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0075U -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0075U
CN216360075U CN202123075878.6U CN202123075878U CN216360075U CN 216360075 U CN216360075 U CN 216360075U CN 202123075878 U CN202123075878 U CN 202123075878U CN 216360075 U CN216360075 U CN 216360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avity
opening
outer sid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58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全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ocal Plastic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ocal Plastic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ocal Plastic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ocal Plastic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58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0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0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0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该双腔吸液瓶包括第一物料瓶、第二物料瓶、胶塞和吸管;第一物料瓶具有第一物料腔和与第一物料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物料瓶具有第二物料腔和与第二物料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物料瓶倒插于第一开口,第一物料腔与第二开口连通;胶塞封盖第二开口;吸管依次穿设第二物料瓶和胶塞至第一物料腔中;其中,在吸管受到推压时,吸管推动胶塞与第二物料瓶分离。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吸液瓶可以在使用前将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隔离开,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混合在一起,操作便捷,保证了物料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腔吸液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用于口服液包装的装置,一般是瓶子和塞子组成的,外带吸管以满足使用需求。普通的口服液装置一般只有一个腔体也就是瓶子本身,灌装一种物料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单一性价比低。普通口服液装置使用时,要先撕开外包装吸管处,取出吸管在刺穿塞子方可吸取液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旨在提高不同物料混合之前的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吸液瓶,该双腔吸液瓶包括第一物料瓶、第二物料瓶、胶塞和吸管;第一物料瓶具有第一物料腔和与第一物料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物料瓶具有第二物料腔和与第二物料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物料瓶倒插于第一开口,第一物料腔与第二开口连通;胶塞封盖第二开口;吸管依次穿设第二物料瓶和胶塞至第一物料腔中;其中,在吸管受到推压时,吸管推动胶塞与第二物料瓶分离。
可选地,第二物料瓶包括底壁和外侧壁,外侧壁环绕底壁的外边围设形成第二开口和第二物料腔,胶塞抵靠外侧壁的内外两侧面以与外侧壁过盈配合,吸管依次穿设底壁和胶塞。
可选地,第二物料瓶还包括内侧壁,内侧壁环绕底壁的内边围设形成安装腔,内侧壁与外侧壁围设形成第二开口,并与外侧壁、底壁共同围设成第二物料腔,胶塞弹性抵靠内侧壁的内侧面,吸管依次穿设底壁、安装腔和胶塞。
可选地,安装腔的直径在远离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吸管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包,凸包抵接内侧壁的外侧面。
可选地,内侧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台阶,吸管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用于搭接于第一台阶上。
可选地,外侧壁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槽,通风槽连通第一物料腔和第一开口。
可选地,吸管包括第一管和与第一管连通的第二管,第一管穿设第二物料瓶且与胶塞过盈配合,第二管插至于第一物料腔中。
可选地,双腔吸液瓶还包括按钮、固定件和保护罩,按钮与第一物料瓶连接盖封第一开口和吸管,固定件与第一物料瓶连接且压设固定按钮的边沿,保护罩与按钮过盈配合罩设按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服液,该口服液包括:第一物料、第二物料和上述任一项的双腔吸液瓶,第一物料盛放于第一物料腔中,第二物料盛放于第二物料腔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物料放置于第一物料瓶中,第二物料放置于第二物料瓶中,胶塞封盖第二开口,从而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相互隔绝,避免物料在食用前过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影响品质;在需要使用时,推动吸管,吸管推动胶塞与第二开口分离,第二物料通过第二开口进入第一物料腔与第一物料混合在一起,用户通过吸管进行吸食,这样就做到了在食用前才将两个物料混合在一起的目的,保证了物料的品质。即本实用新型设计两个物料腔的双腔吸液瓶,分别灌装了两种物料,产品新颖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摒弃之前使用分别打开两种容器后又把两种物料混合起来的繁琐落后的设计,直接一次设计出双腔吸液瓶一次性打开即可使用两种物料混合的设计结构创新便捷,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在第一物料腔和第二物料腔未连通的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在第一物料腔和第二物料腔连通的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流通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在第一物料腔12和第二物料腔22未连通的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在第一物料腔12和第二物料腔22连通的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包括第一物料瓶10、第二物料瓶20、胶塞30和吸管40。
第一物料瓶10具有第一物料腔12和与第一物料腔12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物料腔12用于盛放第一物料200;第二物料瓶20具有第二物料腔22和与第二物料腔22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物料腔22用于盛放第二物料300,第二物料瓶20倒插于第一开口,第一物料腔12与第二开口连通;胶塞30封盖第二开口,以暂时隔绝第一物料腔12和第二物料腔22,第二物料腔22被胶塞30密封隔绝;吸管40依次穿设第二物料瓶20和胶塞30至第一物料腔12中,吸管40不与第二物料腔22连通;其中,在吸管40受到推压时,吸管40向第一物料腔12运行一段距离,同时吸管40推动胶塞30向第一物料腔12运行一段距离从而与第二物料瓶20分离,第一物料200和第二物料300混合在一起。
为了使本领域人员对本申请的双腔吸液瓶100有更进一步地认识,以下将以具体的装配和使用过程进行讲解,但是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造成任何限定。
装配过程:第一物料200放置于第一物料瓶10中,第二物料300放置于第二物料瓶20中;胶塞30封盖第二开口;吸管40依次穿设第二物料瓶20和胶塞30;第二物料瓶20倒插于第一开口,吸管40插至于第一物料腔12中。
使用过程:对吸管40施加外力,吸管40向第一物料腔12中下沉,同时带动胶塞30一起向第一物料腔12下沉,从而胶塞30与第二开口分离,第二物料300通过第二开口进入第一物料腔12中与第一物料200混合在一起,用户通过吸管40进行吸食。
在本申请,第一物料200放置于第一物料瓶10中,第二物料300放置于第二物料瓶20中,胶塞30封盖第二开口,从而第一物料200和第二物料300相互隔绝,避免物料在食用前过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影响品质;在需要使用时,推动吸管40,吸管40推动胶塞30与第二开口分离,第二物料300通过第二开口进入第一物料腔12中与第一物料200混合在一起,用户通过吸管40进行吸食,这样就做到了在食用前才将两个物料混合在一起的目的,保证了物料的品质。即本实用新型设计两个物料腔的双腔吸液瓶,分别灌装了两种物料,产品新颖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摒弃之前使用分别打开两种容器后又把两种物料混合起来的繁琐落后的设计,直接一次设计出双腔吸液瓶一次性打开即可使用两种物料混合的设计结构创新便捷,满足市场需求。
请参阅图1至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第一物料瓶10为瓶状结构,第二物料瓶20包括底壁21和外侧壁23,外侧壁23环绕底壁21的外边围设形成第二开口和第二物料腔22,胶塞30抵靠外侧壁23的内外两侧面以与外侧壁23过盈配合,即外侧壁23边沿插设于胶塞30上的安装槽与胶塞30上的安装槽过盈配合,从而防止胶塞30自然脱落,吸管40依次穿设底壁21和胶塞30,并插至第一物料腔12中。在吸管40受到外力后,胶塞30受到吸管40的力,从而与外侧壁23分离。胶塞30于第二物料瓶20过盈配合的好处在于两者连接不需要胶水等物质,从而避免对第一物料200和第二物料300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第二物料瓶20还包括内侧壁25,内侧壁25环绕底壁21的内边围设形成安装腔24,内侧壁25与外侧壁23围设形成第二开口,并与外侧壁23、底壁21共同围设成第二物料腔22,胶塞30弹性抵靠内侧壁25的内侧面,进一步对胶塞30进行固定提高了胶塞30的稳定性,吸管40依次穿设底壁21、安装腔24和胶塞30。
吸管40包括第一管42和与第一管42连通的第二管46,第一管42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二管46的直径,当然也可以小于第二管46的直径,在此不做限定。第一管42穿设第二物料瓶20且与胶塞30过盈配合,以减少不必要的固定件60,第二管46插至于第一物料腔12中,物料顺着第二管46进入第一管42再流出。
请参阅图1至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腔24的直径在远离底壁2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在吸管40向第一物料腔12运动的过程中,吸管40逐步运动到安装腔24较小直径的位置处,从而相对安装腔24卡住,以便于用户使用吸管40。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吸管40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包41,凸包41抵接内侧壁25的外侧面,凸包41与内侧壁25接触提供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在外力取消对吸管40的推压作用后,依靠这一摩擦力可以确保吸管40与第二物料瓶20之间相对静止。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内侧壁25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台阶26,吸管40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台阶43,在吸管40向第一物料腔12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台阶43用于搭接于第一台阶26上,从而相对安装腔24卡住,以便于用户使用吸管40。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用于卡住吸管40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两两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三个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双腔吸液瓶100还包括按钮50、固定件60和保护罩70,按钮50与第一物料瓶10连接盖封第一开口和吸管40,按钮50为柔性状态,可以变形抵接吸管40,固定件60与第一物料瓶10连接且压设固定按钮50的边沿,从而固定按钮50,保护罩70与按钮50过盈配合罩设按钮50,防止按钮50被误触。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取下保护罩70,按压按钮50,按钮50推动吸管40朝向第一物料腔12运动。
请参阅图1至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腔吸液瓶100气体流通的截面示意图。
针对第二物料瓶20,外侧壁23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槽28,在第二物料瓶20倒插至第一开口中时,通风槽28连通第一物料腔12和第一开口。在吸管40工作时,外部气体通过通风槽28进入第一物料腔12中,然后进入吸管40,最后连通大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可以确保第一物料腔12中的第一物料200和第二物料300可以被顺利吸出。
本申请还保护一种口服液,口服液包括:第一物料200、第二物料3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双腔吸液瓶100,第一物料200盛放于第一物料腔12中,第二物料300盛放于第二物料腔22中,在第一物料200和第二物料300混合在一起后被吸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物料瓶,具有第一物料腔和与所述第一物料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第二物料瓶,具有第二物料腔和与所述第二物料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物料瓶倒插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物料腔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胶塞,封盖所述第二开口;
吸管,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物料瓶和所述胶塞至所述第一物料腔中;
其中,在所述吸管受到推压时,所述吸管推动所述胶塞与所述第二物料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瓶包括底壁和外侧壁,所述外侧壁环绕所述底壁的外边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物料腔,所述胶塞抵靠所述外侧壁的内外两侧面以与所述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吸管依次穿设所述底壁和所述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瓶还包括内侧壁,所述内侧壁环绕所述底壁的内边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开口,并与所述外侧壁、所述底壁共同围设成所述第二物料腔,所述胶塞弹性抵靠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所述吸管依次穿设所述底壁、所述安装腔和所述胶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直径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抵接所述内侧壁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吸管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用于搭接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连通所述第一物料腔和所述第一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包括第一管和与所述第一管连通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穿设所述第二物料瓶且与所述胶塞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管插至于所述第一物料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吸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吸液瓶还包括按钮、固定件和保护罩,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物料瓶连接盖封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吸管,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物料瓶连接且压设固定所述按钮的边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按钮过盈配合罩设所述按钮。
10.一种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物料、第二物料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双腔吸液瓶,所述第一物料盛放于第一物料腔中,所述第二物料盛放于所述第二物料腔中。
CN202123075878.6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Active CN216360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5878.6U CN21636007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5878.6U CN21636007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0075U true CN216360075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5878.6U Active CN216360075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0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47000B1 (en) Cap and discharge container
CN109715516B (zh) 排出容器
US6602309B2 (en) Vented, grooved back, heat induction foil
CN101391676B (zh) 密封盖
KR102491967B1 (ko) 양압음료용 밀폐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00038267A1 (en) Vacuum packaging container
JP2014502236A (ja) 液体用包装材並びにその使用及び液体をフルイディック組立体に供給する方法
CN101932263B (zh) 手动滴瓶
JP2014503426A (ja) ブリスタ包装材に液体を充填する方法及び液体を充填するためのキャビティを備えたブリスタ包装材
MX2008000981A (es) Empaque con tapa de sellado y metodo para rellenar el empaque.
CN216360075U (zh) 一种双腔吸液瓶及口服液
CN111918824B (zh) 液体容器用定量排出装置
JP6041800B2 (ja) 試薬容器
KR20050093743A (ko) 공기 펌프식 토출용기
JP2582497Y2 (ja) スポイト容器
CN220721812U (zh) 双抗原检测抗体试剂盒
CN214932170U (zh) 一种盛有化妆品的装置、化妆品容器及其双腔喷雾分配器
CN213057865U (zh) 一种按压式双物料合装瓶
JP2021172417A (ja) 注出口部材および注出口部材を備える液体用容器
KR20020097123A (ko) 밀폐부가 보강된 액체용기의 배출대 구조
CN217945935U (zh) 一种一口杯酒瓶
WO2017147241A1 (en) Test strip holding device for liquid analysis
KR200419772Y1 (ko) 수액용 팩의 주입구 밀봉 캡
CN105997508A (zh) 带有压垫的贴膜式组合盖
JP2007302253A (ja) 吐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