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0307U - 轮毂轴承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轮毂轴承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0307U
CN216430307U CN202123109503.7U CN202123109503U CN216430307U CN 216430307 U CN216430307 U CN 216430307U CN 202123109503 U CN202123109503 U CN 202123109503U CN 216430307 U CN216430307 U CN 216430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assembly
cavity
h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95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祖欣
程俊
贺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g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ig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ig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ig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095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0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0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0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轮毂轴承总成,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毂轴,所述轮毂轴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总成,所述腔体的右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腔体的内顶部与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油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润滑油的温度,从而配合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降温,有效地提高轮毂轴承的散热效率,使得润滑油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有利于降低轮毂轴承的磨损,提高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轮毂轴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轮毂轴承总成。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传统的汽车车轮用轴承是由两套圆锥滚子轴承或球轴承组合而成的,轴承的安装、涂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调整都是在汽车生产线上进行的,这种结构使得其在汽车生产厂装配困难、成本高、可靠性差,而且汽车在维修点维护时,还需要对轴承进行清洗、涂油和调整,轮毂轴承单元是在标准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两套轴承做为一体,具有组装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调整、重量轻、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为密封轴承可事先装入润滑脂、省略外部轮毂密封及免于维修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轿车中,在载重汽车中也有逐步扩大应用的趋势。
现有技术的轮毂轴承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轴承的散热效果不好,使得轮毂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高温会降低润滑油的油膜厚度,使得会加剧轮毂轴承的磨损,从而降低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轮毂轴承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轮毂轴承总成,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毂轴,所述轮毂轴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总成,所述腔体的右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腔体的内顶部与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一油封与第二油封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外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与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边缘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油封与第二油封均与限位槽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圈的内表面与轮毂轴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珠的表面安装有保持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圈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耳板分布在外圈的两侧且为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耳板的左右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筋板,所述筋板的下表面与外圈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筋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圈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ABS传感器,所述外圈的内侧表面且位于环形凹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法兰盘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轮毂轴承总成,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润滑油的温度,从而配合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降温,有效地提高轮毂轴承的散热效率,使得润滑油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有利于降低轮毂轴承的磨损,提高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轮毂轴承总成,通过使用筋板,可以有效地提高耳板定位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轮毂轴承推与汽车装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轮毂轴承总成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轮毂轴承总成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轮毂轴承总成的外部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法兰盘;2、外圈;3、ABS传感器;4、耳板;5、安装孔;6、滚珠;7、螺栓;8、第一油封;9、温度传感器;10、半导体制冷片;11、控制器总成;12、电源;13、第二油封;14、筋板;15、轮毂轴;16、腔体;17、限位槽;18、保持架;19、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毂轴承总成: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毂轴15,轮毂轴15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腔体16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总成11,腔体16的右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12,腔体16的内顶部与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0,外圈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ABS传感器3,外圈2的内侧表面且位于环形凹槽19之间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法兰盘1的内部设置有螺栓7,螺栓7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9检测轮毂轴15与外圈2之间润滑油的温度,当检测到润滑油的温度过高时,此时控制器总成11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启动进行制冷,通过轮毂轴15传递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低温对高温的润滑油进行降温散热,控制器总成11、半导体制冷片10、温度传感器9均是通过车载电源进行进行供电,电源12是作为辅助备用电源使用的。
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油封8,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油封13,通过使用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可以与外圈2与轮毂轴15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可以有效地防止润滑油发生泄漏的作用,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外圈2。
外圈2的内表面与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边缘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7,通过使用限位槽17是为了方便对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进行定位固定的作用,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均与限位槽17配合连接,外圈2的内表面与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9,通过设置环形凹槽19可以有效地方便滚珠6进行滑动的作用,环形凹槽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6,滚珠6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使用滚珠6滚动,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多个滚珠6的表面安装有保持架18,通过使用保持架18是为了方便使得滚珠6各个间距保存不变,防止外圈2与轮毂轴15发生脱落的作用。
外圈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耳板4,通过使用耳板4是为了方便进行定位连接的作用,耳板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耳板4分布在外圈2的两侧且为对称设置,起到方便提高定位的稳定性的作用。
耳板4的左右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筋板14,通过使用筋板14是为了方便提高耳板4定位连接的稳定性的作用,筋板14的下表面与外圈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筋板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筋板1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9检测轮毂轴15与外圈2之间润滑油的温度,当检测到润滑油的温度过高时,此时控制器总成11控制半导体制冷片10启动进行制冷,通过轮毂轴15传递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低温对高温的润滑油进行降温散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轮毂轴承总成,包括法兰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轮毂轴(15),所述轮毂轴(15)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左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总成(11),所述腔体(16)的右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源(12),所述腔体(16)的内顶部与内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油封(8),所述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右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二油封(13),所述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的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外圈(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的内表面与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边缘处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第一油封(8)与第二油封(13)均与限位槽(17)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的内表面与轮毂轴(15)的外表面且靠近左右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9),所述环形凹槽(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珠(6),所述滚珠(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珠(6)的表面安装有保持架(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耳板(4),所述耳板(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耳板(4)分布在外圈(2)的两侧且为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4)的左右侧表面且靠近底部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筋板(14),所述筋板(14)的下表面与外圈(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筋板(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板(14)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ABS传感器(3),所述外圈(2)的内侧表面且位于环形凹槽(19)之间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内部设置有螺栓(7),所述螺栓(7)的数量为多个。
CN202123109503.7U 2021-12-10 2021-12-10 轮毂轴承总成 Active CN216430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9503.7U CN216430307U (zh) 2021-12-10 2021-12-10 轮毂轴承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9503.7U CN216430307U (zh) 2021-12-10 2021-12-10 轮毂轴承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0307U true CN21643030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9503.7U Active CN216430307U (zh) 2021-12-10 2021-12-10 轮毂轴承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0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0273B2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having lubrication systems with cooling fins
CN216430307U (zh) 轮毂轴承总成
CN209795076U (zh) 一种微车后桥分总成
CN213399405U (zh) 一种可控温式散热器
CN209818532U (zh) 采煤机专用调心滚子轴承
CN217177161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机械轴承底座
CN212744976U (zh) 一种减速器结构及汽车车桥
CN212985793U (zh) 一种耐高温家用风扇轴承
CN210599903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滑动轴承
CN2597739Y (zh) 一种轮毂轴承
CN21669189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轴承座
CN108134470B (zh) 紧凑型牵引电机端盖
CN2152679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机
CN219119682U (zh) 一种制动盘结构及制动系统
CN207853636U (zh) 一种电机端盖、驱动电机及电动汽车
CN219413255U (zh) 冷墩机专用调心滚子轴承
CN2392028Y (zh) 新型轴承装置
CN215762877U (zh) 一种高效运转轴承
CN217002674U (zh) 一种内圈带槽式圆锥滚子轴承
CN216867320U (zh) 一种物流车后桥轴承
CN219975140U (zh) 静压式高精度轴承轴承套
CN215762802U (zh) 一种低摩擦三唇密封式轮毂轴承
CN215521629U (zh) 一种双油腔润滑高密封轮毂单元
CN216842687U (zh) 一种便于检修保养的轮毂轴承
CN2178985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