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1896U - 一种新型平衡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平衡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1896U
CN216471896U CN202122615870.8U CN202122615870U CN216471896U CN 216471896 U CN216471896 U CN 216471896U CN 202122615870 U CN202122615870 U CN 202122615870U CN 216471896 U CN216471896 U CN 216471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alance
rod
support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58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郇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airuit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airuit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airuit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airuite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58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1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1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1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平衡吊,包括可转动的回转底座、支撑座、升降组件、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前臂以及平衡杆组件,支撑座设在回转底座上,升降组件设在支撑座的后部,支撑座的内部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移行轮轴,升降组件上设有一牵引部,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的牵引部相连接,第一上支臂与第二上支臂并列设置,第二上支臂的另一端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第一上支臂的一端以及第二上支臂的一端均与前臂的另一端相连接,前臂的一端设有吊钩,平衡杆组件的前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上支臂连接,平衡杆组件的后部与第一上支臂相连接。本装置占用空间小,可应用于狭窄空间起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平衡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或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组装或维修中进行工件调运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平衡吊。
背景技术
在工业制造领域,同一生产线的不同设备以及不同生产线之间的设备受制于自身体积大小及场地限制,在空间中布置紧凑,工序之间衔接紧密,部分生产环节之间为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需使用搬运设备运输工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行车吊进行工件的吊运,但通常使用的行车吊的转向占用较大空间,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中吊运不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设计一种使用方便、适应于狭窄空间的平衡吊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行车吊吊运不方便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平衡吊,使用本平衡吊可在狭窄空间中进行工件吊运,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平衡吊,包括可转动的回转底座、支撑座、升降组件、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前臂以及平衡杆组件,所述支撑座设在回转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设在支撑座的后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移行轮轴,所述升降组件上设有一牵引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的牵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与第二上支臂并列设置,所述第二上支臂的另一端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以及第二上支臂的一端均与前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前臂的一端设有吊钩,所述平衡杆组件的前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上支臂连接,所述平衡杆组件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底座、回转座,所述回转座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底板与回转座相连接。
所述平衡吊还包括导向轨、连接座,所述导向轨包括竖向布置的左导向轨、右导向轨,所述左导向轨设在支撑座的后部左侧,所述右导向轨设在支撑座的后部右侧,左、右导向轨中均设有滑槽;
所述连接座设在左、右导向轨之间,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左连接耳、右连接耳,所述左、右连接耳上设有相对应设置的通过孔,左、右连接耳之间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升降组件的牵引部与连接座相连接;
所述第一上支臂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设在左、右连接耳之间,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贯穿孔;
所述第二上支臂设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
所述平衡杆组件包括左平衡杆、右平衡杆,所述左平衡杆设在所述左导向轨的一侧,所述左平衡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贯穿孔,在所述左平衡杆的中部与左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左导向轨上的滑槽相对应,所述左平衡杆的另一端设有左平衡重;
所述右平衡杆设在所述右导轨的一侧,所述右平衡杆的一端设有第三贯穿孔,在所述右平衡杆的中部与右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第四贯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右导轨上的滑槽相对应,所述右平衡杆的另一端设有右平衡重;
所述第一上支臂设在左、右两平衡杆之间,在所述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一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贯穿孔;
所述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一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平衡杆、右平衡杆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二贯穿孔、左导向轨上的滑槽、左连接耳上的通过孔、第五贯穿孔、右连接耳上的通过孔、右导向轨上的滑槽、第四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连接座、左平衡杆、右平衡杆相连接;
所述轨道在所述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相对应布置,在所述第二上支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七贯穿孔,在所述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二下支臂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贯穿孔;
所述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左连接板设在第一上支臂的左侧;
所述右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右连接板设在第一上支臂的右侧;
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一通孔、第八贯穿孔、第三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移行轮轴包括第四连接杆、滚轮,所述第四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二通孔、第七贯穿孔、第四通孔,以将所述第二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滚轮分别设在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的滚轮位于左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滚轮位于右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
所述回转座的下部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中设有上部开口的放置空腔,在所述放置空腔中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与轴承座相配合;
所述轴承座有两个,包括上部轴承座以及下部轴承座,所述上部轴承座设在放置空腔的上部空间中,所述下部轴承座设在放置空腔的下部空间中,所述转轴的上部与上部轴承座相配合,所述转轴的下部与下部轴承座相配合。
在所述前臂的另一端设有一半包围结构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前部与前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壳的左侧设有左连接板,所述连接壳的右侧设有右连接板,所述左、右连接板之间形成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设有第九贯穿孔,在所述左连接板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在所述右连接板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
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一端设有第十贯穿孔,在所述左连接板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七通孔,在所述右连接板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通孔;
所述连接壳上还设有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
所述第五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五通孔、第九贯穿孔、第六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第六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七通孔、第十贯穿孔、第八通孔,以将所述第二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为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涡轮箱、驱动源、涡轮、蜗杆,所述牵引部为竖向布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涡轮相连接,通过涡轮带动丝杆转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螺丝孔,所述丝杆与螺丝孔配合。
所述涡轮箱设在底板下侧的后部,所述丝杆的下部穿设在涡轮中,在所述涡轮箱的底部与丝杆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下部与轴承相配合,所述蜗杆设在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蜗杆上的啮合齿与所述涡轮上的啮合齿相啮合;
在所述涡轮箱的上部设有第一贯通孔,在所述底板上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丝杆穿设过第一、第二贯通孔。
在所述底座的下部外周侧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上述的一种新型平衡吊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回转座在底座上转动,吊钩将工件从一个生产线运输到另一个生产线。滚轮在轨道中滑移,起到作为支撑点的作用;左右导向轨对第二连接杆的升降具有导向作用;两个平衡重用以保证起吊平衡,增加平衡吊的稳定性。
使用时,吊钩吊挂起工件,升降组件带动牵引部下移,牵引部带动连接座下移,滚轮作为支撑点,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的前部升起,将工件提升;
操作人员推动前臂转向,放置工件时,使升降组件带动牵引部上移,牵引部带动连接座上移,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的前部下降,将工件放置在指定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行车吊,本装置占用空间小,转向方便,可应用于狭窄空间起吊。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手动转动平衡吊,使吊钩转动到起吊物的上方,启动驱动源,涡轮蜗杆开始转动,丝杠在涡轮蜗杆的作用下缓缓下降,调节平衡吊吊钩的高度,使平衡吊吊钩与起吊物接触,将吊物挂在吊钩上,平衡吊在平衡重作用下将重物缓缓吊起到一定高度;
操作者手工转动平衡吊,同时拉动前臂,使平衡吊转过一定的角度和半径,定位到放置位置,控制驱动源带动蜗轮蜗杆组件转动使丝杆下降,重物与放置位置的地面接触,完成吊运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平衡吊其中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平衡吊另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平衡吊另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轮箱与连接座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座与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座与左、右导向轨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在底座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底座,11-回转座,12-支撑座,121-底板,122-左侧板,123-右侧板,124-轨道,13-牵引部,14-左导向轨,15-右导向轨,16-滑槽,17-连接座,171-左连接耳,172- 右连接耳,173-通过孔,18-第一上支臂,181-第五贯穿孔,182-第六贯穿孔,19-第二上支臂,20-前臂,21-吊钩,22-左平衡杆,221-第一贯穿孔,222-第二贯穿孔,23-左平衡重,24-右平衡杆,241-第三贯穿孔,242-第四贯穿孔,25-右平衡重,26-第一连接杆,27- 第二连接杆,28-第七贯穿孔,29-第八贯穿孔,30-左连接板,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右连接板,34-第三通孔,35-第四通孔,36-第三连接杆,37-第四连接杆,38-滚轮, 40-转轴,41-放置空腔,42-上部轴承座,43-下部轴承座,44-连接壳,45-左连接板,46- 右连接板,47-第九贯穿孔,48-第五通孔,49-第六通孔,50-第十贯穿孔,51-第七通孔, 52-第八通孔,53-第五连接杆,54-第六连接杆,55-涡轮箱,56-驱动源,57-涡轮,58-蜗杆,59-螺丝孔,60-安装槽,61-第二贯通孔,62-固定板,63-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7所示,一种新型平衡吊,包括可转动的回转底座、支撑座12、升降组件、第一上支臂18、第二上支臂19、前臂20以及平衡杆组件,支撑座12设在回转底座上,升降组件设在支撑座12的后部,支撑座12的内部设有轨道124,轨道124上设有移行轮轴,升降组件上设有一牵引部,第一上支臂18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的牵引部相连接,第一上支臂18与第二上支臂19并列设置,第二上支臂19的另一端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第一上支臂1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第一上支臂18的一端以及第二上支臂19 的一端均与前臂20的另一端相连接,前臂20的一端设有吊钩21,平衡杆组件的前部通过第一连接杆26与第一上支臂18连接,平衡杆组件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接杆27与第一上支臂 18的另一端相连接。
可转动的回转底座包括底座10、回转座11,回转座设在底座10上且与底座10转动连接;
支撑座12,设在回转座11上,支撑座12包括底板121、左侧板122以及右侧板123,底板121与回转座11相连接;
升降组件,设在支撑座12上,升降组件上设有一牵引部13;
导向轨,包括竖向布置的左导向轨14、右导向轨15,左导向轨14设在支撑座12的后部左侧,右导向轨15设在支撑座12的后部右侧,左、右导向轨中均设有滑槽16;
连接座17,设在左、右导向轨之间,连接座17上设有左连接耳171、右连接耳172,左、右连接耳上设有相对应设置的通过孔173,左、右连接耳之间具有一容置腔,升降组件的牵引部13与连接座17相连接;
第一上支臂18,位于底板121的上部,第一上支臂18的另一端设在左、右连接耳之间,第一上支臂18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贯穿孔181;
第二上支臂19,设在第一上支臂18的下方且位于底板121的上部;
前臂20,前臂20的一端设有吊钩21,前臂20的另一端与第一上支臂18的一端以及第二上支臂19的一端均相连接;
左平衡杆22,设在左导向轨14的一侧,左平衡杆22的一端设有第一贯穿孔221,在左平衡杆的中部与左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贯穿孔222,第二贯穿孔222的位置与左导向轨14上的滑槽相对应,左平衡杆22的另一端设有左平衡重23;
右平衡杆24,设在右导轨15的一侧,右平衡杆24的一端设有第三贯穿孔241,在右平衡杆的中部与右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四贯穿孔242,第四贯穿孔242的位置与右导轨15上的滑槽相对应,右平衡杆24的另一端设有右平衡重25;
第一上支臂18设在左、右两平衡杆之间,在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一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贯穿孔182;
第一连接杆26,第一连接杆26依次穿设过第一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以将第一上支臂18与左平衡杆22、右平衡杆24相连接;
第二连接杆27,第二连接杆27依次穿设过第二贯穿孔、左导向轨上的滑槽、左连接耳上的通过孔、第五贯穿孔、右连接耳上的通过孔、右导向轨上的滑槽、第四贯穿孔,以将第一上支臂18与连接座17、左平衡杆22、右平衡杆24相连接;
在左侧板122的内侧、右侧板123的内侧设有相对应布置的轨道124,在第二上支臂19的另一端设有第七贯穿孔28,在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二下支臂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贯穿孔29;
左连接板30,左连接板3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左连接板30设在第一上支臂18的左侧;
右连接板33,右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34、第四通孔35,右连接板33设在第一上支臂18的右侧;
连接板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杆36,第三连接杆36依次穿设过第一通孔、第八贯穿孔、第三通孔,以将第一上支臂18与左连接板30、右连接板33相连接;
移行轮轴包括第四连接杆37、滚轮38,第四连接杆37依次穿设过第二通孔、第七贯穿孔、第四通孔,以将第二上支臂19与左连接板30、右连接板33相连接;
滚轮38分别设在第四连接杆37的两端,第四连接杆的一端的滚轮位于左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滚轮位于右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
回转座11的下部设有转轴40,底座10中设有上部开口的放置空腔41,在放置空腔41 中设有轴承座,转轴与轴承座相配合,以实现转轴在底座上转动。
通过设置回转座在底座上转动,吊钩将工件从一个生产线运输到另一个生产线。滚轮在轨道中滑移,起到作为支撑点的作用;左右导向轨对第二连接杆的升降具有导向作用;两个平衡重用以保证起吊平衡,增加平衡吊的稳定性。
使用时,吊钩吊挂起工件,升降组件带动牵引部下移,牵引部带动连接座下移,滚轮作为支撑点,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的前部升起,将工件提升;
操作人员推动前臂转向,放置工件时,使升降组件带动牵引部上移,牵引部带动连接座上移,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的前部下降,将工件放置在指定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行车吊,本装置占用空间小,转向方便,可应用于狭窄空间起吊。
轴承座有两个,包括上部轴承座42以及下部轴承座43,上部轴承座42设在放置空腔 41的上部空间中,下部轴承座43设在放置空腔41的下部空间中,转轴40的上部与上部轴承座42相配合,转轴40的下部与下部轴承座43相配合。本实施例中的上部轴承座为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起到支承作用;下部轴承座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力。
在前臂20的另一端设有一半包围结构的连接壳44,连接壳44的前部与前臂20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壳44的左侧设有左连接板45,连接壳44的右侧设有右连接板46,左、右连接板之间形成一安装空腔,第一上支臂18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第一上支臂18的一端设有第九贯穿孔47,在左连接板45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48,在右连接板46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49;
第二上支臂19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第二上支臂19的一端设有第十贯穿孔50,在左连接板45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七通孔51,在右连接板46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通孔52;
连接壳44上还设有第五连接杆53、第六连接杆54;
第五连接杆53依次穿设过第五通孔、第九贯穿孔、第六通孔,以将第一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第六连接杆54依次穿设过第七通孔、第十贯穿孔、第八通孔,以将第二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连接壳的设置可实现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以及前臂之间的固定。
升降组件为涡轮蜗杆组件,涡轮蜗杆组件包括涡轮箱55、驱动源56、涡轮57、蜗杆58,牵引部13为竖向布置的丝杆,丝杆与涡轮57相连接,通过涡轮57带动丝杆13转动,连接座17上设有螺丝孔59,丝杆与螺丝孔59配合。本实施例所使用的驱动源可以是电机。
涡轮箱55设在底板121下侧的后部,丝杆13的下部穿设在涡轮57中,本实施例中丝杆套设在涡轮中部的固定孔中,在涡轮箱55的底部与丝杆13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安装槽60,安装槽60内设有轴承,丝杆13的下部与轴承相配合,蜗杆58设在驱动源56 的动力输出端上,蜗杆58上的啮合齿与涡轮57上的啮合齿相啮合;
在涡轮箱55的上部设有第一贯通孔(图未示),在底板121上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贯通孔61,丝杆穿设过第一、第二贯通孔。
在底座10的下部外周侧还设有固定板62,固定板上开设有螺栓孔63。螺栓穿设过螺栓孔可将底座牢固固定在地面上。
本装置在使用时,手动转动平衡吊,使吊钩转动到起吊物的上方,启动驱动源,涡轮蜗杆开始转动,丝杠在涡轮蜗杆的作用下缓缓下降,调节平衡吊吊钩的高度,使平衡吊吊钩与起吊物接触,将吊物挂在吊钩上,平衡吊在平衡重作用下将重物缓缓吊起到一定高度。
操作者手工转动平衡吊,同时拉动前臂,使平衡吊转过一定的角度和半径,定位到放置位置,控制驱动源带动蜗轮蜗杆组件转动使丝杆下降,重物与放置位置的地面接触,完成吊运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的回转底座、支撑座、升降组件、第一上支臂、第二上支臂、前臂以及平衡杆组件,所述支撑座设在回转底座上,所述升降组件设在支撑座的后部,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移行轮轴,所述升降组件上设有一牵引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的牵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与第二上支臂并列设置,所述第二上支臂的另一端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移行轮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以及第二上支臂的一端均与前臂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前臂的一端设有吊钩,所述平衡杆组件的前部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上支臂连接,所述平衡杆组件的后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底座包括底座、回转座,所述回转座设在所述底座上且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底板与回转座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吊还包括导向轨、连接座,所述导向轨包括竖向布置的左导向轨、右导向轨,所述左导向轨设在支撑座的后部左侧,所述右导向轨设在支撑座的后部右侧,左、右导向轨中均设有滑槽;
所述连接座设在左、右导向轨之间,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左连接耳、右连接耳,所述左、右连接耳上设有相对应设置的通过孔,左、右连接耳之间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升降组件的牵引部与连接座相连接;
所述第一上支臂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设在左、右连接耳之间,所述第一上支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五贯穿孔;
所述第二上支臂设在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组件包括左平衡杆、右平衡杆,所述左平衡杆设在所述左导向轨的一侧,所述左平衡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贯穿孔,在所述左平衡杆的中部与左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左导向轨上的滑槽相对应,所述左平衡杆的另一端设有左平衡重;
所述右平衡杆设在所述右导向轨的一侧,所述右平衡杆的一端设有第三贯穿孔,在所述右平衡杆的中部与右平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第四贯穿孔的位置与所述右导向轨上的滑槽相对应,所述右平衡杆的另一端设有右平衡重;
所述第一上支臂设在左、右两平衡杆之间,在所述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一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贯穿孔;
所述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一贯穿孔、第六贯穿孔、第三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平衡杆、右平衡杆相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二贯穿孔、左导向轨上的滑槽、左连接耳上的通过孔、第五贯穿孔、右连接耳上的通过孔、右导向轨上的滑槽、第四贯穿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连接座、左平衡杆、右平衡杆相连接;
所述轨道在所述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相对应布置,在所述第二上支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七贯穿孔,在所述第一上支臂上与第二下支臂的另一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左连接板设在第一上支臂的左侧;
所述右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右连接板设在第一上支臂的右侧;
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一通孔、第八贯穿孔、第三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移行轮轴包括第四连接杆、滚轮,所述第四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二通孔、第七贯穿孔、第四通孔,以将所述第二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滚轮分别设在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的滚轮位于左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滚轮位于右侧板的内侧的轨道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座的下部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中设有上部开口的放置空腔,在所述放置空腔中设有轴承座,所述转轴与轴承座相配合;
所述轴承座有两个,包括上部轴承座以及下部轴承座,所述上部轴承座设在放置空腔的上部空间中,所述下部轴承座设在放置空腔的下部空间中,所述转轴的上部与上部轴承座相配合,所述转轴的下部与下部轴承座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臂的另一端设有一半包围结构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前部与前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壳的左侧设有左连接板,所述连接壳的右侧设有右连接板,所述左、右连接板之间形成一安装空腔,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所述第一上支臂的一端设有第九贯穿孔,在所述左连接板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五通孔,在所述右连接板上与第九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六通孔;
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一端伸置在安装腔中,所述第二上支臂的一端设有第十贯穿孔,在所述左连接板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七通孔,在所述右连接板上与第十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八通孔;
所述连接壳上还设有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
所述第五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五通孔、第九贯穿孔、第六通孔,以将所述第一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所述第六连接杆依次穿设过第七通孔、第十贯穿孔、第八通孔,以将所述第二上支臂与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为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包括涡轮箱、驱动源、涡轮、蜗杆,所述牵引部为竖向布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涡轮相连接,通过涡轮带动丝杆转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螺丝孔,所述丝杆与螺丝孔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箱设在底板下侧的后部,所述丝杆的下部穿设在涡轮中,在所述涡轮箱的底部与丝杆的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下部与轴承相配合,所述蜗杆设在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蜗杆上的啮合齿与所述涡轮上的啮合齿相啮合;
在所述涡轮箱的上部设有第一贯通孔,在所述底板上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丝杆穿设过第一、第二贯通孔。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下部外周侧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CN202122615870.8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新型平衡吊 Active CN216471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5870.8U CN216471896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新型平衡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5870.8U CN216471896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新型平衡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1896U true CN216471896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5870.8U Active CN216471896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新型平衡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1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543A (zh) * 2023-05-20 2023-08-11 杭州鸿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楼承板的施工吊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543A (zh) * 2023-05-20 2023-08-11 杭州鸿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楼承板的施工吊装装置
CN116573543B (zh) * 2023-05-20 2024-01-30 杭州鸿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楼承板的施工吊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91105B (zh) 用于焊接压力容器立式环缝的焊接装置
CN216471896U (zh) 一种新型平衡吊
KR200459219Y1 (ko) 전동기의 분해 장비
CN21765076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的龙门吊
CN215905795U (zh) 一种电力检修设备
CN21141733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便于调节的机械部件转运小车
CN112441512B (zh) 一种起重设备连接结构
CN220317048U (zh) 一种钢板运送用电磁起重机
CN218785942U (zh) 一种换电设备
CN216939411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底座
CN216657857U (zh) 一种铲斗体下线设备
CN211895955U (zh) 一种新型电力检修平台
CN112744718A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搬运的小型龙面吊
CN220411775U (zh) 一种重载旋转台
CN220618300U (zh) 一种大尺寸台面升降装置
CN221500305U (zh) 一种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吊具自动旋转装置
CN214192413U (zh) 一种通风管道辅助提升装置
CN220149111U (zh) 一种提升机
CN217972424U (zh) 移动升降机构
CN219599512U (zh) 一种具有多工位的工装支架
CN221696933U (zh) 一种具有大跨度举升机械臂的搬运机器人
CN220283511U (zh) 一种液压搬运装置
CN214087325U (zh) 一种新型旋转吊具
CN220723400U (zh) 一种起重机配重块的固定安装结构
CN21390715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