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7261U -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7261U
CN216447261U CN202121714523.4U CN202121714523U CN216447261U CN 216447261 U CN216447261 U CN 216447261U CN 202121714523 U CN202121714523 U CN 202121714523U CN 216447261 U CN216447261 U CN 216447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negative pressure
base
top seat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4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永生
刘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Lun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Lun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Lun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Lun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14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7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7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7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包括底座、玻璃贴合顶座、静电吸附定位板、气胀式密封机构和加压机构,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凸台,底座内加工有第一负压空腔,凸台上设置有第一负压通孔,玻璃贴合顶座的工作面上加工有定位槽,玻璃贴合顶座的底部成型有定位框,玻璃贴合顶座内加工有第二负压空腔,定位槽的槽底处设置有第二负压通孔。其一,通过凸台、定位槽和定位板将手机内外屏和贴胶都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并通过负压将手机内外屏吸附住,这样定位效果好并且便于贴合,其二,通过在玻璃定位板上的加压机构,直接在手机外屏与双面胶贴贴合时同步加压,并且在玻璃定位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密封机构使加压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背景技术
触摸屏常常采用双面胶贴将手机内屏和手机外屏粘连在一起,目前在对电容式触摸屏的地面进行贴合胶纸时,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或用简易对位板辅助手工贴合,因其治具简单,所以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只能起到定位效果,这种传统的治具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诸多的缺点:
其一,在将贴胶贴合的时候通过手动将胶贴慢慢对准触控屏,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其二,在将胶贴贴到触控屏上之后,还需要将贴好的触控屏放进真空贴合机进行除气泡,这样使工作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凸台,所述底座内加工有一个第一负压空腔,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负压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负压通孔;
玻璃贴合顶座,所述玻璃贴合顶座的工作面上加工有一个定位槽,所述玻璃贴合顶座的底部成型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框,所述玻璃贴合顶座内加工有第二负压空腔,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负压空腔相连通的第二负压通孔;
静电吸附定位板,其底面通过静电方式吸附双面胶贴;
气胀式密封机构,固定设置在定位框的内壁上,用于填充定位框与底座侧壁之间的间隙;
加压机构,固定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上,用于同时向定位框内侧以及气胀式密封机构中充气;
其中,静电吸附定位板和玻璃贴合顶座可替换的设置于底座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上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底座的顶部两侧的第一定位孔,并且在最外侧的四个第一定位孔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竖直向上的定位杆,所述玻璃贴合顶座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静电吸附定位板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三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一拐角处加工有一个形状与拐角相同并且向上突起的定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加工有一个与第一负压空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通孔,所述第一排气通孔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水平向外伸出的第一气管接头,所述玻璃贴合顶座的上端加工有一个与第二负压空腔相连通的第二排气通孔,所述第二排气通孔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气管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
第一进气管,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上,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的工作面上,另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的侧面上;
第三气管接头,同轴设置在第一进气管内侧,所述第三气管接头的外侧与第一进气管的内壁紧密贴合;
若干条状压力槽,水平设置在定位槽和第二负压空腔之间,每个所述条状压力槽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定位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气胀式密封机构包括:
两个矩形环状槽,分别设置在定位框靠近底座一侧的下端和底座靠近玻璃贴合顶座一侧的上端,所述定位框上的矩形环状槽靠近第一进气孔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第一进气管和矩形环状槽;
矩形环状气囊,固定设置在矩形环状槽内,所述矩形环状气囊的一侧粘连在矩形环状槽的槽底,所述矩形环状气囊的充气口与第二进气管同轴设置,所述充气口的外侧与第二进气管的内侧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凸台、定位槽和定位板将手机内外屏和贴胶都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并通过负压将手机内外屏吸附住,这样定位效果好并且便于贴合;
其二,通过在玻璃定位板上的加压机构,直接在手机外屏与双面胶贴贴合时同步加压,并且在玻璃定位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密封机构使加压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外屏与贴胶贴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胶与手机内屏贴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吸附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贴合顶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贴合顶座与底座贴合时沿A-A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贴合顶座与底座贴合时沿B-B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底座;2-凸台;3-第一负压空腔;4-第一负压通孔;5-玻璃贴合顶座;6- 定位槽;7-定位框;8-第二负压空腔;9-第二负压通孔;10-静电吸附定位板;11- 气胀式密封机构;12-加压机构;13-第一定位孔;14-定位杆;15-第二定位孔; 16-第三定位孔;17-定位板;18-第一排气通孔;19-第一气管接头;20-第二排气通孔;21-第二气管接头;22-第一进气管;23-第三气管接头;24-条状压力槽; 25-矩形环状槽;26-第二进气管;27-矩形环状气囊;28-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凸台2,所述底座1内加工有一个第一负压空腔3,所述凸台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负压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负压通孔4;
玻璃贴合顶座5,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工作面上加工有一个定位槽6,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底部成型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框7,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 内加工有第二负压空腔8,所述定位槽6的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负压空腔 8相连通的第二负压通孔9;
静电吸附定位板10,其底面通过静电方式吸附双面胶贴;
气胀式密封机构11,固定设置在定位框7的内壁上,用于填充定位框7与底座1侧壁之间的间隙;
加压机构12,固定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上,用于同时向定位框7内侧以及气胀式密封机构11中充气;
其中,静电吸附定位板10和玻璃贴合顶座5可替换的设置于底座1之上。
贴胶工作前,先将第一负压空腔3和第二负压空腔8与空气负压机通过软管相连接,启动空气负压机,然后我们开始进行贴胶工作,首先先将双面胶贴撕开一面,然后通过静电方式将双面胶贴未撕开的一面吸附在静电吸附定位板10上,再将手机内屏放置在凸台2上,通过负压吸附在凸台2上,然后将静电吸附定位板10盖在凸台2的正上方,并且用力向下挤压静电吸附定位板10,将双面胶贴完全贴合在手机内屏上,然后将静电吸附定位板10取下,此时将手机外屏的外表面贴合玻璃贴合顶座5的定位槽6的槽底放置,在通过负压吸附在定位槽6 中,再将双面胶贴的未撕开面撕开,此时将玻璃贴合顶座5盖在凸台2正上方,再通过加压机构12同时向定位框7内侧以及气胀式密封机构11中充气,此时形成密封环境,通过空气压力将手机外屏紧压在双面胶贴上,最后关闭所有的空气负压机和加压机构12,将玻璃贴合顶座5取下,这样就可以使手机外屏与双面胶贴完美结合并且不会出现气泡。
所述底座1的顶部上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底座1的顶部两侧的第一定位孔 13,并且在最外侧的四个第一定位孔13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竖直向上的定位杆14,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13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5,所述静电吸附定位板10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13一一对应的第三定位孔 16。
先将四根定位杆14旋进第一定位孔13中,将相对应第二定位孔15与定位杆14一一对好,然后再将静电吸附定位板10盖在凸台2上方,这样可以完美定位,实现双面胶贴和手机内屏的完美贴合,取下静电吸附盖板之后,再将相对应的第三定位孔16与定位杆14一一对好,将玻璃贴合顶座5放置在凸台2上方,使双面胶贴与手机外屏的完美贴合。
所述凸台2的一拐角处加工有一个形状与拐角相同并且向上突起的定位板 17。
将手机内屏放置在凸台2上的时候,其一个拐角与定位板17紧紧贴合,这样就可以将手机内屏与凸台2完美贴合,为后期贴胶提供方便。
所述底座1的一侧加工有一个与第一负压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排气通孔18,所述第一排气通孔18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水平向外伸出的第一气管接头19,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上端加工有一个与第二负压空腔8相连通的第二排气通孔 20,所述第二排气通孔20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气管接头21。
在第一气管接头19和第二气管接头21上都套设一根软管,通过软管将空气负压机与第一气管接头19和第二气管接头21相连接,为第一负压空腔3和第二负压空腔8提供负压,起到吸附手机内外屏的效果。
所述加压机构12包括:
第一进气管22,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上,所述第一进气管22的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的工作面上,另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的侧面上;
第三气管接头23,同轴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2内侧,所述第三气管接头23 的外侧与第一进气管22的内壁紧密贴合;
若干条状压力槽24,水平设置在定位槽6和第二负压空腔8之间,每个所述条状压力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定位槽6的两侧。
在第三气管接头23上套设有一根软管,软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空气增压机的输出端上,通过空气加压机的输出,通过第一进气管22填充进定位框7中,然后填充进条形压力槽中,通过空气压力使手机内屏压紧在双面胶贴上。
所述气胀式密封机构11包括:
两个矩形环状槽25,分别设置在定位框7靠近底座1一侧的下端和底座1 靠近玻璃贴合顶座5一侧的上端,所述定位框7上的矩形环状槽25靠近第一进气孔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6,所述第二进气管26连通第一进气管22 和矩形环状槽25;
矩形环状气囊27,固定设置在矩形环状槽25内,所述矩形环状气囊27的一侧粘连在矩形环状槽25的槽底,所述矩形环状气囊27的充气口28与第二进气管26同轴设置,所述充气口28的外侧与第二进气管26的内侧紧密贴合。
将矩形环状气囊27的一侧完全粘贴在矩形环状槽25的槽底上,通过空气增压机向第二进气管26里输送空气,使矩形环状气囊27充气,充满后,矩形环状气囊27和两个矩形环状槽25完美贴合,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凸台(2),所述底座(1)内加工有一个第一负压空腔(3),所述凸台(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负压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负压通孔(4);
玻璃贴合顶座(5),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工作面上加工有一个定位槽(6),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底部成型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定位框(7),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内加工有第二负压空腔(8),所述定位槽(6)的槽底处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负压空腔(8)相连通的第二负压通孔(9);
静电吸附定位板(10),其底面通过静电方式吸附双面胶贴;
气胀式密封机构(11),固定设置在定位框(7)的内壁上,用于填充定位框(7)与底座(1)侧壁之间的间隙;
加压机构(12),固定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上,用于同时向定位框(7)内侧以及气胀式密封机构(11)中充气;
其中,静电吸附定位板(10)和玻璃贴合顶座(5)可替换的设置于底座(1)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上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底座(1)的顶部两侧的第一定位孔(13),并且在最外侧的四个第一定位孔(13)上固定设置有四个竖直向上的定位杆(14),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13)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5),所述静电吸附定位板(10)的底部上加工有与第一定位孔(13)一一对应的第三定位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的一拐角处加工有一个形状与拐角相同并且向上突起的定位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加工有一个与第一负压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排气通孔(18),所述第一排气通孔(18)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水平向外伸出的第一气管接头(19),所述玻璃贴合顶座(5)的上端加工有一个与第二负压空腔(8)相连通的第二排气通孔(20),所述第二排气通孔(20)内侧同轴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上伸出的第二气管接头(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12)包括:
第一进气管(22),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上,所述第一进气管(22)的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的工作面上,另一端设置在玻璃贴合顶座(5)的侧面上;
第三气管接头(23),同轴设置在第一进气管(22)内侧,所述第三气管接头(23)的外侧与第一进气管(22)的内壁紧密贴合;
若干条状压力槽(24),水平设置在定位槽(6)和第二负压空腔(8)之间,每个所述条状压力槽(2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定位槽(6)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式密封机构(11)包括:
两个矩形环状槽(25),分别设置在定位框(7)靠近底座(1)一侧的下端和底座(1)靠近玻璃贴合顶座(5)一侧的上端,所述定位框(7)上的矩形环状槽(25)靠近第一进气孔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6),所述第二进气管(26)连通第一进气管(22)和矩形环状槽(25);
矩形环状气囊(27),固定设置在矩形环状槽(25)内,所述矩形环状气囊(27)的一侧粘连在矩形环状槽(25)的槽底,所述矩形环状气囊(27)的充气口(28)与第二进气管(26)同轴设置,所述充气口(28)的外侧与第二进气管(26)的内侧紧密贴合。
CN202121714523.4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Active CN216447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4523.4U CN216447261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4523.4U CN216447261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7261U true CN216447261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4523.4U Active CN216447261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7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6029B (zh) 一种曲面玻璃屏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211467477U (zh) 一种气囊抽真空手机屏幕贴膜机
CN217046120U (zh) 真空贴合设备的上吸附平台
CN216447261U (zh) 一种触控屏的同步加压贴胶治具
CN214354321U (zh) 一种屏幕泡棉贴合治具
CN114355646B (zh) 一种多点施压及多点厚度监测的手机液晶屏粘接装置
CN206807876U (zh) 双背胶泡棉贴合组件及工装
CN109264074A (zh) 贴膜装置
CN115289120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贴合设备
CN212172721U (zh) 一种带有压平功能的贴胶带工具
CN210968573U (zh) 一种背胶贴附治具
CN115027733A (zh) 一种手机平板贴膜装置
CN210271560U (zh) 一种无需使用粘性膜的曲面贴合治具
CN209648666U (zh) 一种双面板生产用数板架
CN219115824U (zh) 一种贴膜组件
CN215970099U (zh) 一种轻便手机贴膜机
CN205615148U (zh) 电木贴膜治具
CN111565242A (zh) 一种胶盒配件及应用该胶盒配件的胶盒加工工艺
CN219475942U (zh) 一种触控屏贴合加工用双面贴附设备
CN218988375U (zh) 一种双面胶贴附治具
CN2678871Y (zh) 真空热压板片复合机
CN218383652U (zh) 一种医院用的取片结构
CN205408157U (zh) 用于汽车扬声器的泡棉贴附治具
CN212219346U (zh) 玻璃盖板贴胶机构
CN209012084U (zh) 防喘震的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