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4638U -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4638U
CN213694638U CN202022572736.XU CN202022572736U CN213694638U CN 213694638 U CN213694638 U CN 213694638U CN 202022572736 U CN202022572736 U CN 202022572736U CN 213694638 U CN213694638 U CN 213694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ir
heat exchange
channe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27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727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4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4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4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能够有效利用机柜内的热量,降低能源的浪费。上述机柜具有机柜进风口和机柜出风口。上述机柜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空调,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第一换热腔内通有冷却水,第二换热腔具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换热进风口与机柜出风口连通,换热出风口与空调的进风口连通,空调的出风口与机柜进风口连通。上述机房包括机柜和上述机柜冷却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机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建设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发展,作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CT)设施的数据中心,机柜内的通信设备承担的计算量越来越大,计算的效率越来越高,因此,通信设备功率密度不断攀升,导致整个机柜内通信设备的散热量巨大。
为了防止机柜内通信设备的温度过高导致通信设备失灵,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利用压缩式制冷的方式把机柜的热量通过风冷却塔或者水冷却塔转移至室外,排放在大气环境中。但是,将机柜内的热量转移至大气环境中时,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柜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利用机柜内的热量,降低能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柜冷却系统。所述机柜具有机柜进风口和机柜出风口。所述机柜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空调,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内通有冷却水,所述第二换热腔具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与所述机柜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出风口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机柜进风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中,由于空调的出风口与机柜进风口连通,因此,空调内的风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会通过空调的出风口和机柜进风口向机柜内输送冷气流。冷气流进入至机柜内后,会与机柜内的通信设备的散热模块进行换热,使得通信设备温度降低,保证机柜内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机柜内通信设备的散热模块中的热量传递至冷气流,使得冷气流的温度升高成为热气流。
而由于机柜出风口与换热进风口连通,且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腔内通有冷却水,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腔与第二换热腔能够相互换热,因此,热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机柜出风口和换热进风口进入至第二换热腔内,并且进入至第二换热腔内的热气流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将热气流中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水中,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同时,热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次冷气流。
又由于换热器的换热出风口与空调的进风口连通,因此,次冷气流能够一次通过换热出风口和空调的进风口进入至空调内。空调对于次冷气流进行再次冷却,使得次冷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冷气流,冷气流再进入至机柜内进行换热即可。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中,机柜内流出的热气流能够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减小能源的浪费,热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次冷气流。同时,空调能够对次冷气流进行再次制冷,使得次冷气流转化为冷气流进入至机柜,与机柜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得冷气流的热量升高转化为热气流,再次进行循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能够向机柜内输送冷气流来冷却机柜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机柜内的热量加热冷却水,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降低机柜内热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该机房包括机柜和上述机柜冷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房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机柜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通信设备的装置。通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通信设备上一般设有散热模块。此时,通信设备在工作时,通信设备会通过散热模块向机柜内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得机柜内的温度快速上升。
为了防止机柜内通信设备的温度过高导致通信设备失灵,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利用压缩式制冷的方式把机柜的热量通过风冷却塔或者水冷却塔转移至室外,排放在大气环境中。但是,将机柜内的热量转移至大气环境中时,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为了在对机柜进行冷却的同时,有效利用机柜内的热量,降低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柜冷却系统。请参阅图1~图4,机柜100具有机柜进风口110和机柜出风口1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机柜100具有正面和背面,上述机柜进风口110和机柜出风口120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机柜进风口110设于机柜100的正面,机柜出风口120设于机柜100的背面。
上述机柜冷却系统200包括换热器210和空调220。换热器210具有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腔211和第二换热腔212,第一换热腔211内通有冷却水,第二换热腔212具有换热进风口2121和换热出风口2122。其中,换热进风口2121与机柜出风口120连通,换热出风口2122与空调220的进风口连通,空调220的出风口与机柜进风口110连通。应理解,上述换热器210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换热器210可以为水气换热器210。上述换热器210上串接有冷却水管路,冷却水管路与第一换热腔211串接,且冷却水管路的一端管网水连通,冷却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暖气管道或生活用水管道连通。
当上述机柜100冷却装置在工作时,上述空调220内的风机旋转,使得空调220产生的冷气流能够依次通过空调220出风口和机柜进风口110流入至机柜100内。此时,冷气流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设备的散热器进行换热,使得通信设备的散热器的温度降低,保证机柜100内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通信设备的散热器的热量转移至冷气流,使得冷气流的温度升高形成热气流。
同时,热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机柜出风口120和换热进风口2121进入至换热器210的第二换热腔212内。此时,热气流与第一换热腔211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热气流中的热量能够转移至冷却水,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同时,热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次冷气流。次冷气流依次通过换热出风口2122和空调220的进风口进入至空调220内,空调220对与次冷气流进行再次冷却,使得次冷气流的温度再次降低形成冷气流后,再流入至机柜100内。
由上述机柜冷却系统200的结构和机柜冷却系统200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200中,机柜100内的通信设备产生的热气流能够依次通过机柜出风口120和换热进风口2121流入至换热器210的第二换热腔212。此时,热气流能够与换热器210的第一换热腔211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可以充分利用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同时,热气流的温度降低后,能够依次通过换热出风口2122和空调220的进风口进入至空调220内,空调220对热气流进行再次制冷后,使得热气流的温度再次降低形成冷气流,冷气流能够依次通过空调220的出风口和机柜进风口110进入至机柜100内,与机柜100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得机柜100内的温度降低,保证机柜100内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冷气流温度升高形成热气流后,再次进行循环。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200中,机柜100内流出的热气流能够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使得冷却水的温度升高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减小能源的浪费,热气流的温度降低形成次冷气流。同时,空调220能够对次冷气流进行再次制冷,使得次冷气流转化为冷气流进入至机柜100,与机柜100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得冷气流的热量升高转化为热气流,再次进行循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200,能够向机柜100内输送冷气流来冷却机柜100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机柜100内的热量加热冷却水,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降低机柜100内热量的浪费。
能够使机柜出风口120与换热器210的换热进风口2121连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机柜出风口120与换热进风口2121之间连接热气流管道。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机柜100设于机房300内,机房300内设有上隔板310,上隔板310与机房300的顶部之间围成第一通道230,第一通道230与机柜出风口120和换热进风口2121均连通。
此时,由于热气流的密度较低,因此,机柜出风口120流出的热气流能够向上移动至第一通道230内,使得热气流在第一通道230内汇聚。然后热气流通过第一通道230移动至换热器210的第二换热腔212内即可。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增加额外的热气流管道,只需要在机房300内增设上隔板310即可使机柜出风口120与换热进风口2121连通,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降低机柜冷却系统200的成本。
具体的,可以在上隔板310上开设多个第一开口311,即可使第一通道230与机柜进风口110连通。
示例性的,将上述空调220的出风口与机柜进风口110连通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可以在空调220的出风口与机柜进风口110之间连接进风管道。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200中,机房300内设有下隔板320,下隔板320与机房300的底部之间围成第二通道240,第二通道240与空调220的进风口和机柜进风口110均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下隔板320与机柜100底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下隔板320与机柜100底端之间的距离为600mm。
此时,由于空调220的出风口吹出的冷气流能够在空调220的风机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通道240内,然后通过第二通道240进入至机柜100内。并且,由于冷气流的密度较大,因此,机柜100内的冷气流能够从下至上逐渐堆积,使得冷气流能够充分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设备的散热模块进行换热。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增加额外的管路,只需要在机房300内增设下隔板320即可使机柜进风口110与空调220的出风口连通,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降低机柜冷却系统200的成本。
具体的,可以在下隔板320上开设第二开口321,即可使冷气流通道与空调220的出风口连通。
具体的,上述机房300内还设有侧板330,侧板330设于上隔板310和底板320之间;侧板330与机房300的侧壁之间围成第三通道250,且第三通道250与所述第一通道230和第二通道240均连通。应理解,上述第三通道250的上端与第一通道230连通,第三通道250的下端与第二通道240连通。
换热器210和空调220均设于第三通道250内,且空调220设于换热器210的下方。换热器210的四周与第三通道250的内壁均抵靠,换热进风口2121与第一通道230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此时,第一通道230流入至第三通道250内的热气流能够通过换热进风口2121流入至换热器210的第二换热腔212内,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后,再通过换热出风口2122和空调220的进风口进入至空调220内,空调220对热气流进行再次制冷后,热气流转化为冷气流,通过空调220的出风口和第三通道250的出风口进入至第二通道240内。
当然,也可以在换热器210的换热进风口2121与第一通道230之间连接第一管道,在换热器210的出气口与空调220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第二管道,在空调220的出气口与第二通道240之间连接第三管道,即可使第一通道230内的热气流通过第一管道进入至换热器210的第二换热腔212内,第二换热腔212内的热气流再通过第二管道进入至空调220内,空调220将热气流转化为冷气流后,冷气流通过第三管道流入至第二通道240内。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房300冷却系统中,无需设置多个管道,只需要在机房300内设置侧板330,即可使第一通道230与换热器210的换热进风口2121连通,使换热器210的换热出风口2122与空调220的进风口连通,使空调220的出风口与第二管道连通,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节约机房300冷却系统的成本。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机房300制冷系统对机柜100内热空气的冷却的效率,上述机房300内至少设有两个第三通道250,且每个第三通道250内均设有换热器210和空调2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通道250内的空调2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第三通道250内可以设有两个空调220。
此时,机房300冷却系统中的具有至少两个空调220和至少两个换热器210与热气流进行换热,能够提高热气流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降低空调220出风口吹出的冷气流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冷气流与机柜100内热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机柜冷却系统200对机柜100内热空气的冷却效率。
当然,上述第三通道2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上述机房300内可以设置两个第三通道250。
作为一种实施例,上述机房300内设有多个机柜100,且多个机柜100沿第一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机柜100之间留有间隔通道,机房300与第一方向垂直的侧壁与相邻的机柜100之间也留有间隔通道。应立即,当上述侧板330与第一方向垂直时,上述侧板330与相邻的机柜100之间留有间隔通道。当上述侧板330不与第一方向垂直时,讥讽与第一方向垂直的侧壁与相邻的机柜100之间留有间隔通道。
相邻两个机柜100的机柜进风口110相对设置,或相邻的两个机柜100的机柜出风口120相对设置,与机柜进风口110相邻的所述间隔通道为冷通道260,与机柜出风口120相邻的间隔通道为热通道270,且热通道270与第一通道230连通,冷通道260与第二通道240连通。
此时,第二通道240内的冷气流能够进入至冷通道260内,并通过机柜进风口110至机柜100内。同时,机柜100内的热气流能够通过机柜出风口120进入至热通道270内,再从热通道270流动至第一通道230内。冷气流机房300内的冷气流不与热气流接触,使得冷气流能够更充分地与机柜100内的热气流进行换热,保证冷气流与机柜100内热空气的换热效率。同时,热空气的热量不会传递至冷空气,使得热空气能够充分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从而可以保证热空气与冷却水的换热效率,使得机柜冷却系统200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机柜100内的热量来对冷却水加热。
具体的,当上隔板310上设有多个第一开口311时,多个第一开口311应与多个热通道270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一开口311设于对应的热通道270的正上方。
当底板320设有多个第二开口321时,多个第二开口321应与多个冷通道260一一对应,且多个第二开口321设于冷通道260的正下方。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防止机房300内的冷气流与热气流接触,上述机柜100的顶部与下隔板320抵接,机柜100的顶部与上隔板310抵接,上述机柜100与第一方向平行的侧壁与机柜100的端部抵接。
此时,相邻的两个机柜100之间形成封闭的间隔间隙,机房300的侧壁与相邻的机柜100之间也形成封闭的间隔间隙,使得冷通道260仅与机柜进风口110和第二通道240连通,热通道270仅与机柜出风口120和第一通道230连通,因此,机房300内的热气流和冷气流相互隔离,可以进一步提高冷空气与机柜100内通信装置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机柜100的冷却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使冷空气能够更充分地与机柜100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上述机柜进风口110位于机柜100的下部,机柜出风口120位于机柜100的上部。此时,由于冷空气的密度较低,因此,通过机柜进风口110进入至机柜100内的冷空气会向机柜100的下部移动,使得冷空气能够充分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设备换热。
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1~图5,上述机柜冷却系统200还包括空调控制装置280,该空调控制装置280包括:
控制器281,控制器281用于实时接收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并根据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得到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应理解,上述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为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与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的差值。
控制器281还用于比较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与预设温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温差设置于控制器281内的固定值,一般需要用户根据情况进行设定。例如:上述预设温差可以为8℃~10℃。
控制器281还用于在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小于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220内的风机和压缩机处于工作状。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小于预设温差时,说明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较小,次冷气流的温度依旧较高,不能直接通入至机柜100内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装置进行换热。此时,控制压缩机处于工作状,使得空调220能够对次冷气流再次制冷,使得次冷气流的温度再次降低形成冷气流,同时,控制风机处于工作状态,能够风机能够将冷气流输送至机柜100内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装置进行换热。例如,当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为35℃,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为28℃时,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为7℃,小于预设温差。此时,控制空调220的风机和压缩机均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器281还用于在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220内的风机处于工作状态,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当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时,说明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较大,从次冷气流的温度较低,能够直接作为冷气流直接通入至机柜100内与机柜100内的通信设备进行换热。此时,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空调220不再对从次冷气流进行制冷,空调220的风机处于工作状态,使得次冷气流能够在风机的作用下,穿过空调220直接进入至机柜100内。
例如:当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为35℃,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为24℃时,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为11℃,大于预设温差。此时,控制空调220的风机处于工作状态,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柜冷却系统200中,可以根据换热器210的换热温差来控制空调220的压缩机的启停,使得空调220的压缩机间歇式运行,从而可以保证机柜100制冷系统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节约电能。
具体的,参见图1~图5,上述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人工测量换热进风口2121和温度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并将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输送至控制器281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220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8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83,第一温度传感器28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83均与控制器281通信连接,且第一温度传感器282设于换热进风口2121处,第二温度传感器283设于所述换热出风口2122处;使得第一温度传感器282能够实时采集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并将换热进风口2121的温度传递至控制器281中。第二温度传感器283能够实时采集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并将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传递至控制器281中。此时,换热进风口2121和换热出风口2122的温度采集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房300,该机房300内设有机柜100和上述机柜冷却系统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房300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机柜冷却系统200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具有机柜进风口和机柜出风口;所述机柜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空调,所述换热器具有能够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内通有冷却水,所述第二换热腔具有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与所述机柜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出风口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机柜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设于机房内,所述机房内设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与所述机房的顶部之间围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机柜出风口和所述换热进风口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设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与所述机房的底部之间围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和所述机柜进风口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还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之间;所述侧板与所述机房的侧壁之间围成第三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连通;
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空调均设于所述第三通道内,且所述空调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所述换热器的四周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壁均抵靠,所述换热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换热出风口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空调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出风口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至少两个所述第三通道,每个所述第三通道内均设有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空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设有多个机柜,且多个所述机柜沿第一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机柜之间留有间隔通道,所述机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侧壁与相邻的机柜之间也留有间隔通道;相邻两个所述机柜的机柜进风口相对设置,或相邻的两个所述机柜的机柜出风口相对设置,与所述机柜进风口相邻的所述间隔通道为冷通道,与所述机柜出风口相邻的所述间隔通道为热通道,所述冷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热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的底部与所述下隔板抵接,所述机柜的顶部与所述上隔板抵接;所述机柜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侧壁与所述机柜的端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进风口位于所述机柜的下部,所述机柜出风口位于所述机柜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冷却系统还包括空调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换热进风口的温度和所述换热出风口的温度,并根据所述换热进风口的温度和所述换热出风口的温度得到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温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比较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温差与预设温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小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内的风机和压缩机均处于工作状态;在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内的所述风机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换热进风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换热出风口处。
11.一种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设有机柜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柜冷却系统。
CN202022572736.X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Active CN213694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2736.XU CN213694638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2736.XU CN213694638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4638U true CN21369463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2736.XU Active CN213694638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4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6142A (zh) * 2021-09-18 2022-01-21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和空调的机房制冷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6142A (zh) * 2021-09-18 2022-01-21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和空调的机房制冷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66142B (zh) * 2021-09-18 2023-12-12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管换热器和空调的机房制冷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31084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WO2018040902A1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N203432016U (zh) 台式便携半导体制冷空调
CN213694638U (zh) 一种机柜冷却系统及机房
CN113891624A (zh)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
JP3160838U (ja) 放熱装置
CN115589697A (zh) 机柜
CN210143223U (zh) 用于5g bbu设备池化散热的机柜
CN215222812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11605360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化成柜
CN216850782U (zh) 一种dcs控制柜
CN115550750A (zh) 一种通信基站一体式高维散热系统
CN1142456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4429838U (zh) 一种封闭机柜及制冷系统
CN110057087B (zh) 一种栅格式空气热交换装置及热交换方法
CN112382803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系统
CN213578182U (zh) 一种降温系统的散热结构
CN220066612U (zh) 电控箱和空调器
CN212252917U (zh) 散热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210275016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用机柜
CN214092230U (zh) 一种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气液二相冷却装置
CN117781390B (zh) 无人机机库、机库温控系统及机库温控方法
CN21368704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冷却设备及空调
CN217389285U (zh) 一种自动化专业机房设备支架
CN216213679U (zh) 液冷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