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9405U - 医用导管 - Google Patents

医用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9405U
CN216319405U CN202120233497.7U CN202120233497U CN216319405U CN 216319405 U CN216319405 U CN 216319405U CN 202120233497 U CN202120233497 U CN 202120233497U CN 216319405 U CN216319405 U CN 216319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leeve
push rod
adjusting wire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34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涛
陈大为
吕向东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gdi Taik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gdi Taik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gdi Taik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gdi Taike Bei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34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9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9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9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医用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管。
背景技术
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手术是目前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通常来说,植入人工心脏瓣膜时会先将导丝沿指定路线入路,再将装有人工瓣膜的医用导管沿导丝入路并在原生瓣膜的区域释放人工瓣膜,最后撤出导丝及医用导管。
在导管入路的过程中会经过人体脉管的弯曲段或者细段,为了导管的顺利入路,通常会在导管内镶嵌调弯丝,通过牵引调弯丝来控制导管的前端弯曲。但是由于导管的长度较长,牵引调弯丝时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容易出现调弯丝与导管的连接断开或调弯丝断裂的情况,从而使得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导管,以解决利用调弯丝调整医用导管的弯曲程度时所需牵引力较大导致医用导管的安全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
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
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
可选地,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筒和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内并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推杆的外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对应所述凹槽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限位件的大小与所述凹槽匹配,以限制所述推杆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件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固定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同时使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地,所述推杆的外壁设置有行程标识,所述行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其中,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为所述套筒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远的一端,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时,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推杆的外壁始终贴合。
可选地,所述弯曲部为U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连接;
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内并可沿所述套筒本体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部沿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连接部粘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由于所述弯曲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因此当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小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弯曲程度时,只需推动所述调弯丝即可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整至所需程度。且由于所述弯曲部在未受力情况下具有恢复自然状态的倾向,因此只需停止向所述调弯丝施力即可使所述弯曲部由弯曲程度较小的状态恢复至原始状态。因此在此过程中,所述调弯丝仅受到沿所述调弯丝的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的作用力。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大于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而降低了因牵引力过大导致所述调弯丝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连接断开或所述调弯丝断裂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调节手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释放人工瓣膜时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不同轴时的情况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释放人工瓣膜时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同轴时的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包括:
导管本体1,所述导管本体1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面;
调弯丝2,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外;
所述调弯丝2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1第一端的弯曲程度。
应理解的是,由于所述调弯丝2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弯曲部的形状可任意改变,当外力作用消失时,根据形状记忆合金丝线的形状记忆特性,所述弯曲部会自动恢复成预定型的形状。
应理解的是,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调弯丝2为镍钛合金丝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可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先将导丝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并锚定在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处,然后将所述医用导管沿所述导丝推送入路。在所述医用导管入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医学影像观察到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结构,同时操作人员也可结合推送所述医用导管入路过程中的手感和受阻力情况对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结构进行判断。
由于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连接,因此当所述弯曲部的形状变化时,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的形状也会相应地变化。当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小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弯曲程度时,操作人员可向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施加沿所述调弯丝2的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的作用力,即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所述调弯丝2可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整至所需状态。同时,由于所述调弯丝2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因此当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未受到外力时,所述弯曲部具有自动恢复至预定型的弯曲状态的倾向。当操作人员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小后,当操作人员释放所述调弯丝2,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会自动增大直至所述弯曲部恢复到自然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只需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恢复到所需程度时重新向所述调弯丝2施加作用力,即可使所述调弯丝2固定且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保持在所需程度。此时如需重新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小,则可重新推动所述调弯丝2。当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大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弯曲程度时,操作人员需通过牵引所述调弯丝2以使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大于预定型的弯曲程度,由于所述弯曲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弯曲程度,此时所需的牵引力小于将所述弯曲部由直线状态调整至所需弯曲状态所需的牵引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弯曲部预定型时的弯曲程度,使得所述弯曲部预定型的弯曲程度大于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弯曲程度,实时地调整施加在所述调弯丝2上的力的方向与大小,使得所述医用导管的形状与需要通过的人体脉管的形状相适应,从而保证所述医用导管的第一端可以顺利到达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
通常人工瓣膜装载在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当装载有人工瓣膜的部分所述医用导管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不同轴时,此时人工瓣膜存在释放位置不准确的风险。如图5所示,在人工瓣膜释放后,装载有人工瓣膜的部分所述医用导管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不同轴的情况下,所述医用导管与所述人工瓣膜之间可能会发生干涉,使得所述医用导管无法顺利撤出或所述医用导管在撤出过程中会影响人工瓣膜的稳定性。因此当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到达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时,操作人员观察医学影像,当装载有人工瓣膜的部分所述医用导管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不同轴时,操作人员需要控制所述调弯丝2对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直至装载有人工瓣膜的部分所述医用导管与原生瓣膜所处人体脉管同轴,如图6所示,此时再释放人工瓣膜,从而避免了出现人工瓣膜释放位置不准确的情况。
在完成人工瓣膜的释放后,操作人员需要将所述医用导管沿导丝撤出。在撤出所述医用导管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同样可根据医学影像观察到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结构,同时操作人员也可结合推送所述医用导管入路过程中的手感和受阻力情况对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结构进行判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所述医用导管第一端所处位置的人体脉管的弯曲程度,实时地调整施加在所述调弯丝2上的力的方向与大小,使得所述医用导管的形状与需要通过的人体脉管的形状相适应,从而保证所述医用导管可以顺利撤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弯丝2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由于所述弯曲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弯曲程度,因此当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小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弯曲程度时,只需推动所述调弯丝2即可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整至所需程度。且由于所述弯曲部在未受力情况下具有恢复自然状态的倾向,因此只需停止向所述调弯丝2施力即可使所述弯曲部由弯曲程度较小的状态恢复至原始状态,因此在此过程中,所述调弯丝2仅受到沿所述调弯丝2的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2的第一端的作用力。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所形成的弯曲程度大于实际所需的最大弯曲程度,进而降低了因牵引力过大导致所述调弯丝2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连接断开或所述调弯丝2断裂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安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筒31和推杆32,所述推杆32位于所述套筒31内并可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31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杆32与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连接。
应理解的是,所述套筒31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1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为粘接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1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连接为卡接固定。
应理解的是,所述推杆32与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32与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为焊接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32与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为粘接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医用导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推杆32与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连接,因此当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所述调弯丝2也会受到相应的作用力。当操作人员推动所述推杆32时,所述调弯丝2受到沿所述调弯丝2的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2第一端的作用力,因此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在受力后逐渐减小,所述弯曲部趋向于形成直线状态。当所述推杆32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所述弯曲部会自动恢复至预定型的弯曲状态,所述推杆32也会受到调弯丝2的反作用力并移动至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指的是当所述弯曲部处于自然弯曲状态时所述推杆32所处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调节手柄的设置,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来控制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状态。由于所述推杆32的设置,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便捷性。
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限位件33,所述推杆32的外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21,所述凹槽321沿所述推杆32的轴向设置,所述套筒31的外壁对应所述凹槽321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件33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321内,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限位件33的大小与所述凹槽321匹配,以限制所述推杆32仅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
应理解的是,所述限位件33的大小与所述凹槽321匹配指的是当所述限位件33的侧壁与所述凹槽321的侧壁抵接,因此当所述限位件33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321内时,所述推杆32仅能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限位件33的设置,所述推杆32仅能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即所述推杆32只能向所述调弯丝2施加沿所述推杆32轴向的作用力,避免所述推杆32沿轴向转动时对所述调弯丝2产生扭转拉力,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33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3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32固定。
应理解的是,所述限位件33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3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所述限位件33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产生的摩擦力使得所述推杆32无法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推杆32固定。当所述限位件33移动使所述限位件33的一端不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时,所述推杆32可重新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
应理解的是,所述限位件33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3为紧定螺钉,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有与所述紧定螺钉匹配的螺母结构。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所述紧定螺钉可使得所述紧定螺钉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3为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一端位于所述凹槽32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套筒31外。当操作人员向所述圆柱杆施加沿所述圆柱杆轴向且朝向所述凹槽321的作用力时,所述圆柱杆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操作人员向所述圆柱杆施加沿所述圆柱杆轴向且背离所述凹槽321的作用力时,所述圆柱杆离开所述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限位件3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33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可使所述推杆32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推杆32施加在所述调弯丝2上的作用力的大小固定,所述弯曲部可保持在某一状态。通过移动所述限位件33,可以使所述推杆32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保持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33包括固定件331和弹性部件332,所述固定件331一端位于所述凹槽32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套筒31外,所述弹性部件332套设在所述固定件331上,所述固定件331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固定件33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件33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32固定,同时使所述弹性部件332处于压缩状态。
应理解的是,所述弹性部件332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332为弹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332为片簧。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固定件33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件33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32固定,同时使所述弹性部件33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需向所述固定件331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固定件331保持在第一位置。当停止向所述固定件331施加作用力时,所述弹性部件332为了恢复自然状态会向所述固定件331施加反作用力,使得所述固定件33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21的底部不抵接,此时推杆32可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需要使所述推杆32固定时,需要向所述固定件331施加作用力。当操作人员无需使所述推杆32固定时,只需停止向所述固定件331施加作用力即可,所述固定件331可在所述弹性部件332的作用下自动移动。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操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
可选地,所述推杆32的外壁设置有行程标识,所述行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应理解的是,所述行程标识设置在所述推杆32的外壁上,当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所述推杆32位于所述套筒31外的部分的长度不同。根据位于所述套筒31外的部分上的所述行程标识,可判断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应理解的是,所述行程标识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32的外壁设置等间隔设置有数字标识,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位于所述套筒31外的部分的数字可标识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杆32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凹槽321,所述环形凹槽32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环形凹槽321沿所述推杆32的轴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位于所述套筒31外的部分的所述环形凹槽321的数量可标识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根据试验可得到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的距离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所述行程标识可作为判断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的依据。所述行程标识可作为判断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的参考依据,从而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实时判断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密封圈34,所述密封圈34套设在所述推杆32上,且所述密封圈34的一端与所述套筒31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其中,所述套筒31的第一端为所述套筒31距离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较远的一端,所述推杆32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所述密封圈34的内壁与所述推杆32的外壁始终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密封圈34,所述密封圈34的设置可以防止在所述推杆32在沿所述套筒31的轴向移动时,血液或气体沿所述推杆32与所述套筒31之间的缝隙进出,从而保证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弯曲部为U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经热处理预定型为U型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弯曲部的实际所需弯曲程度小于所述弯曲部预定型形成的U型结构的弯曲程度。因此,在对所述调弯丝2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时,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通过向所述调弯丝2的第二端施加沿所述调弯丝2轴向且朝向所述调弯丝2第一端的作用力,即操作人员通过推动所述调弯丝2可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调整至所需状态。其次,当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减小到某一弯曲程度时,如需在此基础上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增大,只需要减小施加在所述调弯丝2第二端的作用力,此时所述弯曲部会存在恢复至预定型结构的倾向,此过程无需施加额外的牵引力。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需向所述调弯丝2施加牵引力,仅通过对施加在所述调弯丝2上的推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即可使得所述医用导管顺利通过各处人体脉管,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医用导管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套筒31包括套筒31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31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连接;
所述推杆32位于所述套筒31本体内并可沿所述套筒31本体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部沿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连接部粘接固定。
应理解的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31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31本体一体成型。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31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31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卡接固定。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直径匹配,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增大了所述导管本体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所述导管本体1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内设有调弯丝通道,所述调弯丝通道由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面;
调弯丝,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内并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弯丝通道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
所述调弯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线,且所述调弯丝的第一端经过热处理预定型形成有弯曲部;通过向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施加作用力可调整所述导管本体第一端的弯曲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导管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筒和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内并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调弯丝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推杆的外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推杆的轴向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壁对应所述凹槽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限位件的大小与所述凹槽匹配,以限制所述推杆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限位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件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弹性部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当所述固定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抵接,以使所述推杆固定,同时使所述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外壁设置有行程标识,所述行程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所述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端面抵接,其中,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为所述套筒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远的一端,所述推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时,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推杆的外壁始终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为U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本体距离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较近的一端连接;
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套筒本体内并可沿所述套筒本体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部沿轴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管本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连接部粘接固定。
CN202120233497.7U 2021-01-27 2021-01-27 医用导管 Active CN216319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497.7U CN216319405U (zh) 2021-01-27 2021-01-27 医用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497.7U CN216319405U (zh) 2021-01-27 2021-01-27 医用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9405U true CN21631940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8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3497.7U Active CN216319405U (zh) 2021-01-27 2021-01-27 医用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9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3300B2 (en) Hypotube shaft with articulation mechanism
CN106999192B (zh) 具有单向致动旋钮的血管内装置递送系统
EP2594212A2 (en) Tip deflecting puncture needle
US20160157869A1 (en) Medical implant detachment mechanism and introducer assembly
JP2018509225A5 (zh)
EP2032196B1 (en) A steerable stylet for a medical implantable lead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the same
CN104797220A (zh) 鼓膜管和插入装置
US20140114337A1 (en) Pericardial access devices and methods
CN216319405U (zh) 医用导管
JP2023546432A (ja) 血管アクセスキット
CN216319406U (zh) 医用导管
CN112774001A (zh) 医用导管及医用导管的使用方法
WO2019080856A1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以及介入器械输送方法
CN212490011U (zh) 经导管途径的瓣膜缝线器械及其穿刺针
US20180228651A1 (en) Small gauge instruments for micro surgery
JP2015536178A (ja) 自己膨張インプラントを解放するためのカテーテル送達システム
US20210220611A1 (en) Medical device including an actuator restraining assembly
EP4122403A1 (en) Forward-pushing release type suture line locking device
CN212490016U (zh) 前推释放型缝合线锁结装置
CN112915358B (zh) 医用导管
CN218943524U (zh) 术前组织定位装置
CN113491547A (zh) 前推释放型缝合线锁结装置
JP2022515832A (ja) 人工弁のための送達カテーテル及び送達デバイス
US20230181244A1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flexible medical assembly
CN219680862U (zh) 输送系统的输送组件、输送系统以及瓣膜假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