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6778U -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6778U
CN216416778U CN202120030595.0U CN202120030595U CN216416778U CN 216416778 U CN216416778 U CN 216416778U CN 202120030595 U CN202120030595 U CN 202120030595U CN 216416778 U CN216416778 U CN 216416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reakfast machine
heat
reflecting
refl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05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赵鹏军
张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05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6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6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6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中,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和反射罩,发热盘内嵌在反射罩内,反射罩的内表面为反射面,反射面上设有不规则的凸起;烹饪器具,烹饪器具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上;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凸起反射至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在反射罩的反射面上设置不规则的凸起,使得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不规则的凸起多角度地反射至烹饪器具,提升热效率以缩短食材的加热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清晨的时光尤为宝贵,由于制作早餐的时间较长且过程复杂,人们为了能够有充足的睡眠往往牺牲了大部分的早餐时间,导致早餐的品质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一种集合了煮锅、蒸锅、煎锅等多种烹饪器具的早餐机应运而生,多功能早餐机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采用不同方式烹饪多种食材,市面上的早餐机通常使用发热盘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发热盘安装在反射罩上,但由于反射罩的反射面光滑且发热盘与反射罩之间存在较大间隙,造成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失,不能够最大程度的传递给置于发热盘上的烹饪器具,热效率较低,造成烹饪时间较长,食物不宜煮熟的现象发生,依然无法解决缩短早餐制作时间的问题,用户体验不好。
因此,如何使得早餐机能够将发热盘产生的热量最大程度地传递给烹饪器具,从而提升热效率以缩短加热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在反射罩的反射面上设置不规则的凸起,使得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不规则的凸起多角度地反射至烹饪器具,提升热效率以缩短食材的加热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中,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和反射罩,所述发热盘内嵌在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不规则的凸起;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上;所述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反射至所述烹饪器具。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下方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反射至所述盘体。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棱条,所述棱条的高度从中间向边缘逐渐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棱条的最大高度为H,0.2mm≤H≤5m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呈中间密集,四周疏松的分布在所述反射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罩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的宽度为d,2mm≤d≤10mm。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罩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锅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锅体侧壁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反射罩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的两端交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菱形、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发热盘内嵌在反射罩内,发热盘与反射罩之间存在环形间隙,在反射罩的反射面上设置不规则的凸起,使得发热盘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不规则的凸起进行多角度地反射,经反射后的热量通过环形间隙传递至烹饪器具。此时烹饪器具接收到的热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烹饪器具放置在发热盘上,烹饪器具底部与发热盘相贴合,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对烹饪器具底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在反射罩不规则凸起的作用下进行多角度的反射,经过反射罩与发热盘之间的环形间隙并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在热传导与热辐射的双重作用下进行加热,热效率显著提升,使得食材的烹饪时间缩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发热盘包括盘体及设置在盘体下方的发热管,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凸起进行多角度的反射传递至盘体,使得发热盘与反射罩之间的空间的温度更加均匀,盘体上各位置的温度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盘体表面温度不一造成烹饪器具受热不均导致食物煎烤或蒸煮效果不好。不规则凸起的存在使得盘体表面温度均匀,热量能够均匀传递至烹饪器具底部,食材各部位受热程度一致,同时提升了加热效率,使得食材烹饪时间变短。
3、将凸起设置为棱条,棱条的高度从中间向边缘逐渐降低,此时棱条的截面为三角形,可以对发热管产生的热量进行不同角度且不同方向的反射,棱条的最大高度为H,0.2mm≤H≤5mm,若棱条的最大高度小于0.2mm,凸起高度过小,且棱条中间与边缘的高度差较小,反射角度及反射方向基本一致,热量经反射后在盘体上形成的区域较小,导致反射效果不明显;若棱条的最大高度大于5mm,反射面的高度过高,当发热盘安装在反射罩内时,反射罩的整体高度变高,导致整机的高度因此变高,增加了机器的收纳难度,同时,凸起高度过高造成反射罩成型困难,对整机的装配结构产生一定的困难。
4、反射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凸起呈中间密集、四周疏松地分布在反射面上,此种凸起的设置方式使得反射面中心位置的凸起更加集中,中间位置的凸起能够反射的热量更多,进而使得发热盘表面升温速率更快,从而提高烹饪器具对食物的加热效率,降低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升烹饪效果。
5、发热盘与反射罩间形成第一加热腔,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不规则的凸起进行多角度的反射,使得第一加热腔的温度更加均匀,盘体表面温度保持一致。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锅体,壳体与锅体侧壁间形成第二加热腔,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相连通,壳体的直径大于反射罩的直径,使得锅体能够稳定地放置在加热组件上,第一加热腔与第二加热腔的整体空间相对密闭,减少热量散失,保证加热效率。发热盘与反射罩间存在环形间隙,经凸起反射后的热量通过环形间隙进入第二加热腔,对锅体进行辅助加热。环形间隙的宽度为d,2mm≤d≤10mm,若环形间隙的宽度过小,经凸起反射后的热量无法通过环形间隙进入第二加热腔,锅体接收到的热量仅来源于盘体的热传导而无法接收到发热盘的热辐射;若环形间隙的宽度过大,经凸起反射后的热量仅有少部分反射至发热盘盘体,造成盘体表面升温速率过慢,对锅体的加热效率变慢,延长了食物的烹饪时间。
6、将发热管的两端交叠设置,保证发热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加热环,锅体底部受热均匀,避免食物出现各部位的煮制程度或烤制程度不一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加热效率,保证了食材良好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早餐机的整机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早餐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早餐机的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早餐机反射罩上凸起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早餐机发热盘与反射罩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发热盘;11、盘体;12、发热管;2、反射罩;3、凸起;4、烹饪器具;41、壳体;42、锅体;5、环形间隙;6、第一加热腔;7、第二加热腔;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中,包括底座8、加热组件及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上的烹饪器具4,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8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1和反射罩2,所述发热盘1内嵌在所述反射罩2内,所述反射罩2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不规则的凸起3,所述发热盘1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3反射至所述烹饪器具4,由于发热盘1与反射罩2之间存在环形间隙5,发热盘1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不规则的凸起3进行多角度地反射,经反射后的热量通过环形间隙5传递至烹饪器具4。此时烹饪器具4接收到的热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烹饪器具4放置在发热盘1上,烹饪器具4底部与发热盘1相贴合,发热盘1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对烹饪器具4底部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发热盘1产生的热量在反射罩2不规则凸起3的作用下进行多角度的反射,经过反射罩2与发热盘1之间的环形间隙5并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烹饪器具4。烹饪器具4在热传导与热辐射的双重作用下进行加热,热效率显著提升,使得食材的烹饪时间缩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述发热盘1包括盘体11和设置在所述盘体11下方的发热管12,所述发热管12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3进行多角度的反射至所述盘体11,使得发热盘1与反射罩2之间的空间的温度更加均匀,盘体11上各位置的温度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盘体11表面温度不一造成烹饪器具4受热不均导致食物煎烤或蒸煮效果不好。不规则凸起3的存在使得盘体11表面温度均匀,热量能够均匀传递至烹饪器具4底部,食材各部位受热程度一致,同时提升了加热效率,使得食材烹饪时间变短。将所述发热管12的两端交叠设置,保证发热管12形成一个完整的加热环,锅体42底部受热均匀,避免食物出现各部位的煮制程度或烤制程度不一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加热效率,保证了食材良好的烹饪效果。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凸起3为棱条,所述棱条的高度从中间向边缘逐渐降低,此时棱条的截面为三角形,可以对发热管12产生的热量进行不同角度且不同方向的反射,所述棱条的最大高度为H,0.2mm≤H≤5mm,若棱条的最大高度小于0.2mm,凸起3高度过小,且棱条中间与边缘的高度差较小,反射角度及反射方向基本一致,热量经反射后在盘体11上形成的区域较小,导致反射效果不明显;若棱条的最大高度大于5mm,反射面的高度过高,当发热盘1安装在反射罩2内时,反射罩2的整体高度变高,导致整机的高度因此变高,增加了机器的收纳难度,同时,凸起3高度过高造成反射罩2成型困难,对整机的装配结构产生一定的困难。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为菱形,棱条的最大高度为1mm。
可以理解的,所述凸起3可以为菱形、方形或圆形。
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凸起3,所述凸起3呈中间密集,四周疏松的分布在所述反射面上,此种凸起3的设置方式使得反射面中心位置的凸起3更加集中,中间位置的凸起3能够反射的热量更多,进而使得发热盘1表面升温速率更快,从而提高烹饪器具4对食物的加热效率,降低热量的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提升烹饪效果。
所述发热盘1与所述反射罩2间形成第一加热腔6,发热管12产生的热量通过不规则的凸起3进行多角度的反射,使得第一加热腔6的温度更加均匀,盘体11表面温度保持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4为煮锅,所述烹饪器具4包括壳体41和设置在壳体41内的锅体42,所述壳体41与所述锅体42侧壁间形成第二加热腔7,所述第一加热腔6与所述第二加热腔7相连通,所述壳体41的直径大于所述反射罩2的直径,使得锅体42能够稳定地放置在加热组件上,第一加热腔6与第二加热腔7的整体空间相对密闭,减少热量散失,保证加热效率。
如图5所示,所述发热盘1与所述反射罩2间存在环形间隙5,经凸起3反射后的热量通过环形间隙5进入第二加热腔7,对锅体42进行辅助加热。所述环形间隙5的宽度为d,2mm≤d≤10mm,若环形间隙5的宽度过小,经凸起3反射后的热量无法通过环形间隙5进入第二加热腔7,锅体42接收到的热量仅来源于盘体11的热传导而无法接收到发热盘1的热辐射;若环形间隙5的宽度过大,经凸起3反射后的热量仅有少部分反射至发热盘的盘体11,造成盘体11表面升温速率过慢,对锅体42的加热效率变慢,延长了食物的烹饪时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间隙5的宽度为6mm。
可以理解的,所述烹饪器具4可以为煮锅、煎锅或蒸锅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盘和反射罩,所述发热盘内嵌在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有不规则的凸起;
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上;
所述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反射至所述烹饪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下方的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凸起反射至所述盘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棱条,所述棱条的高度从中间向边缘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条的最大高度为H,0.2mm≤H≤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呈中间密集,四周疏松的分布在所述反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罩间存在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的宽度为d,2mm≤d≤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与所述反射罩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锅体,所述壳体与所述锅体侧壁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反射罩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两端交叠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菱形、方形或圆形。
CN202120030595.0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Active CN216416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0595.0U CN21641677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0595.0U CN21641677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6778U true CN21641677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6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0595.0U Active CN216416778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6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5922B1 (en) Infrared heating cooker
KR102558298B1 (ko) 증기 발생기를 갖는 레인지
CN216416778U (zh)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CN210144542U (zh) 一种无烟bbq火锅一体机
JP3168997U (ja) 焼物調理器具
CN215383118U (zh) 一种煮食用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2370421A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10748735U (zh) 一种压力真空脱糖锅
CN209733607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113006U (zh) 多士炉及易清洁的安全发热装置
CN107296546B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炉具
CN202277212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120152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厨具
CN214017063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锅
KR200305101Y1 (ko) 양면 요리판
CN210989627U (zh) 电热锅炉
CN218044831U (zh) 一种小煎锅
CN207613615U (zh) 胀热式加热装置及应用该胀热式加热装置的火锅器具
CN21701362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09995940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652182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加热灶
CN217592596U (zh) 一种多功能料理锅
CN215191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发热盘结构
CN217066140U (zh) 煎烤器具
JP6491252B2 (ja) フライパ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