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9329U -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9329U
CN216419329U CN202123009361.7U CN202123009361U CN216419329U CN 216419329 U CN216419329 U CN 216419329U CN 202123009361 U CN202123009361 U CN 202123009361U CN 216419329 U CN216419329 U CN 216419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tirring cylinder
temperature control
pipe body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93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TU PHARM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TU PHARM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TU PHARM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TU PHARM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93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9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9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9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属于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搅拌筒体,搅拌筒体的侧壁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筒体包括内层、保护层;第一储液装置,第一储液装置与搅拌筒体连接,第一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通入三异丙基硅烷;第二储液装置,第二储液装置与搅拌筒体连接,通过第二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滴入氧化剂;进气口,进气口与搅拌筒体连接;温度控制机构,温度控制机构置于搅拌筒体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提高对搅拌筒体内的温度控制,保证反应物的稳定高效反应,提高混合物的反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三异丙基氯硅烷,别名三异丙基氯甲硅烷;三异丙氯硅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制药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对水体稍微有害,不可直接排放,对皮肤有刺激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合成过程先将三异丙基硅烷和催化剂混合,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升温至温度为70~110℃的条件下滴加氧化剂,保温反应至反应结束,降温、静置,取得三异丙基硅醇,然后以三异丙基硅醇和氯化氢气体为原料,在-5~5℃的温度条件下制备三异丙基氯硅烷。
现有公开号为CN2112746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异丙基氯硅烷用催化反应釜,包括带有内腔的釜体,釜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釜体内腔分为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该隔板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条,所述搅拌条上还设置有吸附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桨;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充水组件,所述充水组件包括第一储液罐、雾化器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上还设置有雾化喷嘴。
上述装置虽然使盐酸反应充分,但是并没有对搅拌器内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容易导致物料搅拌混合后反应缓慢,影响反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提高对搅拌筒体内的温度控制,保证反应物的稳定高效反应,提高混合物的反应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包括:搅拌筒体,搅拌筒体的侧壁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筒体包括内层、保护层;第一储液装置,第一储液装置与搅拌筒体连接,第一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通入三异丙基硅烷;第二储液装置,第二储液装置与搅拌筒体连接,通过第二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滴入氧化剂;进气口,进气口与搅拌筒体连接;温度控制机构,温度控制机构置于搅拌筒体上。
通过搅拌筒体内的搅拌机构搅拌加快混合物的混合速度,搅拌筒体采用内层和保护层双层结构,进一步提高搅拌筒体的结构强度,第一储液装置存储有三异丙基硅烷,通过第一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添加三异丙基硅烷,从而便于实现三异丙基氯硅烷连续化生产,通过第二储液装置存储氧化剂,使氧化剂与三异丙基硅烷反应,此时需要通过温度控制机构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0~110℃之间,当三异丙基硅烷与氧化剂充分反应后,生成中间产物为三异丙基硅醇,通过进气口向搅拌筒体内通入氯化氢气体,使搅拌筒体内的三异丙基硅醇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制备三异丙基氯硅烷,此时需要通过温度控制机构控制搅拌筒体内的温度在-5~5℃之间,通过温度控制机构提高控制搅拌筒体内温度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保证搅拌筒体内的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温度控制机构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若干温度检测装置置于内层与保护层之间,且与内层的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呈螺旋状分布,第一管体置于内层与保护层之间,且第一管体与内层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呈螺旋状分布,第二管体置于内层与保护层之间,且第二管体与内层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二管体连接有第二循环泵;其中,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成双螺旋分布,且螺旋方向相同,第一管体内通入冷却液,第二管体内通入加热液。
温度检测装置安装时与内层外壁面紧密接触,提高对搅拌筒体内温度检测的精确性,便于提高对搅拌筒体内温度的控制精度,通过向第一管体内通入冷却液对搅拌筒体进行降温,通过对第二管体内通入加热液对搅拌筒体进行升温,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均与置于内层与保护层之间,且与内层的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螺旋方向想用,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降低相互之间的影响,且温度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间隙之间,且均匀分布提高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温度的均匀性以及准确性,当第一管体内通入冷却液时,需要排出第二管体内的加热液,当第二管体内通入加热液时,需要排出第一管体内的冷却液,降低其中一个管体使用工作时另一管体对其的影响,冷却液采用水、油、液氮等导热介质,加热液采用水、油等导热介质。
进一步的,温度控制机构还包括:冷却器,冷却器与第一循环泵连接,冷却器与第一管体连接;加热器,加热器与第二循环泵连接,加热器与第二管体连接;其中,冷却器与加热器关于搅拌筒体轴线对称分布,冷却器与加热器置于保护层外,冷却器与加热器外壁面设置有安装壳。
通过将冷却器、第一循环泵与第一管体连接,将第一管体内的冷却液循环使用,并通过冷却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保证冷却液的循环使用,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搅拌筒体的温度,进而控制冷却器以及第一循环泵的功率,实现对冷却液的换热效率的控制,通过将加热器、第二循环泵与第二管体连接,将第二管体内的加热液循环使用,并通过加热器对加热液进行升温,保证加热液的循环使用,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搅拌筒体的温度,进而控制加热器以及第二循环泵的功率,实现对加热液的换热效率的控制,通过将冷却器与加热器安装于搅拌筒体的两侧降低两个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安装壳进一步提高对冷却器以及加热器的保护。
进一步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于搅拌筒体的外壁面;搅拌轴,搅拌轴置于搅拌筒体内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搅拌叶置于搅拌轴上,搅拌叶设有若干吸附叶。
驱动电机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于搅拌筒体的外壁面,搅拌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从而加快搅拌筒体内的混合速度,吸附叶置于搅拌叶上,通过焊接或者使用螺钉、螺栓、铆钉连接,当氯化氢气体通入时通过搅拌叶转动,通过吸附叶增加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三异丙基硅醇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搅拌筒体包括:缓冲板,缓冲板置于搅拌筒体的上侧内壁面,缓冲板设有若干通孔;第一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置于搅拌筒体上且与第一储液装置连接,第一连接口贯穿通过缓冲板;第二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置于搅拌筒体上与第二储液装置连接,第二连接口置于缓冲板的上侧。
第一连接口连接第一储液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口将第一储液装置内的三异丙基硅烷导入搅拌筒体内,第二连接口连接第二储液装置,通过第二连接口将第二储液装置内的氧化剂导入搅拌筒体内,通过缓冲板接取第二连接口导入的氧化剂,然后使氧化剂通过通孔滴入混合液中,提高氧化剂的混合均匀性,进一步混合液的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搅拌筒体还包括:出料口,出料口置于搅拌筒体的下侧;电磁阀,电磁阀置于出料口、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进气口,电磁阀置于搅拌筒体外。
搅拌筒体内的混合物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料口排出搅拌筒体,便于反应物的后续生产工序,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料口、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进气口的开关,使反应物的添加以及生成物的提取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控制物料进出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储液装置和第二储液装置向搅拌筒体内添加三异丙基硅烷和氧化剂,通过温度控制机构控制搅拌筒体内的温度,反应得到三异丙基硅醇继续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从而得到三异丙基氯硅烷,氯化氢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搅拌筒体内,然后继续通过温度控制机构控制搅拌筒体内的温度,保证混合物的反应效率。
2、通过冷却器、第一循环泵使第一管体内的冷却液循环冷却,通过加热器、第二循环泵使第二管体内的加热液循环加热,从而控制搅拌筒体内的温度,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搅拌筒体的温度,从而控制冷却器、第一循环泵、加热器、第二循环泵的功率,进一步提高搅拌筒体的温度控制精度。
3、第二储液装置向搅拌桶内添加氧化剂时,通过缓冲板以及缓冲板上的通孔,使氧化剂滴落到混合液中,提高氧化剂的混合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混合液的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搅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搅拌筒体;11、内层;12、保护层;13、第一连接口;14、第二连接口;15、缓冲板;151、通孔;2、搅拌机构;21、驱动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叶;231、吸附叶;3、第一储液装置;4、第二储液装置;5、进气口;6、温度控制机构;61、温度检测装置;62、第一管体;63、第二管体;64、第一循环泵;65、第二循环泵;66、冷却器;67、加热器;68、安装壳;7、出料口;8、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服务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包括:搅拌筒体1,搅拌筒体1的侧壁设有搅拌机构2,搅拌筒体1包括内层11、保护层12;第一储液装置3,第一储液装置3与搅拌筒体1连接,第一储液装置3向搅拌筒体1内通入三异丙基硅烷;第二储液装置4,第二储液装置4与搅拌筒体1连接,通过第二储液装置4向搅拌筒体1内滴入氧化剂;进气口5,进气口5与搅拌筒体1连接;温度控制机构6,温度控制机构6置于搅拌筒体1上。
通过搅拌筒体1内的搅拌机构2搅拌加快混合物的混合速度,搅拌筒体1采用内层11和保护层12双层结构,进一步提高搅拌筒体1的结构强度,第一储液装置3存储有三异丙基硅烷,通过第一储液装置3向搅拌筒体1内添加三异丙基硅烷,从而便于实现三异丙基氯硅烷连续化生产,通过第二储液装置4存储氧化剂,使氧化剂与三异丙基硅烷反应,此时需要通过温度控制机构6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0~110℃之间,当三异丙基硅烷与氧化剂充分反应后,生成中间产物为三异丙基硅醇,通过进气口5向搅拌筒体1内通入氯化氢气体,使搅拌筒体1内的三异丙基硅醇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制备三异丙基氯硅烷,此时需要通过温度控制机构6控制搅拌筒体1内的温度在-5~5℃之间,通过温度控制机构6提高控制搅拌筒体1内温度的便捷性以及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保证搅拌筒体1内的反应效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温度控制机构6包括:温度检测装置61,若干温度检测装置61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与内层11的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62,第一管体62呈螺旋状分布,第一管体62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第一管体62与内层11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62连接有第一循环泵64;第二管体63,第二管体63呈螺旋状分布,第二管体63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第二管体63与内层11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二管体63连接有第二循环泵65;其中,第一管体62与第二管体63成双螺旋分布,且螺旋方向相同,第一管体62内通入冷却液,第二管体63内通入加热液。
进一步的,温度控制机构6还包括:冷却器66,冷却器66与第一循环泵64连接,冷却器66与第一管体62连接;加热器67,加热器67与第二循环泵65连接,加热器67与第二管体63连接;其中,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关于搅拌筒体1轴线对称分布,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置于保护层12外,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外壁面设置有安装壳68。
温度检测装置61安装时与内层11外壁面紧密接触,提高对搅拌筒体1内温度检测的精确性,便于提高对搅拌筒体1内温度的控制精度,通过向第一管体62内通入冷却液对搅拌筒体1进行降温,通过对第二管体63内通入加热液对搅拌筒体1进行升温,第一管体62与第二管体63均与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与内层11的外壁面紧密接触,第一管体62与第二管体63的螺旋方向想用,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降低相互之间的影响,且温度检测装置61安装于第一管体62与第二管体63的间隙之间,且均匀分布提高温度检测装置61检测温度的均匀性以及准确性,当第一管体62内通入冷却液时,需要排出第二管体63内的加热液,当第二管体63内通入加热液时,需要排出第一管体62内的冷却液,降低其中一个管体使用工作时另一管体对其的影响,冷却液采用水、油、液氮等导热介质,加热液采用水、油等导热介质。
通过将冷却器66、第一循环泵64与第一管体62连接,将第一管体62内的冷却液循环使用,并通过冷却器66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保证冷却液的循环使用,通过温度检测装置61检测搅拌筒体1的温度,进而控制冷却器66以及第一循环泵64的功率,实现对冷却液的换热效率的控制,通过将加热器67、第二循环泵65与第二管体63连接,将第二管体63内的加热液循环使用,并通过加热器67对加热液进行升温,保证加热液的循环使用,通过温度检测装置61检测搅拌筒体1的温度,进而控制加热器67以及第二循环泵65的功率,实现对加热液的换热效率的控制,通过将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安装于搅拌筒体1的两侧降低两个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安装壳68进一步提高对冷却器66以及加热器67的保护。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搅拌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安装于搅拌筒体1的外壁面;搅拌轴22,搅拌轴22置于搅拌筒体1内且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23,搅拌叶23置于搅拌轴22上,搅拌叶23设有若干吸附叶231。
驱动电机21通过螺钉连接安装于搅拌筒体1的外壁面,搅拌轴22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21驱动搅拌轴22旋转,搅拌轴22带动搅拌叶23转动,从而加快搅拌筒体1内的混合速度,吸附叶231置于搅拌叶23上,通过焊接或者使用螺钉、螺栓、铆钉连接,当氯化氢气体通入时通过搅拌叶23转动,通过吸附叶231增加与氯化氢气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三异丙基硅醇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效率。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搅拌筒体1包括:缓冲板15,缓冲板15置于搅拌筒体1的上侧内壁面,缓冲板15设有若干通孔151;第一连接口13,第一连接口13置于搅拌筒体1上且与第一储液装置3连接,第一连接口13贯穿通过缓冲板15;第二连接口14,第二连接口14置于搅拌筒体1上与第二储液装置4连接,第二连接口14置于缓冲板15的上侧。
进一步的,搅拌筒体1还包括:出料口7,出料口7置于搅拌筒体1的下侧;电磁阀8,电磁阀8置于出料口7、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进气口5,电磁阀8置于搅拌筒体1外。
第一连接口13连接第一储液装置3,通过第一连接口13将第一储液装置3内的三异丙基硅烷导入搅拌筒体1内,第二连接口14连接第二储液装置4,通过第二连接口14将第二储液装置4内的氧化剂导入搅拌筒体1内,通过缓冲板15接取第二连接口14导入的氧化剂,然后使氧化剂通过通孔151滴入混合液中,提高氧化剂的混合均匀性,进一步混合液的反应效率。
搅拌筒体1内的混合物反应完成后通过出料口7排出搅拌筒体1,便于反应物的后续生产工序,通过电磁阀8控制出料口7、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进气口5的开关,使反应物的添加以及生成物的提取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控制物料进出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筒体(1),所述搅拌筒体(1)的侧壁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筒体(1)包括内层(11)、保护层(12);
第一储液装置(3),所述第一储液装置(3)与搅拌筒体(1)连接,所述第一储液装置(3)向搅拌筒体(1)内通入三异丙基硅烷;
第二储液装置(4),所述第二储液装置(4)与搅拌筒体(1)连接,通过第二储液装置(4)向搅拌筒体(1)内滴入氧化剂;
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与搅拌筒体(1)连接;
温度控制机构(6),所述温度控制机构(6)置于搅拌筒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机构(6)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61),若干温度检测装置(61)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与内层(11)的外壁面紧密接触;
第一管体(62),所述第一管体(62)呈螺旋状分布,第一管体(62)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第一管体(62)与内层(11)外壁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管体(62)连接有第一循环泵(64);
第二管体(63),所述第二管体(63)呈螺旋状分布,第二管体(63)置于内层(11)与保护层(12)之间,且第二管体(63)与内层(11)外壁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二管体(63)连接有第二循环泵(65);
其中,所述第一管体(62)与第二管体(63)成双螺旋分布,且螺旋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管体(62)内通入冷却液,所述第二管体(63)内通入加热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机构(6)还包括:
冷却器(66),所述冷却器(66)与第一循环泵(64)连接,所述冷却器(66)与第一管体(62)连接;
加热器(67),所述加热器(67)与第二循环泵(65)连接,所述加热器(67)与第二管体(63)连接;
其中,所述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关于搅拌筒体(1)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置于保护层(12)外,所述冷却器(66)与加热器(67)外壁面设置有安装壳(6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
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安装于搅拌筒体(1)的外壁面;
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置于搅拌筒体(1)内且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
搅拌叶(23),所述搅拌叶(23)置于搅拌轴(22)上,所述搅拌叶(23)设有若干吸附叶(2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包括:
缓冲板(15),所述缓冲板(15)置于搅拌筒体(1)的上侧内壁面,所述缓冲板(15)设有若干通孔(151);
第一连接口(13),所述第一连接口(13)置于搅拌筒体(1)上且与第一储液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13)贯穿通过缓冲板(15);
第二连接口(14),所述第二连接口(14)置于搅拌筒体(1)上与第二储液装置(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14)置于缓冲板(15)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器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1)还包括:
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置于搅拌筒体(1)的下侧;
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置于出料口(7)、第一连接口(13)、第二连接口(14)、进气口(5),所述电磁阀(8)置于搅拌筒体(1)外。
CN202123009361.7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Active CN216419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9361.7U CN21641932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9361.7U CN21641932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9329U true CN216419329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0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9361.7U Active CN216419329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9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7651B (zh) 一种硝基甲烷连续反应器
CN205413010U (zh) 一种移动式搅拌半径可调反应釜
CN216419329U (zh) 一种搅拌器用温控装置
CN204412266U (zh) 高效反应釜
CN211586169U (zh) 一种加热搅拌罐
CN205032165U (zh) 一种耐腐蚀反应装置
CN109289600A (zh) 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多功能搅拌机
CN215028787U (zh) 一种带有复合型搅拌器的搅拌反应釜
CN212882211U (zh) 一种化学试剂的原料混料设备
CN209476076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机
CN212189059U (zh) 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
CN210545060U (zh) 一种大径高比的光催化反应器
CN207576400U (zh) 一种反应釜
CN112371068A (zh) 一种对硝基氯化苯的水解反应釜
CN207769784U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11303013U (zh) 连续釜式反应器
CN213824762U (zh) 便于冷却的反应釜
CN215139771U (zh) 光反应装置
CN215086705U (zh) 一种合成装置及合成系统
CN219502661U (zh) 一种原料加热装置
CN203635220U (zh) 一种免搅拌合成反应釜
CN211612699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多孔介质反应釜
CN215693926U (zh) 一种高效气液反应装置
CN204816497U (zh) 一种用于铝颜料包覆处理的反应釜
CN213493694U (zh) 一种外循环喷雾式烷基化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