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5066U -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5066U
CN216365066U CN202122475018.5U CN202122475018U CN216365066U CN 216365066 U CN216365066 U CN 216365066U CN 202122475018 U CN202122475018 U CN 202122475018U CN 216365066 U CN216365066 U CN 216365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50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CITY NO 1 PEOPLE S HOSPI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CITY NO 1 PEOPLE S HOSP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CITY NO 1 PEOPLE S HOSPI filed Critical JINAN CITY NO 1 PEOPLE S HOSPI
Priority to CN2021224750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5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5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5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涉及影像科体位调整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底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底座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两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底座一侧设有底板,第一连杆与底板铰接,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底座铰接,底板一侧设有调节件,调节件一侧设有躺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通过上述结构,实现躺板的自主运动,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像科体位调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活体组织的特性)是经由结果(观测影像信号)反推而来。作为一门科学,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另外,包括脑波图和脑磁造影等技术,虽然重点在于测量和记录,没有影像呈显,但因所产生的数据俱有定位特性(即含有位置信息),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医学影像。
X线检查是骨科医师诊断骨骼系统是否存在病变及评价手术效果的常用方法。针对不同的检查目的,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体位摆放,由于X射线对人体具有一定危害,所以医师的操作室与患者是被隔开的,在摄片时只能通过口头表述让病患做出姿势调整,但往往达不到医师所需要的最佳角度与位置,从而需要多次拍摄以及多次调整,影响了拍摄效率,拍摄出来的影像对后期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对病症判断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具有的优点是:底座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通过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连接杆等对底板进行升降,进而实现躺板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调节件可以对躺板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通过上述结构,实现躺板的自主运动,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底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底板一侧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一侧设有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通过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连接杆等对底板进行升降,进而实现躺板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调节件可以对躺板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通过上述结构,实现躺板的自主运动,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套设有第一滑块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转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旋转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的设置是为了给旋转件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改变躺板的运动方位,第一固定板的设置为第一电机等提供支撑,第一电机的设置是为了通过旋转来改变第二电机等的方位,通过第二电机、丝杆与第一滑块的设置,来使得旋转件发生方位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插设于所述底板且两者球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插设有插杆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插杆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底板一端套设有半球体,所述半球体开设有十字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贯穿所述十字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躺板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件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可以带动躺板前后左右翻转,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可调节躺板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第一支撑杆的设置为躺板提供支撑,并且在第二电机的作用,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杆偏转,进而实现躺板方位的改变,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变更第二电机的方位,进而改变躺板的运动弄方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的设置为第二支撑杆提供旋转的路径,第二支撑杆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对转动板的支撑,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躺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的设置可以提高躺板运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防止躺板与底板在运动过程中碰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弹簧插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躺板、所述底板球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的设置是为了控制第一弹簧的形变方向,提高第一弹簧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底座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通过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连接杆等对底板进行升降,进而实现躺板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调节件可以对躺板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通过上述结构,实现躺板的自主运动,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
2.调节件的设置是为了给旋转件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改变躺板的运动方位,第一固定板的设置为第一电机等提供支撑,第一电机的设置是为了通过旋转来改变第二电机等的方位,通过第二电机、丝杆与第一滑块的设置,来使得旋转件发生方位的改变;
3.旋转件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滑块的带动下,可以带动躺板前后左右翻转,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可调节躺板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第一支撑杆的设置为躺板提供支撑,并且在第二电机的作用,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杆偏转,进而实现躺板方位的改变,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变更第二电机的方位,进而改变躺板的运动弄方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气缸;3、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杆;5、底板;6、第二连杆;7、第二连接杆;8、调节件;81、第一固定板;82、第一电机;83、转动板;84、第二电机;85、丝杆;86、第一滑块;87、旋转件;871、第一支撑杆;872、套筒;873、插杆;874、半球体;875、支撑板;9、躺板;10、第二支撑杆;11、第一弹簧;12、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2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与底座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3两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4,底座1一侧设有底板5,第一连杆4与底板5铰接,第一连杆4铰接有第二连杆6,两个第二连杆6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7铰接,第二连接杆7与底板5滑动连接,第二连杆6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底板5一侧设有调节件8,调节件8一侧设有躺板9,底座1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通过第一气缸2、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6、第二连接杆7等对底板5进行升降,进而实现躺板9的升降,通过设置的调节件8可以对躺板9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通过上述结构,实现躺板9的自主运动,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
如图1与图2所示,调节件8包括第一固定板81,第一固定板81与底板5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81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2,第一电机82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一电机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83,转动板83远离第一电机8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4,第二电机84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电机8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85,丝杆85套设有第一滑块86且两者螺纹连接,第一滑块86与转动板83滑动连接,第一滑块86一侧设有旋转件87,调节件8的设置是为了给旋转件87提供动力,进而可以改变躺板9的运动方位,第一固定板81的设置为第一电机82等提供支撑,第一电机82的设置是为了通过旋转来改变第二电机84等的方位,通过第二电机84、丝杆85与第一滑块86的设置,来使得旋转件87发生方位的改变。
如图1与图2所示,旋转件87包括第一支撑杆871,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871插设于底板5且两者球铰连接,第一支撑杆871靠近第一固定板81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872,套筒872插设有插杆873且两者滑动连接,插杆873与第一滑块86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871远离底板5一端套设有半球体874,半球体874开设有十字滑槽,第一支撑杆871贯穿十字滑槽,第一支撑杆871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75,支撑板875与躺板9螺栓连接,旋转件87的设置是为了在第一滑块86的带动下,可以带动躺板9前后左右翻转,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可调节躺板9进行左倾、右倾、前倾或者后倾,极大的节省了与患者沟通的时间也提高了摄片的角度准确率,提升了影响质量,提高了医师诊断的准确性,第一支撑杆871的设置为躺板9提供支撑,并且在第二电机84的作用,可以带动第一支撑杆871偏转,进而实现躺板9方位的改变,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可以变更第二电机84的方位,进而改变躺板9的运动弄方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81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0与转动板83固定连接,环形槽的设置为第二支撑杆10提供旋转的路径,第二支撑杆10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对转动板83的支撑,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
如图2与图3所示,躺板9与底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11,最优为第一弹簧11可以分布在躺板9的四周,第一弹簧11的设置可以提高躺板9运动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弹簧11的设置防止躺板9与底板5在运动过程中碰撞。
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弹簧11插设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两端分别与躺板9、底板5球铰连接,伸缩杆12的设置是为了控制第一弹簧11的形变方向,提高第一弹簧1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患者躺在躺板9上,然后固定,在使用时,当需要调整躺板9的高度时,打开第一气缸2,第一气缸2带动第一连接杆3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6与第二连接杆7,实现躺板9高度的调节,当需要改变躺板9的方位时,打开第二电机84,第二电机84带动丝杆85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块86运动,第一滑块86在动插杆873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杆871发生角度调节,第一滑块86在滑动过程中会使得插杆873在套筒872内滑动,通过第一支撑杆871角度的变化实现躺板9方位的变化,当需要对躺板9另外两个方位进行调节时,打开第一电机82,第一电机82带动转动板83旋转,进而使得第二电机84等随着转动板83旋转,套筒872在第一支撑杆871上转动,然后打开第二电机84,就可以调整,实现躺板9四个方位的调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两端均铰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底板(5),所述第一连杆(4)与所述底板(5)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铰接有第二连杆(6),两个所述第二连杆(6)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杆(7)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与所述底板(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板(5)一侧设有调节件(8),所述调节件(8)一侧设有躺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包括第一固定板(81),所述第一固定板(81)与所述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1)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2),所述第一电机(82)输出轴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8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83),所述转动板(83)远离所述第一电机(8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4),所述第二电机(84)输出轴的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电机(8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85),所述丝杆(85)套设有第一滑块(86)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86)与所述转动板(8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86)一侧设有旋转件(8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87)包括第一支撑杆(871),所述第一支撑杆(871)插设于所述底板(5)且两者球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71)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81)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筒(872),所述套筒(872)插设有插杆(873)且两者滑动连接,所述插杆(873)与所述第一滑块(8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871)远离所述底板(5)一端套设有半球体(874),所述半球体(874)开设有十字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871)贯穿所述十字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871)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75),所述支撑板(875)与所述躺板(9)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81)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二支撑杆(10)与所述转动板(8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9)与所述底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1)插设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躺板(9)、所述底板(5)球铰连接。
CN202122475018.5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Active CN216365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5018.5U CN21636506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5018.5U CN21636506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5066U true CN21636506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5018.5U Active CN216365066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5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94563B1 (ko) 파노라마 및 씨티 겸용 엑스선 촬영장치
KR100707796B1 (ko) 파노라마 및 씨티 겸용 엑스선 촬영장치
CN109893258B (zh) 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系统
CN107390372A (zh) 一种影像科可调节观片装置
CN110913744A (zh) 手术系统、控制方法、手术装置和程序
DE102006060421B4 (de) Medizinisches System zur bildgestützten Diagnose oder Therapie des Körpers eines Patienten sowie von dem System durchgeführtes Verfahren
CN216365066U (zh)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CN111637336B (zh) 一种激光手术摄影装置
JPH07502186A (ja) 障害の影響を受けない治療およびマイクロ治療のための装置
CN109893092B (zh) 可扫描腹腔内部的腹腔镜外视镜装置
CN109907835B (zh) 应用红外热成像的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设备
CN111631677A (zh) 一种模块化全兼容眼科检查仪器的全自动系统
CN111631894A (zh) 一种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设备
CN112472023A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眼病筛查机器人
CN107898430A (zh) 一种眼肌运动定量检测装置
CN212574884U (zh)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CN210330756U (zh) 应用红外热成像的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设备
CN210185721U (zh) 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的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系统
CN109893257B (zh) 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功能的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系统
CN210277364U (zh) 一体化外视镜腹腔镜系统
CN113509222A (zh) 带全景影像功能的腔镜手术器械
CN112057092A (zh) 一种医疗临床影像诊断仪器
CN113332069B (zh) 一种影像科用上床装置
CN212939671U (zh) 一种模块化全兼容眼科检查仪器的全自动系统
CN214434549U (zh) 一种用于头颈外科的可控式防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