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9375U - 一种拱形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拱形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39375U
CN215839375U CN202121538565.7U CN202121538565U CN215839375U CN 215839375 U CN215839375 U CN 215839375U CN 202121538565 U CN202121538565 U CN 202121538565U CN 215839375 U CN215839375 U CN 215839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ion
lateral support
support structure
top platform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85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庆
王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Life Sciences Group Co ltd
Beijing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Life Sciences Group Co ltd, Beijing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Life Scie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85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39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39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39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拱形支架,该拱形支架被应用于CT或MRI扫描床,所述拱形支架包括顶部平台、侧面支撑结构和线性运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顶部平台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经由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线性驱动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并且所述侧面支撑结构被设置为弧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安装在CT或MRI扫描床上的拱形支架能够在CT和MRI实时引导手术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并且支架的拱形设计,可以避免造成患者负重,同时减少对CT、MRI扫描图像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拱形支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形支架。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包括超声、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是经皮穿刺手术(经皮消融、活检、电极植入、粒子植入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实时显像和多切面显像的灵活特性,超声在引导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相较于其他影像技术,超声存在分辨率不高、对比度低、图像不标准、需要严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等缺点,目前在应用上误诊率和漏诊率偏高。CT和MRI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更适合用于识别和定位病灶以及观察手术器械在体内的位置。
但CT和MRI受限于设备自身的空间限制,在进行手术时,无法实现实时监测穿刺针的位置和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情况,穿刺的准确度不高,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影像扫描和穿刺。在此期间,需要将患者反复移进移出扫描孔,存在诸多额外的安全隐患以及手术时间长的缺点。
为了充分利用CT和MRI在影像方面的优势,弥补其在实时引导手术方面的不足,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拱形支架,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被应用于CT或MRI扫描床,并且包括顶部平台、侧面支撑结构和线性运动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顶部平台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经由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线性驱动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并且所述侧面支撑结构被设置为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顶部平台包括中间的凹陷部分以及与所述凹陷部分邻接的平整部分,其中所述凹陷部分和所述平整部分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并且所述凹陷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平整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设置方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顶部平台和所述侧面支撑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镂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顶部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包括运动转换装置,所述运动转换装置能够使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彼此转换,并且包括相互配合的回转运动部分和直线运动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为丝杠机构,并且所述回转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杆,所述直线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丝杠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杠螺母的数量为2,并且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经由2个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还包括马达、平板、轴环和底座,所述平板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且用于固定所述马达,所述马达经由所述轴环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的回转运动部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顶部平台的凹陷部分设置有多个镂空结构,并且在所述顶部平台的平整部分不设置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拱形支架能够在CT和MRI实时引导手术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并且支架的拱形设计,可以避免造成患者负重,同时减少对CT、MRI扫描图像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架支撑模块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架支撑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中,1-拱形支架;2-机架装置;3-线性运动驱动装置;4-侧面支撑结构;5-顶部平台;6-马达;7-平板;8-运动转换装置;9-轴环;10-底座;11-丝杠螺杆;12-丝杠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被应用于CT或MRI扫描床,该拱形支架包括顶部平台、侧面支撑结构和线性运动驱动装置,其中,顶部平台与线性运动驱动装置经由侧面支撑结构固定连接,线性运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线性驱动侧面支撑结构,并且侧面支撑结构被设置为弧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拱形支架能够在CT和MRI实时引导手术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并且支架的拱形设计,可以避免造成患者负重,同时减少对CT、MRI扫描图像的影响。
以下,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
整体配置
首先,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拱形支架1的整体配置,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1例如可以在CT或MRI引导的手术中用于承载和支撑手术用穿刺针以及穿刺针的定位和引导机构。
具体地,拱形支架1可以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床上或者直接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孔内,安装的方式可以采用卡扣方式,这样的安装方式便于在术中需要用到穿刺时能够快速安装,并且在不需要用到穿刺时能够从CT、MRI设备上快速取下。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诸如螺钉连接之类的其他的方式将拱形支架1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床上或者直接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孔内,只要这种方式能够将拱形支架1固定即可。换句话说,拱形支架1被可拆卸地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床上或者直接安装在CT、MRI设备的扫描孔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1包括顶部平台5、两个侧面支撑结构4和两个平行安装在MRI扫描床上的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
顶部平台5用于承载和控制手术用穿刺针以及穿刺针的定位和引导机构;侧面支撑结构4用于支撑顶部平台5,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侧面支撑结构4与顶部平台5所形成的空间可以为平躺于CT或MRI扫描床的患者提供空间;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用于支撑侧面支撑结构4和顶部平台5,并且沿着CT或MRI扫描床的方向驱动侧面支撑结构4和顶部平台5,从而调整手术用穿刺针的位置和方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部平台5与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经由侧面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用于线性驱动侧面支撑结构4,进而驱动顶部平台5移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侧面支撑结构7被设置为弧形,从而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空间并减少对CT和MRI设备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能够在CT和MRI实时引导手术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并且支架的拱形设计,可以避免造成患者负重,同时减少对CT、MRI扫描图像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描述拱形支架1的各个部件。
顶部平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平台5包括中间凹陷部分以及与凹陷部分邻接的平整部分。具体地,凹陷部分为顶部平台5的中间部分,并且平整部分为顶部平台5的周边部分。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顶部平台5与侧面支撑结构4和未示出的穿刺针定位和引导机构的连接,顶部平台5的凹陷部分和平整部分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具体的,在凹陷部分中,沿着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或者CT、MRI扫描床的方向设置有两排共计8个连接孔,如此方便在凹陷部分中沿顶部平台5的方向设置未示出的手术用穿刺针的定位和引导机构。
在平整部分中,沿着顶部平台5的方向设置有4排共计8个连接孔,并且凹陷部分每侧的连接孔对称设置,如此方便将顶部平台5与侧面支撑结构4稳定固定。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中,使得凹陷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方向与平整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方向垂直,如此增加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顶部平台5设计为包括凹陷部分和平整部分的结构,并且将手术用穿刺针的定位和引导机构安装于凹陷部分中,如此能够使得整个机构更加紧凑,从而能够适应CT或MRI设备的狭窄空间。
另外,为了减少拱形支架1的整体重量,可以在顶部平台5的表面设置多个镂空结构。具体地,可以在顶部平台5上设置圆形、方形的镂空结构。本图2中,仅仅在顶部平台5的凹陷部分中设置有镂空结构,这是因为中间的凹陷部分受力小,对于强度的要求低,而平整部分受力大,设置过多的镂空结构可能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侧面支撑结构
仍然参考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支撑结构4。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支撑结构4可以为2个,并且侧面支撑结构4被设置为弧形,弧形的设置能够便于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侧面支撑结构4与顶部平台5形成的空间设置为上小下大的结构,即使得侧面支撑结构4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侧面支撑结构4顶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向内倾斜设置侧面支撑结构4,如此能够提高整个拱形支架1的稳定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另外,与顶部平台5类似,可以在侧面支撑结构4的表面设置多个镂空结构,以减轻整个机构的重量。
线性运动驱动装置
接下来,参考图3和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包括马达6、平板7、运动转换装置8、轴环9和底座10,其中运动转换装置8能够使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彼此转换,并且包括回转运动部分和直线运动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平板7被固定在底座10上,并且用于固定马达6,马达6经由轴环9与运动转换装置8的回转运动部分连接,并使得运动转换装置8的回转运动部分转动,从而使得直线运动部分进行线性运动,并且直线运动部分与侧面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从而驱动侧面支撑结构4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运动转换装置8可以是丝杠机构,并且回转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杆11,直线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母1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丝杠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如此可以控制丝杠机构的旋转范围,使之驱动的顶部平台5的操作更为稳定和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除了丝杠机构之外的其他运动转换装置,只要这种运动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彼此转换即可。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丝杠机构的丝杠螺母12被设置为2个,侧面支撑结构4通过该2个丝杠螺母12与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固定连接,并且该2个丝杠螺母11中心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与单个丝杠螺母12的螺纹长度相等。将丝杠螺母12设置为2个,目的是为了消隙,即消除螺母与螺杆之间的间隙,与单个丝杠螺母12相比,能够使得顶部平台5和侧面支撑结构4更加稳定,而设置更多个丝杠螺母12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由于丝杠螺杆11加工精度问题导致的驱动困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拱形支架能够在CT和MRI实时引导手术的情况下,方便地使穿刺针进入和移出CT、MRI扫描孔,并且支架的拱形设计,可以避免造成患者负重,同时减少对CT、MRI扫描图像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拱形支架(1),所述拱形支架(1)被应用于CT或MRI扫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架(1)包括顶部平台(5)、侧面支撑结构(4)和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
其中,所述顶部平台(5)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经由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被配置为线性驱动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并且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被设置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5)包括中间的凹陷部分以及与所述凹陷部分邻接的平整部分,其中所述凹陷部分和所述平整部分均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并且所述凹陷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平整部分的多个连接孔的设置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5)和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顶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包括运动转换装置,所述运动转换装置能够使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彼此转换,并且包括相互配合的回转运动部分和直线运动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为丝杠机构,并且所述回转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杆(11),所述直线运动部分为丝杠螺母(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机构的丝杠螺母的数量为2,并且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经由2个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运动驱动装置(3)还包括马达(6)、平板(7)、轴环(9)和底座(10),所述平板(7)被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并且用于固定所述马达(6),所述马达(6)经由所述轴环(9)与所述运动转换装置的回转运动部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平台(5)的凹陷部分设置有多个镂空结构,并且在所述顶部平台(5)的平整部分不设置镂空结构。
CN202121538565.7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拱形支架 Active CN215839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565.7U CN21583937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拱形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565.7U CN21583937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拱形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39375U true CN215839375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8565.7U Active CN215839375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拱形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39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86453A (en) Imaging and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a floor-mounted guiding track
JP5220355B2 (ja) X線複合診断システム
US9962132B2 (en) Multi-directional X-ray imaging system with single support column
US5638419A (en) Spiral-helical scan computed tomography apparatus
CN113349896B (zh) 一种针穿刺机构及穿刺手术机器人
JP4481392B2 (ja) X線診断装置
US6400791B1 (en) CT device for generating tomograms of slices of a subject which are inclined relative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a patient support
JP2008018249A6 (ja) X線複合診断システム
US11576625B2 (en) Multi-directional x-ray imaging system
JP2000505695A (ja) 小型で堅牢な昇降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患者テーブルを含む医療機器
EP3678549A1 (en) Imaging table for greater access to patient region of interest
CN112057096A (zh) 集成式扫描结构、扫描装置和扫描系统
JP5085219B2 (ja) 手術用ctシステム
CN215839375U (zh) 一种拱形支架
EP2736414B1 (en)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phanto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3640172B2 (ja) X線透視撮影台
CN113995426A (zh) 支架集成式扫描结构、扫描装置和扫描系统
CN111631894A (zh) 一种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设备
CN1883392A (zh) 头颈部减影ct成像检查的辅助装置
CN112057092A (zh) 一种医疗临床影像诊断仪器
CN112494064A (zh) 一种基于垂直传动机构的医学成像设备
JP5444422B2 (ja) 術中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5433345B2 (ja) 医療機器用寝台装置および医療機器
CN219147648U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临床检查的辅助托架
CN219229912U (zh) 一种基于双机械臂式的血管造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Address after: No. 2970, 29th Floor, Building B,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1 Wangzhu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70, 29 / F, block B, Tsinghua T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1 courtyard, Wangzhu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recision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esources Life Science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