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4389U -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4389U
CN216424389U CN202122383756.7U CN202122383756U CN216424389U CN 216424389 U CN216424389 U CN 216424389U CN 202122383756 U CN202122383756 U CN 202122383756U CN 216424389 U CN216424389 U CN 216424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ug
box body
bottom plate
lug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37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石林
焦毕
秦建辉
胡宗杰
王佳丽
周万龙
姚伍军
王浩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37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4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4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4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包括吊耳底板,所述吊耳底板包括能够与箱体顶角处的横梁相贴合的固定部以及由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的吊耳连接部,所述吊耳连接部保持水平状态;所述吊耳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所述吊耳底板向外延伸并连接所述横梁。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吊耳为焊接结构,安装底板折弯角度与箱体横梁的斜度相匹配,能够有效降低吊耳所受的应力强度,减少应力集中,使得吊耳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来实现对牵引设备的固定,加强板位于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弯折,不仅能够保证吊耳与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空间,还能够提高吊耳连接部与加强板连接处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悬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中,车底安装的牵引设备通过吊耳固定在车底边梁上,一般需要通过在设备箱体上设置吊耳,然后通过吊耳将设备箱体安装于边梁上,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设备箱体来说,必须要增加吊耳的长度才能够够到边梁,但是吊耳的强度随长度的增加而降低,目前的吊耳强度不够,无法支撑设备箱体。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设备箱体吊耳,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安全可靠地将设备箱体连接到边梁上,简化安装步骤,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有利于降低应力强度,减少应力集中,使得吊耳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来实现对牵引设备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包括:
吊耳底板,所述吊耳底板包括能够与箱体顶角处的横梁相贴合的固定部以及由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的吊耳连接部,所述吊耳连接部保持水平状态;所述吊耳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所述吊耳底板向外延伸并连接所述横梁,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之间的角度与横梁的斜度相匹配,使得所述吊耳连接部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有利于降低整个吊耳的应力强度,减少应力集中,提高吊耳的强度,设置的加强板能够进一步加强吊耳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耳连接部中间处开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通孔,通过本实施方式,在吊耳连接部中间处开设的通孔,配合螺栓穿过所述通孔而与车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耳底板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板,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两个加强板之间,通过本实施方式,并列设置在所述吊耳底板上的两个加强板,能够提高吊耳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两个加强板之间,避免所述加强板将与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空间挡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贴合所述横梁的端面,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横梁的上表面,通过本实施方式,将所述固定部贴合在所述横梁的端面上,并将连接在所述吊耳连接部上的加强板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连接,使得所述吊耳底板、加强板以及横梁构成一体,同时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使得所述加强板能够对所述横梁起到最大支持作用,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横梁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共面,通过本实施方式,使得所述固定部能够完全与所述横梁的端面贴合,从而使整个吊耳结构更加稳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耳底板整体呈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吊耳连接部弯折一定角度的弯折结构,所述加强板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通过本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沿所述吊耳连接部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即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吊耳连接部在同一水平上,使得在提升设备箱体的过程中,吊耳所受到的力能够得到均匀分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180°,通过本实施方式,使得所述固定部在与所述横梁贴合后,所述吊耳连接部能够保持在水平状态,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的受力夹角小于90°,提高吊耳底板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的端面与其上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吊耳连接部弯折的角度相同,通过本实施方式,使得所述吊耳底板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时,所述固定部能够与所述横梁的端面完全贴合,同时所述吊耳连接部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吊耳底板的连接部以及水平延伸出所述吊耳底板的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同时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本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的连接部同时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所述加强板的延伸部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加强板不仅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同时将所述吊耳底板和所述横梁紧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本实施方式,使得连接部能够为吊耳连接部预留出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加强板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弯折,以扩大所述通孔所在区域的面积,通过本实施方式,由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下设备较多,为了满足设备维护空间等要求,设备安装空间严重不足,通过将所述加强板位于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弯折,能够保证吊耳与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空间,于此同时,将所述加强板弯折相对于不弯折而言,增大了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吊耳连接部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吊耳连接部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吊耳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对应其与所述吊耳底板之间的焊缝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防应力,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焊缝应力过于集中,导致吊耳易超过材料本身的屈服极限而产生断裂,造成吊耳结构失效。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吊耳底板一部分与横梁的角度相匹配,使得吊耳底板固定在横梁后,吊耳连接部始终能够保持水平,有效降低吊耳结构的应力强度,提高其自身的支撑强度。
(2)采用焊接结构的吊耳底板,使得吊耳结构各个方向均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吊耳结构稳定性较高,提高使用寿命。
(3)吊耳底板上设置的加强板能够进一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4)通过由所述加强肋向所述吊耳连接部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部,不仅能够保证吊耳与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空间,还能够降低整个吊耳结构的应力强度。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安装在箱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吊耳,2-箱体,3-横梁,4-加强筋,5-加强板,101-固定部,102-吊耳连接部,103-通孔,501-延伸部,50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吊耳1安装在箱体2的横梁3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包括吊耳底板,所述吊耳底板包括能够与箱体2顶角处的横梁3相贴合的固定部101以及由所述固定部101向外延伸的吊耳连接部102,所述吊耳连接部102保持水平状态;如图2所示,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与横梁3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使得固定部101能够紧贴于横梁3的端面上,同时在此状态下,吊耳连接部102保持水平状态,使得在起吊过程中能够降低吊耳的应力强度,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吊耳失效;吊耳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5,加强板5由吊耳底板向外延伸并连接横梁3,将吊耳底板、加强板以及横梁构成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耳连接部102中间处开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通孔103,配合螺栓穿过通孔103而与车体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耳底板上并列设置有两个加强板5,通孔101位于两个加强板之间,并列设置在吊耳底板上的两个加强板5,能够提高吊耳结构的整体强度,两个加强板5保持平行状态,便于设备箱体起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部101贴合所述横梁3的端面,加强板5连接横梁3的上表面,将固定部101贴合在横梁3的端面上,并将连接在吊耳连接部102上的加强板5与横梁3的上表面连接,使得吊耳底板、加强板5以及横梁3构成一体,同时加强板5连接在横梁3的上表面,使得加强板5能够对横梁3起到最大支持作用,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部101所在的平面与横梁3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共面,使得所述固定部能够完全与所述横梁的端面贴合,从而使整个吊耳结构更加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吊耳底板整体呈固定部101相对吊耳连接部102弯折一定角度的弯折结构,加强板5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加强板5沿吊耳连接部102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即加强板5与吊耳连接部102在同一水平上,使得在提升设备箱体2的过程中,吊耳所受到的力能够得到均匀分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横梁3的端面与其上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固定部101相对吊耳连接部102弯折的角度相同,使得吊耳底板安装在横梁3上时,固定部101能够与横梁3的端面完全贴合,同时吊耳连接部102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为90~180°,使得吊耳底板在提升设备箱体2的过程中,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的受力夹角小于90°,提高吊耳底板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之间的夹角为120~135°,使得吊耳底板整体受力强度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加强板5包括连接吊耳底板的连接部502以及水平延伸出吊耳底板的延伸部501,连接部502同时连接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延伸部501连接横梁3,加强板5的连接部同时连接固定部101与吊耳连接部102,加强板5的延伸部501连接横梁3,通过加强板5不仅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同时将吊耳底板和横梁3紧密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吊耳结构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501与连接部50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连接部502能够为吊耳连接部102预留出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加强板5位于通孔103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通孔103的方向弯折,以扩大通孔103所在区域的面积,由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下设备较多,为了满足设备维护空间等要求,设备安装空间严重不足,通过将加强板5位于通孔103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通孔103的方向弯折,能够保证吊耳与车体连接螺栓的安装空间,于此同时,将加强板5弯折,相对于不弯折而言,增大了加强板5与吊耳连接部102的接触面积,提高加强板5与吊耳连接部102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502通过焊接与所述吊耳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502在对应其与所述吊耳底板之间的焊缝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防应力集中部,能够避免延伸部501与连接部502之间的焊缝应力过于集中,导致吊耳易超过材料本身的屈服极限而产生断裂,造成吊耳结构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防应力集中部优选为如如图3中的弧形缺口,也可以通过开设孔或者槽或者缝隙的方式来避免延伸部501与连接部502之间的焊缝应力过于集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过焊接将加强板5固定在吊耳连接部102上,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连接性能好,保证吊耳的整体性,使得吊耳整体各方向上的强度均能够得到保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501与横梁3之间经过焊接而贴合,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延伸部501紧密贴合在横梁3上,将两个部件连接成一个部件,且在各个方向均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得吊耳结构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501与固定部101之间经过焊接而贴合,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延伸部501紧密贴合在固定部101上,将两个部件连接成一个部件,且在各个方向均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得吊耳结构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吊耳底板为钣金弯折件,吊耳底板由金属薄片经过钣金弯折制成,采用钣金的方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较少,且加工效率高,可批量化生产,节约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横梁3与箱体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能够减少箱体2上横梁3的应力,避免在起吊过程中横梁3出现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强筋4呈仿三角形,且加强筋4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横梁3和箱体2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4的形状和厚度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2)

1.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底板,所述吊耳底板包括能够与箱体顶角处的横梁相贴合的固定部以及由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的吊耳连接部,所述吊耳连接部保持水平状态;所述吊耳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由所述吊耳底板向外延伸并连接所述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连接部中间处开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底板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加强板,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两个加强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贴合所述横梁的端面,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横梁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横梁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底板整体呈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吊耳连接部弯折一定角度的弯折结构,所述加强板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9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端面与其上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与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吊耳连接部弯折的角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吊耳底板的连接部以及水平延伸出所述吊耳底板的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同时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吊耳连接部,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加强板位于所述通孔两侧的部分分别朝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弯折,以扩大所述通孔所在区域的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底设备箱体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吊耳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对应其与所述吊耳底板之间的焊缝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防应力集中部。
CN202122383756.7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Active CN216424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756.7U CN21642438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756.7U CN21642438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4389U true CN216424389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3756.7U Active CN216424389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4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140004A1 (zh)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216424389U (zh) 一种车底设备箱体吊耳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17730588U (zh) 一种挤压铝顶盖前横梁与侧围外板总成的连接结构
CN212890580U (zh) 车架结构及其连接支架和车辆
CN211918827U (zh) 具有固定式后梁的车身支架、车身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19565242U (zh) 一种车辆门槛吊挂支架、车辆门槛组件和车辆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209071387U (zh) 电池包的下壳体以及电池包
CN208007104U (zh) 汽车三段式地板横梁总成
CN210555113U (zh) 副车架支撑结构及汽车
CN215933731U (zh) 电池模块、车架及交通工具
CN2123132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结构
CN221213471U (zh) 一种吊耳梁组件、边梁、电池包箱体及车辆
CN217170795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18877151U (zh) 一种皮卡车后保险杠连接结构
CN216916048U (zh) 一种机舱三角梁安装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0363354U (zh) 前支架
CN218367367U (zh) 快换支架及电动汽车快换总成
CN212921717U (zh) 汽车右前地板后横梁总成
CN220984680U (zh) 一种电池箱体
CN219295524U (zh) 大水箱框架
CN216185550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驾驶室后悬支架
CN21972836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6102387U (zh) 一种汽车前横梁及其应用的副车架、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