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5798U - 患者提升吊兜 - Google Patents
患者提升吊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55798U CN216455798U CN202121601270.XU CN202121601270U CN216455798U CN 216455798 U CN216455798 U CN 216455798U CN 202121601270 U CN202121601270 U CN 202121601270U CN 216455798 U CN216455798 U CN 2164557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ient
- sling
- body portion
- leg
- coup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06010021639 Incontinenc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1991 scapul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49—Attachment, 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means for patients
- A61G7/1051—Flexible harnesses or sl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66—Garments, holders or supports not integral with absorbent pads
- A61F13/74—Garments, holders or supports not integral with absorbent pads having means to retain absorbent pads
- A61F13/76—Garments, holders or supports not integral with absorbent pads having means to retain absorbent pads transverse to width of the pads or fastener elements, e.g. straps, end flaps or tu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10—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special adaptations of hoists thereto
- A61G7/1013—Lifting of patients by
- A61G7/1015—Cables, chains or cor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 A61F2013/42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with wetness indicator or alarm hav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2013/5661—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in special holders for beds, chairs or sea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rs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围绕所述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以及多个与周边包边联接的附接带,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所述周边包边和每个所述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7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53,855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患者提升系统,并且具体涉及具有患者提升吊兜的患者提升系统,患者提升吊兜可以附接到吊兜杆上并由升降机升高和降低。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建为提高患者舒适度并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佳人体工程学的患者提升吊兜。
背景技术
患者提升系统通常包括与吊兜杆联接以升高和降低该吊兜杆的马达。吊兜附接到吊兜杆,并构造为支承患者并将患者悬吊在吊兜杆下。通过启动马达升高和降低吊兜中的患者。这种患者提升体统有时用于将患者移动到患者支承设备上以及将患者移离患者支承设备。为了将吊兜附接到吊兜杆上,吊兜环与吊兜杆的附接钩联接。一些吊兜由相对较硬的织物制成,当这种吊兜托起的患者被升降机升高和降低时,会带给患者不舒服的挤压点。
吊兜有时包括把手和袋状部之类的特征,有助于护理人员调整吊兜以更适合患者。这些把手和袋状部可以位于难以触及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会导致吊兜产生不舒服的挤压点,从而不适于用于患者。
使用吊兜的治疗方法中可能需要患者更长时间位于吊兜中。一些需要使用吊兜的患者可能是失禁患者,并且在使用吊兜时会有失禁事件发生。一些吊兜可以是可清洗的,以便在发生失禁事件后清洗吊兜,但这可能会延长吊兜使用的等待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患者提升吊兜包括吊兜主体、周边包边和多个附接带。吊兜主体构造为支承患者。周边包边围绕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多个附接带与周边包边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周边包边和每个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第二硬挺度值大于第一硬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以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材料包括位于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材料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这些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附接带包括在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位于第一点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带扣与第一带和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第一带和第二带中至少一个的调节,以升高和降低吊兜主体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身体部的边缘与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是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周边包边和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多个胶条沿着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第一侧凸缘和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该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患者提升吊兜包括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上半身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腿部构造为支承患者的一条腿。第二腿部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另一条腿。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包括具有第一硬挺度的身体部分、位于身体部分和第一腿部之间的第一接合部分和位于身体部分和第二腿部之间的第二接合部分,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均具有小于身体部分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二硬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分形成为包括沿身体部分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身体部分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通过周边包边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身体部分的边缘与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是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层间隔材料,其布置为位于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至少一个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层间隔材料包括布置为位于身体部分的第一贴片、与第一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二贴片以及与第一贴片和第二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三贴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贴片从身体部分的上部边缘延伸至身体部分的下部边缘,在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与身体部分相结合,以使第一贴片加强身体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分包括第一袋状部,第一腿部包括第二袋状部,并且第二腿部包括第三袋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与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单通过多个胶条与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单通过多个带与身体部、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部分,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多个从身体支承部延伸的附接带以及通过多个胶条与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一次性失禁垫,胶条将失禁垫附接到吊兜主体的顶侧和吊兜主体的下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周边包边和每个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第二硬挺度值大于第一硬挺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材料包括位于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材料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这些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附接带包括在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点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带扣与第一带和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第一带和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吊兜主体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身体部的边缘与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是身体部分上仅有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周边包边和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通过多个胶条与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多个胶条沿着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第一侧凸缘和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该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从上方观察时,失禁垫呈沙漏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与吊兜主体外边缘联接的周边包边以及多个从周边包边延伸的附接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由高延展性织物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材料包括位于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材料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这些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纵向定向针脚和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附接带包括在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点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带扣与第一带和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第一带和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吊兜主体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身体部的边缘与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是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周边包边和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多个胶条沿着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第一侧凸缘和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该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围绕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多个与周边包边联接的附接带以及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吊兜主体的第一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周边包边联接且使吊兜主体的第二外部角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点和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带扣与第一带和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第一带和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吊兜主体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周边包边、多个附接带、第一带和第二带均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第二硬挺度值大于第一硬挺度值。
附图说明
详细说明具体地参考以下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患者离地提升系统的立体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示出了该患者提升系统包括升降机、将患者托离地面于吊兜杆下的患者提升吊兜以及构造为控制升降机运动以升高和降低患者提升吊兜中患者的控制系统;
图2是图1中患者提升吊兜的俯视图,示出了吊兜具有吊兜主体,吊兜主体包括身体部、从身体部向下延伸的一对腿部、与吊兜主体外边缘联接的周边包边以及多个与周边包边联接的附接带;
图2A是沿图2的线2A-2A截取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层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图2B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如何经编以提供高延展性织物的;
图3是该患者提升吊兜后侧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B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更适合不同体型使用者的调节系统的一部分;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患者提升吊兜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包括一次性失禁垫的患者提升吊兜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7是具有附接到患者提升吊兜身体部的一次性失禁垫的患者提升吊兜的俯视立体图;
图8是图7中患者提升吊兜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失禁垫;
图9是沿图8的线9-9截取的患者提升吊兜的截面视图;
图10是图6-9所示的失禁垫的俯视图;
图11是患者提升吊兜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患者提升吊兜具有吊兜主体、与吊兜主体联接的失禁垫以及构造为与失禁垫中的应答器标签通信并响应于失禁事件提供输出的阅读器;
图12是患者提升吊兜的前视立体图,该患者提升吊兜具有失禁垫,失禁垫带有应答器标签和用来和远程阅读器通信的一对天线;
图13是患者提升吊兜的前视立体图,该患者提升吊兜具有失禁垫,失禁垫带有应答器标签、一对天线以及与患者提升吊兜直接联接的阅读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定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并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主题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不同的改变。
根据一个设想的实施例,患者提升系统10构造为如图1所示的患者离地提升系统。图1的提升系统10可以与房间天花板、可移动患者提升系统(例如,电动的站立升降机或站立辅助升降机)或另一个人体提升装置(未示出)联接,并构造为升高和降低患者提升吊兜50以及由患者提升吊兜50支承的患者。在一些设想的实施例中,提升系统10的各部分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12/0000876A1 中披露的那样所构建,因此,在不与本实用新型内容相抵触的范围内,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整体并入本文,任何不一致之处以本实用新型内容为准。
如图1所示,提升系统10包括升降机40、患者提升吊兜50和控制系统54。升降机40包括马达41、构造为被马达41伸展和回缩的带42以及通过针、闩锁或钩子等联接器与带42的下端联接的吊兜杆44。马达41可以设置在外壳中并构造为例如通过在滚筒(未示出)上卷绕和退绕带42来升起和降低带42。吊兜杆 44和附接其上的吊兜50随着带42的卷绕和退卷而升起和降低。控制系统54包括微处理器56和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存储装置58,该指令被微处理器56执行时,响应于用户对联接于升降器40的控制面板或悬吊控制装置的输入,控制吊兜杆 44的上下运动。
吊兜杆44与带42的端部联接,并且包括臂70,臂70的两端设置有吊兜附接钩72。吊兜附接钩72构造为接收并可移除地保持吊兜50的带84。吊兜附接钩72包括保持元件76,其构造为防止吊兜50脱离附接钩72。保持元件76包括弹簧加载吊环、指状部、竿、柱等,在弹簧偏置下一般保持在关闭位置,而当吊兜50的环附接到相应的钩72时,可以移动到打开位置。使用时,保持元件76 防止吊兜50的环无意中从相应的钩72移出。吊兜50用于舒适地支承由提升系统10运送的人。
如图1和2所示,患者提升吊兜50包括吊兜主体80、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吊兜主体80构造为舒适地容纳由提升系统22运送的患者。周边包边 82与吊兜主体80的外周边联接,加强患者提升吊兜50以承受患者的体重。多个附接带84与周边包边82联接,并附接到吊兜附接钩72,将患者提升吊兜50保持到吊兜杆44或另一个合适的升降设备。
如图1和2所示,吊兜主体80包括身体部86、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90。如图1所示,身体部86构造为接合并支承患者的上半身。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90分别从下方缠绕患者的左腿和右腿,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90在患者前方十字交叉,并通过对应的附接带84附接到吊兜杆44的相对两侧,从而使患者提升吊兜50从患者腿的下方托起患者,患者处于略微斜靠的坐姿。
吊兜主体80由高延展性织物制成,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由延展性低于吊兜主体80的织物延展性的织物制成,从而支持并加强患者提升吊兜50,使其离开地面悬挂于吊兜杆44。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80、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吊兜主体80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织物92,而周边包边82和每个附接带84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织物94,且第二硬挺度值大于第一硬挺度值。该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至少一层织物92为经编针织物,而该包含在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中的至少一层织物94为机织物。吊兜主体80 的经编针织物92比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的机织物94更具弹性。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吊兜主体80的织物92以及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的织物94 均由一根或多根由聚酯制成的纤维束所构造。在其他实施例中,织物92和94可以由与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
如图2B所示,吊兜主体80的织物92具有一根或多根经编在一起的连续纤维束。每束纤维水平地呈之字形状,与每个相邻行相互联结或编织在一起,形成如图2B所示的经编样式。在图2B中突出显示了织物92的纤维束之一,以示出这种之字形经编样式。相较于其他仅允许各纤维沿斜向延展的机织物,织物92 的经编样式允许该织物沿各个方向延展。也有可能是其他种类的经编样式。
相较于机织物,如包含在周边包边82、多个附接带84以及其他吊兜中的织物94,经编针织物92允许更大的延展。在一个示例中,经编针织物92被称为高延展的,因为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I-BS 4952检验标准,其在宽度方向具有大约5%的伸长率,在长度(或经度)方向具有大约15%的伸长率。在另一个示例中,经编针织物92被称为高延展的,因为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I-BS 2576检验标准,其在宽度方向(或纬向)具有大约50%到大约90%的伸长率,在长度方向具有大约50%到大约90%的伸长率。
经编针织物92具有相对较低的表面密度,因此织物92硬挺度低。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的表面密度在大约300g/m2到大约 450g/m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的表面密度在大约380g/m2到大约420g/m2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在吊兜主体 80中的织物92的表面密度低于380g/m2。在一个示例中,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的表面密度大约是315g/m2。在另一个示例中,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的表面密度低于315g/m2。
与机织物94相比,经编针织物92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但其仍然能够支承患者,同时通过织物92的低硬挺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I-BS 2576检验标准,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在织物92的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在大约1300牛顿(N)到大约1700N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EN ISO 13934-1条样法检验标准,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在长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至少为690N。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I-BS 2576检验标准,包含在吊兜主体80 中的织物92在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至少为1300N。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提交本申请时现行的BS EN ISO 13934-1条样法检验标准,包含在吊兜主体80中的织物92在宽度方向上的拉伸强度至少为1680N。其他种类的机织物,如包含在周边包边82和多个附接带84中的织物94,其拉伸强度可以高于包含在吊兜主体 80中的织物92的拉伸强度。然而,如织物94之类的机织物并不是高延展的,而是用来加强患者提升吊兜50以使其附接到吊兜杆44上。
相较于不包含织物92这类高延展性织物的周边包边82、多个附接带84和其他吊兜,吊兜主体80具有较低硬挺度,还有其他因素可能有助于此。每单位吊兜主体80的织物92中束的数量小于每单位织物94中束的数量。在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纬线的数量在每英寸大约20到每英寸大约35的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纬线的数量在每英寸大约29到每英寸大约35的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纬线的数量为每英寸大约22。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 中纬线的数量为每英寸大约32。在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经线的数量在每英寸大约17左右到每英寸大约21的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经线的数量在每英寸大约19到每英寸21左右的范围内。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经线的数量为每英寸大约17。在另一个示例中,织物92中经线的数量为每英寸大约20。其他吊兜由每英寸大约70条纬线以及每英寸大约46条经线的织物制成,提供了较高的硬挺度。该一个或多个形成吊兜主体80的纤维束的厚度可能小于该一个或多个形成了周边包边82、多个附接带84和其他吊兜的纤维束的厚度,以提供较低的硬挺度。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吊兜主体80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 96、第二层经编针织物98和内层100的间隔材料。第一层经编针织物96限定了吊兜主体80的背面且背离患者。第二层经编针织物98限定了吊兜主体80的前面且面向患者。内层100布置为位于第一层96和第二层98之间,且构造为给患者提供缓冲。形成内层100的间隔材料为允许空气和水分穿过的三维网格,且厚度大于第一层96和第二层98。内层100的间隔材料缝到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周边包边82以加强吊兜主体80,使得有时包括在一些吊兜中的不舒适的硬板条(未示出)在患者提升吊兜50中省去。
内层100的间隔材料布置在吊兜主体80最有可能与患者接触的区域内的第一层96和第二层98之间,从而使患者的舒适度最大化。内层100的一部分在图 2中通过第二层98的剖面示出。如图2所示,内层100的间隔材料包括位于身体部86的上半身部分102、与上半身部分102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88的第一腿部分104以及与上半身部分102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90的第二腿部分106。上半身部分102贴合患者的后背、肩膀和头部,并且随着上身部分远离腿部104、106延伸而向外逐渐变细以增加宽度。第一腿部分104和第二腿部分106与患者的臀部,臀肌和大腿贴合,具有弯曲的上部边缘108,110,由此,当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89十字交叉并附接到相应的钩72以离地支承患者时,切合患者的臀部、臀肌和大腿。
如图2所示,第一层96、第二层98和内层100通过吊兜主体80包含的多个针脚整合在一起。多个针脚相对于彼此定位定向,以使吊兜主体80的弹性最大化。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身体部86的纵向定向针脚112,位于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90的横向定向针脚114以及一对斜向定向针脚116,118。斜向定向针脚116之一位于多个纵向定向针脚112和第一腿部88之间。其他斜向定向针脚 118位于纵向定向针脚112和第二腿部90之间。针脚112,114,116,118均定向为当腿部88,90十字交叉并离地支承患者时允许吊兜主体80切合患者的身形,由此,针脚112,114,116,118的定位定向均可使吊兜主体80的弹性最大化。由于针脚112,114,116,118的这种定位定向,第一层经编针织物96和第二层经编针织物98可以延展到最大程度或接近最大程度,而不会被针脚112,114, 116,118中的任何一个阻碍。
纵向定向针脚112可以用作视觉引导以便将患者定位在患者提升吊兜50上。纵向定向针脚112彼此分隔开,其定位使得第一纵向针脚120大体上位于吊兜本体80的中间,当患者躺在吊兜50中时与患者的脊柱对齐。纵向定向针脚112还包括与第一纵向针脚120分隔开的第二纵向针脚122以及与第一纵向针脚120分隔开且位于第二纵向针脚122对侧的第三纵向针脚124。第二纵向针脚122可以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第三纵向针脚124可以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可替代地,第二纵向针脚122和第三纵向针脚124可以用作相对于患者肩膀或患者另一个对称的身体特征的视觉引导,以此恰当地在吊兜50上定位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吊兜主体80具有第一颜色,每个纵向定向针脚112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以便于纵向定向针脚112与吊兜主体80区分开来,用于在吊兜50上定位患者。
如图2所示,吊兜50还包括与身体部86联接的中间袋状部层121、与第一腿部88联接的第一侧袋状部层123以及与第二腿部90联接的第二侧袋状部层125。袋状部121,123,125均布置为位于吊兜50的背面,协助将吊兜50定位到患者身上。中间袋状部层121由与织物92相同的经编针织物制成,被定位成邻近身体部86的最底边127。中间袋状部层121具有背离最底边127面朝上的开口129 以供进入中间袋状部层121和第一层96之间,从而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操纵吊兜 50围绕患者的躯干、臀部和臀肌。纵向定向针脚112可以将中间袋状部121分成多个袋状部,降低中间袋状部层121的延展性,以便于更好的控制操作吊兜50 围绕患者。第一侧袋状部层123和第二侧袋状部层125背离腿部88,90的端部 134,136向上开口,以供进入第一层96和侧袋状部层123,125之间,操纵腿部88,90围绕患者的双腿。第一侧袋状部层123和第二侧袋状部层125由摩擦系数小于第一层96、第二层98和中间袋状部层121的不同织物制成,以便于操纵腿部88,90围绕患者双腿时腿部88,90可以沿表面滑动。
如图2所示,周边包边82围绕吊兜主体80的外周边延伸,缝到或附接到吊兜主体80,以便周边包边82和吊兜主体80整合到一起。吊兜主体80将患者的重量分散到周边包边82,然后分散到附接带84。这样,周边包边82和附接带84 配合加强吊兜50,以便承载患者的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周边包边82与多个附接带84的全部或部分一体制作,使得周边包边82和附接带84构成连续的材料单元,其围绕吊兜主体80的周边延伸。周边包边82在身体部86的角130,132 以及第一腿部88和第二腿部90的端部134,136形成了多个附接带84。
如图2所示,身体部86形成为在身体部86两侧包括侧边切口138,140。切口138,140背离身体部86向外打开,并且周边包边82的切口部分142,144包裹住切口138,140的边缘。周边包边还延伸过切口138,140,与切口部分142, 144分隔开,并提供了可以用于患者或护理人员支撑或操纵吊兜50的把手。
多个附接带84中的一部分可以缝到或附接到周边包边82,或相互缝制或附接在一起,以在角130,132和端部134,136提供多个附接带84。吊兜50包括在身体部86的角130,132与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150,152以及在身体部86的角130,132与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二组身体部环154,156。第二组身体部环154,156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150,152分隔开。使用第一组身体部环 150,152或第二组身体部环154,156之一,吊兜50可以被调整以适合体型更大或更小的患者。第一组身体部环150,152也被称为外部环,并且可以与升降机40的对应钩72联接以容纳体型相对较大的患者。第二组身体部环154,156也被称为内部环,并且可以与升降机40的对应钩72联接以容纳体型相对较小的患者。使用内部环154,156时,吊兜50的有效宽度比使用外部环150,152时的有效宽度小。内部环150,152和外部环154,156均可以与升降机40的对应钩72联接,以阻止部分吊兜50的移动或摇摆。
如图2所示,吊兜50还包括第一组腿部环158,160和第二组腿部环162, 164。图2所示的腿部环与2016年9月6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号9,433,548中示出和描述的环相似,出于描述腿部环的目的,通过引用明确地将其全部内容整体并入本文。第一组腿部环158,160向内与第二组腿部环162,164分隔开。第一组腿部环158,160可能与升降机40的对应钩72联接以在吊兜50中容纳体型相对较小的患者。第二组腿部环162,164可能与升降机40的对应钩72联接以容纳体型相对较大的患者。使用第一组腿部环158,160时,吊兜50的有效长度比使用第二组腿部环162,164时的有效长度小。因而,吊兜50在宽度12方向和长度14方向上同时被调整以适合不同体型的患者。
如图3和4所示,吊兜50还包括构造为吊兜50悬挂于升降机40时,改变身体部86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166。身体部调节系统 166包括位于吊兜50第一侧的第一可延展带单元168和位于吊兜50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可延展带单元170。第一可延展带单元168与周边包边82联接且使身体部86的第一角132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角132和第二角130之间的第一点172 互联。第二可延展带单元170与周边包边82联接且使身体部86的第二角130与周边包边上位于第一点172和第二上部角130之间的第二点174互联。可延展带单元168,170均是可调整的,将第一点172和第二点174向对应的角130,132 延展以及将第一点172和第二点174从对应的角130,132回缩,由此使身体部 86的头部176如图4中箭头178,180所示向着或远离角130,132移动。
可延展带单元168,170是相同的,因此下文仅讨论第一可延展带单元168,而这些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以用于第二可延展带单元170。如图4所示,可延展带单元168包括第一带182、与第一带182分隔开的第二带184以及与第一带182和第二带184联接的带扣186。第一带182固定在角132并可释放地与带扣186卡合。第二带184固定在第一点172,带扣186固定在与第一点172相对的第二带上。第一带182穿过带扣186,可以被调节为使第一点172向着角132 延展或使第一点172远离角132回缩。带扣186构造为将第一带182相对于第一点172锁定就位,以便于锁定带182的进一步调整,直到带扣从带182中释放出来。
图5中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患者提升吊兜250。患者提升吊兜250与患者提升吊兜50相似。因而,200系列的相似附图标记用来指示吊兜50和吊兜250之间的相似特征。因此除去以下描述的不同之处,吊兜50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以用于吊兜250。为了吊兜50、250而描述的所有特征均可以包括在吊兜 50或吊兜250中。
吊兜250包括吊兜主体280、周边包边282和多个附接带284。吊兜主体280 包括身体部286,第一腿部288和第二腿部290。吊兜主体280由至少一层织物 292,294制成,其缝制或附接在一起以形成吊兜主体280。织物292和织物92 一样是经编的,具有高弹性,而织物294被编织为具有大于织物292的硬挺度。吊兜主体280被构造为织物292形成位于身体部286和第一腿部288之间的第一接合部分和形成位于身体部286和第二腿部290之间的第二接合部分。织物292 定位于腿部288,290十字交叉围绕患者双腿时变形的区域,以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如图5所示,吊兜主体280还可以包括一层间隔材料300。间隔材料300可以可选地定位在患者最有可能接触的吊兜250的多个位置。间隔材料可以包括位于身体部286上第一贴片301,位于第一腿部288上的第二贴片303以及位于第二腿部290的第三贴片305。第一贴片301从身体部286的最上边307向身体部 286的最底边309延伸,与周边包边282缝制在一起。第二贴片303仅在第一腿部288的部分上沿第一腿部288部分地延伸,该部分接触患者右腿的同时由吊索 250支撑。第三贴片305在第二腿部290的部分上部分地延伸,该部分接触患者的左腿的同时由吊索250支撑。第二贴片303和第三贴片305与第一贴片301分隔开。
图6-9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患者提升吊兜450。吊兜450包括吊兜主体480、周边包边482和多个附接带484。吊兜450布置为可供患者跨坐以辅助患者站起。吊兜主体480由如上所述的织物92或织物94之类的织物材料制成。周边包边482 围绕吊兜主体480的周边边缘缝制或附接。多个附接带484与周边包边482为一体,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其上。吊兜主体480将患者的重量分散到周边包边482,而周边包边482和附接带484加强吊兜450,以便承载患者的重量。吊兜主体480 可以由织物92之类的高延展性织物制成。
吊兜450还包括一次性失禁垫485,如图6和7所示,其构造为可移除地与吊兜主体480和/或周边包边482联接,吸收液体,使得吊兜450无需每次使用后都清洗。失禁垫485使用多个胶贴片487,489可移除地附接到吊兜主体480上,胶贴片487,489与失禁垫485的底面486以及吊兜主体480的顶面488联接。胶贴片487,489布置为位于失禁垫482和吊兜主体480之间的平行条,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布置为任意朝向。失禁垫485的形状切合吊兜主体480和/或周边包边482,从而覆盖吊兜主体480的顶面488。失禁垫485的两端向外展开。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胶贴片487,489具有钩环结构,当相互接触时啮合在一起,将失禁垫485保持在吊兜主体480上适当的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另一种合适的胶体或结构可能用于将失禁垫485保持在吊兜主体480上。例如,如图 8所示,失禁垫485可以包括缠绕吊兜主体480的带483,这样,失禁垫可在吊兜主体480上滑动。带483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胶贴片487,489一起使用。
如图9所示,失禁垫485包括顶层490、可选的获得分散层491、吸收芯492 和衬背层493。顶层490是液体可渗透的,并将获得分散层491和吸收芯492保持到背衬层493。获得分散层491构造为将通过分散顶层490收集的任何液体均匀到吸收芯492。吸收芯保持所收集的液体。背衬层493是液体不可渗透的,从而阻止任何液体从吸收芯492转移到吊兜主体480。背衬层493可以包括多层,如液体渗透膜层,无纺布加强层以及将液体渗透膜层粘合到无纺布加强层的胶层。
如图9和10所示,背衬层可以包括一对侧凸缘494,495,其尺寸设定成至少部分地缠绕吊兜主体480和周边包边482并附接到吊兜主体480的下侧496。侧凸缘494,495还可以装配有和胶贴片487,489相似的胶条497,以便将侧凸缘494,495保持到吊兜主体480的下侧496。
如图11图解所示,另一个实施例的患者提升吊兜550与患者提升吊兜450 相似,除了患者提升吊兜550装配有失禁垫585。失禁垫585构造为检测水分的存在并提供输出或提醒589。患者提升吊兜550还包括具有微处理器587、存储器存储装置588,电源593以及通信电路594的阅读器586。存储器存储装置588 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微处理器587执行时与失禁垫585通信,并且响应于出现在失禁垫585上的水分产生输出589。在一个示例中,输出589是一个指示失禁垫585上出现失禁事件的通知。该通知可以可视地或可听地展示在移动装置、监视器,护士呼叫站或其他合适的位置,从而指示护理人员失禁垫已经被弄脏,需要更换。阅读器586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与上述一个或多个装置通信。
通信电路594可以包括收发器和与收发器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用来无线地与上述一个或多个装置发送和接收信号。检测到失禁事件时,该事件可以被转达并存储到患者的电子病历(EME)中,自动存档该事件。必要时,指示失禁垫潮湿的信号也可以和时间戳一起存储在患者的电子病历中。RFID、WiFi、蓝牙和超宽带(UWB)等各种无线信号以及对应的与这些信号通信的阅读器和标签可以用于吊兜550。
如图11所示,失禁垫585包括延伸穿过失禁垫585的电迹线591,用来感测其中液体的存在。电迹线591与发出信号的应答器标签592电耦合,该信号被阅读器586的通信电路594接收。应答器标签592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连接与阅读器586的通信电路594通信。失禁垫585可以被动地或主动地操作以从应答器标签592发出信号,并由阅读器586分析,确定失禁垫585上是否有水分出现。
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应答器标签592为无源射频识别(RFID)标签。应答器标签 592地被位于应答器标签592附近的阅读器586周期性地激发,由此引发应答器标签592发出信号,该信号可供阅读器586用来查询标签592。标签592使用表明电迹线591状态的数据来回复该查询。例如,电迹线591上没有水分时,应答器标签592以第一信号回复,并且电迹线591上有水分时,以第二信号回复。这样,阅读器586使用该数据被动地确定失禁垫585上是否有水分存在。
如图11和12所示,阅读器586可以与吊兜杆44联接。替代性地,如图13 所示,阅读器586可以直接与吊兜主体580、周边包边582或附接环584联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阅读器可以与患者提升系统的另一个部分联接,或者与患者提升系统所在的房间内的一个结构联接,如墙体或天花板。如图12和13所示,应答器标签592在失禁垫585的前端与电迹线591联接,在阅读器的接收范围之内,以使得患者不会阻碍阅读器586和/或应答器标签592发出的信号。失禁垫585还可以包括位于失禁垫585后端的第二应答器标签,从而合理地确保至少一个应答器标签一直在阅读器586的接收范围之内,由此扩大了失禁垫585和阅读器586 之间传送的信号的有效范围。天线596可以与吊兜550联接,检测来自应答器标签592的信号并使其与阅读器586通信,同时还供阅读器586用来给应答器标签 592通电。如图12和13所示,天线596无线地感测来自应答器标签592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答器标签592为主动标签,响应于水分在至少两个电迹线591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主动发出信号。来自主动标签592的信号被通信电路 594接收,通信电路提供输出589,指示在失禁垫585上已经检测到了水分。失禁垫585可以包括板上电池,为主动标签592供电,以使得主动标签能够主动地将送信号发送到阅读器586。
示例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围绕所述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以及多个与周边包边联接的附接带,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所述周边包边和每个所述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与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所述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相对于所述身体部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至少一个的调节,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所述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侧凸缘和所述第二侧凸缘通过所述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以及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其中,所述身体部包括具有第一硬挺度的身体部分、位于所述身体部分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的第一接合部分和位于所述身体部分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均具有小于所述身体部分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二硬挺度。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分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分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分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通过周边包边相互连接。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分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一层间隔材料,其布置为位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至少一个的前侧。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该层间隔材料包括布置为位于所述身体部分的第一贴片、与所述第一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二贴片以及与所述第一贴片和所述第二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三贴片。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贴片从所述身体部分的上部边缘延伸至所述身体部分的下部边缘,在所述上部边缘和所述下部边缘与所述身体部分相结合,以使所述第一贴片加强所述身体部分。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分包括第一袋状部,所述第一腿部包括第二袋状部,并且所述第二腿部包括第三袋状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背单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背单通过多个带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多个从身体支承部延伸的附接带,以及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一次性失禁垫,所述胶条将所述失禁垫附接到所述吊兜主体的顶侧和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所述周边包边和每个所述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分上仅有的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第一侧凸缘和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失禁垫呈沙漏形。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与所述吊兜主体外的边缘联接的周边包边,以及多个从所述周边包边延伸的附接带,其中所述吊兜主体由高延展性织物制成。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所述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侧凸缘和所述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围绕所述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多个联接所述周边包边的附接带,以及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吊兜主体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吊兜主体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所述周边包边、所述多个附接带、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均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定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并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主题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不同的改变。
Claims (80)
1.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
围绕所述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以及
多个与周边包边联接的附接带,
其中,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所述周边包边和每个所述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与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所述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相对于所述身体部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至少一个的调节,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所述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侧凸缘和所述第二侧凸缘通过所述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21.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
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以及
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其中,所述身体部包括具有第一硬挺度的身体部分、位于所述身体部分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的第一接合部分和位于所述身体部分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均具有小于所述身体部分第一弹性模量的第二硬挺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分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分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分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通过周边包边相互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分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层间隔材料,其布置为位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至少一个的前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该层间隔材料包括布置为位于所述身体部分的第一贴片、与所述第一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二贴片以及与所述第一贴片和所述第二贴片分隔开且布置为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三贴片。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片从所述身体部分的上部边缘延伸至所述身体部分的下部边缘,在所述上部边缘和所述下部边缘与所述身体部分相结合,以使所述第一贴片加强所述身体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分包括第一袋状部,所述第一腿部包括第二袋状部,并且所述第二腿部包括第三袋状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单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单通过多个带与所述身体部、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
35.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
多个从身体支承部延伸的附接带,以及
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一次性失禁垫,所述胶条将所述失禁垫附接到所述吊兜主体的顶侧和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
其中,所述失禁垫包括无纺布顶单、吸水芯和不透液背单。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所述周边包边和每个所述附接带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为改变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4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所述身体部分上仅有的把手。
5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53.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第一侧凸缘和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失禁垫呈沙漏形。
57.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为离地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
与所述吊兜主体外的边缘联接的周边包边,以及
多个从所述周边包边延伸的附接带,
其中所述吊兜主体由高延展性织物制成。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构造为支承患者至少一部分上半身的身体部、构造为支承患者一条腿的第一腿部和构造为支承患者另一条腿的第二腿部。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第一层经编针织物、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间隔开的第二层经编针织物,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之间的内层间隔材料。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材料包括位于所述身体部的上半身部分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一腿部的第一腿部分以及与所述上半身部分联接且位于第二腿部的第二腿部分。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还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层经编针织物、所述间隔材料和所述第二层经编针织物的针脚,其中所述针脚相对于彼此定向,使所述吊兜主体的弹性最大化。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针脚包括多个位于所述身体部的纵向定向针脚、多个位于所述第一腿部和所述第二腿部的横向定向针脚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一腿部之间及位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和所述第二腿部之间的斜向定向针脚。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包括构造为与患者脊柱对齐的第一纵向针脚。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向针脚还包括构造为与患者左肩胛对齐的第二纵向针脚和构造为与患者右肩胛对齐的第三纵向针脚。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颜色,且每个所述纵向定向针脚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66.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附接带包括在所述身体部的每个上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的第一组身体部环以及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向内与所述第一组身体部环分隔开的第二组身体部环。
67.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身体部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身体部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7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部形成为包括沿所述身体部第一侧边的第一切口和沿所述身体部第二侧边的第二切口。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限定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所述身体部的边缘与所述周边包边分隔开,以在所述第一侧边提供第一把手并在所述第二侧边提供第二把手。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是身体部上仅有的把手。
73.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所述周边包边和所述多个附接带均由包含聚酯的材料制成。
74.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多个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可移除地联接的失禁垫,所述多个胶条沿着所述吊兜主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第一侧凸缘以及位于所述失禁垫上与第一侧凸缘相对侧的第二侧凸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侧凸缘和所述第二侧凸缘通过胶条与所述吊兜主体的下侧联接。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禁垫包括至少一条装配在所述失禁垫内的电迹线和与所述至少一条电迹线联接的应答器标签,所述应答器标签响应于出现在所述失禁垫上的水分而提供信号,以通知护理人员发生了失禁事件。
77.一种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为支承患者的吊兜主体,
围绕所述吊兜主体外边缘延伸的周边包边,
多个联接所述周边包边的附接带,以及
构造为改变所述身体部的宽度以升高和降低患者头部的身体部调节系统。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具有第一上部角和第二上部角,并且所述调节系统包括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第二可延展带单元,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吊兜主体的第一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一点互联,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与所述周边包边联接且使所述吊兜主体的第二外部角与所述周边包边上位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之间的第二点互联。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延展带单元和所述第二可延展带单元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上部角和所述第二上部角中的一个联接的第一带、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对应的一个联接的第二带以及带扣,所述带扣与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联接,且构造为允许调节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升高和降低所述吊兜主体的头部。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患者提升吊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兜主体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一硬挺度值的经编针织物,并且所述周边包边、所述多个附接带、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均包括至少一层具有第二硬挺度值的机织物,且所述第二硬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硬挺度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053855P | 2020-07-20 | 2020-07-20 | |
US63/053,855 | 2020-07-2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55798U true CN216455798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7694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01270.XU Active CN216455798U (zh) | 2020-07-20 | 2021-07-14 | 患者提升吊兜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36169B2 (zh) |
EP (1) | EP3943056B1 (zh) |
CN (1) | CN2164557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2981A (zh) * | 2022-10-07 | 2022-12-13 | 宋明泽 | 一种协助卧床人员大小便护理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46193B2 (en) * | 2019-03-15 | 2022-09-20 |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 Person lift systems |
US11382814B2 (en) * | 2020-10-30 | 2022-07-12 | Hsiao-Wen Chang | Hanging kit |
USD1021080S1 (en) * | 2022-01-18 | 2024-04-02 | Deli ZHANG | Lifting sling |
USD1019939S1 (en) * | 2022-01-18 | 2024-03-26 | Deli ZHANG | Lifting sl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35902A (en) * | 1955-05-24 | 1958-05-27 | Fash Bernice | Lifting sheet |
ATE28790T1 (de) | 1982-05-20 | 1987-08-15 | John Duncan Gordon Troup | Hilfsmittel fuer die behandlung von patienten. |
US4675925A (en) | 1986-04-03 | 1987-06-30 | Henrietta Littleton | Device for manipulating bedridden patients |
US5086530A (en) * | 1987-12-18 | 1992-02-11 | Blake Bonnae C | Quick-change sheet |
US5396670A (en) | 1993-10-08 | 1995-03-14 | Guardian Products, Inc. | Sling for a patient lifter |
GB2303331A (en) * | 1995-07-21 | 1997-02-19 | Nicholas Frederic Cra Matthews | Material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a patient lifting sling |
US6073280A (en) * | 1998-02-23 | 2000-06-13 | Farnum; Randal J. | Rescue and invalid support belt |
US6603403B2 (en) * | 2000-12-12 | 2003-08-05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Remote, wetness signaling system |
CA2703143A1 (en) | 2002-12-17 | 2004-07-08 | Breathablebaby, Llc | Crib shield system and other breathable apparatus |
JP4618582B2 (ja) * | 2005-03-25 | 2011-01-26 | 株式会社川島織物セルコン | スリングシート |
DE202006011546U1 (de) | 2006-07-28 | 2006-10-05 | Klattenhoff, Imke | Mobile Tragevorrichtung für Gehbehinderte |
GB0815154D0 (en) | 2008-08-20 | 2008-09-24 | Nasir Mohammed A | Disposable patient transfer assembly |
GB2466304B (en) * | 2008-12-20 | 2011-11-16 | Marcelle Anne-Marie Field | The adjustable support sling |
US8978905B2 (en) | 2010-07-02 | 2015-03-17 |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 Lift systems with continuous in-rail charging |
US8791321B2 (en) | 2010-08-26 | 2014-07-29 | Medline Industries, Inc. | Disposable absorbent lift device |
US9504621B2 (en) | 2011-06-09 | 2016-11-29 | Molnlycke Health Care Usa,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ient turning and repositioning with simultaneous off-loading of the bony prominences |
DK177505B1 (da) | 2011-09-19 | 2013-08-12 | Etac Ab | Skånsomt sejl til lift |
US20130117908A1 (en) | 2011-11-10 | 2013-05-16 | Donald J. Dyson | Lift pants for a patient lift system |
US9433548B2 (en) * | 2011-12-16 | 2016-09-06 |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 Person support device |
EP2641578B1 (en) * | 2012-03-22 | 2016-01-20 | Arjo Hospital Equipment AB | Patient sling |
KR102242889B1 (ko) | 2012-08-21 | 2021-04-21 | 헌트레이 테크놀로지 리미티드 | 환자 이송 장치 |
US9107789B2 (en) * | 2012-08-25 | 2015-08-18 | Alexander Brandorff | Invalid toileting safety sling |
US20150052681A1 (en) * | 2013-08-23 | 2015-02-26 | Crescia Hagler | Toileting S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ontinence Protection |
GB201413312D0 (en) * | 2014-07-28 | 2014-09-10 | Care And Independence Systems Ltd | Sling |
US9693919B2 (en) * | 2014-10-07 | 2017-07-04 | Medline Industries, Inc. | Patient transport device with strap concealment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
GB2531276A (en) | 2014-10-14 | 2016-04-20 | Care & Independence Systems Ltd | An improved sling |
US10039680B2 (en) * | 2014-10-27 | 2018-08-07 | Nurses Care, LLC | Body sling and patient handling sheets |
US10213349B2 (en) | 2015-02-25 | 2019-02-26 | Charleen Suzanne Solomon | Patient incontinence and lifting pad |
NL2014476B1 (nl) * | 2015-03-17 | 2017-01-17 | Slingcare Products B V | Tilband. |
AU2016286285B2 (en) | 2015-06-30 | 2021-05-13 | Arjohuntleigh Ab | Configurable patient sling |
US10398614B2 (en) | 2015-11-02 | 2019-09-03 | Sage Products, Llc |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lifting, moving, turning, and positioning a patient |
US10918548B2 (en) | 2017-06-01 | 2021-02-16 | Liko Research & Development Ab | Size adjustable sling |
CA3044312A1 (en) | 2018-05-28 | 2019-11-28 | Donald W. Wright | Sling for use in moving persons with limited mobility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21601270.XU patent/CN216455798U/zh active Active
- 2021-07-15 EP EP21185917.8A patent/EP3943056B1/en active Active
- 2021-07-15 US US17/376,262 patent/US1203616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62981A (zh) * | 2022-10-07 | 2022-12-13 | 宋明泽 | 一种协助卧床人员大小便护理的装置 |
CN115462981B (zh) * | 2022-10-07 | 2024-02-06 | 宋明泽 | 一种协助卧床人员大小便护理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43056A1 (en) | 2022-01-26 |
US20220015972A1 (en) | 2022-01-20 |
EP3943056B1 (en) | 2023-12-06 |
US12036169B2 (en) | 2024-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455798U (zh) | 患者提升吊兜 | |
US9877884B2 (en) | Patient sling | |
US4653131A (en) | Bed sheet restraint | |
US9693919B2 (en) | Patient transport device with strap concealment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 |
US5442821A (en) | Patient transfer sling | |
US6708356B1 (en) | Bedding article | |
JP3121217U (ja) | 介護用敷布、及び介護用敷布セット | |
EP2604241B1 (en) | Person support device | |
US20150047120A1 (en) | Body rotation and securing sling and methods of use | |
US20150245941A1 (en) | Baby restraining article | |
US4748701A (en) | Safety patient lift and transfer sling | |
DK9500236U4 (da) | Sele til invalidelift | |
EP1607009A1 (en) | Clothing for lower half of body of pregnant woman | |
CN216394530U (zh) | 一种医用翻身床单 | |
CN201040061Y (zh) | 多功能帆布担架 | |
CN214807191U (zh) | 一种腹部及会阴区引流装置收纳袋 | |
CN212997186U (zh) | 一种髋关节防脱位装置 | |
CN216148484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充气悬浮床单 | |
CN221534308U (zh) | 一种防跑偏的u型护理垫 | |
JP3108190U (ja) | 簡易担架 | |
CN213788428U (zh) | 一种一次性护理转运垫 | |
WO2022044244A1 (ja) | 介護用スリングシート | |
WO2012073209A1 (en) | A support device | |
CN217366243U (zh) | 新型腹部皮瓣移植术后上肢固定带 | |
CN214713071U (zh) | 一种医用悬挂式物品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