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4062U - 固线组件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固线组件和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4062U
CN216414062U CN202123250387.0U CN202123250387U CN216414062U CN 216414062 U CN216414062 U CN 216414062U CN 202123250387 U CN202123250387 U CN 202123250387U CN 216414062 U CN216414062 U CN 216414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clamping
fixing assembly
assembly accord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03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逸峰
徐兴东
陈楷
付健
唐军
练俊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32503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4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4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4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线组件和电器,固线组件包括基座、定位件和引出线,定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定位件均设置在基座上并在出线方向上间隔布置。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定位件,引出线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引出线与接触部接触。该固线组件能够减弱噪音、减弱引出线在固线组件上的松动,同时能够防止长期拉扯产生的疲劳断裂。

Description

固线组件和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固线组件和电器。
背景技术
噪音问题是目前空调行业无法避免的难题,为了让用户拥有更加舒适的空调体验,行业内的专家及工程师们一直在想尽办法攻克噪音大的难题。空调的噪音主要源于风声、电机振动声以及零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声。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电机的引出线部分通过位于底壳的固线结构进行固定,引出线与其固线结构的振动会产生振动噪音,同时电机振动产生扭力会导致的引出线抽拉,引出线与固线结构之间的摩擦力会形成摩擦噪音。现有的通过在电机的引出线是外包了一层隔音棉,来起到消音作用和减弱振动的作用。然而上述结构只能限制部分引出线上下松动,仅仅起到将电机线固定在底壳表面的作用,且只能起到一部分消音作用,实际上当电机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扭力,引出线会发生一定扭转,会对固定在底壳的引出线部分产生一个拉力,使得引出线在底壳固线结构一侧抽出松动产生摩擦,形成摩擦异响,且会对引出线造成拉扯,运行久了容易导致线束断裂。同时电机振动时能够带动引出线振动,导致松动的引出线不断与底壳碰撞产生噪音。
现有一种走线结构,以S型缠绕在挡件上,虽然能够防止线束拉紧或断裂,但是,由于挡件为塑料材质,引出线抽动时与挡件之间摩擦力仍然会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弱碰撞和摩擦噪音、减弱引出线在固线组件上的松动,同时能够防止长期拉扯产生的疲劳断裂的固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固线组件的电器。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线组件,包括基座、定位件和引出线,定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定位件均设置在基座上并在出线方向上间隔布置。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定位件,引出线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引出线与接触部接触。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各定位件,使得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定位件,使得引出线呈S型的曲线延伸,能够防止长期拉扯产生的疲劳断裂,同时弹性的接触部能够增加引出线与定位件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增加了引出线有可能发生运动的方向上的阻力,减小了摩擦异响,且防止引出线在固线组件上松动,同时又能避免引出线与底壳等部件的碰撞,降低碰撞噪音。大大提升了用户舒适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和弹性件,定位柱连接在基座上,弹性件套设在定位柱上,接触部位于弹性件的周壁上。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弹性件,保证引出线与定位件之间的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方案是,定位件还包括防转部,弹性件与防转部限位配合,以使弹性件相对于定位柱在周向上固定。
由此可见,防转部的设置可防止弹性件旋转,从而增大引出线与定位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引出线被拉断。
进一步的方案是,防转部自基座表面向外凸出,防转部设置有限位面,弹性件的周壁上还设置有配合面,限位面与配合面相互抵接。
由此可见,结构简单且防转效果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接触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齿牙,多个第一齿牙沿着定位件的周向布置,第一齿牙的延伸方向与出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第一齿牙,进一步提高了引出线与定位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引出线有可能发生运动的方向上的阻力,使引出线不易横向松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定位件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位于定位件远离基座的一端,限位部、接触部和基座围成过线槽,引出线从过线槽穿过。
由此可见,限位部可对引出线进行基座法向上的限位,进一步防止引出线松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引出线与过线槽过盈配合。
由此可见,可防止引出线在过线槽内晃动,从而产生噪音。
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多个第二齿牙沿着定位件的周向布置,第二齿牙的延伸方向与出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由此可见,对于线径较大的引出线,引出线与第二齿牙接触,从而增大摩擦力。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沿出线方向,相邻两个定位件分别位于引出线的两侧。
由此可见,保证引出线呈S型走线。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固线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线部和第二卡线部;在出线方向上,第一卡线部位于定位件的上游侧,第二卡线部位于定位件的下游侧。
由此可见,第一卡线部和第二卡线部进一步实现了对引出线的限位,防止引出线从固线组件上松脱。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线部包括沿着基座的法向布置的第一卡线臂和第二卡线臂;第一卡线臂自基座向外凸出,第一卡线臂和第二卡线臂之间形成第一卡线槽,第一卡线臂的自由端与第二卡线臂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卡线口,第一卡线口与第一卡线槽连通;在垂直于出线方向的卡线方向上,第一卡线口位于距离第一卡线部最近的定位件远离接触部一侧;引出线的直径小于第一卡线口的尺寸,沿着卡线方向,自第一卡线口向内,第一卡线槽的尺寸逐渐减小。
由此可见,第一卡线口的尺寸大于引出线的直径可便于引出线卡入第一卡线槽内,同时第一卡线口位于远离接触部的一侧,可防止引出线从第一卡线口脱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卡线部包括沿着基座的法向布置的第三卡线臂和第四卡线臂;第三卡线臂自基座向外凸出,第三卡线臂和第四卡线臂之间形成第二卡线槽,第三卡线臂的自由端与第四卡线臂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卡线口,第二卡线口与第二卡线槽连通;引出线的直径大于第二卡线口的尺寸。
由此可见,第二卡线口的尺寸小于引出线的直径可避免引出线从第二卡线口脱出。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固线组件还包括弹性夹,弹性夹包括支撑臂和夹线部,支撑臂的固定端连接在基座上,夹线部连接在支撑臂的自由端;夹线部开设有夹线槽,夹线部靠近支撑臂的一端开设有与夹线槽连通的过线口。
进一步的方案是,夹线部与支撑臂呈锐角设置。
由此可见,固线组件的弹性夹具备可弹性变形的特性,受到剧烈振动或者挤压时能够弯曲变形,这一弹性特性使得电机振动带来的引出线振动减弱,且由于弹性夹的支撑臂将夹线部支离基座,避免了引出线与底壳的碰撞接触,并将引出线的上下振动转移到了弹性夹上,在弹性夹处得以缓冲,这避免了电机线与基座之间的碰撞接触,防止了碰撞产生的噪音。夹线部与支撑臂呈锐角设置,通过设置合理倾角可增加结构韧性,同时起到减振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夹线槽的最小尺寸位于过线口处,过线口的尺寸小于引出线的直径。
由此可见,防止引出线从过线口脱离夹线槽。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出线方向上,弹性夹位于定位件的上游侧。
由此可见,通过将引出线靠近电机的一端支离基座,从而防止引出线摆动时与基座碰撞产生异响。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包括壳体、电机和上述的固线组件,电机安装在壳体上,固线组件设置在壳体上电机的出线侧,基座连接在壳体上,引出线与电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中底壳的局部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中固线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中底壳在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实施例中底壳在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电器为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作为壳体的空调外壳,以及电机(未图示)和固线组件2,空调外壳的底壳1上设置有电机安装槽11,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槽11内,固线组件2位于底壳1上电机安装槽11的出线侧。
参见图2至图5,固线组件2包括基座3、定位件4、第一卡线部5、第二卡线部6、弹性夹7和引出线(未图示),本实施例中引出线包括电机线以及包裹在电机线外的隔音棉。
定位件4的数量为两个,基座3连接在底壳1上并与底壳1一体成型,两个定位件4均设置在基座3上并在出线方向X上间隔布置。引出线与电机连接,图3中的曲线8为引出线的大致走线轨迹,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X依次穿过弹性夹7和第一卡线部5后,绕过两个定位件4,再穿过第二卡线部6后引出到空调器外,两个定位件4分别位于引出线的两侧。
定位件4包括定位柱41、弹性件42和防转部43,定位柱41连接在基座3上,弹性件42套设在定位柱41上,弹性件42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件42设置有接触部421和限位部422,接触部421位于弹性件42的周壁上,引出线与接触部421接触。
防转部43自基座3表面向外凸出,防转部43设置有限位面431,弹性件42的周壁上还设置有配合面423,限位面431与配合面423相互抵接,限位面431与配合面423均垂直于基座3的表面,弹性件42的配合面423与防转部43的限位面431限位配合,以使弹性件42相对于定位柱41在周向上固定。
接触部421设置有多个第一齿牙424,多个第一齿牙424沿着定位件4的周向布置,第一齿牙424的延伸方向与出线方向X呈夹角设置。
限位部422位于定位件4远离基座3的一端,限位部422、接触部421和基座3围成过线槽426,引出线从过线槽426穿过。限位部422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425,多个第二齿牙425沿着定位件4的周向布置,第二齿牙425的延伸方向与出线方向X呈夹角设置。优选地,第一齿牙424和第二齿牙425均沿着基座3的法向延伸,出线方向X垂直于基座3的法向。
在出线方向X上,两个定位件4均位于第一卡线部5和第二卡线部6之间,且第一卡线部5位于定位件4的上游侧,第二卡线部6位于定位件4的下游侧。
第一卡线部5包括沿着基座3的法向布置的第一卡线臂51和第二卡线臂52。第一卡线臂51自基座3向外凸出,第一卡线臂51和第二卡线臂52之间形成第一卡线槽53,第一卡线臂51的自由端与第二卡线臂5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卡线口54,第一卡线口54与第一卡线槽53连通。在垂直于出线方向X的卡线方向上,第一卡线口54位于距离第一卡线部5最近的定位件4远离接触部421一侧。引出线的直径小于第一卡线口54的尺寸,沿着卡线方向,自第一卡线口54向内,第一卡线槽53的尺寸逐渐减小。
第二卡线部6包括沿着基座3的法向布置的第三卡线臂61和第四卡线臂62。第三卡线臂61自基座3向外凸出,第三卡线臂61和第四卡线臂62之间形成第二卡线槽63,第三卡线臂61的自由端与第四卡线臂62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卡线口64,第二卡线口64与第二卡线槽63连通。引出线的直径大于第二卡线口64的尺寸。
参见图4,在出线方向X上,弹性夹7位于定位件4的上游侧。弹性夹7包括支撑臂71和夹线部72,支撑臂71的固定端连接在基座3上,夹线部72连接在支撑臂71的自由端,夹线部72与支撑臂71呈锐角设置,也即夹线部72连接支撑臂71的侧壁721与支撑臂71之间的夹角θ小于90度,夹线部72开设有夹线槽73,夹线部72靠近支撑臂71的一端开设有与夹线槽73连通的过线口74,夹线槽73的最小尺寸位于过线口74处,且引出线的直径大于过线口74的尺寸,由于引出线是可挤压可变形材料,弹性夹7的过线口74的尺寸略小于引出线的直径,弹性夹7的夹线槽73的尺寸等于引出线的直径,使引出线与弹性夹7过盈接触,不易松动和脱落。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各定位件,使得引出线沿着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定位件,使得引出线呈S型的曲线延伸,能够防止长期拉扯产生的疲劳断裂,同时弹性的接触部能够增加引出线与定位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摩擦异响,防止引出线在固线组件上松动,同时又能避免引出线与底壳等部件的碰撞,降低碰撞噪音。大大提升了用户舒适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另外,固线组件的弹性夹具备可弹性变形的特性,受到剧烈振动或者挤压时能够弯曲变形,这一弹性特性使得电机振动带来的引出线振动减弱,且由于弹性夹的支撑臂将夹线部支离基座,这避免了电机线与基座之间的碰撞接触,防止了碰撞产生的噪音。夹线部与支撑臂呈锐角设置,通过设置合理倾角可增加结构韧性,同时起到减振作用。
此外,定位件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沿出线方向,相邻两个定位件分别位于引出线的两侧,引出线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第一齿牙、第二齿牙的延伸方向与出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或钝角。防转部也可以设置在定位柱的周壁上,且防转部自定位柱的周壁沿径向向外凸出,弹性件上设置有限位槽,防转部伸入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配合,从而防止弹性件相对于定位柱转动。弹性件也可以由塑胶件等硬质材料制成,且仅接触部设置为由弹性材料制成。多个定位件在出线方向上可以沿着一条直线布置,也可以在垂直于出线方向上错位布置。电器也可以为冰箱、空气净化器等电器设备。基座相对于底壳也可以为单独的部件,并与底壳固定连接。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卡线部,并且将弹性夹设置在第一卡线部的位置上。上述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固线组件,包括:
基座;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所述定位件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在出线方向上间隔布置;
引出线,所述引出线沿着所述出线方向依次绕过各所述定位件,所述引出线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定位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引出线与所述接触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和弹性件,所述定位柱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还包括防转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防转部限位配合,以使所述弹性件相对于所述定位柱在周向上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转部自基座表面向外凸出,所述防转部设置有限位面,所述弹性件的周壁上还设置有配合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配合面相互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齿牙,多个所述第一齿牙沿着所述定位件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齿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限位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基座围成过线槽,所述引出线从所述过线槽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出线与所述过线槽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齿牙,多个所述第二齿牙沿着所述定位件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二齿牙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线方向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出线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引出线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线部和第二卡线部;
在所述出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线部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上游侧,所述第二卡线部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下游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线部包括沿着所述基座的法向布置的第一卡线臂和第二卡线臂;
所述第一卡线臂自所述基座向外凸出,所述第一卡线臂和所述第二卡线臂之间形成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臂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卡线臂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一卡线口,所述第一卡线口与所述第一卡线槽连通;
在垂直于所述出线方向的卡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线口位于距离所述第一卡线部最近的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接触部一侧;
所述引出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卡线口的尺寸,沿着所述卡线方向,自所述第一卡线口向内,所述第一卡线槽的尺寸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线部包括沿着基座的法向布置的第三卡线臂和第四卡线臂;
所述第三卡线臂自所述基座向外凸出,所述第三卡线臂和所述第四卡线臂之间形成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三卡线臂的自由端与所述第四卡线臂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第二卡线口,所述第二卡线口与所述第二卡线槽连通;
所述引出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卡线口的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弹性夹,所述弹性夹包括支撑臂和夹线部,所述支撑臂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夹线部连接在所述支撑臂的自由端;
所述夹线部开设有夹线槽,所述夹线部靠近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夹线槽连通的过线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线部与所述支撑臂呈锐角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线槽的最小尺寸位于所述过线口处,所述过线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引出线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线方向上,所述弹性夹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上游侧。
17.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固线组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固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的出线侧,所述基座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引出线与所述电机连接。
CN202123250387.0U 2021-12-21 2021-12-21 固线组件和电器 Active CN216414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0387.0U CN216414062U (zh) 2021-12-21 2021-12-21 固线组件和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0387.0U CN216414062U (zh) 2021-12-21 2021-12-21 固线组件和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4062U true CN216414062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5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0387.0U Active CN216414062U (zh) 2021-12-21 2021-12-21 固线组件和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4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29730B1 (en) Arrangement for the vibration - isolating suspension of an electric motor
US5810322A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compressor
CN216414062U (zh) 固线组件和电器
CN111384816B (zh) 车辆
JP2010212444A (ja) コンデ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06309580U (zh) 增压泵、净水机及热水器
JPS6162614A (ja) 車両用計器の駆動ケ−ブル
WO2016047459A1 (ja) シート着座部振動装置
WO2012042630A1 (ja) スピーカ落下防止構造
JP305539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9041699A1 (zh) 减振固定架、动力组件及净水机
CN210861586U (zh) 压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727624Y (zh) 带有吸振式减振垫的空调器
KR20080022457A (ko) 와이어 하네스 고정클립
JPH10141710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6530894U (zh) 电机、电机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CN220793388U (zh) 风道结构及电器
JP4033341B2 (ja) 超音波流量計センサ
CN219549178U (zh) 一种风机支架出线口优化结构及其风机
US20170136993A1 (en)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CN210404634U (zh) 一种便携式网状插头
JP5216795B2 (ja) シールド線の車両配線構造
CN210898334U (zh) 一种导线固定结构
JP6559860B2 (ja) 回転装置
CN110500666A (zh) 机内布线装置、电器设备以及机内布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