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7976U -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7976U
CN216307976U CN202120640305.4U CN202120640305U CN216307976U CN 216307976 U CN216307976 U CN 216307976U CN 202120640305 U CN202120640305 U CN 202120640305U CN 216307976 U CN216307976 U CN 216307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te
volute tongue
water tank
wind wheel
chassis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03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晓峰
李育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03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7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7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7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包括后蜗壳、位于所述后蜗壳后侧的后水槽和位于所述后蜗壳前侧的前蜗壳;所述前蜗壳与所述后蜗壳间限定出风道;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间隔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使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风道的壁为所述后蜗壳和所述前蜗壳的蜗壳壁,风道的壁与所述后水槽之间存在间隙,当风轮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后水槽内的冷凝温度低于风道内表面的温度时,风道的内表面不会因为温差产生凝露,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风道内表面保持干爽。

Description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空调器这一类生活必需品,空调器制冷时,内机的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产生的冷凝水流入水槽,由水槽排出内机,内机的前蜗壳与后蜗壳间形成风道,风道为风轮产生的风流经的通道,水槽包括前后两个水槽;但是现有的空调内机的后水槽与风道共用一条筋,即一条筋将后水槽与风道隔开,筋的一个面为后水槽的槽边面,相对的另一个面为风道的外表面,风轮在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风道内风的温度高于后水槽内冷凝水的温度,由于后水槽与风道共用一条筋,当低温的冷凝水遇到高温的风道外表面,风道的内外表面产生温度差,当温差较大时风道的内表面会产生凝露,风道内表面产生的凝露会随风吹到室内,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旨在解决风轮在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风道的内外表面产生温度差,当温差较大时风道的内表面会产生凝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包括:
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包括后蜗壳、位于所述后蜗壳后侧的后水槽和位于所述后蜗壳前侧的前蜗壳;
所述前蜗壳与所述后蜗壳间限定出风道;
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间隔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使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轮,所述后蜗壳的尾部设置有后蜗舌,所述后蜗舌位于所述后水槽的前侧,所述前蜗壳包括前蜗舌和前蜗舌延伸段,所述后蜗舌与所述前蜗舌分布于所述风轮的相对两侧,所述前蜗舌和前蜗舌延伸段通过过渡圆弧连接,所述前蜗舌延伸段位于所述前蜗舌的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后蜗舌包括蜗舌体和挡筋,所述蜗舌体一端与所述后蜗壳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筋连接,所述蜗舌体位于所述后水槽的前侧,所述挡筋位于所述蜗舌体的上方,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连接于所述挡筋与所述蜗舌体的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后水槽的槽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蜗壳从所述后蜗壳的尾部逐渐远离所述风轮。
进一步地,所述风轮的中心至所述后蜗舌最近点的连线与所述风轮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90°-α,20°≤α≤55°。
进一步地,所述前蜗舌与所述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为L,所述过渡圆弧的半径为所述最小间隙的1.3~1.5倍。
进一步地,所述前蜗舌延伸段的长度是所述风轮半径的0.4~0.6倍。
进一步地,所述前蜗舌的前侧设置有前水槽,所述前水槽与所述前蜗壳设置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内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内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前蜗壳与后蜗壳间限定出风道,风道与后水槽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使风道与后水槽不再拥有共用体,挡水结构将风道与后水槽隔开,使风道与后水槽之间存在间隙,后水槽的冷凝水不再流经风道壁,当风轮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后水槽内的冷凝温度低于风道内表面的温度时,风道的内表面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差,更不会因为温差产生凝露,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风道内表面保持干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机底盘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机底盘结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机底盘结构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盘本体;2、后蜗壳;21、蜗舌体,22、挡筋;3、后水槽; 4、间隙;5、挡水结构;6、前蜗壳;61、前蜗舌;62、前蜗舌延伸段;7、前水槽;8、风轮;9、风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一端”、“另一端”、“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实施例的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包括:底盘本体1,底盘本体1包括后蜗壳2、位于后蜗壳2后侧的后水槽3和位于后蜗壳2前侧的前蜗壳6,参照图3位于风轮8左侧的为后,位于风轮8右侧的为前,左为后右为前,前蜗壳6与后蜗壳2间限定出风道9;后蜗壳2与后水槽3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间隔所述后蜗壳2与后水槽3,使所述后蜗壳2与后水槽3之间存在间隙。
前蜗壳6与后蜗壳2间限定出风道9,风道9的壁包括风道上壁和风道下壁,风道下壁为后蜗壳2的蜗壳壁,风道上壁为前蜗壳6的蜗壳壁,风道9 的风道下壁与后水槽3之间存在间隙4;风道9为气流的通道。
在本述实施例中,风道9与后水槽3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5,风道9的风道下壁与后水槽3之间存在间隙4,当风轮8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后水槽3内的冷凝温度低于风道9流经气流的的温度时,由于风道9与后水槽3间存在间隙4,冷凝水不会与相对低温的风道9的风道下壁接触,风道9的风道下壁的内外表面不存在温度差,风道9壁的内表面不会产生凝露,挡水结构3将风道9与水槽1隔开,风道9的风道下壁内表面不会因为温差产生凝露,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风道9风道下壁内表面保持干爽。
参照图3,图3中左为后右为前,后蜗舌位于后水槽3的右侧,前蜗舌延伸段62位于前蜗舌61的右侧,在一实施例中,风道9内设置有风轮8,后蜗壳2的尾部设置有后蜗舌,后蜗舌位于后水槽3的前侧,前蜗壳6包括前蜗舌61和前蜗舌延伸段62,后蜗舌与前蜗舌61分布于风轮8的相对两侧,前蜗舌61和前蜗舌延伸段62通过过渡圆弧连接,前蜗舌延伸段62位于前蜗舌 61的前侧。
在本实施例中,前蜗舌61用于安装百叶,百叶保护内机内部结构,还具有防尘作用,从风道9内流动的气流在过渡圆弧出进行分流,从而使分流的气流相对稳定,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冲击所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3,蜗舌体21位于后水槽3的右侧,以图3为基准挡筋22位于蜗舌体21的上方,在一实施例中,后蜗舌包括蜗舌体21和挡筋22,蜗舌体21 一端与后蜗壳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挡筋22连接,蜗舌体21位于后水槽3 的前侧,挡筋22位于蜗舌体21的上方,挡水结构5包括挡板,挡板一端连接于挡筋22与蜗舌体21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后水槽3的槽边连接。
挡板为长方形板体,挡板的两个长边端一端连接蜗舌体21,另一端连接后水槽3的槽边,挡板将蜗舌体21和后水槽3隔开,挡板、与挡板连接的蜗舌体21、与挡板连接的槽边围成挡水槽,即挡水槽的槽底为挡板,两槽边分别为后蜗舌体21和后水槽3的一槽边,两槽边间的空间即为间隙4。
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槽将蜗舌体21与后水槽3隔开,当风轮8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后水槽3内的冷凝温度低于风道9流经气流的的温度时,风道9 内的气流流经蜗舌体21,后水槽3的冷凝水不再流经蜗舌体21的壁,蜗舌体 21壁的内外表面不再存在温差,蜗舌体21的内表面不会因为温差产生凝露,低转速或停转状态下蜗舌体21的内表面保持干爽。
参照图1至图3,后蜗壳2从后蜗壳2的尾部逐渐远离风轮8。
蜗舌体21与挡筋22的连接处背向风轮8倾斜,由蜗舌体21到挡筋22 逐渐靠近风轮8。
在本实施例中,由蜗舌体21到挡筋22逐渐靠近风轮8,后蜗壳2从后蜗壳2的尾部逐渐远离风轮8,即为由后蜗壳2的头部到尾部逐渐靠近风轮8,后蜗舌附近的气流在经过后蜗舌与风轮8之间的间隙逐渐收紧,从而能够对后蜗舌附近的气流进行引导,并慢慢对气流进行稳流,气流进行稳流能够进一步减小噪音。
参照图3,风轮8的中心至后蜗舌最近点的连线与风轮8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90°-α,20°≤α≤55°。
后蜗舌包括蜗舌体21到挡筋22,蜗舌体21与挡筋22的连接处背向风轮 8倾斜,蜗舌体21的倾斜处为风轮8的中心至后蜗舌最近点。
在本实施例中,图3中的夹角α为一条边为风轮8的一水平半径,另一条边为后蜗舌到风轮8最近点与风轮2的中心点的连线的夹角,20°≤α≤ 55°,确保后蜗舌附近区域气流第一次流经风轮8的叶片时的流通效率,更进一步减小涡流区的大小和强度,从而确保风道9的高效率和低噪声。α小于20°或大于55°时,会造成涡流区增大,强度升高等不良影响。
参照图3,前蜗舌61与风轮8的最小为L,过渡圆弧的半径为最小间隙的 1.3~1.5倍。
最小间隙L的取值为4~6mm,过渡圆弧的半径为最小间隙的1.3~1.5倍。
在本述实施例中,最小间隙L是指前蜗舌61的靠近风轮8一侧的侧面到风轮8的最小距离,最小间隙L的取值为4~6mm,从而保证气流具有足够的通过空间,以避免因后蜗舌与风轮8之间的间隙较小而使气流强烈冲击后蜗舌产生较大噪音的情况;过渡圆弧的半径为最小间隙的1.3~1.5倍,通过优化最小间隙和过渡圆弧的半径,使得两者相互配合,从而当风轮8甩出的气流在过渡圆弧处进行分流时,回流的那部分气体能够以相对缓和的速度通过前蜗舌61与风轮8之间的间隙,气流相对稳定,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气流冲击所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1和图2,前蜗舌延伸段62的长度是风轮8半径的0.4~0.6倍。
在上述实施例中,前蜗舌延伸段62长度的合理设置,可保证回流气流的平稳性从而降低噪音,前蜗舌延伸段62度设置为风轮8半径的0.4~0.6倍,优选0.5倍效果最好。
参照图2和图3,前蜗舌61的前侧设置有前水槽7,前水槽7与前蜗壳6设置有缝隙。
风道9的壁为后蜗壳2和前蜗壳6的蜗壳壁。
在本实施例中,缝隙将前水槽7与前蜗壳6隔开,缝隙将风道9的壁与前水槽7隔开,前水槽7内的冷凝水不会与风道9的壁接触,风道9内流有气流,风道9的壁的内外表面不会存在温度差,不会产生凝露,保持风道9的壁保持干燥。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出的一种内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包括后蜗壳、位于所述后蜗壳后侧的后水槽和位于所述后蜗壳前侧的前蜗壳;
所述前蜗壳与所述后蜗壳间限定出风道;
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用于间隔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使所述后蜗壳与所述后水槽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轮,所述后蜗壳的尾部设置有后蜗舌,所述后蜗舌位于所述后水槽的前侧,所述前蜗壳包括前蜗舌和前蜗舌延伸段,所述后蜗舌与所述前蜗舌分布于所述风轮的相对两侧,所述前蜗舌和前蜗舌延伸段通过过渡圆弧连接,所述前蜗舌延伸段位于所述前蜗舌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蜗舌包括蜗舌体和挡筋,所述蜗舌体一端与所述后蜗壳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筋连接,所述蜗舌体位于所述后水槽的前侧,所述挡筋位于所述蜗舌体的上方,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一端连接于所述挡筋与所述蜗舌体的连接处,另一端与所述后水槽的槽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蜗壳从所述后蜗壳的尾部逐渐远离所述风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的中心至所述后蜗舌最近点的连线与所述风轮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90°-α,20°≤α≤5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蜗舌与所述风轮之间的最小间隙为L,所述过渡圆弧的半径为所述最小间隙的1.3~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蜗舌延伸段的长度是所述风轮半径的0.4~0.6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蜗舌的前侧设置有前水槽,所述前水槽与所述前蜗壳设置有缝隙。
9.一种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机底盘结构。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机。
CN202120640305.4U 2021-03-29 2021-03-29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Active CN216307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0305.4U CN216307976U (zh) 2021-03-29 2021-03-29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0305.4U CN216307976U (zh) 2021-03-29 2021-03-29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7976U true CN216307976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0305.4U Active CN216307976U (zh) 2021-03-29 2021-03-29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7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581B (zh) 一种加压风机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空调
CN101990604A (zh) 离心鼓风机
CN108661929B (zh) 一种离心风机和天花板嵌入式空调室内机
JP2010133254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S6313040B2 (zh)
WO2011029376A1 (zh) 空调器风道装置及使用该风道装置的空调器
CN203374522U (zh) 一种蜗壳和风管机
CN106885413B (zh) 一种导风件、用于风冷冰箱的风道结构及风冷冰箱
CN102900676A (zh) 贯流风机
CN20904256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307976U (zh) 内机底盘结构及内机、空调器
CN106403242A (zh) 空调器及其面板支架和前壳体组件
CN219711884U (zh) 蜗壳结构、新风模块及新风空调
CN211692946U (zh) 一种吹风效果好的吹吸机
CN101915244A (zh) 带凸台的降噪增风蜗舌的贯流风机
CN208536173U (zh) 空调排风系统及集成吊顶
CN112539466B (zh) 导风机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11474520U (zh)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CN210568855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风道组件的装置
CN209012125U (zh) 轴流风轮和暖风机
CN216346593U (zh) 内机蜗壳结构及空调内机、空调器
JP3842901B2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
CN20926331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3806513B2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
CN107436007B (zh) 一种轴流式静音空调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