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1311U -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1311U
CN216321311U CN202122507205.7U CN202122507205U CN216321311U CN 216321311 U CN216321311 U CN 216321311U CN 202122507205 U CN202122507205 U CN 202122507205U CN 216321311 U CN216321311 U CN 216321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ixing
fixedly connected
tank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72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uxiangfa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uxiangf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uxiangfa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uxiangf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72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1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1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1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连通有取油管,所述混合罐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混合轴。本实用具备定量上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调和油混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调和油的原料进行定量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对调和油原料进行预混合,降低了调和油混合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和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背景技术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在对调和油进行调合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原料进行定量。
现有的调和油混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调和油的原料进行定量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对调和油原料进行预混合,降低了调和油的混合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具备定量上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调和油混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调和油的原料进行定量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对调和油原料进行预混合,降低了调和油混合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所述混合罐的底部连通有取油管,所述混合罐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混合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混合轴,所述混合箱的左侧连通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左端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左端连通有油泵,所述油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罐,所述油罐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油罐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
优选的,所述混合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的分布于转杆的表面,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取油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取油管远离混合罐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罐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混合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混合轴的后端与混合箱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进油端通过管道贯穿至油罐的内腔,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的外表面与油罐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进油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罐、取油管、第二电机、流量计、出油管、油泵、油罐、密封盖、进油管、连接管、第一电机、混合叶片、转杆、混合轴、固定杆、过滤网板、控制器和混合箱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调和油混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调和油的原料进行定量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对调和油原料进行预混合,降低了调和油混合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罐,能够便于对原料进行储存,通过第一电机、混合叶片和转杆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对混合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设置取油管,能够便于排出混合后的原料,通过设置底座,能够便于对混合罐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罐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箱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罐主视剖视图。
图中:1混合罐、2取油管、3底座、4支撑架、5第二电机、6流量计、7出油管、8油泵、9支撑座、10油罐、11密封盖、12转把、13进油管、14连接管、15第一电机、16混合叶片、17转杆、18混合轴、19固定杆、20过滤网板、21控制器、22混合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罐1、取油管2、底座3、支撑架4、第二电机5、流量计6、出油管7、油泵8、支撑座9、油罐10、密封盖11、转把12、进油管13、连接管14、第一电机15、混合叶片16、转杆17、混合轴18、固定杆19、过滤网板20、控制器21和混合箱22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包括混合罐1,通过设置混合罐1,能够便于对原料进行储存,混合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7,转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16,通过第一电机15、混合叶片16和转杆17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对混合罐1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叶片1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的分布于转杆17的表面,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通过设置底座3,能够便于对混合罐1进行支撑,混合罐1的底部连通有取油管2,通过设置取油管2,能够便于排出混合后的原料,取油管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阀,取油管2远离混合罐1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罐1的右侧,混合罐1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的左端连通有混合箱22,混合箱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混合箱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1,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混合轴18,通过第二电机5和混合轴18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对进入混合箱22内部的原料进行预混合,混合箱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混合轴18的后端与混合箱22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混合箱22的左侧连通有流量计6,通过控制器21和流量计6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对原料的送料量进行检测,流量计6的左端连通有出油管7,出油管7的左端连通有油泵8,通过设置油泵8,能够便于把油罐10内部的原料抽取至混合箱22内,油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支撑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罐10,油罐10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11,油泵8的进油端通过管道贯穿至油罐10的内腔,密封盖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12,密封盖1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通过密封盖11和固定杆19的配合使用,能够便于取出过滤网板20清理杂质,固定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20,通过设置过滤网板20,能够便于对原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油罐10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13,通过设置进油管13,能够便于原料进入到油罐10的内腔,过滤网板20的外表面与油罐10的内表面活动连接,进油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
使用时,调和油原料通过进油管13进入到油罐10的内腔,原料通过过滤网板20进入到油罐10内腔的底部,过滤网板20对原料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油泵8抽取油罐10内腔底部的原料,并通过出油管7和流量计6排至混合箱22的内腔,流量计6对原料的流量进行检测,并把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21内,当达到上料量时,控制器21关闭对应的油泵8,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混合轴18旋转,混合轴18对混合箱22内部的原料进行预混合,预混合后的原料通过连接管14进入到混合罐1内,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转杆17旋转,转杆17带动混合叶片16转动对混合罐1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开启控制阀,调和油通过取油管2排出。
综上所述:该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通过混合罐1、取油管2、第二电机5、流量计6、出油管7、油泵8、油罐10、密封盖11、进油管13、连接管14、第一电机15、混合叶片16、转杆17、混合轴18、固定杆19、过滤网板20、控制器21和混合箱22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调和油混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调和油的原料进行定量上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便于对调和油原料进行预混合,降低了调和油混合效率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包括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16),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连通有取油管(2),所述混合罐(1)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的左端连通有混合箱(22),所述混合箱(2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混合箱(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1),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混合轴(18),所述混合箱(22)的左侧连通有流量计(6),所述流量计(6)的左端连通有出油管(7),所述出油管(7)的左端连通有油泵(8),所述油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罐(10),所述油罐(10)表面的顶部螺纹套设有密封盖(11),所述密封盖(1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20),所述油罐(10)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油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叶片(1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的分布于转杆(17)的表面,所述混合罐(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油管(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取油管(2)远离混合罐(1)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罐(1)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混合轴(18)的后端与混合箱(22)内腔的后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8)的进油端通过管道贯穿至油罐(10)的内腔,所述密封盖(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把(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20)的外表面与油罐(10)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进油管(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法兰。
CN202122507205.7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Active CN216321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205.7U CN216321311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205.7U CN216321311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1311U true CN21632131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7205.7U Active CN216321311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1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21311U (zh) 一种调和油定量上料混和装置
CN113522097A (zh) 一种丙烯酸树脂搅拌乳化装置及工艺
CN209643698U (zh) 一种蛋糕生产用打发装置
CN112108044A (zh) 一种食品加工混合搅拌装置
CN209699496U (zh) 一种泡泥生产用可定量配比的混料机
CN208642395U (zh) 一种具有双重过滤功能的化工生产混合装置
CN214115192U (zh) 一种污水搅拌过滤装置
CN215463547U (zh) 一种用于切削液生产的调配装置
CN214915203U (zh) 一种搅拌轴及调和油用罐体
CN214159407U (zh) 一种污水搅拌装置
CN207654791U (zh) 一种双级蜂蜜过滤混合装置
CN211051351U (zh) 一种磺胺多辛的磺胺钠盐制备用搅拌器
CN211274659U (zh) 一种l-羟脯氨酸生产用发酵反应釜
CN208711614U (zh) 一种具有自动进料功能的制膏机
CN209438472U (zh) 一种涤纶短纤油剂搅拌装置
CN208757371U (zh) 方便面生产用面粉搅拌装置
CN214552874U (zh) 一种调和油混合加热装置
CN219399275U (zh) 一种食用调和油配比用定量上料装置
CN213699688U (zh) 一种枸杞辣椒酱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4810056U (zh) 一种调和油生产混合装置
CN219563635U (zh) 一种敞口锥形一体化自动配兑机
CN213171486U (zh) 一种盐浆淘洗桶
CN218688335U (zh) 一种食用调和油配比用定量上料装置
CN210846080U (zh) 一种香精原料乳化装置
CN215348310U (zh) 一种易清洗的饮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