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6615U - 超氧水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氧水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6615U
CN216336615U CN202122901038.4U CN202122901038U CN216336615U CN 216336615 U CN216336615 U CN 216336615U CN 202122901038 U CN202122901038 U CN 202122901038U CN 216336615 U CN216336615 U CN 216336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zone
superoxide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1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旺凯
王军
赵晓飞
张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sheng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eshe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esheng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esheng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1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6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6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6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其包括:臭氧发生器、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循环液输出口的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循环液供应管的第二连通管、泵,所述泵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之间接入且被配置成泵送所述原料水、所述臭氧及混合的所述超氧水经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并返回所述储液罐的循环。本申请公开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且紧凑,并具有提供大流量、高浓度的且浓度可控的臭氧水的能力。

Description

超氧水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臭氧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超氧、也被称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并能够有效地灭菌。因此,含有臭氧的臭氧水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卫生、水处理、制药、食品制备、化妆品制备等需要灭菌或消毒的领域。
然而,当前臭氧水的生成涉及结构复杂的大型生成装置,而且生成的臭氧水浓度不高且浓度值不稳定,生成高浓度臭氧水需要众多工艺流程。而且,当前的大型装置生成的臭氧水产量不高。另外,臭氧水的半衰期极短,已生成的臭氧水的存储也面临问题。
然而,希望提供一种臭氧水发生解决方案,能够以相对简单、紧凑的结构提供高浓度的且浓度可控的大流量臭氧水。
上述描述仅作为了解本领域相关技术的背景,并非承认其属于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且紧凑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具有提供大流量、高浓度的且浓度可控的臭氧水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其可包括:
臭氧发生器,具有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流出口;
储液罐,包括用于输入原料水的进水口、用于输出超氧水的出水口、用于供送由原料水和所述臭氧混合的超氧水的循环液供应管、循环液输出口、从底部延伸到顶部附近的第一围绕挡板、从顶部延伸到临近底部的第二围绕挡板和从底部延伸到一定高度的第三围绕挡板,其中,所述第三围绕挡板位于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的外侧,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与所述第三围绕挡板之间限定出过渡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之一围绕另一个设置,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内限定出超氧水混合区并在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之间限定出连通所述超氧水混合区和所述过渡区的连通通道,其中,所述循环液供应管延伸入所述超氧水混合区,所述循环液输出口设置在所述过渡区;
连接所述循环液输出口的第一连通管;
连接所述循环液供应管的第二连通管;
泵,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之间接入且被配置成泵送所述原料水、所述臭氧及混合的所述超氧水经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并返回所述储液罐的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经所述储液罐的超氧水混合区、连通通道、可选的过渡区、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循环液供应管并再进入储液罐的超氧水混合区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还限定出在第三围绕挡板之外的原料水缓冲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原料水缓冲区中。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储液罐底部,且位于第三围绕挡板之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通道具有临近超氧水混合区的环形入口和临近过渡区的环形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液供应管具有端部开口,且优选地,所述端部开口远离所述环形入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超氧水混合区中,优选地临近所述循环液供应管的端部开口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储液罐的底部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围绕挡板(横截面) 大致呈圆形,并且同轴设置。优选地,储液罐(横截面)也大致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围绕挡板同轴设置。在此,所述超氧水混合区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所述连通通道和过渡区可具有圆环形横截面。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围绕挡板围绕所述第一围绕挡板设置。
在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液供应管从顶部延伸到底部附近,并具有位于底部附近的端部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外的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的液位到达低液位,允许所述泵进行泵送,且响应于检测到的液位到达高液位,停止经所述进水口的原料水的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还可包括用于处理超氧水中逸出的臭氧的尾气处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可包括连接至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尾气排出管,其包括位于超氧水混合区顶部的第一开口和位于原料水缓冲区顶部的第二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还可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泵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连接所述泵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一液体出口和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第二气体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还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罐的超氧水混合区中的超氧水浓度的浓度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超氧水的循环次数来控制所述超氧水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响应于设定的超氧水浓度,在预定循环次数内,控制泵在第一泵送压力下进行泵送,且在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停止泵送或控制所述泵在第二泵送压力下进行泵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响应于设定的超氧水浓度,在预定循环次数内,控制所述臭氧流出口以第一臭氧浓度输出所述臭氧,且在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控制所述臭氧流出口以第二臭氧浓度输出所述臭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包括可控流量调节的第一阀和用于用户操作以允许超氧水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的第二阀,其中所述浓度控制器配置成根据所述超氧水浓度和循环状态控制第一阀的开度,且所述第一阀的所述开度约束了通过所述出水口的最大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还可包括反应气体发生器,其连接至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反应气体流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还可包括冷却流体发生器,其包括连接至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流体流入口的流出口和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流体流出口连接的流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
箱体;
在所述箱体内竖立安装的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内分隔出气体发生室和电气室,其中所述隔板至少部分限定出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
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内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
位于所述电气室内的发热电气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还包括在所述顶部开口和/或底部开口处设置的强制送风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气体发生室和所述电气室中经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循环的循环冷却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强制送风装置用于形成从所述气体发生室经所述底部开口流入所述电气室并从所述电气室经所述顶部开口流入所述气体发生室的循环冷却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强制送风装置设置在底部开口处并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开口为狭长形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具有大于所述底部开口的宽度和小于所述底部开口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包括驱动变频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变频电源的转换变压器和电连接所述转换变压器的谐振高压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变频电源在竖向上设置在所述转换变压器和所述谐振高压线圈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驱动变频电源连接的滤波器单元、与所述滤波器单元连接的控制电源以及与所述控制电源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显示单元在竖向上临近所述驱动变频单元设置且远离所述谐振高压线圈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和一对侧板;所述底板包括一对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隔板共同形成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箱体还可以包括一对顶部纵梁,所述纵梁将所述顶板与所述隔板间隔开以形成所述顶部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顶部挂板和至少一个底部支脚,用于将所述板式臭氧发生模组悬挂支撑在所述气体发生室内以形成避让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净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能够以相对紧凑的结构提供大流量、高浓度且浓度精度可控的超氧水,这些超氧水中发泡性能好且半衰期更长。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示出元件不受附图所示比例的限制,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立体图,该立体图被部分剖切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平面视图,该平面视图被部分剖切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平面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平面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平面视图,该平面视图被部分剖切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的分解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的平面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的平面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的平面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平面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平面视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立体图;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放电装置的平面视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放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保险装置的分解图;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保险装置的立体图;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保险装置的截面图;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保险装置的导热绝缘板的平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超氧水生成装置;
10、储液罐;101、低液位;102、高液位;
11、罐体;11’、进水口;12’、第一围绕挡板;12’、超氧水混合区; 13、第二围绕挡板;13’、连通通道;14、第三围绕挡板;14’、过渡区;14”、原料水缓冲区;15、循环液供应管;15’、端部开口;
2、臭氧发生器;
20、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1、反应气体流入口21;22、臭氧流出口22; 23、冷却流体流入口23;24、冷却流体流出口;
200、第一表面;202、第二表面;
221、地电极;2210、接触面;2211、冷却流体通道;22114、连通槽; 2212、微气道;22120、缩窄部;2213、第一纵向气槽;2214、第二纵向气槽;2215、进气孔;2216、出气孔;
222、地电极;2222、微气道;22220、缩窄部;2223、第一纵向气槽; 224、第二纵向气槽;2229、容纳槽;
224、地电极;2240、接触面;2242、微气道;22420、流入段;22421、流出段;22424、中间曲折段;22426、分隔条;22427、扩口部;22429、缩窄部;2243、第一纵向气槽;2244、第二纵向气槽;2245、进气孔;2246、出气孔;
225、地电极;2252、微气道;22520、流入段;22521、流出段;22524、中间曲折段;22526、分隔条;
230、高压保险装置;2321、第一导线、2322、第二导线、2323、第一弹性绝缘护套;2324、第二弹性绝缘护套;2325、保险管;2326、导热绝缘板;23260、23262、23264、长孔;23261、23263、23265、定位锐角; 23266、23267、间隔部;23268、23269、电连接部;2327、绝缘隔热膜; 2328、熔断丝;2329、熄灭颗粒;
240、高压放电装置;242、接头部;244、介质板;246、高压电极板;
250、隔板;251、前面板;252、后面板;253、顶部纵梁;254、折边;255、底部凹槽;257、顶部凹槽;258、底部开口;259、顶部开口;
26、电气元件;261、驱动变频电源;262、转换变压器;263、谐振高压线圈;264、控制显示单元;265、滤波器;266、控制电源;
281、冷却流体流入管接头;282、冷却流体流出管接头;283、进气管接头;284、出气管接头;288、流量计接头;
290、强制送风装置;291、顶部挂板;292、底部支脚;296、供电端子;
3、反应气体发生器;
4、机架;
5、泵;
6、气液分离器;61、流体入口;62、第一液体出口;63、第二气体出口
7、冷却流体发生器;71、流出口;72、流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文中针对“地电极”和“高压放电装置”及其板状部件的描述中,“表面”是指板的延伸面的那一侧,也可以“(板)面”来指代,而不局限为平面并且在同一“表面”上可能具有不同的高度(例如凹陷或凸起);“侧边”是指板的非顶部和底部的窄侧边。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并不体现相对重要性和次序,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元件或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及其储液罐,其以相对紧凑的结构,提供大流量、高浓度且浓度稳定的超氧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方面,在持续供应臭氧时,由泵提供超氧水的持续循环,另一方面,在储液罐内设置多个液体区域,这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提供大流量、可控高浓度超氧水的可能性。尤其是,借助于混合区、连通通道和过渡区的设置,以及由泵提供的相对于原料水的正压,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结构实现很高浓度且浓度精度高度可控的超氧水,而可选地借助于原料水缓冲区中的原料水,可以保证上述循环下的压力稳定,促成臭氧与水的有效混合,而形成相对更稳定的超氧水(液体)。
结合参考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1。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超氧水生成装置1可包括臭氧发生器2、储液罐10、第一连通管18、第二连通管16以及泵5。可选地,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以包括气液分离器6。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该臭氧发生器2具有用于接收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入口21、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流出口22、用于冷却流体流入的冷却流体流入口23和用于冷却流体流出的冷却流体流出口24。一种示例性的臭氧发生器将在下文参考图6至图32进行描述。
继续参考图1至图5,储液罐10可包括罐体11、用于输入原料水的进水口11’、用于输出超氧水的出水口16、用于供送由原料水和所述臭氧混合的超氧水的循环液供应管15、循环液输出口18’、从底部延伸到顶部附近的第一围绕挡板12、从顶部延伸到临近底部的第二围绕挡板13和从底部延伸到一定高度的第三围绕挡板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附近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之后清楚地确定,如果不清楚,所述附近或临近指到顶部或底部的距离小于储液罐的高度10%、优选8%、更优选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定高度在储液罐高度的15%至80%的范围内,优选20%至80%的范围内,优选20%至70%的范围内,更优选20%至60%的范围内,更优选20%至50%的范围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围绕挡板14位于外侧,即位于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12、13的外侧。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围绕挡板12位于内侧,第二围绕挡板13围绕第一围绕挡板12。由此,可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内12、13限定出超氧水混合区12’,在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12、13之间限定出连通通道13’,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12、13与所述第三围绕挡板14之间限定出过渡区14’,该连通通道13’连通所述超氧水混合区12’和所述过渡区14’。进一步地,还在第三围绕挡板14之外(与罐体11之间) 限定出原料水缓冲区1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区域是根据所述围绕挡板(及其与罐体)的结构大体划分的,但并未提供精确的界限,而在本实用新型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所述挡板并限定出相应的区域。
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连通通道13’具有临近顶部的入口(未标示)、如环形入口,以及临近底部的出口(未标示)、如环形出口。该入口和出口、如环形入口和环形出口例如可以由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临近罐体的顶部或底部的相应部分共同限定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通通道的环形入口临近超氧水混合区,环形出口临近过渡区。
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液供应管15延伸入所述超氧水混合区12’。如图所示,所述循环液供应管15具有端部开口15’,如图所示为围绕循环液供应管15的端部的周向对称设置有多个。如图1至图5 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开口15’远离所述环形入口设置,在此为临近底部设置。
在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围绕挡板13围绕第一围绕挡板12设置,但可以想到反过来的结构,即第一围绕挡板围绕第二围绕挡板。在此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相应地设置连通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以及循环液供应管及其端部开口。
在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围绕挡板 12、13、14横截面大致呈圆形,并且同轴设置。如图所示,储液罐或者说罐体11的横截面也大致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围绕挡板12、 13、14同轴设置。在此,所述超氧水混合区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所述连通通道和过渡区可具有圆环形横截面。
在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所述原料水缓冲区14”中。如图1最佳地示出,所述进水口11’设置在储液罐罐体11底部,且位于第三围绕挡板14之外。
在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16设置在所述超氧水混合区12”中,优选地临近所述循环液供应管15的端部开口15’设置。在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6设置在储液罐罐体11的底部中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6可以包括第一、可控流量调节阀(未示出)和第二、操作阀(未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浓度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超氧水浓度和循环状态控制第一阀的开度,如下文所述。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第二阀,以允许超氧水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其想要的超氧水流量来操作第二阀的开度。另外,第一阀约束了可以通过该出水口流出的最大流量,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操作第二阀,以允许在小于等于该最大流量的范围内控制通过出水口流出的超氧水流量。
如图2最佳地示出,所述循环液输出口18’设置在所述过渡区14’。在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循环液输出口18’设置在储液罐罐体11的底部、位于过渡区14’的环形区域内。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循环液输出口18’连接第一连通管18,所述循环液供应管15的远离端部开口的一端连接第二连通管16。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具体为储液罐10还可包括用于处理超氧水中逸出的臭氧的尾气处理装置17。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可包括连接至所述尾气处理装置17的尾气排出管170,其可以总体呈U型。如图1和图3所示,尾气排出管170可包括位于超氧水混合区顶部的第一开口171和位于罐体顶部且位于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之外的第二开口172。在一些实施例中,尾气处理装置17可容纳有臭氧破坏剂、如臭氧破坏催化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尾气排除管170内设置气液分离元件(未示出)。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具体为储液罐10还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外的液位控制器19,所述液位控制器19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的液位到达低液位101(即大于等于),允许所述泵进行泵送,且响应于检测到的液位到达高液位102,停止经所述进水口的原料水的输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液位低于低液位时,则可停止泵送,并可选地自动打开进水口以允许原料水供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液位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在储液罐10的20%高度位置、30%高度位置、40%高度位置、50%高度位置;高液位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在储液罐10的60%高度位置、70%高度位置、80%高度位置、90%高度位置。
如图1至图5所示,泵5在所述第一连通管18和第二连通管16之间接入,更具体地连接至第一连通管18,且臭氧发生器2的臭氧流出口22在泵5的位置,如图所示为泵与第一连通管对接部位,接入到循环回路中,如下文所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6设置在所述泵5和所述第二连通管16之间。更具体地,所述气液分离器6包括连接所述泵5的流体入口 61、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16的第一液体出口62和用于分离出尾气的第二气体出口63。第二气体出口63可连接尾气处理装置17。
由此,泵5被配置成泵送所述原料水、所述臭氧及混合的所述超氧水经所述储液罐10、所述第二连通管18、可选地气液分离器6、所述第一连通管16并返回所述储液罐的循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经所述储液罐的超氧水混合区12’、连通通道13’、可选的过渡区14’、第一连通管18、可选地气液分离器6、第二连通管16、循环液供应管15并再进入储液罐10的超氧水混合区12’进行。
尽管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罐10、更具体地储液罐10的超氧水混合区12’中的超氧水浓度的浓度控制器,由此可以控制出水口16排出的超氧水浓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超氧水的循环次数来控制所述超氧水浓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超氧水浓度,相应地控制超氧水的循环次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次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基于泵送流量及臭氧浓度确定(并可以乘以加权系数)、也可以根据基于循环(流量)的泵送/臭氧浓度-超氧水浓度曲线或查表确定。通过循环预定循环次数的方式,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手段实现了高浓度、且浓度高度可控的超氧水,且生成的超氧水因在多个部件之间冲击使得混合效果更佳,半衰期更长。
此外,通过设置储液罐10的多个围绕挡板并进而限定出多个区域,在保持罐体内原料水缓冲(缓存)区保留大量原料水的同时,例如混合区、连通通道和过渡区的特定结构,允许参与循环的超氧水能够持续加入臭氧,以提高超氧水浓度,而且由连通通道向过渡区施加的正压作用保证了参与循环的液体的浓度。由此,能够以大流量、受控的高浓度提供超氧水。
可选地,可以在到达相应的循环次数后停止循环以及可选的臭氧的供应。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响应于设定的超氧水浓度,在预定循环次数内,控制泵在第一泵送压力下进行泵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可以停止泵送。
但在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在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控制所述泵在第二泵送压力下进行泵送。具体地,可以是在用户设定了预定的超氧水浓度后,如前所述地例如按照泵的最佳功率(第一泵送压力)和/或在(例如最大)第一臭氧供应流量下循环预定的次数,而在达到预定的循环次数后,以不同于前述的泵功率(第二泵送压力)和/或第二臭氧供应流量进行循环(例如称为维持循环)。后者的循环可以为了维持主超氧水罐的设定超氧水浓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泵功率(泵送压力)可以是,第二泵送压力曲线不同于第一泵送压力曲线和/或第二泵送压力小于第一泵送压力。例如当所述泵为恒压或恒功率泵情况下,第一泵送压力曲线可以是呈持续工作的水平线,第二泵送压力曲线呈大致间歇式压力曲线,即在达到预定循环后,泵间歇式地泵送以大致维持超氧水浓度。也可以想到,第二泵送压力曲线也可以呈持续工作的水平线,但是泵送压力(功率)低于第一泵送压力(功率);或者,可以想到第二泵送压力是两者的结合,例如第二泵送压力曲线呈脉冲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响应于设定的超氧水浓度,在预定循环次数内,控制所述臭氧流出口以第一臭氧浓度输出所述臭氧。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臭氧浓度可以是臭氧发生器所能供应的最大臭氧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可以停止输出(供应)臭氧。
但在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当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如在维持循环下,可以控制所述臭氧流出口以第二臭氧浓度输出所述臭氧。类似地,第二臭氧浓度可以是低于第一臭氧浓度。或者达到预定循环次数后供应的臭氧浓度可以脉冲式或间歇式变化。这样的配置允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浓度控制精度维持在极高的水准,而且仍能保证相对大流量的超氧水供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超氧水混合区12’中的浓度到达设定浓度时,如达到预定循环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通知或标示超氧水已经达到设定浓度,可以使用。此时,可以操作前述出水口的第二阀以使用超氧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水口的第一阀可以是在达到预定循环自动打开,或者响应于第二阀的打开而打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浓度控制器可配置成根据所述设定浓度动态调节泵的泵送压力(功率)和/或臭氧浓度以及动态控制第二阀的开度(以及可选地根据液位控制器控制的液位),以将超氧水混合区中的超氧水浓度维持在设定的浓度。这例如可以根据前述的基于循环(流量)的泵送/臭氧浓度-超氧水浓度曲线或查表确定(加入了第二阀开度造成的流量损失的考虑)。这样的设定能特别有利的稳定的高浓度的超氧水。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第三泵送压力和/或第三浓度。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应设定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如第一阶段为尚未达到设定浓度(未达到预定循环)的阶段;第二阶段为达到设定浓度、超氧水未使用阶段;第三阶段为达到设定浓度,但是超氧水被使用阶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这三个阶段的定义可以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能够以大流量、高度可控的高浓度提供超氧水,而且这三个阶段可以平滑过度,例如当超氧水持续使用导致待排出的超氧水浓度达不到设定浓度时,浓度控制器可能控制第二阀的开度逐渐减小、直至关闭以便保持超氧水混合区12’中的浓度。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包括反应气体发生器3,如氧气发生器,其连接至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反应气体流入口21。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包括冷却流体发生器7,其可包括连接至臭氧发生器2的冷却流体流入口23的流出口71和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流体流出口24连接的流入口72。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未标示),前述的浓度控制器可以集成或不集成在该电器控制系统中。
继续参考图1至图5,超氧水生成装置1还可包括用于支承各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各个部件的机架4。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1的一种臭氧发生器2、尤其是基于板式臭氧发生模组的臭氧发生器以及相关的臭氧发生器部件。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可以包括多个叠置的板状结构的地电极和位于相邻的地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高压放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尤其是基于板式臭氧发生模组的臭氧发生器可应用于便携式的小机箱场合,其中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例如可选地为不可扩展的。
下面结合附图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尤其是基于板式臭氧发生模组的臭氧发生器可应用于便携式的小机箱场合(例如为100g产量产品),其中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例如是不可扩展的。所述臭氧发生器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
参考图6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例如机箱式臭氧发生器2,所述臭氧发生器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氧水生成装置。机箱式臭氧发生器2可包括箱体、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 和发热电气元件2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可包括一对地电极(如一对端部地电极)、设置在该地电极之间的一个高压放电装置(未示出)以及一个与所述高压放电装置电连接的高压保险装置(未示出),所述电连接例如通过插接头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对地电极(如一对端部地电极)例如在图11至18或图19至26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放电装置例如在图27至图28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压保险装置23例如在图29至图32中所示。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前面板251、后面板252、底板、顶板(顶板被移除以示出内部结构)和一对侧板(其中一个侧板被移除以示出内部结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一对折边25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可以包括一对顶部纵梁25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及其折边可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形成底部凹槽255。类似地,所述顶板和纵梁53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形成顶部凹槽257。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机箱式臭氧发生器2还可包括在所述箱体内竖立安装的隔板250,由此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内分隔出在后侧的气体发生室和在前侧的电气室,其中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内,多个发热电气元件设置在所述电气室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至少部分限定出底部开口258和顶部开口259。如图6所示,所述底板及其折边254与所述隔板250共同形成所述底部开口258。更具体地,借助于隔板250被折边254支撑,在底板中形成的底部凹槽255中形成了底部开口258。如图6所示,所述纵梁253可将所述顶板与所述隔板250间隔开以形成所述顶部开口259。更具体地,借助于隔板250支撑所述纵梁253,在所述顶部凹槽257中形成了顶部开口259。
结合图6至图10所示,所述顶部开口259为狭长形开口。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开口259具有大于所述底部开口258的宽度和小于所述底部开口的面积。在这些实施例中,减小顶部开口的高度以及面积看上去貌似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循环冷却气流,但发明人发现这能实现更高和更稳定的循环气流的平衡,并改善了冷却效果,与此同时还保证了安全和湿气隔绝效果。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底部开口258处设置的强制送风装置 290,例如为风机,用于形成在所述气体发生室和所述电气室中经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循环的循环冷却气流,尤其是形成从所述气体发生室经所述底部开口流入所述电气室并从所述电气室经所述顶部开口流入所述气体发生室的循环冷却气流。如图6所示,所述底部开口258被强制送风装置 290完全覆盖,这能获得更高的冷却流体稳定性。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箱式臭氧发生器不仅具有极其紧凑的结构以实现便携性,而且还通过将气体反应部件和电气部件大体隔开而实现了较高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或避免气体反应部件的结露以及减少或避免湿气影响电气元件。进一步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顶部和底部开口、更进一步地借助强制送风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发热电气元件的冷却。尤其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强制送风装置、例如风机并非是按照直觉的方式设置用于直吹发热元件,而是与顶部和底部开口一起造成所述循环冷却气流,反而实现了更高的冷却效果,而且冷却效果更加持续稳定。这可能会有助于臭氧发生器能长期稳定地维持较高的臭氧产生效率。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机箱式臭氧发生器2还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为一对)顶部挂板291和至少一个底部支脚292,用于将所述板式臭氧发生模组悬挂支撑在所述气体发生室内以形成避让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净空。在该实施例中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尤其是地电极避让顶部开口259/ 底部开口258的净空看起来貌似不如顶部和底部开口直接正对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尤其是地电极(板状结构)的换热效率高,但发明人发现所述净空(例如借助于所述底部凹槽255和顶部凹槽257形成)能够提供改善的冷却效率,并不一定作为原理(也不应构成限制)的解释,也许是因为在所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净空提高了循环气流的循环效率,进而获得改善的换热效果。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电气元件26可包括驱动变频电源261、电连接所述驱动变频电源261的转换变压器262和电连接所述转换变压器262 的谐振高压线圈26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变频电源261输出的电流经过转换变压器262和谐振高压线圈263两级升压可实现板式臭氧发生模组 20所需的高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变频电源261在竖向上设置在所述转换变压器262和所述谐振高压线圈263之间。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电气元件26还可包括与所述驱动变频电源连接的滤波器单元266、与所述滤波器单元266连接的控制电源265及与所述控制电源265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264。通过在电连接线路中设置滤波器单元,能够使得控制电源能由驱动电源获得而且仍能正常工作,避免了控制电源由单独线路提供或者为控制电源设置另外的变压和整流装置。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显示单元264在竖向上临近所述驱动变频单元261 设置且远离所述谐振高压线圈设置。借助于该结构,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谐振高压线圈对控制单元的影响。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臭氧发生器2还可包括用于臭氧发生器2 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的冷却流体流入管接头281、冷却流体流出管接头 282、进气管接头283、出气管接头284。所述管接头可以入图11至图18 和/或图19至图26所述地给地电极供应或接收冷却流体或供应或接收气体。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臭氧发生器2还可包括流量计接头288,用于检测、控制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的流量。
继续参考图6至图10,所述臭氧发生器2还可包括位于后面板252中的供电端子296,其例如可以电连接驱动变频电源261。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线未示出,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从气体发生室穿设隔板延伸至电气室。
如前所述,板式臭氧发生模组20可以包括叠置的地电极和设置在地电极之间的高压放电装置。
参考图11至18,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多个实施例。
如图11至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地电极221。该地电极221包括具有第一表面200、第二表面202、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板体和在所述板体内部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2211。冷却流体通道2211可以包括在板体内部形成的钻孔以及连通相邻钻孔的连通槽22114,从而例如可形成在地电极221中的单回路的曲折冷却流体线路。可选地,例如借助连通槽2114可以形成与相邻的地电极连通的冷却流体通道。可选地,钻孔是可以选择性地封闭或打开的,从而形成冷却流体流入或流出地电极的底部 (或顶部)出入口。冷却流体通道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11至图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具有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表面200)的用于紧贴高压放电装置的接触面2210以及从所述接触面2210下凹形成的多个横向并置的微气道2212。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面2210和微气道 2212例如可以在板体的表面凹陷区中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电极221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纵向气槽2213和位于第二侧边的第二纵向气槽22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13和第二纵向气槽2214为沉槽。
继续参考图11至图14,各微气道2212可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13延伸至第二纵向气槽2214并且具有临近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14的缩窄部 22120。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具有高度整体化的板状结构。此外,相比于直观概念下的尽可能提高微通道流通面积以提高产气率以及尽可能保证通道的均匀分布以保证均匀气流来提高产气率,令人惊奇地发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局部地减小了微通道流通面积且貌似会造成气流不平稳的缩窄部能获得更高效的臭氧制备效率。
如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缩窄部包括颈缩段、优选为具有对称弧形边的弧形颈缩段。可选地,所述颈缩段的颈缩比在1:2.5至1:15之间、优选地在1:5至1:10之间,设置大幅缩窄的颈缩比能够提供更高效的臭氧制备效率。可选地,所述颈缩段的长度与微气道的长度之比在1:5至1:20之间。
如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缩窄部还包括连接所述颈缩段和第二纵向气槽的小径段22122,优选地所述小径段为直段或微扩张段。所述小径段的长度显著小于所述缩颈段的长度,例如所述小径段的长度与所述缩颈段的长度之比小于1:10。令人惊奇地,设置该长度较小的小径段能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臭氧制备效率,作为解释而非限制地,猜测该小径段能够有利于已产生的臭氧迅速排出,而颈缩段又允许反应氧气通过放电充分反应生成臭氧。
在如图11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电极221为第一端部地电极,例如为始端地电极。所述第一端部地电极221的板体仅在第一表面200 具有所述接触面2210和所述微气道2212,所述板体的第二表面构成端面。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端部地电极221的板体还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的且从第二表面2202朝第一表面200延伸的进气孔2215和位于第二侧边的且从第二表面2202朝第一表面200延伸的出气孔22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2215偏置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13设置,即在平面投影中,进气孔2215位于第一纵向气槽2213之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2216偏置于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14设置。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端部地电极221的板体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气孔2215和第一纵向气槽2213 的至少一个(如一对)第一长孔2217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14 和所述出气孔2216的至少一个(如一对)第二长孔2218。在所示实施例中,该对第一长孔2217相对于地电极的横向中轴对称设置;该对第二长孔2218 相对于地电极的横向中轴对称设置。如图12最佳地示出,所述第一长孔平行且偏置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设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13在所述第一表面200中位于第一高度,所述第一长孔2217在所述第一表面200中位于比所述第一高度高的第二高度。如图12最佳地示出,所述第二长孔2218平行且偏置于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14设置。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14在所述第一表面200中位于第三高度(例如与第一纵向气槽同高),所述第二长孔2218在所述第一表面200中位于比所述第三高度高的第四高度(例如与第一长孔同高)。
如图12所示,所述板体还可以包括用于连通长孔和进/出气孔的钻孔,其可以与纵向气槽平行。
继续参考图15至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地电极222。该地电极222包括具有第一表面200、第二表面202、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板体和在所述板体内部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
继续参考图15至图1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具有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表面202)的用于紧贴高压放电装置的接触面以及从所述接触面下凹形成的多个横向并置的微气道2222。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面和微气道2222例如可以在板体的表面凹陷区中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电极222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纵向气槽2223和位于第二侧边的第二纵向气槽222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23和第二纵向气槽2224为沉槽。
继续参考图15至图18,各微气道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延伸至第二纵向气槽并且具有临近所述第二纵向气槽的缩窄部22220。
在如图15至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电极222为第二端部地电极,例如为末端地电极,其板体仅在第二表面2202具有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微气道,所述板体的第一表面构成端面。
所述地电极222具有类似的接触面、微气道和纵向气槽,其与地电极 221的区别主要在于地电极222的所述接触面、微气道和纵向气槽在第二表面2202内形成。可选地,地电极222的表面凹陷区更深。与地电极221相比,地电极222不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地电极222还可包括在第二表面内的用于容纳高压放电装置的接头部的容纳槽2229。
尽管附图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地电极对,其包括叠置的例如图11至图18所示实施例的一对端部地电极。在这些实施例中,该对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气槽在叠置方向上相连通,该对端部地电极的第二纵向气槽在叠置方向上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平面的投影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和偏置的第一长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的包络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二纵向凹槽和偏置的第二长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二向凹槽的包络中。这能改善产气效率。
尽管附图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包括叠置的上述地电极对和位于相邻的地电极之间的多个高压放电装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平面的投影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和偏置的第一长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的包络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二纵向凹槽和偏置的第二长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二向凹槽的包络中。这能提高改善的产气效率。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平面的投影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位于高压放电装置的包络之外。这能大幅度改善产气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气管接头283可以作为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反应气体流入口21,出气管接头284可以作为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2所示的臭氧流出口2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冷却流体流入管接头281可以作为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冷却流体流入口23,冷却流体流出管接头282可以作为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的冷却流体流出口24。
尽管附图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包括叠置的上述地电极对和位于相邻的地电极之间的一个高压放电装置。
参考图19至26,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的多个实施例。
如图19至图2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地电极224。所述地电极224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板体和在所述板体内部形成的冷却流体通道。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具有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此为第一表面)的用于紧贴高压放电装置的接触面2240、从所述接触面下凹形成的至少一个(在此为一个)微气道2242。
所述地电极224还可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的第一纵向气槽2243和位于第二侧边的第二纵向气槽224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43 和第二纵向气槽2244为沉槽。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气道2242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43曲折延伸至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44。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电极具有高度整体化的板状结构。此外,相比于直观概念下的尽可能提高微通道流通面积以提高产气率以及尽可能保证直通道平行地均匀设置以保证均匀气流来提高产气率,令人惊奇地发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曲折延伸的微气道貌似造成了微通道及其流通面积不能均匀分布能获得更高效的臭氧制备效率。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气道2242可包括临近所述第一纵向气槽的流入段22420、临近所述第二纵向气槽的流出段22421和在所述流入段和流出段之间中间曲折段22424。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具有邻接所述流入段的扩口部22427、如弧形扩口部和/或邻接所述流出段的缩窄部 22428、如弧形缩窄部。令人惊奇地发现,借助于与较窄的流入段连接的扩口部和与较窄的流出段连接的缩窄部能够有效地提高臭氧制备效率。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流入段22420与所述流出段22421 是旋转对称的。此外,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相对于自身具有旋转对称的形状。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流入段和流出段的旋心与所述中间曲折段的旋心是重合的。所述曲折延伸的微气道的旋转对称结构能进一步改善臭氧制备效率。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包括多个纵向直段(在此为3个)和连接相邻的纵向直段的至少一个横向弯弧段(在此为两个)。所示的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大致呈倒下的S形。如图所示,中间曲折段的迎流面均是弧形设置的。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包括在中间曲折段2424的宽度中线沿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延伸的分隔条22426。可选地,所述分隔条大致沿所述中间曲折段的全长延伸并与流入段和流出段间隔开,例如在中间曲折段的10%(±8%)至90%(±8%)的范围内延伸。可选地,所述分隔条配置成能紧贴高压放电装置。在这些实施例中,分隔条的端点临近流入段、流出段设置貌似造成气流不平稳反而获得更高效的臭氧制备效率。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曲折段22424具有比所述流入段22420和/或流出段22421更宽的宽度和更小的深度。优选地,所述中间曲折段与所述流入段和/或流出段的宽度之比大于2:1,优选在3:1至 10:1之间。可选地,所述中间曲折段与所述流入段和/或流出段的深度之比小于1:2,优选在1:3至1:10之间。这样的宽度/深度比能够有效获得更高的产气效率。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地电极224为第一端部地电极,所述第一端部地电极的板体仅在第一表面具有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微气道,所述板体的第二表面构成端面。
如图19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地电极224的板体还包括位于第一侧边的且从第二表面朝第一表面延伸的进气孔2245和位于第二侧边的且从第二表面朝第一表面延伸的出气孔2246。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2245和出气孔2246贯穿板体并连通纵向气槽。例如,所述进气孔2245与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43相交以使得所述第一纵向气槽2243的外侧纵向边延伸穿过所述进气孔2245的直径,所述出气孔2246与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44相交以使得所述第二纵向气槽2244的外侧纵向边延伸穿过所述出气孔2246的直径。
参考图23至图26,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地电极225。所述地电极225 为第二端部地电极,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板体仅在第二表面具有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微气道,所述板体的第一表面构成端面。
类似于地电极224,地电极225也具有从第一纵向气槽曲折延伸至第二纵向气槽的微气道2252。类似地,所述微气道2252可以包括临近所述第一纵向气槽的流入段22520、临近所述第二纵向气槽的流出段22521和在所述流入段和流出段之间的中间曲折段22524。类似地,所述中间曲折段22524 包括在中间曲折段22524的宽度中线沿所述中间曲折段22524延伸的分隔条22526。区别在于,这些微气道相关特征在第二表面形成。
地电极225的微气道和纵向气槽可以具有类似于地电极224的微气道和纵向气槽,但是翻转对称的。区别在于,地电极225不具有进气/出气孔。此外,地电极225还可以包括在第二表面内的用于容纳高压放电装置的接头部的容纳槽。
尽管附图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地电极对,其包括叠置的例如图19至图26所示实施例的上述的第一端部地电极、第二端部地电极。在这些实施例中,该对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气槽在叠置方向上相连通,该对端部地电极的第二纵向气槽在叠置方向上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平面的投影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和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一纵向凹槽的包络中,第一端部地电极的第二纵向凹槽和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二端部地电极的第二向凹槽的包络中。这能改善产气效率。
尽管附图未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板式臭氧发生模组,包括叠置的上述地电极对和位于相邻的地电极之间的一个高压放电装置。
参考图27和图2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放电装置2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高压放电装置24可包括用于电连接高压保险装置的接头部242(例如借助于插接头实现连接)、高压电极板246和位于电极板两侧的一对介质板24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放电装置24用于产生高压电晕放电,以引起气体在地电极的微气道中反应生成臭氧。在此不再赘述高压放电装置的原理及部件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放电装置240可以具有比地电极的接触面更宽的宽度,进而延伸进入两侧的纵向气槽中,并部分地覆盖两侧的纵向气槽。
参考图29至图32,示出了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保险装置23的实施例。所示高压保险装置23可包括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导线2321;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导线2322;保险管2325;设置在所述保险管325内的导热绝缘板2326;至少一片(图示为一张周向完全包裹的)绝缘隔热膜2327;在所述密封腔中延伸且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熔断丝2328以及装在所述保险管2325内的熄灭颗粒2329或熄灭流体。熄灭颗粒2329例如为石英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保险装置23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套设在所述保险管上的第一弹性绝缘护套2323和在所述第二端套设在所述保险管上的第二弹性绝缘护套2324。
如图29和图31所示,所述至少一片绝缘隔热膜2327覆盖在所述导热绝缘板2326上以包围出密封腔。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的高压保险装置能够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而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作为解释而非限制地,特别是借助于导热绝缘板一方面能够允许处于严苛条件并通常会由此引起熔丝的高温借助于所述导热绝缘板迅速将热量传导出去,而且还能保证该导热介质绝缘板保持很高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有效地在熔丝过载失效时可能会引起的极高温度传导至整个导热绝缘板,而使得绝缘隔热膜熔化并造成熄灭颗粒或熄灭流体覆盖熔丝,避免引起火灾或尽快熄灭已产生的燃烧。
如图32所示,所述导热绝缘板2326可包括在轴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长孔23260、23262、23264(例如奇数个,在此为3个)和位于所述多个长孔之间的间隔部23266、232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熔断丝沿所述多个长孔延伸并骑跨所述间隔部。由此,可以通过熔丝在长孔延伸并骑跨间隔部极大地提高高压保险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在图3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熔断丝沿所述多个长孔延伸并交错地在所述导热绝缘板的顶面和底面骑跨所述间隔部。这能够进一步平衡熔丝结构加载,提供更高的工作稳定性和结构长度。
如图32所示,所述长孔23260、23262、23264可包括位于轴端的定位锐角23261、23263、23265。借助于定位锐角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高压保险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这尤其是使得两端的导线和熔丝能够更好地对准。
如图32所示,所述高压保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绝缘板两端处的两个电连接部23268、23269,用于将所述熔断丝的两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结合参考图29和图31,所述电连接部23268、23269 被包覆在所述导热绝缘板和所述绝缘隔热膜之间。这种包覆设置的电连接部能避免连接部位成为熔丝失效的主要热传导部位,这据信能显著提高了高压保险装置的工作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电连接部为焊接、如锡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绝缘板由耐高温无机介质材料制成,优选由陶瓷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险管是透明的,优选为透明石英管。这可以给操作人员或监控装置提供更好的失效监控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隔热膜可具有高于熔断丝的熔点。
除非明确指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或步骤并不必须按照特定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文中,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为简明起见,各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是详尽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部分可能会被省略。在本文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意指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非所有实施例。上述术语并不必然意味着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已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系统及方法,其仅为实施本系统及方法的最佳模式的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实施本系统及/或方法时对这里描述的系统及方法的实施例做各种改变而不脱离界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臭氧发生器,具有用于输出臭氧的臭氧流出口;
储液罐,包括用于输入原料水的进水口、用于输出超氧水的出水口、用于供送由原料水和所述臭氧混合的超氧水的循环液供应管、循环液输出口、从底部延伸到顶部附近的第一围绕挡板、从顶部延伸到临近底部的第二围绕挡板和从底部延伸到一定高度的第三围绕挡板,其中,所述第三围绕挡板位于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的外侧,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与所述第三围绕挡板之间限定出过渡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围绕挡板之一围绕另一个设置,从而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挡板内限定出超氧水混合区并在第一和第二挡板之间限定出连通所述超氧水混合区和所述过渡区的连通通道,其中,所述循环液供应管延伸入所述超氧水混合区,所述循环液输出口设置在所述过渡区;
连接所述循环液输出口的第一连通管;
连接所述循环液供应管的第二连通管;
泵,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之间接入且被配置成泵送所述原料水、所述臭氧及混合的所述超氧水经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并返回所述储液罐的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绕挡板围绕所述第一围绕挡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供应管从顶部延伸到底部附近,并具有位于底部附近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处理超氧水中逸出的臭氧的尾气处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包括连接至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尾气排出管,包括位于超氧水混合区顶部的第一开口和位于原料水缓冲区顶部的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泵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之间,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连接所述泵的流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第一液体出口和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第二气体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罐的超氧水混合区中的超氧水浓度的浓度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应气体发生器,其连接至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反应气体流入口;以及/或者
冷却流体发生器,其包括连接至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流体流入口的流出口和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流体流出口连接的流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
箱体;
在所述箱体内竖立安装的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内分隔出气体发生室和电气室,其中所述隔板至少部分限定出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
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室内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
位于所述电气室内的发热电气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氧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还包括在所述顶部开口和/或底部开口处设置的强制送风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气体发生室和所述电气室中经所述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循环的循环冷却气流。
CN202122901038.4U 2021-11-24 2021-11-24 超氧水生成装置 Active CN216336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1038.4U CN216336615U (zh) 2021-11-24 2021-11-24 超氧水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1038.4U CN216336615U (zh) 2021-11-24 2021-11-24 超氧水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6615U true CN21633661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1038.4U Active CN216336615U (zh) 2021-11-24 2021-11-24 超氧水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6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568A (zh) * 2022-05-23 2022-07-22 北京科胜美科技有限公司 臭氧水生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8568A (zh) * 2022-05-23 2022-07-22 北京科胜美科技有限公司 臭氧水生成系统
CN114768568B (zh) * 2022-05-23 2022-11-11 北京科胜美科技有限公司 臭氧水生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8027B (zh) 电池组
US4323810A (en) Irradi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low-pressure mercury lamp with fluid medium duct means
JP6425716B2 (ja) モジュール式マイクロプラズママイクロチャネル反応装置、小型反応モジュール、及びオゾン生成装置
KR101891499B1 (ko) 전기 가열 장치
CN216336615U (zh) 超氧水生成装置
KR100658715B1 (ko) 전지 모듈
EP2273594B1 (en) Reformer, cell stack device, fuel cell module, and fuel cell device
JP5255817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3030403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冷却装置
CN215667152U (zh) 地电极、地电极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臭氧发生器
CN216336614U (zh) 用于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储液罐以及超氧水生成装置
JP2019091683A (ja) 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に使用される流体供給装置
CN216513009U (zh) 超氧水生成装置
CN215667151U (zh) 集成式臭氧发生模组、臭氧发生器
CN215667153U (zh) 高压保险装置、高压接线排、臭氧发生单元、臭氧发生器
CN215667154U (zh) 机箱式臭氧发生器
CN116161746A (zh) 超氧水生成装置
CN116161626A (zh) 用于超氧水生成装置的储液罐以及超氧水生成装置
CN111517285A (zh) 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的板式地电极
CN215516652U (zh) 模块集成式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设备
CN114763254A (zh) 机箱式臭氧发生器
CN215208478U (zh) 地电极、用于臭氧发生器的地电极组、板式臭氧发生模组、臭氧发生器
JP6951204B2 (ja) 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に使用される流体供給装置
CN116161747A (zh) 超氧水生成装置
CN114763252B (zh) 高压保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