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507U -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31507U CN216331507U CN202122620932.4U CN202122620932U CN216331507U CN 216331507 U CN216331507 U CN 216331507U CN 202122620932 U CN202122620932 U CN 202122620932U CN 216331507 U CN216331507 U CN 2163315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 inlet
- shell
- air outlet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壳体上形成有内、外进风口和内、外出风口;热交换器,装配在壳体内,热交换器内形成有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内进风口、内气流通道和内出风口连通形成内气流风道,外进风口、外气流通道和外出风口连通形成外气流风道;风机,位于壳体内,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内气流风道上,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外气流风道上;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开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以使所述内气流风道和所述外气流风道互不相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系统采用制冷模块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凝露水,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当汽车缺电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充电。充电过程就是把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成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在转换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全部转换,部分损耗以热的形式消耗,且其它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热量,这时就需要一个散热系统对产生的热量进行转移带走,使充电桩在一个可靠、稳定的环境下工作。
目前在一些沿海海岸、矿山矿区等一些恶劣环境中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这时对充电桩的防护要求较高。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桩采用直接通风式散热结构,虽然散热效率较高,但是防护等级不高。市面上目前有使用带压缩机的制冷模块,但是这种方式在高温、高湿的天气可能会出现凝露水,这样会降低充电桩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系统采用制冷模块进行散热容易出现凝露水,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散热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内、外进风口和内、外出风口;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装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热交换器内形成有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内进风口、内气流通道和内出风口连通形成内气流风道,外进风口、外气流通道和外出风口连通形成外气流风道;
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内气流风道上,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外气流风道上;
隔离件,所述隔离件隔开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以使所述内气流风道和所述外气流风道互不相通。
本申请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的内气流风道可通入热气流,外气流风道可通入外部的气流,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提供动力,两股气流在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热气流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壳体,及壳体内设置隔离件,可配合热交换器将内气流风道和外气流风道完全隔开,形成两个互不相通的的风道。在该散热系统应用到充电桩上时,其内气流风道通入充电桩内部的热气流,外气流风道通入外部的气流,热气流与外部的气流进行热交换降温后,再被释放回充电桩内,充电桩内部循环气流温度不会低于外界循环气流温度,所以充电桩内部不会产生凝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为交叉式热交换器,所述内气流通道与所述外气流通道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进风口和所述内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面上;所述外进风口、外出风口与所述内进风口不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进风口和所述外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相邻面上,所述内进风口靠近所述外进风口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热交换器并排设置,所述热交换器的内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外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内进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对准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器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腔体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内气流通道和所述内出风口,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外气流通道和所述外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风机靠近所述热交换器排布,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热交换器、壳体内壁密封连接,罩住全部所述第一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
一种充电桩,包括:
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置有充电模块;
上述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外壳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散热系统的壳体固定装配在所述外壳的顶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内的内气流风道可通入热气流,外气流风道可通入外部的气流,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提供动力,两股气流在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热气流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壳体,及壳体内设置隔离件,可配合热交换器将内气流风道和外气流风道完全隔开,形成两个互不相通的的风道。在该散热系统应用到充电桩上时,其内气流风道通入充电桩内部的热气流,外气流风道通入外部的气流,热气流与外部的气流进行热交换降温后,再被释放回充电桩内,充电桩内不会进入外部气流,充电桩内部循环气流温度不会低于外界循环气流温度,所以充电桩内部不会产生凝露;
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系统,其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同一面上,方便散热系统与待散热结构之间的安装,无需另设管道结构;外进风口、外出风口与内进风口不同面,则方便外部气流的进出。具体设置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位于相邻面且靠近设置,则热交换器可贴着壳体的内表面设置,热交换器的两个进气口可直接与壳体的内进风口、外进风口对准连通,中间无需增设连通管道,第二风机靠近热交换器排布,第一风机靠近第二风机排布,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通过隔离件隔开,整个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热交换器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腔体被隔离件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连通内气流通道和内出风口,第二腔体连通外气流通道和外出风口,保证了壳体内的内气流风道和外气流风道相互之间的独立性;
3.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在充电桩主体上装配散热系统,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充电桩主体内部的热气流可经内进风口进入到热交换器内,与进入到热交换器的外气流通道的外部气流进行热交换,实现热气流的降温,降温后的气流再经内出风口回至充电桩主体内,实现对充电桩主体内部的散热。散热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可直接装配在充电桩主体的顶部,充电桩主体的外壳顶部对应形成开口,则内进风口和外进风口直接与充电桩主体内部连通,整体性好,且散热性好。
4.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内循环风机与外循环风机均是位于系统内部,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达到高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散热系统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为去掉壳体后,散热系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去掉壳体和隔离件后,散热系统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热气流在散热系统内的行走路径;
图6为外部气流在散热系统内的行走路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内进风口;12-内出风口;13-外进风口;14-外出风口;2-热交换器;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隔离件;6-充电桩主体;61-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内具有容纳空间,壳体1上形成有内外进风口和内外出风口,壳体1内设置有热交换器2和风机,热交换器2内形成有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在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经内进风口11进入到热交换器2的内气流通道,外部气流经外进风口13进入到热交换器2内的外气流通道,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热气流散热的作用,散热后的热气流经内出风口12流出壳体1,外部气流经外出风口14流出壳体1。整个散热过程中,热气流和外部气流在壳体1内完全被隔离开,而不会混合在一起。
为了方便装配,本市实施例中,壳体1设置成方形,壳体1上形成有内进风口11、内出风口12、外进风口13和外出风口14,内进风口11和内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的同一面上;外进风口13和外出风口14均与内进风口11不同面,外进风口13和外出风口14位于壳体的不同面上。本实施例中,以内进风口11和内出风口12所在面为壳体1的底面,则外进风口13和外出风口14设置在壳体1的侧面上,且外进风口13和外出风口14位于壳体1的相邻侧面上。优选地,外出风口14为两个,两个外出风口14位于所述壳体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了方便热交换器2装配在壳体1内后,热交换器2的两个进风口可直接与内进风口11、外进风口12对准连通,设置壳体1上的内进风口11靠近外进风口13设置。优选地,外出风口14内还设置有叶片,形成百叶出风口。
热交换器2为若干个,热交换器2内形成有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将若干个热交换器2并排排布在壳体1内,热交换器2的内气流通道的进气口直接对准壳体1上的内进风口11,热交换器2的外气流通道的进气口直接对准壳体1上的外进风口12。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热交换器为交叉式热交换器,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垂直但不相交,以内进风口11和内出风口12所在面为壳体1的底面,则内气流通道为竖直延伸,外气流通道为水平延伸。
风机设置在壳体1内,风机包括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均为若干个,第一风机3用于对热气流在散热系统内的流通提供动力,第二风机4用于对外部气流在散热系统内的流通提供动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第二风机4靠近热交换器2排布,第一风机3排布在第二风机4的远离热交换器2的另一侧,以方便隔离件5将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所在的腔体隔开。
具体地,热交换器2的外表面和壳体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腔体,隔离件5与热交换器2的外表面、壳体1的内表面连接,将腔体隔成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之间不连通;热交换器2的内气流通道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腔体A与内出风口12连通,热交换器2的外气流通道的出气口通过第二腔体B与外出风口14连通,第一风机3设置在第一腔体A内,第二风机4设置在第二腔体B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二腔体B靠近热交换器2设置,第一腔体A自隔离件5的上方延伸至第二腔体B的远离热交换器2的一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风机3的出风口对准壳体1上的内出风口12;第二风机4的进风口通过喇叭状的风口件与热交换器2的外气流通道的若干个出气口连通,第二风机4的出风口对准壳体1上的外出风口14。
本实施例中,设置热交换器2为4个,4个热交换器2并排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风机3为4个,4个第一风机3成排设置,每个第一风机3的出风口对应一个大小适应的内出风口12;第二风机4为2个,2个第二风机4成排设置,每个第二风机4的进风口通过喇叭状的风口件与2个热交换器2的外气流通道的出气口连通;每个第二风机4的出风口对应一个外出风口14。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如图5-6所示,散热过程中,在第一风机3的作用下,热气流经壳体1上的内进风口11持续进入到热交换器2的内气流通道内;同时,在第二风机4的作用下,外部气流经壳体1上的外进风口13持续进入到热交换器2的外气流通道内,热气流和外部气流在热交换器2内进行热交换;然后,散热后的热气流进入到第一腔体A,再在第一风机3的作用下经内出风口12流出壳体1;同时,外部气流进入到第二腔体B,经外出风口14流出壳体1。在整个散热过程中,热气流和外部气流仅进行热交换,而不会发生混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上述的散热系统和充电桩主体6,散热系统的内进风口11、内出风口12均与充电桩主体6的内部连通,充电桩主体6内部的热气流经内进风口11进入到热交换器2内,与外部气流进行热交换后,再经内出风口12流回至充电桩主体6的内部,实现对充电桩主体6内部的散热作用。
具体地,充电桩主体6包括外壳61,外壳61内设置有充电模块,外壳61的顶端可设置开口,散热系统固定装配在外壳61的顶端,内进风口11和内出风口12所在的壳体1的底面与外壳61的顶端固定连接,内进风口11、内出风口12通过外壳61顶端的开口与充电桩主体6的内部连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内、外进风口和内、外出风口;
热交换器(2),所述热交换器(2)装配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热交换器(2)内形成有内气流通道和外气流通道,内进风口(11)、内气流通道和内出风口(12)连通形成内气流风道,外进风口(13)、外气流通道和外出风口(14)连通形成外气流风道;
风机,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所述第一风机(3)设置在所述内气流风道上,所述第二风机(4)设置在所述外气流风道上;
隔离件(5),所述隔离件(5)隔开所述第一风机(3)和所述第二风机(4),以使所述内气流风道和所述外气流风道互不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为交叉式热交换器,所述内气流通道与所述外气流通道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风口(11)和所述内出风口(12)位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面上;所述外进风口(13)、外出风口(14)与所述内进风口(11)不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风口(11)和所述外进风口(13)位于所述壳体(1)的相邻面上,所述内进风口(11)靠近所述外进风口(1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热交换器(2)并排设置,所述热交换器(2)的内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外气流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内进风口(11)、所述外进风口(13)对准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腔体,所述隔离件将所述腔体隔成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所述第一腔体(A)连通所述内气流通道和所述内出风口(12),所述第二腔体(B)连通所述外气流通道和所述外出风口(14);所述第一风机(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A)内,所述第二风机(4)位于所述第二腔体(B)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4)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风机(4)靠近所述热交换器(2)排布,所述隔离件(5)与所述热交换器(2)、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罩住全部所述第一风机(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风口(14)处设置有百叶。
9.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桩主体(6),所述充电桩主体(6)包括外壳(61),所述外壳(61)内置有充电模块;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的内进风口(11)和外进风口(13)与所述充电桩主体(6)的内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6)的外壳(61)的顶端具有开口,所述散热系统的壳体(1)固定装配在所述外壳(61)的顶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0932.4U CN21633150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0932.4U CN21633150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31507U true CN216331507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3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0932.4U Active CN216331507U (zh) | 2021-10-28 | 2021-10-28 |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31507U (zh) |
-
2021
- 2021-10-28 CN CN202122620932.4U patent/CN2163315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74100U (zh) | 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 | |
CN212874584U (zh) | 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 |
CN110235535A (zh) | 用于冷却布置在罩壳内的部件的系统 | |
CN110932415A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
CN210000163U (zh) | 一种移动充电桩散热风道结构 | |
CN219163515U (zh) |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 |
CN114013312A (zh) |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 |
CN217825775U (zh) | 充电设备 | |
CN110635198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散热装置 | |
CN216331507U (zh) | 一种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 |
CN110785064B (zh) |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 |
CN110785066B (zh) |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 |
CN115664165B (zh) |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 |
CN208538941U (zh) |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268737U (zh) | 一种充电桩 | |
CN217426890U (zh) | 储能柜和储能装置 | |
CN207151079U (zh) | 机柜及光伏逆变器 | |
CN110601443A (zh) | 一种电机空空冷却器 | |
CN215496940U (zh) | 电池散热结构及飞行器 | |
CN213694638U (zh) |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 |
CN211429851U (zh) |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 |
CN210889229U (zh) |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冷却散热装置 | |
CN206022450U (zh) | 一种电池箱 | |
CN212529358U (zh) | 充电机及充电场站 | |
CN114043891A (zh) | 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