从而降低吹风机1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选的,为了提升进风效率,外进风口的前端在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内进风口的距离大于或等于40mm且小于或等于100mm。
壳体组件还包括延展部,延展部连接把手部和外进风管。可选的,风罩和壳体组件一体成型地被设置,使得整机更轻便紧凑。
参照图6和图7,所述电连接部135包括,滑块1351、弹性元件1352、定位槽1353。所述滑块1351具有第一定位件1354和第二定位件1355;所述弹性元件1352与所述滑块1351抵接。所述滑块1351设置于所述定位槽1353内,所述第一定位件1354和所述第二定位件1355被设置与所述定位槽1353抵接,并使得所述滑块1351可在所述定位槽1353内滑动。电连接部135包括连接端和设置在连接端的极片,在电池包连接到电连接部135时,电池包抵接到连接端且与极片接触。滑块1351部分露出连接端,在未安装电池包时,滑块1351包围极片,从而用户不能直接接触极片,防止用户接触极片造成触电。弹性件和滑块1351连接和抵接,在用户插入电池包时,滑块1351从连接端外侧向定位槽1353内部滑动,由第一定位件1354和第二定位件1355支撑滑块1351在定位槽1353内部的滑动,滑块1351产生位移使得极片露出,从而电池包连接极片实现电连接。
第一定位件1354和第二定位件1355在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地设置,使得定位槽1353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防止灰尘堵塞定位槽1353,从而减小了粉尘导致滑块1351卡死的风险。第一定位件1354和第二定位件1355的设置,也可以降低滑块1351在定位槽1353内的晃动。
电连接部135还包括锁定件1356和释放按钮1357,在电池包连接到电连接部135时,锁定件1356抵接到滑块1351前端,限制弹性件带动滑块1351向前移动,即阻止滑块1351向定位槽1353外部移动。锁定件1356连接有第二弹性件1358,在用户拨动释放按钮1357压缩第二弹性件1358时,锁定件1356被带动产生位移,不再限制滑块1351的运动,弹性件推动滑块1351带动电池包从电连接部135拔出。
吹风机100在工作过程中,风扇120高速转动,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容易击穿吹风机100的电子元件,造成吹风机100损坏,还容易产生电火花打击用户。为了降低风扇120产生的静电,需要降低风叶数量,但是如果直接降低风叶数量会导致风扇120产生的风量不足,从而降低吹风机100的性能。可选的,参照图8、图9和图10,所述风扇120包括风叶122,风叶122的外径L2被设置大于78mm且小于130mm,且两个所述风叶122的最小间距被设置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这里,如果风叶122的间距过低,因气流对风叶的摩擦,会增大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静电,如果风叶122的间距过高,又会导致风扇产生的风量降低。风叶的入口角α1被设置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20°,风叶的入口角是指风叶轮毂根部前段的切线与风扇轴线的夹角(风叶轮毂根部前段是指风叶轮毂根部相对先切割空气的部分)。
风叶的数量被设置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12片。风叶的扭转角α2被设置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54°,我们发现,风叶的扭转角如果过高的设计,会导致轴向产生的风力较小,风叶的扭转角如果过低的设置,会使得气流从风叶的径向方向流散,从而需要设置恰当的风叶扭转角度以提升风扇的出风量。风扇120的轮毂直径L3被设置大于等于35mm且小于等于45mm,风叶轮毂根部L4的长度被设置大于等于18mm且小于等于29mm。风叶的边缘长度L5被设置大于等于8.5mm且小于等于14.5mm。本实施例提出的风扇120,相对于传统的风扇120在相同转速时能降低切割空气的频率,且使得风扇120转动产生的噪音降低,通过相对提升轮毂直径比(风叶122的外径和轮毂直径之比)被设置大于等于0.41且小于等于0.5,以及降低风叶入口角,以及增加风叶根部弦长,可以有效提升风扇120的动能效率,相同动力下,使得风扇120所能产生的风量增加。可选的,风叶122的外径L2被设置大于78mm且小于98mm,可以较好的提升动能效率。
可选的,所述风扇120包括风叶122,所述风叶122的外径被设置大于82mm且小于94mm,风扇120在其轴心的轴向投影上,两个相邻风叶122的相近的端点与轴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被设置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20度。可选的,两个相邻风叶122的相近的端点与轴心的连线形成的夹角被设置大于等于12度且小于等于18度。风叶的入口角α1被设置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5°。所述风叶的数量被设置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9片。风扇120的轮毂直径被设置大于等于38mm且小于等于42mm,风叶轮毂根部L4的长度被设置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26mm。风叶的边缘长度L5被设置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13mm。本实施例提出的风扇120,相对于传统的风扇120在相同转速时能降低切割空气的频率,且使得风扇120转动产生的噪音降低,可选的通过相对提升轮毂直径比(风叶122的外径和轮毂直径之比)被设置大于等于0.43且小于等于0.49,以及降低风叶的入口角,以及增加风叶根部弦长,可以有效提升风扇120的动能效率,相同动力下,使得风扇120所能产生的风量增加。
参照图11,内风管150内部形成固定马达110的导流锥152,马达110被设置在导流锥152之内,且在第一轴线101的轴向方向上,风扇120轮毂的直径和导流锥152端面的直径一致或相差不大于风扇120轮毂直径的10%,从而在第一轴线101的轴向方向上,风扇120轮毂的投影和导流锥152的投影基本重叠,使得风扇120轮毂和导流锥152在第一轴线101的径向方向上没有间隙。
在马达110运行时,风扇120转动产生高速气流,风扇120附近的气压较低,散热气流从导流锥152的前端流向导流锥152的后端,即风扇120附近,而风扇120轮毂和导流锥152尺寸相近地设置减小两者之间的缝隙,使得风扇120旋转产生的气流流向导流锥152内部的气流量减小,防止导流锥152内部的气流紊乱,从而可以有效提升马达110的散热效率。
参照,6和图12,吹风机100还包括控制单元150和操作组件160。风扇120被所述马达110驱动转动,电源装置121用于给所述马达110供电,控制单元150控制所述马达110的运行,操作组件160与所述控制单元150可通信地连接。所述操作组件160包括扳机161,扳机161供用户控制所述马达110的开启和转速,操作组件160还包括调速旋钮162,所述调速旋钮162被设置可被操作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所述调速旋钮162被操作执行第一动作时,所述调速旋钮162发送电信号给所述操作组件160调节并锁定所述马达110的转速;在所述调速旋钮162被执行第二动作时,所述调速旋钮162发送电信号给所述操作组件160以锁定所述风扇120位于最大档位旋转。吹风机100还包括控制电路,电源装置121、控制单元150和操作组件160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为沿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所述调速旋钮162,所述第二动作为按动所述调速旋钮162。内风管150用于支撑所述马达110。所述扳机161和所述调速旋钮162被相对设置于所述把手部134,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握持所述把手部134时,握持的手同时可以触摸并控制扳机161和调速旋钮162,并且可以按动扳机161,以及对调速旋钮162执行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即用户在握持把手部134时,可以实现按动扳机161同时按动调速旋钮162,或者按动扳机161同时旋转调速旋钮162,或是同时按动扳机161并按动和旋转调速旋钮162。
可选的,所述调速旋钮162在被执行第一动作时,发送相位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150以调节并锁定所述马达110的转速。
控制单元150被设置为集成的PCB板,在扳机161被用户按动发生位移变化时,发送第一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根据第一类信号的信息控制马达110的转速。可选的,通过发生位移的扳机161改变控制电路的电阻值,从而发送相应的电压信号给至控制单元150,进而调节占空比,从而控制马达110的转速,此时第一类信号为电压信号。在控制单元150被设置仅在接收到第一类信号时,控制马达110开启。可选的,在电压信号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开启。在扳机161不再被按动时,控制单元150根据第一类信号的变化控制马达110停转。
调速旋钮162被操作第一动作,即调速旋钮162被旋转时,发送第二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根据第二类信号锁定马达110的最低转速。可选的,第二类信号为相位信号,调速旋钮162被旋转时,输出变化的相位信号,控制单元150根据相位信号的变化调节控制电路的占空比,从而调速过程更平滑可靠。
在用户通过调速旋钮162锁定风扇120的最低转速后,用户在按动扳机161时,控制单元150接收第一类信号时,仍会相应地提升风扇120的转速,而在用户松开扳机161后,受调速旋钮162输出转速信号的限制,风扇120的转速可以被降到调速旋钮162所锁定的最低转速。在调速旋钮162被转动到某一位置时,风扇120的转速不会低于该位置对应的转速。
可选的,调速旋钮162被设置向第一方向旋转时,控制单元150增加对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即在调速旋钮162被相对向第一方向旋转30度时,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为第一转速,在调速旋钮162被相对旋转60度时,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为第二转速,且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在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为第一转速时,控制单元150可根据扳机161输出的第一类信号控制马达110以大于第一转速的转速旋转,在扳机161位置对应的速度小于第一转速时,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以第一转速运行。
调速旋钮162具有对应于最大锁定速度的旋转位置,即电机被向第一方向旋转达到或超出某一角度时,控制单元150接收第二类信号控制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处于最高数值。此时,调速旋钮162在锁定位置继续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控制单元150不再增加对马达110的最低锁定速度。调速旋钮162在被朝向第一方向旋转到某一角度时,在调速旋钮162被操作向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发送第二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控制根据第二类信号控制降低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在持续将调速旋钮162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对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可以降为零。
调速旋钮162能发出第二类信号包括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控制单元150通过识别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的相对位置确定调速旋钮162的旋转方向,从而识别用户的增速或减速指令。控制单元150通过识别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的相位差,识别调速旋钮162的转动角度,从而对应的调节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
调速旋钮162下方设有感应元件,调速旋钮162被操作第二动作时,即调速旋钮162在被按动时,感应元件感应调速旋钮162的动作,发送第三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在接收到第三类信号时控制马达110以设定的最大转速运行,在马达110以最大转速运行时,风扇120被以最大转速驱动转动,控制单元150锁定所述风扇120位于最大档位旋转。可选的,马达110的最低锁定转速的最大值被设置小于马达110的最大转速,即用户仅能通过操作调速旋钮162以第二动作时,马达110能被驱动以最大转速运行,通过旋转调速旋钮162无法实现将马达110调控到该最大转速。在调速旋钮162被操作第二动作时,控制单元150接收第三类信号将马达110锁定到该最大转速,此时释放扳机161也不会使得马达110停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操作组件160包括扳机161和调速旋钮162,扳机161被设置被按动时,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启动,且扳机161被按动的位移量和转速成正比,在调速旋钮162未被操作时,扳机161被松开,则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停转。具体控制原理和上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详述。
调速旋钮162被设置可以通过操作锁定当前扳机161所调节的转速。在用户按动扳机161使得马达110以第一转速输出时,调速旋钮162被操作向第一方向旋转某一角度以激活对马达110转速的锁定,该角度可以是调速旋钮162的一个旋转单位或两个旋转单位,如调速旋钮162被旋转15度为调速旋钮162的一个旋转单位。用户按动扳机161控制马达110以第一转速输出时,再使得调速旋钮162向第一方向旋转某预设角度,此时调速旋钮162产生第二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根据第二类信号控制马达110转速维持在第一转速。在通过旋转调速旋钮162进行马达110转速锁定后,松开扳机161,控制单元150控制马达110仍以第一转速转动。在通过旋转调速旋钮162对马达110转速锁定后,沿着第一方向旋转调速旋钮162,调速按钮发送第二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提供过调节占空比调节马达110转速,通过此种方式,使得马达110可以被调节至预设的锁定转速的最高值。控制单元150内设有算法,使得在马达110的转速到达该预设最高值时,沿着第一方向继续旋转调速旋钮162不会再增加马达110的转速。此时,沿着第二方向旋转调速旋钮162,产生第二类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根据第二类信号的信息,控制马达110根据调速旋钮162在第二方向的旋转角度对应降速,直到调速旋钮162被继续向第二方向旋转,使得马达110的速度降为零。
调速旋钮162被按动时,发送第三类信号给控制单元150,控制单元150调节马达110提升转速,,使得风扇处于设定的最大旋转速度,该最大旋转速度大于通过旋转调速旋钮162而能锁定转速的最高值。此时将调速旋钮162向第一方向旋转至少一个旋转单位,调速旋钮162向控制单元150发送第二类信号,从而控制单元150锁定马达110处于该最大转速。控制单元150被设置仅在接收到调速旋钮162向第二方向旋转而产生的第二类信号时,控制马达110脱离锁定状态,结束马达110的最大转速状态。
控制单元150被设置在把手部134中。吹风机100还包括散热件,散热件被设置在控制单元150和外进风部131之间,且散热件和控制单元150至少部分接触,且散热件靠近外进风部131并至少部分暴露于外进风部131。散热件用于引导控制单元150产生的热量,由进风部产生的气流带走散热件吸收的热量,从而提升对控制单元150的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包括:
马达,
风扇,被所述马达驱动转动;
电源装置,用于给所述马达供电;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支撑所述马达和所述风扇;
电连接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电池包;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具有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弹性元件,与所述滑块抵接,
定位槽,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定位槽内滑动;
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包括极片,在所述电连接部未安装所述电池包时,所述滑块包围所述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还包括锁定件和释放按钮,在所述电池包连接到所述电连接部时,所述锁定件抵接到所述滑块前端,限制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滑块向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在拨动所述释放按钮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时,所述锁定件被带动产生位移,解锁对所述滑块运动的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进风部和外出风部;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外风管,连接所述外进风部和所述外出风部;内风管,用于支撑所述马达,所述内风管形成内进风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进风部的下端的支架,所述支架形成一支撑平面,在所述电连接部未安装电池包时,所述吹风机整机的重心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风管,所述外风管形成外进风口;内风管,所述内风管位于在所述外风管内,且所述内风管生成内进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在沿着第一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内进风口在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外进风口的前端和后端在该方向上的投影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风口的前端在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内进风口的距离大于等于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控制元件可通信地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扳机,用户控制所述马达的开启和转速;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被设置可被操作第一动作和第二动作,在所述调速旋钮被操作执行第一动作时,所述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所述操作组件调节并锁定所述马达的转速;在所述调速旋钮被执行第二动作时,所述调速旋钮发送电信号给所述操作组件以锁定所述风扇位于最大档位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速旋钮在被执行第一动作时,发送相位信号给所述控制元件以调节并锁定所述马达的转速。
CN202121695191.XU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Active CN2164747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4709 2020-08-03
CN2020107647094 2020-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4744U true CN216474744U (zh) 2022-05-10

Family

ID=8023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6385.1U Active CN216474745U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21695191.XU Active CN216474744U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10836473.5A Pending CN114059482A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21700360.4U Active CN216074924U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10836478.8A Active CN114059483B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6385.1U Active CN216474745U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6473.5A Pending CN114059482A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21700360.4U Active CN216074924U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N202110836478.8A Active CN114059483B (zh) 2020-08-03 2021-07-23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21647474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474745U (zh) * 2020-08-03 2022-05-10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217898282U (zh) * 2022-06-24 2022-11-25 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3815B1 (fr) * 2011-04-07 2014-08-29 Pellenc Sa Souffleur electroportatif autonome a vitesse de sortie d'air modulable
CN104074154B (zh) * 2013-03-29 2016-02-10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吹风机
EP3225742B1 (en) * 2014-11-28 2020-02-19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Air blower and blower/vacuum apparatus
JP2017129110A (ja) * 2016-02-26 2017-07-27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ワ
CN108797480A (zh) * 2017-04-26 2018-11-1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108684444A (zh) * 2017-03-16 2018-10-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07513970A (zh) * 2017-09-20 2017-12-26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吹气装置
CN207512675U (zh) * 2017-09-30 2018-06-1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吹风机
DE202017106572U1 (de) * 2017-10-30 2018-01-31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Bläser
CN210341774U (zh) * 2019-07-03 2020-04-17 绍兴市上虞冠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
CN216474745U (zh) * 2020-08-03 2022-05-10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483B (zh) 2023-06-20
CN114059482A (zh) 2022-02-18
CN216074924U (zh) 2022-03-18
CN216474745U (zh) 2022-05-10
CN114059483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74744U (zh) 吹风机
US20230220851A1 (en) Blower
US10774487B2 (en) Handheld blower having engine cooling flow
US10091954B1 (en) Handheld blower
JP7366703B2 (ja) ブロワ
US20200214229A1 (en) Blower
US20040197192A1 (en) Centrifugal fan
US11873824B2 (en) Blower
CN113775545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13775547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5521345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JP2018017197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5521344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US20210331260A1 (en) Electric circular saw
JP6079252B2 (ja) 携帯用ブロワ
CN113733249B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112077799A (zh) 一种电动工具
JP7348816B2 (ja) ブロワ
EP4368339A1 (en) Electric tool grinding machine and grinding disc cover
CN118046291A (zh) 电动研磨工具机
CN113668440A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