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4186U -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4186U
CN216374186U CN202120778227.4U CN202120778227U CN216374186U CN 216374186 U CN216374186 U CN 216374186U CN 202120778227 U CN202120778227 U CN 202120778227U CN 216374186 U CN216374186 U CN 216374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ection
mounting bracket
mounting
console
instrumen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82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振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82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4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4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4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副仪表板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架本体、车身连接部和副仪表板安装部,车身连接部用于安装在车身上,副仪表板安装部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架本体、车身连接部和副仪表板安装部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中的钣金冲压件焊接支架相比,该申请在有效满足副仪表板安装的同时,轻质材料安装支架的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并且截面可以改变料厚例如在所需部位减小料厚,具有较好的轻量化优势,例如应用在电动车辆上后能够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副仪表板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的发展,消费者对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更加关注
目前,电动车辆的副仪表板安装在副仪表板支架上,副仪表板支架常采用钣金焊接支架。
然而,这种钣金焊接支架的钣金的板厚较大,从而使得钣金焊接支架整体重量较重,这不仅降低了车辆的续航里程,而且也不利于第二排乘客的头部与副仪表板碰撞时对头部的吸能防护。另外,钣金焊接支架通常需要经过落料、冲压、翻遍、折弯、焊接、防锈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从而使得模具费用高,提高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重量轻,例如应用在电动车辆上后能够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架本体、车身连接部和副仪表板安装部,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用于安装在车身上,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其中,所述架本体、所述车身连接部和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包括架本体、车身连接部和副仪表板安装部,并且架本体、车身连接部和副仪表板安装部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这样,与现有技术中的钣金冲压件焊接支架相比,该申请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在有效满足副仪表板安装的同时,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并且截面可以改变料厚,从而具有较好的轻量化优势,例如应用在电动车辆上后能够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并且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因此,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包括用于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发生变形的碰撞弱化结构,所述碰撞弱化结构的支撑强度小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的其他部分的支撑强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板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向板段,其中,在所述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水平内外方向上,所述竖向板段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布置,所述弯曲板段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外侧布置,以使得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在所述竖向板段的下方腾出变形延伸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包括横向板段,所述横向板段的内侧端连接于所述竖向板段的下端,所述横向板段的外侧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板段的上端,所述弯曲板段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架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板段为开口朝向所述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的半圆形板段;和/或,所述弯曲板段的板厚小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的其他板段的板厚。
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包括外侧板壁、内侧板壁和顶部横向板壁,其中,所述外侧板壁和所述内侧板壁中的一者为竖向板壁,所述外侧板壁和所述内侧板壁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碰撞弱化结构,所述顶部横向板壁连接在所述竖向板壁和所述碰撞弱化结构之间,其中,所述顶部横向板壁包括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的顶部安装结构。
另外,所述架本体包括底部板段和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的侧部安装结构,所述底部板段的板厚大于所述架本体的其他板段的板厚,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包括所述底部板段,所述底部板段包括底部安装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架本体为U形架,其中,所述U形架的底部框架包括所述底部板段,所述U形架的两个侧部框架的外侧部板段包括所述侧部安装结构,两个所述侧部框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
最后,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副仪表板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支撑安装所述副仪表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辆的副仪表板通过图1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局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辆的副仪表板通过图1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身上的车辆的X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本体,2-车身连接部,3-副仪表板安装部,4-车身,5-副仪表板,6-碰撞弱化结构,7-竖向板段,8-弯曲板段,9-变形延伸空间,10-横向板段,11-外侧板壁,12-内侧板壁,13-顶部横向板壁,14-顶部安装结构,15-底部板段,16-侧部安装结构,17-底部安装结构,18-底部框架,19-侧部框架,20-外侧部板段,21-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包括架本体1、车身连接部2和副仪表板安装部3,其中,车身连接部2用于安装在车身4上,副仪表板安装部3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也就是,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在实际使用中,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通过车身连接部2连接在车身4上,而副仪表板5则设置在副仪表板安装部3上,其中,架本体1、车身连接部2和副仪表板安装部3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包括架本体1、车身连接部2和副仪表板安装部3,并且架本体1、车身连接部2和副仪表板安装部3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这样,与现有技术中的钣金冲压件焊接支架相比,该申请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在有效满足副仪表板5安装的同时,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并且截面可以改变料厚,从而具有较好的轻量化优势,例如应用在电动车辆上后能够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并且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因此,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在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中,轻质材料安装支架可以为铝材安装支架、镁材安装支架或钛材安装支架,或者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可以用来制造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轻质材料。
另外,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成型有碰撞弱化结构6。例如,参考图1,副仪表板安装部3包括用于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发生变形的碰撞弱化结构6,碰撞弱化结构的支撑强度小于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部分的支撑强度。这样,由于碰撞弱化结构的支撑强度小于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部分的支撑强度,在车辆的第二排乘员的头部碰撞到副仪表板5时,碰撞弱化结构将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当然,需要理解的是,在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中,碰撞弱化结构6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一种结构形式中,碰撞弱化结构6可以包括倾斜板段,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并且截面可以改变料厚,因此,可以将倾斜板段的板厚设置为小于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板段的厚度,这样,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板厚较小的倾斜板段将发生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再例如,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参考图1,碰撞弱化结构6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板段8,这样,由于弯曲板段8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以形成有悬空部,也就是,悬空部的下方并未设置有支撑结构而形成变形容纳空间,这样,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弯曲板段8更易于向下发生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技术特征“碰撞弱化结构6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板段8”可以理解为碰撞弱化结构6仅通过弯曲板段8来形成,或者,碰撞弱化结构6除了弯曲板段8之间,还可以包括一些与弯曲板段8有连接关系的碰撞弱化结构。
例如,参考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碰撞弱化结构6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向板段7,其中,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水平内外方向上,竖向板段7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布置,弯曲板段8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外侧布置,以使得碰撞弱化结构在竖向板段7的下方腾出变形延伸空间9。这样,由于变形延伸空间9内并未设置有对竖向板段7在竖向方向上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段,这样,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竖向板段7将带动弯曲板段8更易于向变形延伸空间9内向下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当然,弯曲板段8可以直接和竖向板段7连接,例如弯曲板段8倾斜布置并和竖向板段7连接。或者,参考图1,碰撞弱化结构包括横向板段10,横向板段10的内侧端连接于竖向板段7的下端,横向板段10的外侧端连接于弯曲板段8的上端,弯曲板段8的下端连接于架本体1。这样,通过横向板段10,可以使得弯曲板段8和竖向板段7在水平内外方向上保持间隔,这样,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竖向板段7将驱动横向板段10以带动弯曲板段8更易于向变形延伸空间9内向下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当然,横向板段10可以水平延伸布置,如图1所示的,或者,横向板段10可以向上倾斜布置。
另外,弯曲板段8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例如,一种形状中,弯曲板段8为波浪形弯曲板段,或者,另一种形状中,弯曲板段8为弧形板段,或者,再一种形状中,参考图1,弯曲板段8为开口朝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的半圆形板段,这样,例如一种实施例中,半圆形板段的上端和横向板段10的外侧端连接,半圆形板段的下端连接于架本体1,这样,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竖向板段7将驱动横向板段10以带动半圆形板段更易于向变形延伸空间9内向下弹性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另外,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并且截面可以改变料厚,因此,参考图1,弯曲板段8的板厚小于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板段的板厚。例如,弯曲板段8的板厚小于竖向板段7和横向板段10的板厚,这样,由于弯曲板段8例如半圆形板段的板厚较小,因此,在副仪表板受到第二排乘员的头部向下的碰撞时,板厚减小的弯曲板段8更易于向变形延伸空间9内向下弹性变形以吸能,以对第二排乘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吸能防护。
另外,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的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因此,副仪表板安装部3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参考图1,副仪表板安装部3包括外侧板壁11、内侧板壁12和顶部横向板壁13,其中,外侧板壁11和内侧板壁12中的一者为竖向板壁,外侧板壁11和内侧板壁12中的另一者包括碰撞弱化结构6,顶部横向板壁13连接在竖向板壁和碰撞弱化结构之间,其中,顶部横向板壁13包括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的顶部安装结构14。这样,可以在副仪表板安装部3内形成空腔,从而在便于副仪表板5支撑安装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重量。
此外,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的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因此,架本体1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参考图1,架本体1包括底部板段15和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的侧部安装结构16,底部板段15的板厚大于架本体1的其他板段的板厚,其中,车身连接部2包括底部板段15,底部板段15包括底部安装结构17。这样,可以将架本体1的其他板段保持较薄的板厚的同时,可以将底部板段15的板厚根据需要加厚,以对副仪表板安装支架提供稳定可靠的安装基础,这样,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可以通过底部安装结构17稳固可靠地安装在车身4上。另外,加厚的底部板段15也可以提升在车辆Y向的强度,以满足副仪表板在车辆Y向的模态要求。
当然,底部安装结构17可以为安装孔、安装螺母、安装螺套或为紧固件22例如安装紧固螺栓。侧部安装结构16可以为安装孔、安装螺母、安装螺套或为紧固件22例如安装紧固螺栓。
此外,由于一体成型的轻质材料安装支架的截面设计自由度大,因此,可以使得架本体1包括空腔和支撑筋,从而可以进一步减轻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重量。
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架本体1可以为U形架,参考图1,U形架的底部框架18包括底部板段15,U形架的两个侧部框架19的外侧部板段20包括侧部安装结构16,两个侧部框架19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副仪表板安装部3。这样,通过U形架的两个侧部框架19,在对副仪表板提供稳定可靠的安装基础的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减小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的整体重量。例如,该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安装在电动车辆上后,能够降低电动车辆的重量,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
此外,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参考图2和图3,该车辆包括车身4、副仪表板5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其中,车身连接部2安装在车身4上,副仪表板安装部3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副仪表板5的一部分可以支撑连接在架本体1的侧部安装结构16上,例如,侧部安装结构16包括连接螺套,副仪表板5的一部分侧板可以通过紧固件22和连接螺套的紧固连接而支撑连接在架本体1的侧部。
另外,该车辆可以为燃油车,或者可以为电动车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本体(1)、车身连接部(2)和副仪表板安装部(3),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2)用于安装在车身(4)上,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其中,所述架本体(1)、所述车身连接部(2)和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一体成型为轻质材料安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包括用于在受到碰撞时能够发生变形的碰撞弱化结构(6),所述碰撞弱化结构的支撑强度小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部分的支撑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弱化结构(6)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板段(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弱化结构(6)包括在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竖向板段(7),其中,在所述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水平内外方向上,所述竖向板段(7)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布置,所述弯曲板段(8)靠近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外侧布置,以使得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在所述竖向板段(7)的下方腾出变形延伸空间(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弱化结构包括横向板段(10),所述横向板段(10)的内侧端连接于所述竖向板段(7)的下端,所述横向板段(10)的外侧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板段(8)的上端,所述弯曲板段(8)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架本体(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板段(8)为开口朝向所述副仪表板安装支架的内侧的半圆形板段;和/或,所述弯曲板段(8)的板厚小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的其他板段的板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包括外侧板壁(11)、内侧板壁(12)和顶部横向板壁(13),其中,所述外侧板壁(11)和所述内侧板壁(12)中的一者为竖向板壁,所述外侧板壁(11)和所述内侧板壁(12)中的另一者包括所述碰撞弱化结构(6),所述顶部横向板壁(13)连接在所述竖向板壁和所述碰撞弱化结构之间,其中,所述顶部横向板壁(13)包括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的顶部安装结构(1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本体(1)包括底部板段(15)和用于支撑安装副仪表板(5)的侧部安装结构(16),所述底部板段(15)的板厚大于所述架本体(1)的其他板段的板厚,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2)包括所述底部板段(15),所述底部板段(15)包括底部安装结构(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本体(1)为U形架,其中,所述U形架的底部框架(18)包括所述底部板段(15),所述U形架的两个侧部框架(19)的外侧部板段(20)包括所述侧部安装结构(16),两个所述侧部框架(19)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4)、副仪表板(5)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21),其中,所述车身连接部(2)安装在所述车身(4)上,所述副仪表板安装部(3)支撑安装所述副仪表板(5)。
CN202120778227.4U 2021-04-15 2021-04-15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Active CN216374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8227.4U CN216374186U (zh) 2021-04-15 2021-04-15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8227.4U CN216374186U (zh) 2021-04-15 2021-04-15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4186U true CN21637418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8227.4U Active CN216374186U (zh) 2021-04-15 2021-04-15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4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0035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5176460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CN101289082B (zh) 汽车的前部结构
US8602483B2 (en) Vehicle door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KR20090118086A (ko) 측면 충돌 성능을 강화시킨 자동차용 도어
US6155633A (en) Bumper-mounting structure for frame-mounted-body vehicle
JP3704078B2 (ja) フェンダー支持構造
CN216833939U (zh)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CN216374186U (zh) 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CN111959614A (zh) 溃缩吸能盒及仪表板横梁的前围支架
CN107933696B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JP4647805B2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ステップ
CN216660054U (zh) 轻量化型仪表板横梁
JP5167749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CN218750678U (zh) 侧气帘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312570U (zh) 座椅安装支架和汽车
CN218141805U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220199425U (zh) 风窗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9857002U (zh) 用于安全气囊ecu的加强构造
CN217672467U (zh) 通风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15436628U (zh) 一种车辆的d柱上内板及车辆
CN212149026U (zh) 风窗横梁组件和汽车
CN217778757U (zh) 转向支撑构件总成
CN214451320U (zh) 侧碰吸能总成及车辆
US20230249755A1 (en) Front-end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electric front-wheel dr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