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4706U -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4706U
CN216474706U CN202122516586.5U CN202122516586U CN216474706U CN 216474706 U CN216474706 U CN 216474706U CN 202122516586 U CN202122516586 U CN 202122516586U CN 216474706 U CN216474706 U CN 216474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post
stand
buffer
guardrai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65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燕军
张广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Ecic Basal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Ecic Basal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Ecic Basal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Ecic Basal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65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4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4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4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属于公路护栏技术领域;包括沿着道路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上的护栏板,每组立柱包括一根内侧立柱以及一根外侧立柱;护栏板与内侧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护栏板上设置有缓冲杆,缓冲杆插接于第一弹簧内部并穿过内侧立柱伸向外侧立柱;外侧立柱与内侧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缓冲箱,缓冲箱内沿着从内侧立柱到外侧立柱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二弹簧、缓冲垫,缓冲杆穿过缓冲箱上的过孔伸入缓冲箱内部并与第一磁铁块固定连接;解决了目前车辆与公路护栏相撞容易出现较大事故、无法第一时间灭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背景技术
公路护栏是一张设置在公路边或人行道与车道之间的防护装置。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在公路上进行行驶,于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那些位于急弯或者复杂路况处的公路段,会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会因为车速过快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发生与公路护栏碰撞的事故,由于公路护栏强度较大,这时就很容易出现重大事故,车辆会出现较大变形,乃至起火燃烧发生爆炸,但是由于消防车到来需要一定时间,很可能错过最佳灭火时间,导致事故伤害进一步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解决目前车辆与公路护栏相撞容易出现较大事故、无法第一时间灭火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包括多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上的护栏板,每组立柱包括一根内侧立柱以及一根外侧立柱,多组立柱沿着道路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内侧立柱设置于靠近公路的一侧,外侧立柱设置于内侧立柱远离公路的一侧,两者内侧都为空心结构并且下端固定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护栏板水平设置于内侧立柱远离外侧立柱的一端并且将两根相邻的内侧立柱连接起来,护栏板的截面为折线形结构,护栏板与内侧立柱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护栏板与内侧立柱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四个安装板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立柱、第三安装板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水平的过孔,第一弹簧的内部插接有一根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远离护栏板一侧的端面相固定连接,缓冲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安装板、立柱、第三安装板上的过孔伸出于内侧立柱靠近外侧立柱的一侧;
所述外侧立柱与内侧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为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缓冲箱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固定连接,缓冲箱朝向内侧立柱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缓冲杆过孔,所述缓冲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杆过孔伸入缓冲箱内部,所述缓冲箱内沿着从内侧立柱到外侧立柱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二弹簧、缓冲垫,所述第一磁铁块远离第二磁铁块的一侧端面与缓冲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的下端在其四周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板的截面为折线形结构,上下两端超出于中间部分,护栏板的上下两端边缘分别向靠近内侧立柱的一端以及靠近护栏板的中间部分倾斜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板远离内侧立柱的一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吸能腔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外端面设置有反光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对的一端为相同的磁极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缓冲垫与缓冲箱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以及第二磁铁块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立柱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倾斜设置;所述内侧立柱的上端还设置有灯光报警器,灯光报警器位于太阳能板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着护栏板的长度方向所延伸,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集水槽下端的地面以下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集水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集水池、外侧立柱内部延伸至外侧立柱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外侧立柱内部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外侧立柱内部靠近其上端出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过孔,出水管穿过所述过孔,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端并且出水口的直径大于挡板上过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立柱的上端出口处通过螺纹配合螺接有用于对外侧立柱进行密封的密封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侧立柱远离内侧立柱的一端外侧面底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控制器、水泵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太阳能板、灯光报警器、水泵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灯光报警器、水泵开关、水泵相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在护栏板的表面设置吸能腔,吸能腔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发生碰撞事故后,吸能腔通过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降低车辆碰撞后产生的伤害;吸能腔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外端面设置有反光条,通过设置吸音棉,不仅可以吸收来往车辆的噪音,而且可以在发生碰撞事故后对车辆进行一个缓冲,降低伤害,通过设置反光条,可以对来往的车辆起到提示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公路防护栏,设置有五道缓冲结构,将原有的车辆与防护栏的刚性碰撞的能量依次经过上述缓冲,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车辆与防护栏碰撞对车辆以及车辆内部人员的伤害。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公路防护栏,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池,可以在集水池中进行蓄水,同时还可以将雨水通过集水槽收集至集水池中,在发生碰撞起火事故后,第一时间通过出水管向着火的车辆洒水进行灭火,无需再等到消防车到来,第一时间进行灭火,极大的减小了起火带来的损失.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公路防护栏,设置有太阳能板和灯光报警器,太阳能板可以给蓄电池供电,用来给水泵以及灯光报警器供电,灯光报警器可以在发生碰撞事故后进行闪烁,提醒来往的车辆此地发生事故,减速慢行,注意躲避,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侧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为内侧立柱、2为外侧立柱、3为护栏板、4为加强板、5为太阳能板、6为灯光报警器、7为吸能腔、8为反光条、9为第一安装板、10为第二安装板、11为第三安装板、12为第四安装板、13为第一弹簧、14为缓冲杆、15为缓冲箱、16为第一磁铁块、17为第二磁铁块、18为第二弹簧、19为缓冲垫、20为集水槽、21为集水池、22为水流管道、23为过滤网、24为水泵、25为出水管、26为出水口、27为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上的护栏板3。
每组立柱包括一根内侧立柱1以及一根外侧立柱2,多组立柱沿着道路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列。
所述内侧立柱1设置于靠近公路的一侧,内侧为空心结构。内侧立柱1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地面以下,并且内侧立柱1的下端在其四周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4,通过设置加强板4,提高立柱与地面相连接的稳固性。内侧立柱1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5,所述太阳能板5倾斜设置,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所述内侧立柱1的上端还设置有灯光报警器6,灯光报警器6位于太阳能板5的下端。灯光报警器6可以闪烁红光,用于提示来往的司机。
所述外侧立柱2设置于内侧立柱1远离公路的一侧,内侧也为空心结构。外侧立柱2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地面以下,并且外侧立柱2的下端在其四周的侧面上也固定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外侧立柱2的高度低于内侧立柱1的高度。
所述护栏板3的数量为两排,上下并排设置。所述护栏板3水平设置于内侧立柱1远离外侧立柱2的一端,并且将两根相邻的内侧立柱1连接起来。所述护栏板3的截面为折线形结构,上下两端超出于中间部分,可以提高护栏板3的整体强度。护栏板3的上下两端边缘分别向靠近内侧立柱1的一端以及靠近护栏板3的中间部分倾斜延伸,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碰撞事故后护栏板的边缘对人员造成划伤等伤害。
所述护栏板3远离内侧立柱1的一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吸能腔7,所述吸能腔7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发生碰撞事故后,吸能腔7通过溃缩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降低车辆碰撞后产生的伤害。吸能腔7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外端面设置有反光条8。通过设置吸音棉,不仅可以吸收来往车辆的噪音,而且可以在发生碰撞事故后对车辆进行一个缓冲,降低伤害。通过设置反光条8,可以对来往的车辆起到提示的作用。
所述护栏板3靠近内侧立柱的一端端面上在与内侧立柱1相配合的区域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9,所述第一安装板9通过固定螺栓与护栏板3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立柱1靠近护栏板1的一端在与护栏板相配合的区域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0,所述第二安装板10通过固定螺栓与护栏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9以及第二安装板10固定连接。
所述内侧立柱1远离第二安装板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三安装板11,所述第三安装板11通过固定螺栓与内侧立柱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0、第三安装板1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安装板10、第三安装板11、内侧立柱1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水平的过孔。所述第一弹簧13的内部插接有一根缓冲杆14,所述缓冲杆14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9远离护栏板3一侧的端面相固定连接,缓冲杆14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安装板10、内侧立柱1、第三安装板11上的过孔伸出于内侧立柱1靠近外侧立柱2的一侧。
所述外侧立柱2与内侧立柱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缓冲箱15,所述缓冲箱15为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缓冲箱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板11与第四安装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12通过固定螺栓与外侧立柱2靠近内侧立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15朝向内侧立柱1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缓冲杆过孔,所述缓冲杆14远离第一安装板9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杆过孔伸入缓冲箱15内部。
所述缓冲箱15内沿着从内侧立柱1到外侧立柱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块16、第二磁铁块17、第二弹簧18、缓冲垫19,所述第一磁铁块16与第二磁铁块17相对的一端为相同的磁极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一磁铁块16远离第二磁铁块17的一侧端面与缓冲杆1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19与缓冲箱1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19以及第二磁铁块17相接触。
所述内侧立柱1与外侧立柱2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集水槽20,所述集水槽20沿着护栏板3的长度方向所延伸,所述集水槽20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集水槽20下端的地面以下设置有集水池21,所述集水池21与集水槽20之间通过水流管道22相连通,所述集水槽20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23。
所述集水池21内设置有水泵24,所述水泵24的出口处设置有出水管25,所述出水管25穿过集水池21、外侧立柱2内部延伸至外侧立柱2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出水管25的出水口26处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26设置于外侧立柱2内部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外侧立柱2内部靠近其上端出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过孔,出水管25穿过所述过孔,所述出水口26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端并且出水口26的直径大于挡板上过孔的内径,因此出水口26被挡板所阻挡而无法掉入至外侧立柱2内。
所述外侧立柱2的上端出口处通过螺纹配合螺接有密封盖27,用于对外侧立柱进行密封,防止有杂物进入外侧立柱2内部对其造成影响。
所述外侧立柱2远离内侧立柱1的一端外侧面底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控制器、水泵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太阳能板5、灯光报警器6、水泵24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灯光报警器6、水泵开关、水泵24相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在拐弯比较急、容易出现事故的公路段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栏。
在吸能腔7的外端面设置有反光条8,可以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提醒。
当出现碰撞事故时,车辆与防护栏发生相撞。车辆首先撞在护栏板3上的吸能腔7上,吸能7腔迅速溃缩,吸能腔7内部的吸音棉被压缩,作为车辆的第一道缓冲。
然后第一弹簧13受到护栏板3的压力而迅速压缩,护栏板3与内侧立柱1之间的间距减小,将碰撞力转换为第一弹簧13的压缩力,作为车辆的第二道缓冲。
接着由于护栏板3与内侧立柱1之间的间距减小,缓冲杆14也向着外侧立柱2的方向运动,缓冲杆14进入缓冲箱15内部,第一磁铁块16与第二磁铁块17相互靠近,由于第一磁铁块16与第二磁铁块17有相互之间的排斥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碰撞力,作为第三道缓冲。
第二磁铁块17由于受到第一磁铁块16排斥力的作用,开始向着缓冲垫19的方向运动,于是开始压缩第二弹簧18,继续将一部分碰撞力转换为第二弹簧18的压缩力,作为车辆的第四道缓冲。
由于缓冲垫19具有弹性,当受到第二弹簧18的压力后,自身开始压缩,将一部分碰撞力转换为自身的弹力,作为第五道缓冲。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将原有的车辆与防护栏的刚性碰撞的能量依次经过上述缓冲,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车辆与防护栏碰撞对车辆以及车辆内部人员的伤害。
同时由于设置有太阳能板5和蓄电池,可以在平常时间对蓄电池进行蓄电,蓄电池可以向水泵24以及灯光报警器6进行供电。当发生碰撞事故后,打开外侧立柱2上的密封盖27,将出水管25从外侧立柱1中拽出,同时按动控制箱内的水泵开关,控制器接收到水泵开关打开的信号后,控制水泵24开启,水泵24将集水池21内部的水流通过出水管25排出。
操作人员打开出水口26处的出水阀门,向着火处进行洒水,从而将着火的车辆进行灭火,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当控制器接收到水泵开关开启的信号后,同时也控制灯光报警器进行闪烁,提醒来往的其他车辆此地有异常情况,小心驾驶。
集水槽20可以将平常下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通过过滤网23的过滤后收集在集水池21中,方便发生事故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供水灭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上的护栏板,每组立柱包括一根内侧立柱以及一根外侧立柱,多组立柱沿着道路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内侧立柱设置于靠近公路的一侧,外侧立柱设置于内侧立柱远离公路的一侧,两者内侧都为空心结构并且下端固定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护栏板水平设置于内侧立柱远离外侧立柱的一端并且将两根相邻的内侧立柱连接起来,护栏板的截面为折线形结构,护栏板与内侧立柱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护栏板与内侧立柱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四个安装板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安装板、内侧立柱、第三安装板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一个水平的过孔,第一弹簧的内部插接有一根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远离护栏板一侧的端面相固定连接,缓冲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安装板、立柱、第三安装板上的过孔伸出于内侧立柱靠近外侧立柱的一侧;
所述外侧立柱与内侧立柱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缓冲箱,所述缓冲箱为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缓冲箱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固定连接,缓冲箱朝向内侧立柱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缓冲杆过孔,所述缓冲杆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杆过孔伸入缓冲箱内部,所述缓冲箱内沿着从内侧立柱到外侧立柱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块、第二磁铁块、第二弹簧、缓冲垫,所述第一磁铁块远离第二磁铁块的一侧端面与缓冲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的下端在其四周的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板的截面为折线形结构,上下两端超出于中间部分,护栏板的上下两端边缘分别向靠近内侧立柱的一端以及靠近护栏板的中间部分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板远离内侧立柱的一端中部固定设置有吸能腔,所述吸能腔为中空的腔体结构,吸能腔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外端面设置有反光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对的一端为相同的磁极并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缓冲垫与缓冲箱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垫以及第二磁铁块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立柱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倾斜设置;所述内侧立柱的上端还设置有灯光报警器,灯光报警器位于太阳能板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立柱与外侧立柱之间的地面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着护栏板的长度方向所延伸,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集水槽下端的地面以下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与集水槽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下端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集水池、外侧立柱内部延伸至外侧立柱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外侧立柱内部的上端出口处;所述外侧立柱内部靠近其上端出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过孔,出水管穿过所述过孔,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端并且出水口的直径大于挡板上过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立柱的上端出口处通过螺纹配合螺接有用于对外侧立柱进行密封的密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立柱远离内侧立柱的一端外侧面底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控制器、水泵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太阳能板、灯光报警器、水泵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灯光报警器、水泵开关、水泵相电性连接。
CN202122516586.5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Active CN216474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6586.5U CN2164747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6586.5U CN2164747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4706U true CN216474706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6586.5U Active CN216474706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4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7114A (zh) * 2022-05-27 2022-08-02 广州市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桥梁上的安全防撞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7114A (zh) * 2022-05-27 2022-08-02 广州市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桥梁上的安全防撞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74706U (zh) 一种可降低事故伤害的防撞公路防护栏
CN107044096B (zh) 一种气囊缓冲道路隔离带装置
CN107190672A (zh) 一种磁性缓冲智能道路隔离带
CN107012810B (zh) 一种缓冲弹性可调智能道路隔离带
CN110106784A (zh) 一种桥梁防护栏结构
CN112049049A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吸能隔离防护栏
CN204551332U (zh) 防碰撞的市政道路安全防护栏
CN209836793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减震安全护栏装置
CN113235392A (zh) 一种斜拉桥的灭火应急救援系统
CN108385564A (zh) 一种安全性型复合式护栏
CN218712174U (zh) 一种智能桥梁防撞护栏缓冲装置
CN209099249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防撞护栏
CN211368525U (zh) 一种公路用路侧波形梁护栏
CN211113301U (zh) 一种具有车辆缓冲功能的智能限高架
CN207739135U (zh) 一种市政桥梁荧光防护栏
CN210368746U (zh)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CN218197989U (zh) 一种应用于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CN215758712U (zh)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交通的吸能道路隔离栏
CN211849133U (zh) 一种护栏
CN214883270U (zh) 一种多功能公路护栏
CN214737671U (zh) 一种道路用路侧吸能端头装置
CN218291731U (zh) 一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防护护栏结构
CN214061225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挡风屏
CN2150525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道路防护栏
CN220079845U (zh) 一种高速公路吸能式交通安全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