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8369U - 饮料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饮料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8369U
CN216308369U CN202122906248.2U CN202122906248U CN216308369U CN 216308369 U CN216308369 U CN 216308369U CN 202122906248 U CN202122906248 U CN 202122906248U CN 216308369 U CN216308369 U CN 216308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water
water receiving
val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2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润迪
唐军
胡汉文
李奔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062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8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8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8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料制冷装置。该饮料制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饮料盒,饮料盒内具有饮料腔,饮料盒上设置有接水嘴,接水嘴的接水通道与饮料腔连通或断开;底座,底座设置在饮料盒的下方,底座内设置有接水盘,底座上设置有取水台,取水台上设置有溢水口,溢水口与接水盘连通;取水开关设置在底座上且用于切换接水通道与饮料腔的连通或断开;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源端和热源端,冷源端将冷量传递至饮料盒内;散热器,散热器设置在热源端处,散热器将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接水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制冷装置,散热器能够将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接水盘,从而将接水盘内的多余饮料不断地蒸发,避免多余饮料溢出接水盘。

Description

饮料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饮料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饮料制冷装置(如自助饮料机等)多使用小型压缩机作为制冷源,制冷系统占用空间较大,压缩机运行时噪音较大。并且饮料制冷装置的接水盘能够储存的多余饮料量较小,多余饮料容易溢出接水盘导致使用环境脏乱,这就需要用户频繁拆卸接水盘,从而倾倒接水盘中的多余饮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料制冷装置,接水盘内的多余饮料能够被蒸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饮料盒,所述饮料盒内具有饮料腔,所述饮料盒上设置有接水嘴,所述接水嘴的接水通道与所述饮料腔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饮料盒的下方且用于支撑所述饮料盒,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接水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取水台,所述接水嘴位于所述取水台的上方,所述取水台上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与所述接水盘连通;取水开关,所述取水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取水开关用于切换所述接水通道与所述饮料腔的连通或断开;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源端和热源端,所述冷源端适于将冷量传递至所述饮料盒内;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热源端处,所述散热器适于将所述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接水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散热器能够将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接水盘,从而将接水盘内的多余饮料不断地蒸发,避免多余饮料溢出接水盘导致使用环境脏乱,用户也无需频繁拆卸接水盘去倾倒接水盘多余饮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源端连接有导冷管,所述导冷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饮料盒内,所述冷源端通过所述导冷管将冷量传递至所述饮料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饮料腔的腔壁限定出安装通道,所述导冷管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所述导冷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通道的通道壁分离开。
可选地,所述导冷管与所述安装通道随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源端直接与所述饮料盒的外表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接水盘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接水盘内,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导热管将所述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接水盘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嘴内设置有阀门,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底座铰接相连,且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底座的铰接处设置有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适于施加使所述取水开关关闭的弹性复位力,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阀门联动,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取水缺口,所述取水开关打开时,所述取水开关能够带动所述阀门向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连通;所述取水开关关闭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完全错开,所述阀门封堵所述接水通道。
具体地,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阀门端头,所述取水缺口设置在所述阀门本体上,所述阀门端头连接在所述阀门本体的朝向所述取水开关的一端,所述阀门端头构造为球形端头,所述取水开关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阀门端头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T型槽的延伸方向适于与所述取水开关的转动轴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嘴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取水缺口,所述取水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连通;所述电磁阀断电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完全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饮料制冷装置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所述底座具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与所述散热风机正对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面图;
图5是图2中C-C的剖面图;
图6是图2中D-D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的左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的后视图;
图9是导冷管、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导热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饮料盒、接水嘴、取水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饮料盒、接水嘴、取水开关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F-F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中G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饮料制冷装置10、底座1、接水盘11、取水台12、溢水口13、背板14、散热孔141、调平脚15、饮料盒2、饮料腔21、安装通道22、接水嘴23、顶盖24、密封水嘴25、出液口26、取水开关3、T型槽31、复位元件32、半导体制冷片4、冷源端41、热源端42、散热器5、导冷管6、导冷管连接段61、导冷管本体62、导热管7、导热管连接段71、导热管本体72、阀门8、阀门本体81、取水缺口811、阀门端头82、散热风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10。
参照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10可以包括底座1、饮料盒2、取水开关3、半导体制冷片4以及散热器5。
其中,饮料盒2至少为一个,如饮料盒2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在本实用新型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饮料盒2的数量为三个。
每个饮料盒2内具有饮料腔21,当饮料盒2为多个时,各个饮料腔21互不相通,以便于向不同的饮料腔21内注入不同的饮料,或者使不同饮料腔21内的饮料相互不污染。参照图1、图10所示,每个饮料盒2具有出液口26,出液口26处对应连接有接水嘴23,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可以与饮料腔21连通,以便于用户从接水嘴23处取水。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也可以与饮料腔21断开,使饮料保存在饮料腔21内。
参照图3、图14所示,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密封水嘴25,由此可以提升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从而防止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的连接处发生饮料漏液现象。
参照图1-图3、图6-图8所示,饮料盒2的上方设置有顶盖24,顶盖24封盖饮料腔21的顶部。当顶盖24被打开时,操作人员可以向饮料腔21内添加饮料,或对饮料腔21进行清洁等;当顶盖24被关闭时,可以保证饮料腔21封闭,从而防止杂物、灰尘等掉落饮料腔21内污染饮料。
底座1用于支撑饮料盒2,参照图1-图3、图6-图8所示,底座1设置在饮料盒2的下方,饮料盒2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料盒2与底座1可以一体成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饮料盒2与底座1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可拆卸式的连接,这样饮料盒2能够与底座1分离开,从而方便单独清洗饮料盒2。
参照图2-图3、图6-图7所示,底座1内部设置有接水盘11,底座1上设置有取水台12,接水嘴23位于取水台12的上方,用户取水时,可先将水杯等取水容器放置在取水台12上,再使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连通,此时,饮料腔21中的饮料可以经接水嘴23流至取水容器内。取水台1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溢水口13,溢水口13为贯通口,并且溢水口13与接水盘11连通,当取水容器内的饮料接满溢出时,溢出的饮料经从溢水口13流至接水盘11中。当取水台12上没有放置取水容器,而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又与饮料腔21连通时,接水嘴23流出的饮料也会经溢水口13流至接水盘11中。也就是说,接水盘11能够起到收集多余饮料的作用,从而保证底座1周围的干净整洁。
参照图2-图3、图6-图8所示,底座1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调平脚15(例如四个),调平脚15的高度可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各个调平脚15的高度调整为一致,可以保证底座1能够平稳地放置于桌面等平整表面。当然,也可以根据桌面等支撑面的实际状况来调整多个调平脚15的高度,以使底座1平稳地放置于该支撑面。可选地,调平脚15可以是调平螺栓,底座1下端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调整调平螺栓旋入螺纹孔的深度,可以调节调平脚15的高度。
取水开关3设置在底座1上,且取水开关3用于切换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的连通或断开。具体而言,打开取水开关3时,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连通;关闭取水开关3时,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断开。
参照图3、图6、图9所示,半导体制冷片4具有冷源端41和热源端42,冷源端41可以是半导体制冷片4的上端,热源端42可以是半导体制冷片4的下端。冷源端41的温度较低,热源端42的温度高于冷源端41的温度。半导体制冷片4通电工作时,冷源端41能够不断地产生冷量,热源端42能够不断地产生热量。
冷源端41适于将冷量传递至饮料盒2内,从而对饮料腔21进行冷却,使得饮料腔21内的饮料温度得以降低,达到给饮料制冷的目的。使用半导体制冷片4作为制冷源,可以保证制冷噪声较小,甚至无制冷噪声,同时,半导体制冷片4为多层片状结构,这样,相比于压缩机来讲,半导体制冷片4在底座1内部占用体积较小,有利于实现饮料制冷装置10的小型化设计。
参照图3、图6、图9所示,散热器5设置在热源端42处,散热器5可以与热源端42紧密贴合设置,由此可以增大散热器5与热源端42的接触面积,使得热源端42的热量更多、更快地传导至散热器5,从而有利于提高热源端42与散热器5之间的传热效率。
散热器5能够将热源端42的至少一部分热量传递至接水盘11。接水盘11内储存有由溢水口13流来的多余饮料,散热器5将热量传递至接水盘11时,这些热量能够使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蒸发,从而有效防止接水盘11内存水过多而溢出至底座1内部其它位置,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不断地被蒸发能够保证底座1周围干燥,同时使得接水盘11能够承接从溢水口13流来的更多的多余饮料。在半导体制冷片4通电工作时,散热器5能将热源端42的热量源源不断地传输至接水盘11内。
散热器5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片,相邻两个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空隙,这样散热器5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加,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器5的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饮料制冷装置10的饮料腔21内可以存放水、果汁等饮料,也可以存放其它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10,使用半导体制冷片4作为制冷源,可以保证制冷噪声较小,同时,半导体制冷片4占用体积较小,有利于实现饮料制冷装置10的小型化设计。此外,散热器5能够将热源端42的热量传递至接水盘11,从而将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不断地蒸发,避免多余饮料溢出接水盘11导致使用环境脏乱,用户也无需频繁拆卸接水盘11去倾倒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6、图9所示,冷源端41连接有导冷管6,导冷管6的一端与冷源端41贴合设置,由此可以增大导冷管6与冷源端41的接触面积,使得冷源端41的冷量更多、更快地传导至导冷管6,从而提高冷源端41与导冷管6之间的传热效率。导冷管6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入饮料盒2内,导冷管6上的冷量直接用于冷却饮料腔21,从而将饮料腔21内的饮料进行制冷,也就是说,通过导冷管6可以将冷源端41的冷量传递至饮料盒2的饮料腔21内。
参照图2-图4、图6、图9所示,导冷管6可以包括导冷管连接段61和导冷管本体62,导冷管连接段61适于与冷源端41贴合,导冷管本体62与导冷管连接段61相连接,且导冷管本体62适于伸入饮料盒2内。在半导体制冷片4通电工作时,导冷管6能将冷源端41的冷量源源不断地传输至饮料盒2内。冷源端41上可以设置凹陷部,导冷管连接段61适于与冷源端41的凹陷部贴合,由此可以减小导冷管6与半导体制冷片4的总高度,进一步实现饮料制冷装置10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饮料腔21的腔壁限定出安装通道22,导冷管6设置在安装通道22内,且导冷管6的外表面与安装通道22的通道壁分离开,这样,导冷管6不直接与饮料腔21内的饮料接触,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导冷管6结冰。
可选地,至少一部分导冷管6与安装通道22随形。如图3所示,安装通道22为U形,伸入安装通道22内的导冷管6也为U形,且导冷管6与安装通道22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在安装通道22的整个通道延伸方向上,导冷管6均对安装通道22进行冷却,因此,整个安装通道22也能对饮料腔21内的饮料进行冷却。
可选地,导冷管6可以是空心管,也可以是实心管。
在图3、图5-图6、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导冷管本体62与安装通道22随形,导冷管本体62为U形管。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导冷管本体62还可以为S形管、方形管等。
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取消导冷管6,而使冷源端41直接与饮料盒2的外表面贴合,冷源端41直接对饮料盒2进行冷却,减少导冷管6带来的冷量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6、图9所示,散热器5连接有导热管7,导热管7至少部分伸入接水盘11内,散热器5通过导热管7能够将热源端42的至少一部分热量传递至接水盘11内,用于蒸发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
参照图2-图3、图5-图6、图9所示,导热管7包括导热管连接段71和导热管本体72,导热管连接段71适于与散热器5相连,导热管本体72与导热管连接段71相连接,且导热管本体72适于伸入接水盘11内。导热管连接段71和导热管本体72可以组成封闭环。散热器5包括多个散热片,导热管连接段71可以同时穿设多个散热片,以增加导热管连接段71与散热器5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可选地,导热管7可以是空心管,也可以是实心管。
在图中未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5具有散热翅片,可以取消导热管7,而使散热翅片至少部分伸入接水盘11内,散热翅片直接与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进行热交换,减少导热管7带来的热量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图6-图7、图10-图14所示,取水开关3和底座1在转动轴L1处铰接相连,且复位元件32设置在取水开关3和底座1的铰接处,复位元件32可以是扭簧,复位元件32用于对取水开关3施加弹性复位力,该弹性复位力使得取水开关3关闭。当用户需要取水时,推动取水开关3打开;而当用户无需取水时,释放取水开关3,在复位元件32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取水开关3自动关闭。
进一步地,接水嘴23内设置有阀门8,取水开关3与阀门8联动,换言之,取水开关3转动时,阀门8随之移动。具体而言,阀门8上设置有取水缺口811,当取水开关3打开时,取水开关3可以带动阀门8朝向第一方向(如图14中向右)移动,直至取水缺口811和接水通道相连通,此时,饮料腔21中的饮料能够经接水通道、取水缺口811流出;在取水开关3逐渐关闭过程中,取水开关3可以带动阀门8朝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如图14中向左)移动;当取水开关3完全关闭时,取水缺口811和接水通道则完全错开,阀门8封堵接水通道,此时,饮料腔21中的饮料无法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接水嘴23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阀门通道,阀门通道与接水通道垂直且相连通,阀门8能够至少部分地在阀门通道内移动。
具体地,参照图10-图14所示,阀门8可以包括:阀门本体81以及阀门端头82,阀门本体81上设置有上述取水缺口811,阀门端头82与阀门本体81相连,并且阀门本体81位于阀门本体81的朝向取水开关3的一端。阀门本体81能够在阀门通道内移动。阀门本体81与阀门通道之间为零间隙,或者可以设置密封圈,以保证两者之间不漏水。
阀门端头82为球形端头,球形端头至少为球形结构的一部分。取水开关3上开设有T型槽31,阀门端头82可移动地设置在T型槽31内,T型槽31的延伸方向与取水开关3的转动轴L1垂直,这样,当取水开关3转动时,阀门端头82能够在T型槽31内沿T型槽3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阀门本体81能够在阀门通道内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球形端头的圆球形状保证在取水开关3转动时能顺畅地带动阀门本体81进行水平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8与取水开关3配合组成可伸缩式阀门8,其结构简单,可靠高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水嘴23内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上设置有取水缺口811,取水开关3用于控制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具体而言,取水开关3打开时,电磁阀通电,取水缺口811和接水通道相连通;取水开关3关闭时,电磁阀断电,取水缺口811和接水通道完全错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6、图8所示,饮料制冷装置10还可以包括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9可以固定在散热器5上,底座1具有背板14,背板14上开设有散热孔141,散热孔141的位置与散热风机9正对,这样,当散热风机9工作时,散热风机9能够将外界较冷空气经过散热孔141吸进底座1内部,进入底座1内的外界较冷空气能够与散热器5处的较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风机9还可以将热空气通过散热孔141散发至外界,由此有利于提升散热器5的散热效率,起到给半导体制冷片4降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散热孔141可以构造为格栅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141可以构造为矩阵孔。
下面参照图1-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饮料制冷装置10。
参照图1-图8所示,饮料制冷装置10包括制冷系统和取水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散热器5、导冷管6、导热管7、散热风机9,取水系统包括饮料盒2、密封水嘴25、阀门8、接水嘴23、取水开关3。
饮料盒2为三个,每个饮料盒2内具有饮料腔21,顶盖24封盖饮料腔21的顶部。每个饮料盒2都具有出液口26,出液口26处对应连接有接水嘴23,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的连接处可以设置密封水嘴25,以防止接水通道与饮料腔21的连接处发生饮料漏液现象。
底座1设置在饮料盒2的下方,饮料盒2与底座1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式的连接。底座1内部设置有接水盘11,底座1上设置有取水台12,接水嘴23位于取水台12的上方,取水台12上设置有多个溢水口13,溢水口13与接水盘11连通,底座1的底面上设置有四个调平脚15。
半导体制冷片4具有冷源端41和热源端42,冷源端41连接有导冷管6,导冷管6可以包括导冷管连接段61和导冷管本体62,导冷管连接段61适于与冷源端41贴合,导冷管本体62与导冷管连接段61相连接,且导冷管本体62适于伸入饮料盒2内的安装通道22内,将饮料腔21内的饮料进行制冷,导冷管本体62的外表面与安装通道22的通道壁分离开,导冷管本体62与安装通道22均为U形。
参照图2-图3、图5-图6、图9所示,散热器5设置在热源端42处,散热器5连接有导热管7,导热管7包括导热管连接段71和导热管本体72,导热管连接段71与散热器5相连,导热管本体72与导热管连接段71相连接,且导热管本体72适于伸入接水盘11内,将接水盘11内的多余饮料进行蒸发。
参照图2-图3、图6-图7、图10-图14所示,取水开关3通过转动轴L1铰接设置在底座1上,扭簧设置在取水开关3和底座1的铰接处,扭簧用于对取水开关3施加弹性复位力,该弹性复位力使得取水开关3关闭。接水嘴23内设置有阀门8,取水开关3转动时,阀门8随之移动。接水嘴23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阀门通道,阀门通道与接水通道垂直且相连通。
参照图10-图14所示,阀门8包括阀门本体81以及阀门端头82,阀门本体81上设置有取水缺口811,阀门端头82与阀门本体81相连,阀门本体81能够在阀门通道内移动,取水开关3上开设有T型槽31,阀门端头82为球形端头,阀门端头82可移动地设置在T型槽31内,T型槽31的延伸方向与取水开关3的转动轴L1垂直。
参照图14所示,按动取水开关3后,扭簧受压,取水开关3推动阀门8向右运动,使阀门8的取水缺口811正对着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从而使饮料盒2内的饮料能流出;松开取水开关3后,扭簧恢复原状,取水开关3带动阀门8向左运动,使阀门8的取水缺口811远离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并封闭接水嘴23的接水通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饮料盒,所述饮料盒内具有饮料腔,所述饮料盒上设置有接水嘴,所述接水嘴的接水通道与所述饮料腔可选择地连通或断开;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饮料盒的下方且用于支撑所述饮料盒,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接水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取水台,所述接水嘴位于所述取水台的上方,所述取水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接水盘连通的溢水口;
取水开关,所述取水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切换所述接水通道与所述饮料腔的连通或断开;
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冷源端和热源端,所述冷源端适于将冷量传递至所述饮料盒内;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热源端处,所述散热器适于将所述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接水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端连接有导冷管,所述导冷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饮料盒内,所述冷源端通过所述导冷管将冷量传递至所述饮料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腔的腔壁限定出安装通道,所述导冷管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所述导冷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通道的通道壁分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端直接与所述饮料盒的外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接水盘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接水盘内,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导热管将所述热源端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接水盘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嘴内设置有阀门,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底座铰接相连,且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底座的铰接处设置有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适于施加使所述取水开关关闭的弹性复位力,所述取水开关与所述阀门联动,所述阀门上设置有取水缺口,所述取水开关打开时,所述取水开关能够带动所述阀门向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连通;所述取水开关关闭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完全错开,所述阀门封堵所述接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阀门端头,所述取水缺口设置在所述阀门本体上,所述阀门端头连接在所述阀门本体的朝向所述取水开关的一端,所述阀门端头构造为球形端头,所述取水开关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阀门端头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T型槽的延伸方向适于与所述取水开关的转动轴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嘴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设置有取水缺口,所述取水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磁阀通电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连通;所述电磁阀断电时,所述取水缺口与所述接水通道完全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所述底座具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与所述散热风机正对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
CN202122906248.2U 2021-11-22 2021-11-22 饮料制冷装置 Active CN216308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248.2U CN216308369U (zh) 2021-11-22 2021-11-22 饮料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248.2U CN216308369U (zh) 2021-11-22 2021-11-22 饮料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8369U true CN21630836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2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248.2U Active CN216308369U (zh) 2021-11-22 2021-11-22 饮料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8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1514B1 (ko) 냉각된 액체 및 가열된 액체의 분배 장치
CN106659093B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及其重力喷淋系统
US5634343A (en) Beverage cooling dispenser
KR102023220B1 (ko) 온디맨드 음료수 쿨러
KR101798553B1 (ko)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120040891A (ko) 냉장고
WO2019227542A1 (zh) 一种空气辅助制冷的智慧型节能冷冻设备
CN216308369U (zh) 饮料制冷装置
WO2024041231A1 (zh) 一种制冰模块及制冰设备
KR100814687B1 (ko) 열전 소자를 갖는 제빙 장치
WO2021129485A1 (zh)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KR101849473B1 (ko) 냉풍기
CN209202042U (zh) 一种冰激凌机
CN111595058A (zh) 风冷散热流动型半导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06843422B (zh) 用于服务器的冷却装置
JP3641678B2 (ja) 電子冷却器および瞬冷サーバー
CN219474039U (zh) 一种冰箱
CN220068758U (zh) 解冻装置
CN217712748U (zh) 一种分离式汽车双水箱散热器
CN214926413U (zh) 一种用于eps成型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17236551U (zh) 一种润滑油冷却设备
CN219735680U (zh) 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
CN218410352U (zh) 空调制冷用蒸发器
CN218279338U (zh) 一种制冷装置及其饮水机
CN221010587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快速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