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4573U -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4573U
CN216474573U CN202123442211.5U CN202123442211U CN216474573U CN 216474573 U CN216474573 U CN 216474573U CN 202123442211 U CN202123442211 U CN 202123442211U CN 216474573 U CN216474573 U CN 216474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ox
box girder
plate
web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22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再明
韩洪权
王柯
张玉伟
王思维
王行
李鹏飞
刘长文
徐文兵
李胜
安冬
徐时升
曹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3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22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4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4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4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临时连接机构和检测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临时连接机构将待施工伸缩缝两侧的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连接效果好,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避免对第一钢箱梁与第二钢箱梁配合处的梁体造成损坏,且该临时连接结构能够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资源,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设置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临时连接机构是否发生变形,并对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是否发生松动进行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得知该临时连接结构的连接效果,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结构桥梁在跨越河道或道路时通常采用顶推法安装钢箱梁,即在陆地支架上将钢箱梁预先拼装好形成钢箱梁整体,并设置临时支撑墩作为顶推墩,沿导轨将钢箱梁整体顶推滑移到安装位置,实现河道或道路上方钢箱梁整体的施工;钢箱梁整体包括多个沿桥梁延伸方向布设的钢箱梁,多个钢箱梁中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需要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在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与徐变、以及载荷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桥跨结构能够按静力图式自由地变形,并保证车辆平稳通过,而在钢箱梁整体顶推施工时,需要先将伸缩缝两侧的两个钢箱梁连接为一体,便于对钢箱梁整体进行顶推施工,在钢箱梁整体顶推到位后,再将相邻两个钢箱梁分开,并在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间隙处施工伸缩缝;目前,在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时,通常采用连接钢板将伸缩缝两侧的两个钢箱梁连接为一体,连接钢板与钢箱梁焊接,并在钢箱梁整体顶推到位后对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连接钢板进行割除,在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中连接钢板与钢箱梁的连接处受力较大,连接钢板与钢箱梁焊接不牢容易出现焊缝开裂,安全性差;且在钢箱梁上焊接和割除连接钢板时,容易对钢箱梁梁体造成损坏,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连接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中相邻两个钢箱梁的可拆卸连接,连接方便,连接强度高,避免对相邻两个钢箱梁配合处的梁体造成损坏,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且该临时连接装置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资源,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临时连接机构和检测模块;
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分别为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所述第一钢箱梁位于第二钢箱梁的前侧,所述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均包括顶板、底板和斜腹板;
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包括腹板连接器、顶板连接器和底板连接器,所述腹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的斜腹板和第二钢箱梁的斜腹板之间,所述顶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的顶板和第二钢箱梁的顶板之间,所述底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的底板和第二钢箱梁的底板之间;
所述腹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腹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的两个斜腹板和第二钢箱梁的两个斜腹板一一对应,所述腹板连接器包括腹板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一钢箱梁的斜腹板的第一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二钢箱梁的斜腹板的第二螺栓连接件;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箱体、用于检测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变形的变形检测模块、均设置在箱体上的监控摄像头和报警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松动的松动检测模块;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与微控制器相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监控摄像头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板包括均与斜腹板呈平行布设的内腹板连接板和外腹板连接板,所述内腹板连接板和外腹板连接板分别位于斜腹板的内外两侧,所述内腹板连接板的内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水平加劲板,所述内腹板连接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斜腹板进行限位的前竖向限位板和后竖向限位板,所述外腹板连接板的外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外水平加劲板;
所述第一钢箱梁的斜腹板的后端面与前竖向限位板的前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钢箱梁的斜腹板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的后端面相贴合,所述前竖向限位板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的后端面之间的间距与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之间待施工伸缩缝的宽度相等。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均包括多个锁紧螺栓,以及多个均与锁紧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多个所述锁紧螺栓和多个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的前端、第一钢箱梁的斜腹板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配合;
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的后端、第二钢箱梁的斜腹板的前端和内腹板连接板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配合。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动检测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与多个锁紧螺栓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均包括套设在锁紧螺栓上的环形压力传感器和复位弹簧,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复位弹簧和锁紧螺栓呈同轴布设,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复位弹簧位于锁紧螺栓的螺帽和外腹板连接板之间,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靠近锁紧螺栓的螺帽布设;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内圆直径大于锁紧螺栓的螺杆的直径,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内圆直径小于复位弹簧的直径,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外圆直径大于复位弹簧的直径。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的两个顶板和第二钢箱梁的两个顶板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顶板连接器均包括前顶部安装座和后顶部安装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顶部安装座和后顶部安装座之间的顶部连接杆,所述前顶部安装座设置在第一钢箱梁的顶板的后端,所述后顶部安装座设置在第二钢箱梁的顶板的前端。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连接器包括前底部安装座和后底部安装座,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底部安装座和后底部安装座之间的底部连接杆,所述前底部安装座设置在第一钢箱梁的底板的后端,所述后底部安装座设置在第二钢箱梁的底板的前端。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连接器上的顶部变形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连接器上的底部变形检测模块;
所述顶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顶部安装座与后顶部安装座之间间距的顶部测距传感器,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后顶部安装座上,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底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底部安装座与后底部安装座之间间距的底部测距传感器,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后底部安装座上,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由微控制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且该临时连接装置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资源,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临时连接机构将待施工伸缩缝两侧的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并在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之间保留待施工伸缩缝的施工空间,临时连接机构与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可拆卸连接,便于在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顶推到位后将临时连接机构拆卸下来,安装和拆卸方便,避免对第一钢箱梁与第二钢箱梁配合处的梁体造成损坏,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腹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的斜腹板与第二钢箱梁的斜腹板可拆卸连接为一体,通过设置顶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的顶板与第二钢箱梁的顶板可拆卸连接为一体,通过设置底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的底板与第二钢箱梁的底板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进而将第一钢箱梁与第二钢箱梁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连接效果好,解决第一钢箱梁与第二钢箱梁焊接时可能出现焊缝开裂的问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变形检测模块配合监控摄像头实时检测临时连接机构是否发生变形,通过设置松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是否发生松动,进而检测腹板连接器与斜腹板的连接处是否连接牢靠;当临时连接机构发生变形,或当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发生松动时,微控制器控制声光报警器报警,避免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得知临时连接机构在钢箱梁顶推过程发生变形或松动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临时连接机构的连接不稳定影响钢箱梁的整体施工,安全性好,有效保证临时连接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临时连接机构将待施工伸缩缝两侧的第一钢箱梁和第二钢箱梁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连接效果好,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工期,避免对第一钢箱梁与第二钢箱梁配合处的梁体造成损坏,且该临时连接结构能够回收再利用,节约施工资源,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设置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临时连接机构是否发生变形,并对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是否发生松动进行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得知该临时连接结构的连接效果,安全性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去掉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1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腹板连接板、内水平加劲板和后竖向限位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 2—底板; 3—斜腹板;
4—第一钢箱梁; 5—第二钢箱梁; 6—内腹板连接板;
7—外腹板连接板; 8—内水平加劲板; 9—前竖向限位板;
10—后竖向限位板; 11—外水平加劲板; 12—锁紧螺栓;
13—锁紧螺母; 14—环形压力传感器; 15—前顶部安装座;
16—后顶部安装座; 17—顶部连接杆; 17-1—顶部杆体;
17-2—前顶部连接板; 17-3—后顶部连接板;
17-4—前顶部连接螺栓; 17-5—后顶部连接螺栓;
17-6—顶部杆体加劲板; 18—顶部安装板;
19—顶部加劲板; 20—后底部安装座; 21—底部杆体;
21-1—底部杆体; 21-2—前底部连接板; 21-3—后底部连接板;
21-4—前底部连接螺栓; 21-5—后底部连接螺栓;
21-6—底部杆体加劲板; 22—底部安装板; 23—底部加劲板;
24—前底部安装座; 25—复位弹簧; 26—箱体;
27—监控摄像头; 28—微控制器; 29—无线通信模块;
30—顶部测距传感器; 31—底部测距传感器; 32—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临时连接机构和检测模块;
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分别为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所述第一钢箱梁4位于第二钢箱梁5的前侧,所述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均包括顶板1、底板2和斜腹板3;
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包括腹板连接器、顶板连接器和底板连接器,所述腹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之间,所述顶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和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之间,所述底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和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之间;
所述腹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腹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斜腹板3一一对应,所述腹板连接器包括腹板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第一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第二螺栓连接件;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箱体26、用于检测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变形的变形检测模块、均设置在箱体26上的监控摄像头27和报警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松动的松动检测模块;
所述箱体26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28和与微控制器28相接的无线通信模块29,所述监控摄像头2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设置有供待施工伸缩缝施工的间隙,通过设置临时连接机构将待施工伸缩缝两侧的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可拆卸连接为一体,并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保留待施工伸缩缝的施工空间,临时连接机构与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可拆卸连接,便于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到位后将临时连接机构拆卸下来,安装和拆卸方便,避免对第一钢箱梁4与第二钢箱梁5配合处的梁体造成损坏,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
临时连接机构拆除后,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仍保留有供待施工伸缩缝施工的间隙,无需再对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直接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施工伸缩缝,节约时间,能够提高桥梁的施工进度;
通过设置腹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与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可拆卸连接为一体,通过设置顶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与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可拆卸连接为一体,通过设置底板连接器将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与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进而将第一钢箱梁4与第二钢箱梁5可拆卸连接为一体,连接效果好,解决第一钢箱梁4与第二钢箱梁5焊接时可能出现焊缝开裂的问题,安全性好,便于推广使用;
通过设置检测模块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过程中对临时连接机构的连接稳定性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变形检测模块配合监控摄像头27实时检测临时连接机构是否发生变形,通过设置松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12是否发生松动,进而检测腹板连接器与斜腹板3的连接处是否连接牢靠;当临时连接机构发生变形,或当腹板连接器的锁紧螺栓12发生松动时,微控制器28控制声光报警器32报警,避免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得知临时连接机构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过程发生变形或松动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临时连接机构的连接不稳定影响钢箱梁的整体施工,安全性好,有效保证临时连接机构的使用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微控制器28优选为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29优选为互信智能HX2002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29将微控制器28接收到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远程传输给监控终端,便于监控人员远程监控临时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箱体26安装在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上。
如图1、图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连接板包括均与斜腹板3呈平行布设的内腹板连接板6和外腹板连接板7,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和外腹板连接板7分别位于斜腹板3的内外两侧,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的内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水平加劲板8,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斜腹板3进行限位的前竖向限位板9和后竖向限位板10,所述外腹板连接板7的外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外水平加劲板11;
所述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面与前竖向限位板9的前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10的后端面相贴合,所述前竖向限位板9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10的后端面之间的间距与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待施工伸缩缝的宽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一个腹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一个斜腹板3与第二钢箱梁5的一个斜腹板3之间,另一个腹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另一个斜腹板3与第二钢箱梁5的另一个斜腹板3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腹板连接板6的内侧面上设置多个内水平加劲板8加强内腹板连接板6的强度,通过在外腹板连接板7的外侧面上设置多个外水平加劲板11加强外腹板连接板7的强度,进而加强腹板连接板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腹板连接板6的外侧面上设置前竖向限位板9对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进行限位,通过在内腹板连接板6的外侧面上设置后竖向限位板10对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进行限位,使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完成后,第一钢箱梁4与第二钢箱梁5之间仍保留有供待施工伸缩缝施工的间隙,同时,便于保证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与临时连接机构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均包括多个锁紧螺栓12,以及多个均与锁紧螺栓12配合的锁紧螺母13,多个所述锁紧螺栓12和多个所述锁紧螺母1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7的前端、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配合;
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7的后端、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配合。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和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均焊接在内腹板连接板6的内侧面。
如图7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松动检测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与多个锁紧螺栓1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均包括套设在锁紧螺栓12上的环形压力传感器14和复位弹簧25,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复位弹簧25和锁紧螺栓12呈同轴布设,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复位弹簧25位于锁紧螺栓12的螺帽和外腹板连接板7之间,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靠近锁紧螺栓12的螺帽布设;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内圆直径大于锁紧螺栓12的螺杆的直径,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内圆直径小于复位弹簧25的直径,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外圆直径大于复位弹簧25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环形压力传感器14优选为莱切诺NF118环形压力传感器,锁紧螺栓12与锁紧螺母13配合锁紧腹板连接板和斜腹板3时,锁紧螺栓12的螺帽对复位弹簧25进行挤压,复位弹簧25被压缩在环形压力传感器14与外腹板连接板7之间,环形压力传感器14检测复位弹簧25对环形压力传感器14施加的压力,并将锁紧螺栓12与锁紧螺母13锁紧时环形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力值作为压力设定值,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的顶推过程中,环形压力传感器14实时检测复位弹簧25对环形压力传感器14施加的压力,当环形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力测量值小于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设定值时,说明锁紧螺栓12发生松动,复位弹簧25发生回弹,复位弹簧25对环形压力传感器14施加的压力变小,微控制器28控制声光报警器32报警,警示工作人员腹板连接器的第一螺栓连接件或第二螺栓连接件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复位弹簧25的一端与环形压力传感器14相贴合,复位弹簧25的另一端与外腹板连接板7的外侧面相贴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顶板1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顶板1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顶板连接器均包括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的顶部连接杆17,所述前顶部安装座15设置在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的后端,所述后顶部安装座16设置在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的前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一个顶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一个顶板1与第二钢箱梁5的一个顶板1之间,另一个顶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另一个顶板1与第二钢箱梁5的另一个顶板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的结构相同,所述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均包括设置在顶板1上的顶部安装板18,以及多个均设置在顶部安装板18和顶板1之间的顶部加劲板19。
本实施例中,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顶部连接杆17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顶部连接杆17均包括顶部杆体17-1、对称设置在顶部杆体17-1前后两端的前顶部连接板17-2和后顶部连接板17-3,所述前顶部连接板17-2与顶部杆体17-1之间,以及后顶部连接板17-3与顶部杆体17-1之间均设置有顶部杆体加劲板17-6,所述前顶部连接板17-2通过前顶部连接螺栓17-4与前顶部安装座15的顶部安装板18连接,所述后顶部连接板17-3通过后顶部连接螺栓17-5与后顶部安装座16的顶部安装板18连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顶部安装板18焊接在顶板1上,且顶部安装板18与顶板1呈垂直布设,通过设置多个顶部加劲板19加强顶部安装板18与顶板1的焊接强度;通过设置顶部杆体加劲板17-6加强前顶部连接板17-2与顶部杆体17-1,以及后顶部连接板17-3与顶部杆体17-1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连接器包括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的底部连接杆21,所述前底部安装座24设置在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的后端,所述后底部安装座20设置在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的前端。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的结构相同,所述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均包括底部安装板22,以及多个均设置在底部安装板22和底板2之间的底部加劲板23。
本实施例中,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底部连接杆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底部连接杆21包括底部杆体21-1、对称设置在底部杆体21-1前后两端的前底部连接板21-2和后底部连接板21-3,所述前底部连接板21-2与底部杆体21-1之间,以及后底部连接板21-3与底部杆体21-1之间均设置有底部杆体加劲板21-6,所述前底部连接板21-2通过前底部连接螺栓21-4与前底部安装座24的底部安装板22连接,所述后底部连接板21-3通过后底部连接螺栓21-5与后底部安装座20的底部安装板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底部安装板22焊接在底板2上,且底部安装板22与底板2呈垂直布设,通过设置多个底部加劲板23加强底部安装板22与底板2的焊接强度;通过设置底部杆体加劲板21-6加强前底部连接板21-2与底部杆体21-1,以及后底部连接板21-3与底部杆体21-1的连接强度。
如图1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连接器上的顶部变形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连接器上的底部变形检测模块;
所述顶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顶部安装座15与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间距的顶部测距传感器30,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安装在后顶部安装座16上,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30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底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底部安装座24与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间距的底部测距传感器31,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安装在后底部安装座20上,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31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安装在后顶部安装座16上,且顶部测距传感器30位于两个顶部连接杆17之间,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前,通过顶部测距传感器30测量前顶部安装座15与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间距作为顶部距离设定值,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时,通过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实时检测前顶部安装座15与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间距,当顶部测距传感器30测量到的顶部距离测量值不等于顶部距离设定值时,说明顶板连接器发生变形;
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安装在后底部安装座20上,且底部测距传感器31位于两个底部连接杆21之间,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前,通过底部测距传感器31测量前底部安装座24与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间距作为底部距离设定值,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时,通过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实时检测前底部安装座24与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间距,当底部测距传感器31测量到的底部距离测量值不等于底部距离设定值时,说明底板连接器发生变形;
监控人员再结合监控摄像头27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查看顶板连接器和底板连接器的变形情况,检测效果好。
如图1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32,所述声光报警器32由微控制器28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在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之间安装该临时连接装置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放置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将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均放置在拼装场地上,并使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留有间隙;
步骤二、安装腹板连接器:在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斜腹板3之间安装两个腹板连接器,对任意一个腹板连接器进行安装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内腹板连接板6安装在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内侧;其中,内腹板连接板6上的前竖向限位板9的前端面与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面相贴合,内腹板连接板6上的后竖向限位板10的后端面与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面相贴合,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内侧面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内侧面均与内腹板连接板6的外侧面相贴合;
步骤202、将外腹板连接板7安装在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外侧;其中,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外侧面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外侧面均与外腹板连接板7的内侧面相贴合;
步骤203、通过多个第一螺栓连接件将外腹板连接板7的前端、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前端连接为一体,完成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与腹板连接器的连接;其中,利用第一螺栓连接件将外腹板连接板7的前端、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前端连接为一体时,先在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上依次套设环形压力传感器14和复位弹簧25,再将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与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连接;
步骤204、通过多个第二螺栓连接件将外腹板连接板7的后端、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后端连接为一体,完成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与腹板连接器的连接,进而完成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与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之间腹板连接器的安装;其中,利用第二螺栓连接件将外腹板连接板7的前端、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前端连接为一体时,先在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上依次套设环形压力传感器14和复位弹簧25,再将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与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连接;
步骤三、安装顶板连接器:在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顶板1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顶板1之间安装两个顶板连接器,对任意一个顶板连接器进行安装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安装前顶部安装座15:在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的后端焊接顶部安装板18,并在顶部安装板18和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之间焊接多个顶部加劲板19,完成前顶部安装座15的安装;
步骤302、安装后顶部安装座16:按照步骤301所述的方法在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的前端安装后顶部安装座16,完成后顶部安装座16的安装;
步骤303、安装顶部连接杆17:在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安装顶部连接杆17,完成顶部连接杆17的安装,进而完成顶板连接器的安装;其中,顶部连接杆17的前顶部连接板17-2通过前顶部连接螺栓17-4与前顶部安装座15的顶部安装板18连接,顶部连接杆17的后顶部连接板17-3通过后顶部连接螺栓17-5与后顶部安装座16的顶部安装板18连接;
步骤四、安装顶部测距传感器30:
在每个顶板连接器的后顶部安装座16上安装一个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完成顶部测距传感器30的安装;其中,顶部测距传感器30位于后顶部安装座16的两个顶部连接杆17之间;
步骤五、安装底板连接器:在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和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之间安装底板连接器,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安装前底部安装座24:按照步骤301所述的方法在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的后端安装前底部安装座24,完成前底部安装座24的安装;
步骤502、安装后底部安装座20:按照步骤301所述的方法在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的前端安装后底部安装座20,完成后底部安装座20的安装;
步骤503、安装底部连接杆21:按照按照步骤303所述的方法在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安装底部连接杆21,完成底部连接杆21的安装,进而完成临时连接机构的安装;
步骤六、安装底部测距传感器31:
在底板连接器的后底部安装座20上安装一个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完成底部测距传感器31的安装,进而完成该临时连接装置的安装;其中,底部测距传感器31位于后底部安装座20的两个底部连接杆21之间;
在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顶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摄像头27对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的临时连接机构进行视频图像采集,通过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实时检测前顶部安装座15与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间距,通过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实时检测前底部安装座24与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间距,通过环形压力传感器14实时检测复位弹簧25施加给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压力,并通过微控制器28和无线通信模块29将监控摄像头27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远程传输给监控终端;当顶部测距传感器30测量到的顶部距离测量值不等于顶部距离设定值,或当底部测距传感器31测量到的底部距离测量值不等于底部距离设定值,或当环形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力测量值小于压力设定值时,微控制器28控制声光报警器32报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箱梁之间的临时连接机构和检测模块;
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钢箱梁分别为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所述第一钢箱梁(4)位于第二钢箱梁(5)的前侧,所述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均包括顶板(1)、底板(2)和斜腹板(3);
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包括腹板连接器、顶板连接器和底板连接器,所述腹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之间,所述顶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和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之间,所述底板连接器连接于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和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之间;
所述腹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腹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斜腹板(3)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斜腹板(3)一一对应,所述腹板连接器包括腹板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第一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腹板连接板和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第二螺栓连接件;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箱体(26)、用于检测所述临时连接机构变形的变形检测模块、均设置在箱体(26)上的监控摄像头(27)和报警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松动的松动检测模块;
所述箱体(26)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28)和与微控制器(28)相接的无线通信模块(29),所述监控摄像头(27)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板包括均与斜腹板(3)呈平行布设的内腹板连接板(6)和外腹板连接板(7),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和外腹板连接板(7)分别位于斜腹板(3)的内外两侧,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的内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内水平加劲板(8),所述内腹板连接板(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斜腹板(3)进行限位的前竖向限位板(9)和后竖向限位板(10),所述外腹板连接板(7)的外侧面上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外水平加劲板(11);
所述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面与前竖向限位板(9)的前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10)的后端面相贴合,所述前竖向限位板(9)的前端面与后竖向限位板(10)的后端面之间的间距与第一钢箱梁(4)和第二钢箱梁(5)之间待施工伸缩缝的宽度相等。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均包括多个锁紧螺栓(12),以及多个均与锁紧螺栓(12)配合的锁紧螺母(13),多个所述锁紧螺栓(12)和多个所述锁紧螺母(1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7)的前端、第一钢箱梁(4)的斜腹板(3)的后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配合;
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栓(12)依次穿过外腹板连接板(7)的后端、第二钢箱梁(5)的斜腹板(3)的前端和内腹板连接板(6)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件的锁紧螺母(13)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动检测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与多个锁紧螺栓(12)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松动检测模块均包括套设在锁紧螺栓(12)上的环形压力传感器(14)和复位弹簧(25),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复位弹簧(25)和锁紧螺栓(12)呈同轴布设,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复位弹簧(25)位于锁紧螺栓(12)的螺帽和外腹板连接板(7)之间,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靠近锁紧螺栓(12)的螺帽布设;
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内圆直径大于锁紧螺栓(12)的螺杆的直径,且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内圆直径小于复位弹簧(25)的直径,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4)的外圆直径大于复位弹簧(25)的直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顶板连接器与第一钢箱梁(4)的两个顶板(1)和第二钢箱梁(5)的两个顶板(1)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顶板连接器均包括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顶部安装座(15)和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的顶部连接杆(17),所述前顶部安装座(15)设置在第一钢箱梁(4)的顶板(1)的后端,所述后顶部安装座(16)设置在第二钢箱梁(5)的顶板(1)的前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连接器包括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以及可拆卸安装在前底部安装座(24)和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的底部连接杆(21),所述前底部安装座(24)设置在第一钢箱梁(4)的底板(2)的后端,所述后底部安装座(20)设置在第二钢箱梁(5)的底板(2)的前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连接器上的顶部变形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连接器上的底部变形检测模块;
所述顶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顶部安装座(15)与后顶部安装座(16)之间间距的顶部测距传感器(30),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30)安装在后顶部安装座(16)上,所述顶部测距传感器(30)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底部变形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前底部安装座(24)与后底部安装座(20)之间间距的底部测距传感器(31),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31)安装在后底部安装座(20)上,所述底部测距传感器(31)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28)的输入端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32),所述声光报警器(32)由微控制器(28)进行控制。
CN202123442211.5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Active CN216474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211.5U CN21647457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2211.5U CN21647457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4573U true CN21647457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2211.5U Active CN21647457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4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9347A (zh) 一种桥梁空心墩悬臂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10782B (zh) 一种液晶拼接显示屏
CN206800949U (zh) 用于建筑施工高空作业的操作平台
CN216474573U (zh)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装置
KR102235163B1 (ko) 교각 설치용 교량점검시설
CN210857253U (zh) 永久性箱式房屋的基础固定节点
CN102261043A (zh) 拼装式钢管立柱系统
CN21465865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悬挑式脚手架支撑装置
CN218912214U (zh) 一种超长附墙转换支座
CN216689097U (zh) 一种钢梁桥吊架平台
CN214290674U (zh) 立式接链环拆卸装置
CN116142973A (zh) 工具式定型化塔吊标志牌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拆除方法
CN211646016U (zh) 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
CN213125411U (zh) 一种轨底线缆的固定装置
CN212388285U (zh) 一种人防工程快速拆装车道板
CN214531253U (zh) 一种可维修防屈曲耗能支撑装置
CN103306202B (zh) 一种装配式贝雷桁配套用钢面板
CN216474448U (zh) 一种桥梁钢箱梁顶推施工用临时连接结构
CN220920491U (zh) 一种桁架挠度矫正装置
CN217923116U (zh) 一种新型拱桥的贝雷架安装拆卸装置
CN219773212U (zh) 一种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212611896U (zh) 一种底座连接件、底座连接结构和栈桥横移底座
CN218643818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凸窗处的悬挑结构
CN221422643U (zh) 悬挑支模结构
CN2093979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运输的瞭望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