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2597U -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2597U
CN216432597U CN202122293928.1U CN202122293928U CN216432597U CN 216432597 U CN216432597 U CN 216432597U CN 202122293928 U CN202122293928 U CN 202122293928U CN 216432597 U CN216432597 U CN 216432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at exchange
channel
tube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39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俊峰
高强
蒋建龙
位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939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2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2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259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881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50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其中,该换热器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第四管、换热管和翅片。第一管包括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管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使连接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换热管的数量与连接于第三管和第四管之间的换热管的数量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及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可以使多系统换热器对应不同的部分负荷工况,使得该制冷系统能够匹配不同负荷运行要求,有利于提高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器和具有该换热器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中包括多个可单独运行的制冷系统以适应不同的运行要求,几个系统会共用一个或者多个换热器,几个系统之间相互隔离并可独立工作。以双系统空调机组为例,其使用的微通道换热器共用于两个系统,使用于两个系统的换热单元往往设计成相同的换热能力或者相同的结构。当系统在部分负荷下工作时,即单个系统工作时,由于换热单元与系统运行工况可能不匹配,影响换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器对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换热器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微通道扁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不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为多个,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所述第一管包括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管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不相等;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换热管;还包括翅片,至少部分所述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管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小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二换热管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相较于所述第二管邻近所述第一管设置,所述第四管相较于所述第一管邻近所述第二管设置,所述第二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管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互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设置,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五管和第六管,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所述第三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一管互不连通,所述第五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在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换热管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管包括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不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第三通道连通,部分所述第四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第四通道连通,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和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之和为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之和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相较于所述第二管邻近所述第一管设置,所述第四管相较于所述第一管邻近所述第二管设置,所述第二管包括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经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还包括第七通道,所述第七通道经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四管包括第六通道,所述第六通道经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管还包括第八通道,所述第八通道经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三管的水力直径,和/或所述第二管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四管的水力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长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换热器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其中,包括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包括多个制冷系统,多个所述制冷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制冷系统共用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所述至少两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换热器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包括多个制冷系统,多个所述制冷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制冷系统共用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所述至少两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换热器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及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可以使多系统换热器对应不同的部分负荷工况,使得该制冷系统能够匹配不同负荷运行要求,有利于提高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换热器的流路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7为图5所示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8为根据申请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换热器的流路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11为图9所示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换热器的流路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15为图13所示换热器的正视图;
图16为图12所示换热器的另一种流路示意图;
图17为隔板在第一管中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1-第一管;11-第一通道;12-第三通道;2-第二管;
21-第五通道;22-第七通道;3-第三管;31-第二通道;32-第四通道;4-第四管;41-第六通道;42-第八通道;5-第一换热管;6-第二换热管;7-翅片;8-隔板;9-第五管;10-第六管;101-第三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对于双制冷系统换热器而言,两个系统中的压缩机能力比可以决定两个系统中换热量之比,在一些应用案例中,两个系统中的压缩机能力并不相同或者成整数倍关系。如此各系统中共用的换热器的两个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需要分别于两个系统的压缩机能力进行匹配。如果共用的换热器是微通道换热器且两个换热单元采用共同的迎风面积,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系统对应的微通道扁管数量进行匹配,但由于翅片共用的关系,会降低换热单元的实际换热能力,从而影响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换热性能。而且,如果共用的换热器也需要在蒸发工况下工作,换热量较小的换热单元的集流管中气液分离现象严重,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换热效率。
为此,如图1至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第一管1、第二管2、第三管3、第四管4、换热管和翅片7。其中,换热管为微通道扁管,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第一换热管5与第二换热管6不连通。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均为多个,且至少部分第一换热管5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至少部分第二换热管6连通第三管3和第四管4。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沿第一管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6在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换热管5,即两个第一换热管5之间可以具有两个第二换热管6。此外,至少部分翅片7设置于在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换热管之间,具体地,当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相邻时,翅片7设置于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之间,当两个第一换热管5相邻或两个第二换热管6相邻时,翅片7设置于两个第一换热管5之间或两个第二换热管6之间。
其中,第一管1包括第一通道11,第三管3包括第二通道31,第一通道11与第一换热管5连通,第二通道31与第二换热管6连通,第一通道11在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或小于第二通道31在第三管3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通道11在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二通道31在第三管3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例进行说明。
通常使用的双制冷系统换热器,其第一管和第三管的长度一般相同,使包括第一管的换热单元和包括第三管的换热单元具有相同的换热能力。而本申请中,第一通道11在第一管1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第二通道31在第三管3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使连接于第一管1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小于连接于第三管3的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且第二换热管工作时翅片7换热性能可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使包括第一管1的换热单元和包括第三管3的换热单元具有不同的换热能力。当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需要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根据实际启动包括第一管1的换热单元工作或者包括第三管3的换热单元工作,可以根据环境要求匹配各种不同的运行工况。当然,也可以通过增长或缩短第一管1中第一通道11的长度,以改变连接第一通道11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和位置,从而能够改变包括第一管1的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以及整个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的换热能力,使该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能够匹配各种不同负荷运行要求,可以提高换热器对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其中,第一管1和第三管3的水力直径可以不同,第二管2和第四管4的水力直径也可以不同。具体地,即第一管1的水力直径小于第三管3的水力直径,和/或第二管2的水力直径小于第四管4的水力直径。此外,第一换热管5和第二换热管6的宽度及长度也可以不同,具体地,第一换热管5的宽度大于第二换热管6的宽度,和/或第二换热管6的长度大于第一换热管5的长度。由此,可以使换热器的不同换热流路具有不同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通道11的长度等于第一管1的长度,第二通道31的长度等于第三管3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道11在第一管1的轴向上延伸,第二通道31在第三管3的轴向上延伸。其中第一管1的长度小于第三管3的长度,与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第二通道31连通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不同,第一换热管5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和与第二通道31连通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的比值为6:13,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和与第二通道31连通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的比值为7: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换热管5连通第一管1和第二管2,多个第一换热管5沿第一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由于第一管1的长度相对较短,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可以减少,同时相邻的第一换热管5之间间隔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放置在换热管之间的翅片的换热性能。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较短的第一管1有利于减少气液分离。另外多个第二换热管6连通第三管3和第四管4,根据系统的设计和压缩机情况,匹配不同的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有利于系统能效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与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小于与第二通道31连通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使包括第一管1的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小于包括第三管3的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当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需要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根据部分负荷运行的需求选择换热能力较强的包括第三管3的换热单元工作,也可以选择换热能力较弱的包括第一管1的换热单元工作,可以实现根据环境要求匹配各种不同的运行工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3相较于第二管2邻近第一管1设置,第四管4相较于第一管1邻近第二管2设置,第二管2的长度小于第四管4的长度。其中,第一管1、第二管2和第一换热管5可以形成一个换热单元,第三管3、第四管4和第二换热管6可以形成一个换热单元,两个换热单元具有不同的换热能力,从而在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更灵活地选择两个换热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单元工作。其中,第一管1和第二管2的长度可以相等,第三管3和第四管4的长度可以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管1包括第三通道12,第三通道12与第二换热管6连通,第三通道12与第一通道11互不连通,第一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沿第一管1长度方向设置。部分第二管2与第一换热管5、第一通道11连通,另一部分第二管2与第二换热管6、第三通道12连通,第一管1包括隔板8,隔板8分隔第一通道11和第三通道12。
其中,第三管3、第二换热管6和第四管4可以形成第一流路,第一通道11、第一换热管5中的通道和部分第二管2中的通道形成第二流路,第三通道12、第二换热管6中的通道和另一部分第二管2中的通道可以形成第三流路。其中,包括第二流路的换热单元和包括第三流路的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可以根据实际负荷运行的要求选择三个制冷流路中最匹配的换热单元进行工作,从而使该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可以实现根据环境要求匹配各种不同的运行工况,同时提升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管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管,隔板8密封设置于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以将第一管1内的通道分隔成两段,使隔板8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1所示,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五管9和第六管10,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101。其中,第三换热管101连通第五管9和第六管10,第五管9与第一管1互不连通,第五管9的长度小于第三管3的长度,第三换热管101的数量小于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在第三管3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换热管6与第三换热管101间隔设置。
其中,第五管9和第一管1可以同轴设置,且第五管9和第一管1间隔设置,使第五管9和第一管1互不连通,第六管10和第二管2可以同轴设置,第六管10和第二管2间隔设置,使第六管10和第二管2互不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管1中的通道、第一换热管5中的通道和第二管2中的通道之间可以形成流路一,第三管3中的通道、第二换热管6中的通道和第四管4中的通道之间可以形成流路二,第五管9中的通道、第三换热管101中的通道和第六管10中的通道之间可以形成流路三。其中,由于第五管9的长度小于第三管3的长度,且第三换热管101的数量小于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使流路三的换热能力小于流路二的换热能力。此外,第一管1的长度与第五管9的长度可以相等或不等,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与第三换热管101的数量可以相等或不等,使流路一和流路三的换热能力相同或不同。由此,可以使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的换热能力更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负荷的运行工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一管1包括第三通道12,第三通道12与第二换热管6连通;第三管3包括第四通道32,第四通道32与第一换热管5连通;第一通道11与第三通道12不连通,第二通道31与第四通道32不连通,第一通道11与第四通道32连通,第二通道31与第三通道12连通。部分第二管2与第一换热管5、第一通道11连通,另一部分第二管2与第二换热管6、第三通道12连通;部分第四管4与第二换热管6、第二通道31连通,另一部分第四管4与第一换热管5、第四通道32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第一换热管5中的通道和部分第二管2中的通道可以形成流路一,第三通道12、第二换热管6中的通道和另一部分第二管2中的通道可以形成流路二,第二通道31、第二换热管6中的通道和部分第四管4中的通道可以形成流路三,另一部分第四管4中的通道、第一换热管5中的通道和第四通道32可以形成流路四。其中,一个换热单元包括流路一和流路四,另一个换热单元包括流路二和流路三。
本实施例形成的四个制冷流路,各个流路的换热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地,可以定义与第一通道11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和与第四通道32连通的第一换热管5的数量之和为第一数值,与第二通道31连通的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和与第三通道12连通的第二换热管6的数量之和为第二数值,该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可以不相等。由此,可以使上述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的换热能力不同,当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需要部分负荷运行时,可以选择相匹配的换热单元工作,根据系统的设计和压缩机情况,匹配不同换热管的数量,有利于系统能效的提升。其中,第二通道31和第四通道32可以通过隔板8分隔。
具体地,第三管3相较于第二管2邻近第一管1设置,第四管4相较于第一管1邻近第二管2设置;第二管2包括第五通道21,第五通道21经第一换热管5与第一通道11连通,第二管2还包括第七通道22,第七通道22经第二换热管6与第三通道12连通。第四管4包括第六通道41,第六通道41经第二换热管6与第二通道31连通,第四管4还包括第八通道42,第八通道42经第一换热管5与第四通道32连通。
其中,第一通道11、第一换热管5中的通道和第五通道21可以形成流路一,第三通道12、第二换热管6和第七通道22可以形成流路二,第二通道31、第二换热管6和第六通道41可以形成流路三,第四通道32、第一换热管5和第八通道42可以形成流路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其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其中,该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包括多个制冷系统,多个制冷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制冷系统共用至少一个换热器,换热器为至少两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该换热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制冷流路,制冷流路中的第一管1、第二管2、第三管3及第四管4均为集流管,通过在不同制冷流路中设计不同长度的集流管及换热管的数量,可以使不同的制冷流路具有不同的换热能力,从而使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具有不同的换热能力,使该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负荷运行要求,有利于提高部分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和第二管;
第三管和第四管;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微通道扁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不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管为多个,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
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多个,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
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三管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三管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不相等;
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沿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管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换热管;
还包括翅片,至少部分所述翅片设置于在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管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小于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相较于所述第二管邻近所述第一管设置,所述第四管相较于所述第一管邻近所述第二管设置,所述第二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管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互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一管长度方向设置,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管和第六管;
所述换热管还包括第三换热管;
所述第三换热管连通所述第五管和所述第六管,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一管互不连通,所述第五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所述第三换热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在所述第三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三换热管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包括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通;
所述第三管包括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不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部分所述第四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第四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和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之和为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和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之和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数值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相较于所述第二管邻近所述第一管设置,所述第四管相较于所述第一管邻近所述第二管设置;
所述第二管包括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经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还包括第七通道,所述第七通道经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所述第四管包括第六通道,所述第六通道经所述第二换热管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管还包括第八通道,所述第八通道经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或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三管的水力直径,和/或所述第二管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第四管的水力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换热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长度。
10.一种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制冷系统,多个所述制冷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制冷系统共用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所述至少两个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和/或冷凝器,所述换热器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122293928.1U 2021-09-03 2021-09-18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Active CN216432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3928.1U CN216432597U (zh) 2021-09-18 2021-09-18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PCT/CN2022/116881 WO2023030508A1 (zh) 2021-09-03 2022-09-02 换热器和多系统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3928.1U CN216432597U (zh) 2021-09-18 2021-09-18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2597U true CN21643259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2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3928.1U Active CN216432597U (zh) 2021-09-03 2021-09-18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2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970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EP1058080B1 (en) Heat exchanger
US5203407A (en) Vehicle-loaded parallel flow type heat exchanger
EP0930477B1 (en) Liquid cooled, two phase heat exchanger
EP2313733A2 (en) Integrated multi-circuit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U2012208123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5783338B (zh) 热交换器
CN216745034U (zh) 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CN107702382B (zh) 微通道蒸发器
CN210532743U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01149195A (zh) 汽车空调用平行流蒸发器
CN216432597U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10595111A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11780459B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10128532U (zh) 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217464958U (zh) 微通道换热器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KR20130057712A (ko) 이중 열교환기를 구비한 히트펌프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EP4060252B1 (en) Heat transfer pipe and heat exchanger
CN210320743U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108775825B (zh) 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EP1447636A1 (en) Heat exchanger
JP6887075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CN112629077A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20083187U (zh) 微通道换热器、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