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1285U - 一种车辆搬运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搬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1285U
CN216341285U CN202121356474.1U CN202121356474U CN216341285U CN 216341285 U CN216341285 U CN 216341285U CN 202121356474 U CN202121356474 U CN 202121356474U CN 216341285 U CN216341285 U CN 216341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vehicle
carrier
assembly
whe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64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谦
彭小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64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1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1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1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搬运器,该车辆搬运器包括:搬运器主体、运动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搬运器主体包括中心框架和两侧边框架,两侧边框架分别设置在中心框架的相对两侧,且每一侧边框架均与所中心框架围设形成行车槽;运输组件,安装在行车槽中,以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并将车辆向预设方向传输;运动轮组件,安装于侧边框架;驱动轮组件安装于中心框架;其中,运动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均用于驱动搬运器主体运动且驱动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且通过驱动轮组件驱动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小于通过运动轮组件驱动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搬运器的小角度转向行走,适应多种场地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搬运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搬运器。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尤其在日本已有近30~40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存取车成为了制约立体车库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车辆搬运器性能的高低则决定了存取车效率。
目前,一些车辆搬运器只能实现大角度的转弯或大幅度的转向,在一些狭小的区域或需要小幅度调整车辆搬运器的场景下,车辆搬运器无法方便快捷地进行车辆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搬运器,能够实现搬运器的小角度转向行走,适应多种行驶场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搬运器,车辆搬运器包括:
搬运器主体,包括中心框架和两侧边框架,两所述侧边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框架的相对两侧,且每一所述侧边框架均与所中心框架围设形成行车槽;
运输组件,安装在所述行车槽中,以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并将所述车辆向预设方向传输;
运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
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
其中,所述运动轮组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均用于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运动且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且通过所述驱动轮组件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小于通过所述运动轮组件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
安装座,与所述中心框架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位;
驱动轮组,可整体转向的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中。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组包括:
动力导向装置;
动力件,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连接;
行走轮,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动力件和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相背的两侧;
所述动力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运动,所述动力导向装置用于调控所述行走轮的运动方向。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组为两个,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台,所述固定连接台分别与两所述驱动轮组的动力导向装置连接,且两所述驱动轮组位于所述固定连接台相背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运输组件相所述预设方向传输;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搬运器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运输组件的传送方向。
可选地,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电池组,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提供电力;
所述电池组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的中间部位且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避空槽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组件至少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轮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组的相对两侧,且两组所述驱动轮组件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所述搬运器主体还包括轮胎夹持组件,所述轮胎夹持组件包括夹臂组件和夹臂驱动机构,所述夹臂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臂组件沿所述运输组件的传送方向往复运动,以将所述车辆的车轮抬升至所述运输组件或者将所述车辆的车轮自所述运输组件卸下。
可选地,所述轮胎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二,且二组所述轮胎夹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搬运器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可选地,所述夹臂驱动机构包括:
动力源;
至少两个驱动杆,两所述驱动杆平行设置;
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两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源的所述输出端的动力输出传动至两所述驱动杆,使其轴向移动所述夹臂组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在车辆搬运器中同时设置运动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在保证车辆搬运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运动轮组件驱动车辆搬运器进行大幅度的转向,驱动轮组件设置在车辆搬运器的中心框架上,能够驱动车辆搬运器进行小幅度的转向,使车辆搬运器能够适应多种行驶场地和使用场景,在一些狭小的区域或需要小幅度调整车辆搬运器的场景下,车辆搬运器仍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车辆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辆搬运器去除保护盖板和链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驱动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驱动组件与驱动辊及连接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电池组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的夹臂驱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的夹臂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的驱动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中车辆搬运器的驱动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图10c本申请车辆搬运器将车辆抬起进行搬运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承载车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搬运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车辆搬运器去除保护盖板和链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驱动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 4是图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驱动组件与驱动辊及连接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车辆搬运器10包括搬运器主体100、两组运输组件200以及驱动部300。
其中,驱动部300设置在搬运器主体100的中间区域,两组运输组件200可以分别设置在搬运器主体100的相对两侧,且,驱动部300内设置有驱动组件310,驱动组件310可以与两组运输组件200连接,以向两组运输组件200提供动力,进而可以将运输组件200上承载的车辆向预设方向传输。
因此,通过将驱动部300设置于搬运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搬运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为与运输组件200的传送方向相平行。通过将重量和体积较大的驱动组件310设置在搬运器主体100的中部位置,可以减少驱动组件310与两个运输组件200之间的传动连接件的尺寸,从而能够使得整个车辆搬运器10的结构更加合理,使用寿命更长,且可以保证车辆搬运器10的平衡,实现更平稳地运输车辆。
本实施例中,两组运输组件200的传输方向可以沿搬运器主体100 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组运输组件200之间的间距可以与车辆的宽度相匹配,从而可以使得车辆位于同一侧的前轮和后轮可以被承载于同一组运输组件200。例如,车辆左前轮和左后轮可以被承载与其中一组运输组件200上;车辆右前轮和右后轮可以被承载与其中另一组运输组件200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搬运器主体100为整个车辆搬运器10的框架,用于承载搬运器上的多种组件,其中,搬运器主体100包括中心框架110和侧边框架120,在中心框架110和侧边框架120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使得中心框架110和侧边框架120围成两条行车槽101,两条行车槽101均沿搬运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行车槽101分别位于车辆搬运器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其中,中心框架110则位于两条行车槽101之间的区域。
因此,搬运器主体100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行车槽101,且,两组运输组件200则可以分别安装在两条行车槽101上。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每一组运输组件200均包括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链条210,链条210可沿行车槽101向一个或两个方向运动,以将车辆搬运至搬运器上。这里的两个方向可以是指链条210沿搬运器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进行传输。
其中,通过链条210作为车辆的运输时的承载件,由于链条210与车辆的车轮之间的摩擦较大,在通过链条210运输车辆时,可以避免出现车辆车轮出现打滑而导致的车辆在进入车辆搬运器10上时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搬运器主体100上还设置有驱动辊和连接辊以安装链条210并带动链条210相预设方向传输。
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3以及图4。
其中,运输组件200还包括多条连接辊220以及驱动辊230。连接辊220以及驱动辊230可以分别贯穿行车槽101的两个侧壁,且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搬运器主体100。链条210可以套设和/或绕经多个连接辊220 以及驱动辊230。
本实施例中,通过链条210作为车辆的运输时的承载件,由于链条 210与车辆的车轮之间的摩擦较大,在通过链条210运输车辆时,可以避免出现车辆车轮出现打滑而导致的车辆在进入车辆搬运器10上时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驱动辊230可以用于与驱动部300中的驱动组件310 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通过驱动组件310可以带动驱动辊230转动,进而可以通过链条210带动连接辊220转动。
可选地,连接辊220和驱动辊230上均设置有齿轮,链条210可以与连接辊220和驱动辊230的齿轮均啮合匹配。
请进一步参阅图2。
其中,驱动部300位于搬运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两组运输组件200的传输方向则可以同样沿搬运器主体100长度方向延伸,且,驱动部300可以设置为位于两组运输组件200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00还包括驱动组件310和电池组 320。
驱动组件310可以是电机,电池组320可以设置为与驱动组件310 电连接,从而向驱动组件310提供电力。
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图2所示车辆搬运器中的电池组旋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电池组320设置在搬运器主体100的中心区域,其中,电池组320上可以开设用于设置驱动组件310的避空槽321。通过将驱动组件310设置在电池组320上的避空槽321中,从而可以在确保电池组320尺寸的同时,使得电池组320和驱动组件310 安装紧凑,节约安装空间。
其中,可选地,电池组320整体可以呈L形。驱动组件310则可以放置于该L形的缺口位置。
其中,电池组320上可以设置过轴槽3201,过轴槽3201可以用于设置驱动组件310的传动轴。其中该传动轴可以包括驱动组件310的动力输出轴和/或驱动辊230的至少部分轴段。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00包括驱动组件310,驱动组件310的动力输出端可以与其相对两侧的两组运输组件200均连接,从而可以通过驱动组件310驱动运输组件200沿预设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对运输组件 200上承载的车辆进行传输。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驱动辊230的数量至少为2,且每一组运输组件200均可以连接至少一根驱动辊2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中驱动辊23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
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的各一端可以与驱动组件31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的各另一端则可以分别插设至搬运器主体100相对两侧的行车槽101中,且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均与搬运器主体100转动匹配。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行车槽101中还设置有多根连接辊220。且每一行车槽101中安装的链条210可以套设且绕经驱动辊230(第一驱动辊231或者第二驱动辊232)及多根连接辊220。
通过驱动组件310则可以带动驱动辊230以其轴线为转动中心相对搬运器主体100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辊220同步转动,且可以使得链条 210同步于驱动辊230相预设的方向传输。
其中,可选地,在驱动辊230和连接辊220上均可以设置齿轮部(图中未显示),当链条210套设于且绕经驱动辊230及多根连接辊220时,链条210可以与驱动辊230及连接辊220上的齿轮部相啮合,进而对链条210的位置进行定位,且可以防止链条210出现打滑。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10还包括双向输出组件350,第一驱动辊 231和第二驱动辊232通过与双向输出组件350相连接,从而形成从驱动组件310、双向输出组件350再到驱动辊230的动力传输链路。
本实施例中,双向输出组件350包括接收端351,及与接收端351 相连接的两个输出端352;接收端351用于与驱动组件31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两个输出端352分别用于与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 相连。
因此,通过设置双向输出组件350可以使得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同步且同向转动,进而带动搬运器主体100相对两侧的运输组件200同步且同向传输。
请进一步的参阅图3,其中,第一驱动辊231和第二驱动辊232与输出端352之间均可以通过连轴器240相连接,其中,连轴器240可以呈H形状,连轴器240相对两端可以分别与连轴器240的传动轴及驱动辊230相咬合。且通过螺钉、键以及销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辊231和/或第二驱动辊232各自对应的连轴器240 之间还可以设置长度调节器330。长度调节器330可以调节第一驱动辊 231或第二驱动辊232与双向输出组件350包之间的间距。
其中,长度调节器330可以是包括插设部,第一驱动辊231或第二驱动辊232的一端可以插设至该插设部内且与长度调节器330固连。其中,通过调整第一驱动辊231或第二驱动辊232的一端可以插设至该插设部内的深度,则可以调整第一驱动辊231或第二驱动辊232与双向输出组件350包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使得搬运器主体100两侧的运输组件200的间距可以调,使得此车辆搬运器10可以适用于搬运不同宽度的车辆。
因此,在车辆搬运器10宽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设置双向输出组件350,双向输出轴连接驱动辊230,可以缩短驱动辊230的长度,使用该连接方式可以防止驱动辊230过长导致的空转或打滑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防止驱动辊230出现被折弯或者折损的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辊230的长度一般设置为较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6以及图7,图7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的夹臂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车辆搬运器10包括两组轮胎夹持组件400,且两组轮胎夹持组件400可以分别位于搬运器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边缘区域。
即,通过任意一侧设置的轮胎夹持组件400均可以将车辆的车轮抬升且放置于运输组件200上。本实施例中,两组轮胎夹持组件400可以以驱动部300的对称中心呈镜像对称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7。夹臂驱动机构420包括动力源421、驱动杆422和传动机构423,动力源421为该夹臂驱动机构420提供动力,在一实施方式中,动力源421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杆422至少为两个,两个驱动杆422平行设置,传动机构423分别与动力源421的输出端连接,与两个驱动杆42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链条将传动机构423和驱动杆422进行连接,链条的一端套设于传动机构 423上,另一端通过链条连接器424套设于链条卡台425上。传动机构 423用于将动力源421的输出端的动力输出传动至两个驱动杆422,具体地,传动机构423带动链条传动,以带动链条连接器424推动驱动杆 422,使其轴向移动夹臂组件410,使夹臂组件410用于夹持车辆轮胎。夹臂驱动机构420通过改变夹臂组件410和行车槽101之间的距离以夹紧所需要搬运的轮胎,松开轮胎则通过上述相反的步骤实现。在轮胎夹持组件400和行车槽101配合以夹持轮胎后,轮胎夹持组件400将车辆搬运至行车槽101的运输组件200上。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8以及图9,图8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的驱动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中车辆搬运器的驱动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车辆搬运器还包括驱动轮组件500和多个运动轮组件501。其中,运动轮组件501位于搬运器主体100的侧边框架120上,即两侧的行车槽101的外侧,运动轮组件501成组设置,一组运动轮组件501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侧的侧边框架120上,车辆搬运器中设置有一组或多组运动轮组件,运动轮组件为搬运器主体100 提供支撑,并用于带动搬运器主体100运动行驶和驱动搬运器主体100 转向。驱动轮组件500位于搬运器主体100的中心框架110上,用于驱动搬运器主体100转向,以带动搬运的车辆转向,运动轮组件501驱动的搬运器主体100的转向时的幅度大于所述驱动轮组件500驱动搬运器主体100转向时的幅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驱动轮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20和驱动轮组510。安装座520与中心框架110连接,用于固定驱动轮组件500,安装座520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位,在一实施方式中,内部中空的安装位为圆形安装位。驱动轮组510安装在安装座520的安装位中,驱动轮组510可在安装位内进行整体转向,以实现360度转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轮组510包括动力导向装置511、动力件512 和行走轮513。动力件512与动力导向装置511连接,行走轮513与动力导向装置511连接,动力件512和行走轮513位于动力导向装置511 相背的两侧,同时,动力件512和行走轮513分别位于两侧的两端;动力件512用于提供驱动力以驱动行走轮513运动,动力导向装置511用于调控行走轮513的运动方向。
在一实施方式中,一个驱动轮组件500中包括两个驱动轮组510和一个固定连接台514,固定连接台514设置于安装座520的安装位的中部位置,分别与两个驱动轮组510的动力导向装置511连接,使两个驱动轮组510位于固定连接台514相背的两侧。
两个驱动轮组510的两个动力导向装置511、两个动力件512和两个行走轮513分别对称设置,在一个驱动轮组件500的两个行走轮513 之间距离短,可实现小角度的转动车辆搬运器。其中,两个行走轮513 的转动中心可以共线。
驱动轮组件500可以为多组,多组驱动轮组件500对称设置于搬运器主体100的中心框架110上。在驱动部300设置有驱动组件310、电池组320和驱动轮组件500,驱动轮组件500分别位于电池组320在车辆搬运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远离端部的轮胎夹持组件400的内侧,且两组驱动轮组件500对称设置。即将驱动轮组件500靠近电池组320 设置,可实现电池组320方便快捷供给电力,节省线路,使车辆搬运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搬运器的驱动部300设置有电池组320,其为L型电池组320,为驱动轮组件500、驱动组件310和轮胎夹持组件400提供电力,以使轮胎夹持组件400实现上述操作,同时以使驱动组件310带动链条210传送,带动行车槽101上的车辆沿传送方向移动,将车辆搬运至搬运器主体100上。同样地,驱动组件310也可以带动链条210传送将车辆搬运下搬运器主体100,以实现车辆搬运。同样的,驱动轮组件500也可以带动整个车辆搬运器在小角度范围内进行运动和转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前文所述电池组320、驱动组件310、驱动轮组件500等均设置在驱动部300。因此,在电池组320、驱动组件 310、驱动轮组件500等组件位于链条210形成的承载面的一侧还可以盖设保护盖板600,其中,保护盖板600可以用于对驱动部300中的各组件进行覆盖保护。
本实施例中,保护盖板600背离搬运器主体100的一侧可以朝向车辆的底盘设置。其中,将驱动部300超出承载面一侧的边缘区域301的高度设置为小于中间区域302的高度具体可以表现为:保护盖板600背离搬运器主体100的一侧表面的中间区域与搬运器主体100之间的间距大于该表面的边缘区域与搬运器主体100之间的间距。因此,通过将保护盖板600背离搬运器主体100的一侧表面的边缘区域向靠近搬运器主体100的方向凹陷,从而可以在车辆进入搬运器主体100的过程中,使得保护盖板600的边缘区域与车辆底盘的最低点之间同样不会出现碰触,因此,可以使得车辆搬运器10以适应更多不同高度底盘的车辆,不刮蹭底盘,保护车辆安全。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保护盖板600的边缘区域可以设置为向靠近搬运器主体100一侧倾斜的斜面或者弧形面。
其中,保护盖板600可以采用冲压、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或者也可以采用多个单独的部件拼接成型。
当保护盖板600拼接成型时,保护盖板600可以包括中间件610及两个端部件620,且两个端部件620分别对应形成前文所述的位于保护盖板600边缘区域的斜面或者弧形面。其中,两个端部件620可以分别位于中间件610的相对两侧,且二者的中心连接可以与搬运器主体100 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可选地,保护盖板600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安装于搬运器主体100;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搬运器主体100。
请参阅图10a-图10c以及图11,图10a-图10c本申请车辆搬运器将车辆抬起进行搬运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车辆搬运器承载车辆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使用车辆搬运器10搬运车辆2000过程中,可以正向搬运车辆 2000,也可以倒向搬运车辆200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以正向搬运车辆2000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a所示,通过将车辆搬运器10行驶至车辆2000的正前方,将设置有轮胎夹持组件400的一端靠近车辆2000。具体地,先控制运动轮组件501和驱动轮组件500将车辆搬运器10行驶至车辆2000 前方,进一步再控制驱动轮组件500进行位置细节调整,使得后续车辆 2000搬运更加快捷。
然后,控制轮胎夹持组件400中的传动机构423带动链条210传动,以带动链条连接器424推动驱动杆422,使其轴向朝车辆2000移动夹臂组件410,夹臂驱动机构420通过改变夹臂组件410和行车槽101之间的距离以夹紧车辆2000的前轮胎,再次控制轮胎夹持组件400中的传动机构423带动链条210传动,推动驱动杆422,使其轴向朝车辆搬运器10移动夹臂组件410,将车辆2000的前轮胎夹持至车辆搬运器10上的运输组件200上,此时,车辆2000到达车辆搬运器10的牵引区130,车辆2000的底盘与夹臂组件410的最高点E仍留有一定安全距离。
然后,驱动辊230与连接辊220在驱动组件310的驱动下轴向转动,以使链条210在驱动辊230和连接辊220的带动下向远离车辆2000的一侧传送,链条210带动轮胎传动,将车辆2000除后轮胎以外均搬运至车辆搬运器10上,此时,一部分车体到达驱动部300,因为车辆2000 的前轮胎在车辆搬运器10上,后轮胎在地面,而车辆搬运器10也具有一定的高度,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将牵引区130和驱动部300的保护盖板600衔接的部分保护盖板600设置为弧形面或斜面,适应低底盘的车辆2000,在从牵引区130向驱动部300传送时,车辆2000的底盘仍不会与保护盖板600接触剐蹭,保证车辆2000安全搬运。如图10b 所示,当车体进入驱动部300之后,车辆2000的底盘与车辆搬运器10 的夹臂组件410的最高点E、保护盖板600的最低点A、保护盖板600 的最高点C之间仍然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搬运车辆2000整个过程中,不会剐蹭车辆2000的底盘,保证车辆2000的安全。
如图10c所示,当车辆2000的后轮胎靠近车辆搬运器10一定距离时,再次控制轮胎夹持组件400中的传动机构423带动链条210传动,以带动链条连接器424推动驱动杆422,使其轴向朝车辆2000移动夹臂组件410,夹臂驱动机构420通过改变夹臂组件410和行车槽101之间的距离以夹紧车辆2000的后轮胎,并控制轮胎夹持组件400中的传动机构423带动链条210传动,推动驱动杆422,使其轴向朝车辆搬运器 10移动夹臂组件410,与此同时,控制驱动辊230与连接辊220带动链条210与夹臂组件410统速率移动,将车辆2000的后轮胎夹持至车辆搬运器10两侧的行车槽101上的同时车辆2000整体向前传动,以使整个车辆2000搬运至车辆搬运器10上。
当整个需搬运的车辆2000搬至车辆搬运器10上,通过控制运动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500将车辆搬运器10行驶至指定位置,再通过上述步骤将车辆2000搬运下车辆搬运器10。此时,可以通过靠近后轮胎一端的轮胎夹持组件400将车辆2000按照上述相反步骤进行搬运,也可以通过靠近前轮胎一端的轮胎夹持组件400将车辆2000搬下车辆搬运器10,具体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当车辆2000被承载与车辆搬运器10上时,车辆2000底盘最低点所在平面为D。其中,车辆搬运器10承载面的高度为h2。高度h2此时可以表示为车辆搬运器10承载面与对车辆搬运器10支撑面B之间的间距。
此时,车辆2000底盘最低点所在平面为D与保护盖板600的最高点C(对应中间件610)之间的间距为h1。本实施例中,h1设置为小于 h2。
综上,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搬运器,在车辆搬运器中同时设置运动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通过将运动轮组件设置在位于外侧的侧边框架上,且将驱动轮组件安装在位于中心的中心框架上,在保证车辆搬运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运动轮组件驱动车辆搬运器进行大幅度的转向,驱动轮组件设置在车辆搬运器的中心框架上,能够驱动车辆搬运器进行小幅度的转向,使车辆搬运器能够适应多种行驶场地和使用场景,在一些狭小的区域或需要小幅度调整车辆搬运器的场景下,车辆搬运器仍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车辆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搬运器主体,包括中心框架和两侧边框架,两所述侧边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框架的相对两侧,且每一所述侧边框架均与所中心框架围设形成行车槽;
运输组件,安装在所述行车槽中,以用于承载车辆的车轮并将所述车辆向预设方向传输;
运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
驱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
其中,所述运动轮组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均用于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运动且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且通过所述驱动轮组件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小于通过所述运动轮组件驱动所述搬运器主体进行转向时的转向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
安装座,与所述中心框架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内部中空的安装位;
驱动轮组,可整体转向的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包括:
动力导向装置;
动力件,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连接;
行走轮,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连接,所述动力件和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动力导向装置相背的两侧;
所述动力件用于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运动,所述动力导向装置用于调控所述行走轮的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为两个,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台,所述固定连接台分别与两所述驱动轮组的动力导向装置连接,且两所述驱动轮组位于所述固定连接台相背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运输组件相所述预设方向传输;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搬运器主体长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运输组件的传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电池组,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提供电力;
所述电池组安装于所述中心框架的中间部位且开设有避空槽,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避空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轮组件至少为两组,两组所述驱动轮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组的相对两侧,且两组所述驱动轮组件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搬运器包括:
所述搬运器主体还包括轮胎夹持组件,所述轮胎夹持组件包括夹臂组件和夹臂驱动机构,所述夹臂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臂组件沿所述运输组件的传送方向往复运动,以将所述车辆的车轮抬升至所述运输组件或者将所述车辆的车轮自所述运输组件卸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二,且二组所述轮胎夹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搬运器主体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驱动机构包括:
动力源;
至少两个驱动杆,两所述驱动杆平行设置;
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两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源的所述输出端的动力输出传动至两所述驱动杆,使其轴向移动所述夹臂组件。
CN202121356474.1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搬运器 Active CN216341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474.1U CN216341285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搬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6474.1U CN216341285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搬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1285U true CN21634128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6474.1U Active CN216341285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车辆搬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1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0883B (zh) 一种全向车辆搬运机构
CN211846118U (zh) 一种滚筒输送机
CN216341285U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216341286U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215827795U (zh) 一种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的推板结构
CN114109106A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208184339U (zh) 一种平面移动类机械停车设备的搬运小车
CN215564845U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113431406A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114109105A (zh) 一种车辆搬运器
CN220226411U (zh) 一种agv汽车自动搬运设备
CN210312241U (zh) 一种汽车总装车间物料转移用agv小车
CN219904310U (zh) 适用于换电站的电池运输平台
CN219770966U (zh) 一种移动式agv装卸机器人
CN217676655U (zh) 搬运车
CN217457484U (zh) 一种侧移设备及送料车
CN212798179U (zh) 一种多功能输送穿梭车
CN220316275U (zh) 一种步进式轧辊平板运输装置
CN218230513U (zh) 一种超低重载链式输送agv
CN114013481B (zh) 一种稳定运输货物的运输机器人
CN216886727U (zh) 一种航空装备应急疏散转运装置
CN218021927U (zh) 一种工字轮托运小车
CN212101872U (zh) 一种具备堆垛功能的mini型搬运机器人
CN215286778U (zh) 一种物流自动化送料设备
CN217198440U (zh) 一种搬运小车的行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