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5314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5314U
CN216315314U CN202220062944.1U CN202220062944U CN216315314U CN 216315314 U CN216315314 U CN 216315314U CN 202220062944 U CN202220062944 U CN 202220062944U CN 216315314 U CN216315314 U CN 21631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fixedly connected
frying
base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29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蒙蒙
曹伟
杨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neng Cultu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neng Cultu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neng Cultu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neng Cultu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29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53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端,所述外罩的一侧安装有拉门,且所述外罩的另外三侧均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炒锅,所述炒锅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加热层,且所述加热层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相对于现有的炒茶装置而言,能够实现对炒茶时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以及调节,确保炒茶的温度维持的最佳的温度范围,可实现遥控控制,通过在顶部设有引风风扇以及出气孔,在炒制茶叶时能够将装置内部的水气及时排出,使得炒锅内部的茶叶能够快速炒干,使得炒茶的效率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茶在我国是流传时间很久的一种饮料,很多场合都被用来招待客人,受到人们的喜爱,茶叶在我国被广泛地种植。
茶叶从被采摘到泡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一道工序为炒茶,是对茶叶进行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传统的加工方式为人工手动炒茶,近来市场上也出现了自动化的炒茶设备,但是普遍功能较为单一,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控,智能化程度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端,所述外罩的一侧安装有拉门,且所述外罩的另外三侧均安装有钢化玻璃,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炒锅,所述炒锅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加热层,且所述加热层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炒锅底部的出料孔延伸至炒锅的内部,且所述连接轴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杆,每个所述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远离连接轴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翻茶板一和翻茶板二;
所述外罩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中部安装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的内部还设置有通信模块、处理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端的下方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出风端位于连接块的上方,所述外罩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与出风端内部连通,且所述出风端的内部安装有引风风扇,所述出风端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减速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出料孔进行密封的密封块且所述密封块设置在连接轴的外侧且与连接轴插合滑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底座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与底座内部连通,所述出料槽对应设置在斜板的较低一端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与减速电机、电动推杆、加热电阻丝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和引风风扇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每个所述翻茶板一以及翻茶板二的外侧弧度与炒锅的下端内部弧度曲率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在控制端内部设有通信模块以及处理器和控制器,在进行加工时只需人工将茶叶放入至炒锅内部,通过控制器对减速电机以及加热电阻丝进行开启通电,通过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能够在炒茶的过程中对炒锅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实现了自动的温度控制,通过在顶部设有引风风扇以及出气孔,在炒制茶叶时,能够将装置内部的水气及时排出,使得炒锅内部的茶叶能够快速炒干,相对于现有的大多数炒茶机来说,本装置能够实时监测温度进行温度的控制,使得炒制的茶叶质量更高,可通过无线模块对炒茶时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上传,实现了物联网,便于数据的共享以及后期对炒茶的最佳温度进行总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外罩2、出风端3、拉门4、钢化玻璃5、出料槽6、减速电机7、电动推杆8、连接轴9、斜板10、连接杆11、密封块12、炒锅13、第二支杆14、第一支杆15、翻茶板一16、加热层17、加热电阻丝18、翻茶板二19、连接块20、出气孔21、控制端22、引风风扇23、红外温度传感器24、防尘网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请参照图1、2和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罩2,外罩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端3,外罩2的一侧安装有拉门4,且外罩2的另外三侧均安装有钢化玻璃5,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炒锅13,炒锅1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加热层17,且加热层17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8,底座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连接轴9穿过炒锅13底部的出料孔延伸至炒锅13的内部,且连接轴9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5,且每个第一支杆15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杆14,每个第一支杆15以及第二支杆14远离连接轴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翻茶板一16和翻茶板二19,外罩2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的内部中部安装有控制端22,控制端22的内部还设置有通信模块、处理器以及控制器,控制端22的下方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24,通过加热电阻丝18对炒锅13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减速电机7带动连接轴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杆15以及第二支杆14和翻茶板一16和翻茶板二19进行转动,对炒锅1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使其能够均匀受热,控制端22的设置,能够在进行炒制前通过控制器对加热电阻丝18以及减速电机7进行控制开启,红外温度传感器24的设置,能够对炒茶过程中炒锅13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丝18进行温度的调节,使得温度保持在最适合炒茶的温度,同时通信模块为无线wifi模块,能够将处理器的数据进行上传,便于对炒茶过程中的温度曲线进行分析,便于得出最佳的炒茶温度。
请参照图1、2和3,出风端3位于连接块20的上方,外罩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21,每个出气孔21均与出风端3内部连通,且出风端3的内部安装有引风风扇23,出风端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防尘网25,通过引风风扇23将外罩2内部的水气通过出气孔21进行抽出,便于炒锅13内部的茶叶能够快速地被炒干。
请参照图1、2和3,减速电机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出料孔进行密封的密封块12且密封块12设置在连接轴9的外侧且与连接轴9插合滑动设置,通过电动推杆8带动连接杆11以及密封块12升降对出料孔进行密封和打开,便于炒干的茶叶进行下料。
请参照图1、2和3,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板10,底座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槽6,出料槽6与底座1内部连通,出料槽6对应设置在斜板10的较低一端处,炒干的茶叶沿着斜板10下滑,通过出料槽6能够便捷地进行取出。
请参照图1、2和3,控制器与减速电机7、电动推杆8、加热电阻丝18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24和引风风扇23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1、2和3,每个翻茶板一16以及翻茶板二19的外侧弧度与炒锅13的下端内部弧度曲率相适配,翻茶板一16以及翻茶板二19能够更好地与炒锅13进行贴合,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有效全面的翻炒。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对加热电阻丝18以及减速电机7进行控制开启,通过加热电阻丝18对炒锅13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减速电机7带动连接轴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杆15以及第二支杆14和翻茶板一16和翻茶板二19进行转动,对炒锅1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使其能够均匀受热,每个翻茶板一16以及翻茶板二19的外侧弧度与炒锅13的下端内部弧度曲率相适配,翻茶板一16以及翻茶板二19能够更好地与炒锅13进行贴合,对其内部的茶叶进行有效全面的翻炒,红外温度传感器24的设置,能够对炒茶过程中炒锅13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电阻丝18进行温度的调节,使得温度保持在最适合炒茶的温度,同时通信模块为无线wifi模块,能够将处理器的数据进行上传,便于对炒茶过程中的温度曲线进行分析,便于得出最佳的炒茶温度,通过引风风扇23将外罩2内部的水气通过出气孔21进行抽出,便于炒锅13内部的茶叶能够快速地被炒干,通过电动推杆8带动连接杆11以及密封块12升降对出料孔进行密封和打开,便于炒干的茶叶进行下料,炒干的茶叶沿着斜板10下滑,通过出料槽6能够便捷地进行取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罩(2),所述外罩(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端(3),所述外罩(2)的一侧安装有拉门(4),且所述外罩(2)的另外三侧均安装有钢化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炒锅(13),所述炒锅(1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加热层(17),且所述加热层(17)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8),所述底座(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穿过炒锅(13)底部的出料孔延伸至炒锅(13)的内部,且所述连接轴(9)的上端等间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5),且每个所述第一支杆(15)的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杆(14),每个所述第一支杆(15)以及第二支杆(14)远离连接轴(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翻茶板一(16)和翻茶板二(19);
所述外罩(2)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的内部中部安装有控制端(22),所述控制端(22)的内部还设置有通信模块、处理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端(22)的下方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端(3)位于连接块(20)的上方,所述外罩(2)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21),每个所述出气孔(21)均与出风端(3)内部连通,且所述出风端(3)的内部安装有引风风扇(23),所述出风端(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防尘网(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且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出料孔进行密封的密封块(12)且所述密封块(12)设置在连接轴(9)的外侧且与连接轴(9)插合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板(10),所述底座(1)的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槽(6),所述出料槽(6)与底座(1)内部连通,所述出料槽(6)对应设置在斜板(10)的较低一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减速电机(7)、电动推杆(8)、加热电阻丝(18)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24)和引风风扇(23)之间均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翻茶板一(16)以及翻茶板二(19)的外侧弧度与炒锅(13)的下端内部弧度曲率相适配。
CN202220062944.1U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1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2944.1U CN216315314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2944.1U CN216315314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5314U true CN21631531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29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15314U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5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0272A (zh) 一种果干制作箱
CN205825653U (zh) 一种节能旋转式茶叶烤房
CN21631531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炒茶终端装置
CN105341198A (zh) 人工炒茶机
CN211290789U (zh) 一种食品风干设备及食品加工系统
CN211130758U (zh) 一种清真肉熟食品加工用保温装置
CN208170881U (zh) 一种枸杞烘干装置
CN206137140U (zh) 脱水蔬菜的干燥设备
CN213835216U (zh) 一种蒸汽炒籽装置
CN210809123U (zh) 一种养生茶茶叶控水烘干装置
CN108542256A (zh) 一种自动铜锅焖饭机
CN209106977U (zh) 一种自动铜锅焖饭机
CN210445554U (zh) 可平行移动框架的萎凋装置
CN203354363U (zh) 无油炸锅
CN208491826U (zh) 一种具有干果制备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8387759U (zh) 一种炒茶机
CN107796190B (zh) 一种茶叶脱水加工的方法
CN206755810U (zh) 一种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可分段设置的茶叶烘干机
CN215531345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桌面型制茶机的制茶机构
CN206137135U (zh) 蔬菜脱水机
CN21795297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恒温干燥箱
CN217338299U (zh) 一种双门式空气炸锅烤箱
CN209031184U (zh) 一种香菇烘干装置
CN206137043U (zh) 热风脱水设备
CN217852509U (zh) 一种具有顶部煎盘的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