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8257U -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8257U
CN216468257U CN202122282144.9U CN202122282144U CN216468257U CN 216468257 U CN216468257 U CN 216468257U CN 202122282144 U CN202122282144 U CN 202122282144U CN 216468257 U CN216468257 U CN 21646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d
frame
motorcycle
rear seat
hollow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21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迪锋
蔡密密
蔡赞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uzi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uz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uzi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uzi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21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包括组合连接机构,通过组合连接机构中组合主轴与后座连接杆,实现了通过组合连接杆卡钳在连接钢板的表面后,有效的使组合主轴与后座连接杆进行组合连接,从而分别在两侧组合莉安娜姐摩托车主架与摩托车后座架,让车架起到组合连接,当车架的前部或者后部发生损坏的时候可进行拆卸并进行重新的组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设置的空心轴组合机构,空心轴组合机构中空心轴组装板与方向转向空心轴,实现了通过将空心轴组装板安装在摩托车主架的上方,有效的使方向转向空心轴嵌套在空心轴组装板内表面并通过加固副架将其进行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车架,现有的摩托车车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如下:
现有的摩托车车架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当车架的前部或者后部发生损坏的时候,就使得整个的车架造成报废,进而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包括所述组合连接机构包括组合主轴、主轴固定销、连接钢板、组合连接杆、后座连接杆、组合三角架,所述组合主轴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主轴固定销,所述组合主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的侧表面卡钳连接组合连接杆,所述组合主轴的侧表面安装连接所述后座连接杆,所述后座连接杆的侧表面安装连接所述组合三角架。所述组合连接机构的左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主架的组架组合机构,所述组架组合机构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方向盘转动的空心轴组合机构,所述组合连接机构的右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后后座架的后座架组合机构。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组架组合机构包括摩托车主架、支撑主架、组合连接轴、组装三角连接板,所述组合主轴的左表面安装连接所述摩托车主架,所述摩托车主架的下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支撑主架,所述支撑主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组合连接轴,所述组合连接轴的下表面安装连接所述组装三角连接板。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连接轴和所述支撑主架以及组装三角连接板均设有两个,均呈对称状态。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轴组合机构包括空心轴组装板、弧形槽、插头预留孔、加固副架、方向转向空心轴,所述摩托车主架的外表面镶嵌连接所述空心轴组装板,所述空心轴组装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所述空心轴组装板的上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插头预留孔,所述空心轴组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副架,所述空心轴组装板的内表面卡钳连接所述方向转向空心轴。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座架组合机构包括摩托车后座架、后座支撑架、后座支撑横梁、定位孔、组合固定螺纹孔,所述后座连接杆的右表面安装连接所述摩托车后座架,所述摩托车后座架的下表面镶嵌连接所述后座支撑架,所述后座支撑架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后座支撑横梁,所述后座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所述后座支撑架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组合固定螺纹孔。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座支撑架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是通过所述后座支撑横梁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组合固定螺纹孔设有六个,均设在两个所述后座支撑架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组合连接机构中组合主轴与后座连接杆,实现了通过组合连接杆卡钳在连接钢板的表面后,有效的使组合主轴与后座连接杆进行组合连接,从而分别在两侧组合莉安娜姐摩托车主架与摩托车后座架,让车架起到组合连接,当车架的前部或者后部发生损坏的时候可进行拆卸并进行重新的组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通过设置的空心轴组合机构,空心轴组合机构中空心轴组装板与方向转向空心轴,实现了通过将空心轴组装板安装在摩托车主架的上方,有效的使方向转向空心轴嵌套在空心轴组装板内表面,并通过加固副架将其进行加固,通过将摩托车方向把手穿插进方向转向空心轴内,从而让把手起到控制车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组合连接机构后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组合连接机构前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空心轴组合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标示:
1、组合连接机构;101、组合主轴;102、主轴固定销;103、连接钢板;104、组合连接杆;105、后座连接杆;1051、组合三角架;
2、组架组合机构;201、摩托车主架;202、支撑主架;203、组合连接轴;204、组装三角连接板;
3、空心轴组合机构;301、空心轴组装板;302、弧形槽;303、插头预留孔;304、加固副架;305、方向转向空心轴;
4、后座架组合机构;401、摩托车后座架;402、后座支撑架;403、后座支撑横梁;404、定位孔;405、组合固定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图6,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包括组合连接机构1包括组合主轴101、主轴固定销102、连接钢板103、组合连接杆104、后座连接杆105、组合三角架1051,组合主轴101的侧表面镶嵌连接主轴固定销102,组合主轴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钢板103,连接钢板103的侧表面卡钳连接组合连接杆104,组合主轴101的侧表面安装连接后座连接杆105,后座连接杆105的侧表面安装连接组合三角架1051。组合连接机构1的左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主架的组架组合机构2,组架组合机构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方向盘转动的空心轴组合机构3,通过组合连接机构1的右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后后座架的后座架组合机构4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组架组合机构2包括摩托车主架201、支撑主架202、组合连接轴203、组装三角连接板204,组合主轴101的左表面安装连接摩托车主架201,摩托车主架201的下表面镶嵌连接支撑主架202,支撑主架20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组合连接轴203,通过组合连接轴203的下表面安装连接组装三角连接板204进行有效的加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通过组合连接轴203和支撑主架202以及组装三角连接板204均设有两个均呈对称状态有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空心轴组合机构3包括空心轴组装板301、弧形槽302、插头预留孔303、加固副架304、方向转向空心轴305,摩托车主架201的外表面镶嵌连接空心轴组装板301,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弧形槽302,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上表面镶嵌连接插头预留孔303,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固副架304,通过空心轴组装板301的内表面卡钳连接方向转向空心轴305进行对轴的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后座架组合机构4包括摩托车后座架401、后座支撑架402、后座支撑横梁403、定位孔404、组合固定螺纹孔405,后座连接杆105的右表面安装连接摩托车后座架401,摩托车后座架401的下表面镶嵌连接后座支撑架402,后座支撑架402的侧表面镶嵌连接后座支撑横梁403,后座支撑架4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定位孔404,通过后座支撑架402的侧表面镶嵌连接组合固定螺纹孔405进行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后座支撑架402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通过后座支撑横梁403进行连接固定有效提高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通过组合固定螺纹孔405设有六个均设在两个后座支撑架402的外表面进行螺栓连接。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在使用时:首先是需要让组合连接杆104卡钳在连接钢板103的表面,使组合主轴101与后座连接杆105进行组合连接,并在组合主轴101的两侧镶嵌主轴固定销102,通过主轴固定销102有效的让组合主轴101与摩托车主架201进行组合连接。其次是需要在摩托车主架201的上方镶嵌空心轴组装板301,将弧形槽302固定在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侧方,有效的避免空心轴组装板301影响摩托车主架201部件的安装。通过在空心轴组装板301的内表面安装方向转向空心轴305,并在加固副架304的连接下进行加固后,可有效的让摩托车方向把手穿插进方向转向空心轴304内,从而让把手起到控制车轮的效果。最后是在后座连接杆105的右表面安装摩托车后座架401,通过后座支撑架402将摩托车后座架401进行支撑,从而让摩托车架起到组合连接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包括组合连接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连接机构(1)包括组合主轴(101)、主轴固定销(102)、连接钢板(103)、组合连接杆(104)、后座连接杆(105)、组合三角架(1051),所述组合主轴(101)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主轴固定销(102),所述组合主轴(1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板(103),所述连接钢板(103)的侧表面卡钳连接组合连接杆(104),所述组合主轴(101)的侧表面安装连接所述后座连接杆(105),所述后座连接杆(105)的侧表面安装连接所述组合三角架(1051),所述组合连接机构(1)的左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主架的组架组合机构(2),所述组架组合机构(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方向盘转动的空心轴组合机构(3),所述组合连接机构(1)的右表面设有用于摩托车后后座架的后座架组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架组合机构(2)包括摩托车主架(201)、支撑主架(202)、组合连接轴(203)、组装三角连接板(204),所述组合主轴(101)的左表面安装连接所述摩托车主架(201),所述摩托车主架(201)的下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支撑主架(202),所述支撑主架(20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组合连接轴(203),所述组合连接轴(203)的下表面安装连接所述组装三角连接板(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连接轴(203)和所述支撑主架(202)以及组装三角连接板(204)均设有两个,均呈对称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组合机构(3)包括空心轴组装板(301)、弧形槽(302)、插头预留孔(303)、加固副架(304)、方向转向空心轴(305),所述摩托车主架(201)的外表面镶嵌连接所述空心轴组装板(301),所述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302),所述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上表面镶嵌连接所述插头预留孔(303),所述空心轴组装板(3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副架(304),所述空心轴组装板(301)的内表面卡钳连接所述方向转向空心轴(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架组合机构(4)包括摩托车后座架(401)、后座支撑架(402)、后座支撑横梁(403)、定位孔(404)、组合固定螺纹孔(405),所述后座连接杆(105)的右表面安装连接所述摩托车后座架(401),所述摩托车后座架(401)的下表面镶嵌连接所述后座支撑架(402),所述后座支撑架(402)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后座支撑横梁(403),所述后座支撑架(4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孔(404),所述后座支撑架(402)的侧表面镶嵌连接所述组合固定螺纹孔(4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支撑架(402)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通过所述后座支撑横梁(403)进行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固定螺纹孔(405)设有六个均设在两个所述后座支撑架(402)的外表面。
CN202122282144.9U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Active CN21646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144.9U CN216468257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144.9U CN216468257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8257U true CN21646825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5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2144.9U Active CN216468257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1071A (en) Bicycle frame
US7419172B2 (en) Knuckle arm for vehicles
CN204736920U (zh) 一种后转向节和多连杆悬架
CN205468366U (zh) 一种双向的v型推力杆上支架及支架横梁总成
CN216468257U (zh) 一种摩托车的组合式车架结构
TWI243109B (en) Axle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industrial vehicle and industrial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CN206485190U (zh) 一种汽车电机悬置横梁
CN21000040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1882196U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110588781A (zh) 一种高形态多用模块化后副车架
CN202986728U (zh) 重型汽车后平衡悬架系统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CN201400275Y (zh) 三轮摩托车后制动外置脚踏机构
CN210026909U (zh) 一种减少螺丝固定的脚轮安装结构
CN210116344U (zh) 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
CN109131564B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底盘硬点系统及汽车
CN216185454U (zh) 一种分体式转向节及车辆
CN216331275U (zh) 一种汽车底盘支撑摆臂结构
CN206704017U (zh) 防座椅翻转异响的前支脚组件
JP2539904B2 (ja) 自動車用エクステンションナックルア―ムの製造方法
CN219029275U (zh) 一种卡车用连接支架
CN112141213A (zh) 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03623307U (zh) 一种钢板式前下悬臂
CN100391777C (zh) 半挂车连接器
CN210852638U (zh) 一种高形态多用模块化后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