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6018U -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6018U
CN216306018U CN202122977305.6U CN202122977305U CN216306018U CN 216306018 U CN216306018 U CN 216306018U CN 202122977305 U CN202122977305 U CN 202122977305U CN 216306018 U CN216306018 U CN 216306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roof
curtain
tunnel
inverted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73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怀臣
张维颂
毛成宝
李佑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uxin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73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6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6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6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包括仰拱模架本体,还包括隔尘支架和用于分隔隧道前后两端的隔尘帘,所述隔尘支架设于所述仰拱模架本体上且内部留有通道,所述隔尘帘设于所述隔尘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在仰拱模架本体上设置有隔尘支架,隔尘支架内部留有通道,方便运输车辆及其他施工设备正常通过,隔尘支架上设有沿隧道横截面布置的隔尘帘,防止仰拱模板前端产生的大量粉尘转移至隧道后端,有利于保持隧道后端空气中较低的粉尘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开挖、钻孔及设备移动等都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在半封闭的隧道内,会对隧道内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同时携带大量粉尘的空气流出至隧道外,也会破坏周围环境。近年来,隧道施工成套装备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下,隧道除尘设备在逐步推广。
现有技术中,单独的隧道除尘厢需要车辆牵引,灵活性不够,隧道除尘车将除尘设施安装于车辆上,极大地增加了除尘设备的适应性,但这种类型的除尘车也存在一些缺点:1)需要将除尘设备安装于专用的车辆上,成本相对较高;2)除尘及时性不够,特别是爆破时,设备或作业人员进洞操作要一定的时间,若提前开启或延后停止,能耗成本高;3)车辆除尘位置相对靠后,结合考虑车辆防爆破损坏、车辆体积、通过能力等,车辆一般停在栈桥后端除尘,离爆破点远,导致除尘效果一般,达到预计除尘效果总时间长;4)存在通道占用问题,除尘车停在隧道的任一施工位置都会占用施工通道,特别是单线隧道中,占用等待时间更多;5)需配备专人驾驶车辆、操作设备,存在一定的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包括仰拱模架本体,还包括隔尘支架和用于分隔隧道前后两端的隔尘帘,所述隔尘支架设于所述仰拱模架本体上且内部留有通道,所述隔尘帘设于所述隔尘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尘支架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隔尘帘为所述喷嘴喷出的气体构成的气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尘帘为柔性帘,所述隔尘支架上设有柔性帘卷绕机构或柔性帘折叠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尘支架为门形隔尘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尘支架为拱形隔尘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在仰拱模架本体上设置有隔尘支架,隔尘支架内部留有通道,方便运输车辆及其他施工设备正常通过,隔尘支架上设有用于分隔隧道前后两端的隔尘帘,防止隧道前端产生的大量粉尘转移至隧道后端,有利于保持隧道后端空气中较低的粉尘含量,结构简单、成本低,仰拱模架本体是隧道施工所必须的,将隔尘支架设置于仰拱模架本体上,不会额外占用隧道内过多的空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仰拱模架本体;2、隔尘支架;21、通道;3、隔尘帘;4、喷嘴;5、柔性帘卷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至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包括仰拱模架本体1,还包括隔尘支架2和用于分隔隧道前后两端的隔尘帘3,本实施例中隔尘帘3沿隧道横截面布置,隔尘支架2设于仰拱模架本体1上且内部留有通道21,隔尘帘3设于隔尘支架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尘帘3也可以有其他布置方式,能够防止隧道前端产生的大量粉尘转移至隧道后端即可。
该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在仰拱模架本体1上设置有隔尘支架2,隔尘支架2内部留有通道21,方便运输车辆及其他施工设备正常通过,隔尘支架2上设有沿隧道横截面布置的隔尘帘3,防止隧道前端产生的大量粉尘转移至隧道后端或者说将绝大部分粉尘隔离在隧道前端,有利于保持隧道后端空气中较低的粉尘含量,(需要说明的是,前方为隧道掘进的方向,后方则为隧道口所在的方向)结构简单、成本低。仰拱模架本体1是隧道施工所必须的,将隔尘支架2设置于仰拱模架本体1上,不会额外占用隧道内过多的空间,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隔尘帘3为柔性帘,例如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布帘或其他材质的帘体,运输车辆或其他施工设备需要通过时,柔性帘可以收纳起来,隔尘支架2上设有柔性帘卷绕机构5,可以将柔性帘收纳在隔尘支架2侧边(例如上侧、左侧或右侧等)方便运输车辆或其他施工设备顺利通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柔性帘折叠机构将隔尘帘3收纳在隔尘支架2一侧,柔性帘卷绕机构5、柔性帘折叠机构的具体结构的可参考窗帘的各类折叠收纳机构。
其中,隔尘支架2例如可以是门形隔尘支架或者与隧道横截面适配的拱形隔尘支架等,结构稳定性好,内部的通道21宽度大。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隔尘支架2上设有多个喷嘴4,隔尘帘3为喷嘴4喷出的气体构成的气帘。由喷嘴4喷射气体构成气帘,也可以防止隧道前端产生的大量粉尘转移至隧道后端,有利于保持隧道后端空气中较低的粉尘含量。同时运输车辆或其他施工设备需要通过时,气帘无需进行收纳也不会有任何阻碍,相比实施例一的实体帘,气帘使用更便利。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包括仰拱模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尘支架(2)和用于分隔隧道前后两端的隔尘帘(3),所述隔尘支架(2)设于所述仰拱模架本体(1)上且内部留有通道(21),所述隔尘帘(3)设于所述隔尘支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支架(2)上设有多个喷嘴(4),所述隔尘帘(3)为所述喷嘴(4)喷出的气体构成的气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帘(3)为柔性帘,所述隔尘支架(2)上设有柔性帘卷绕机构(5)或柔性帘折叠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支架(2)为门形隔尘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支架(2)为拱形隔尘支架。
CN202122977305.6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Active CN216306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7305.6U CN21630601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7305.6U CN21630601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6018U true CN216306018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7305.6U Active CN216306018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6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747B (zh) 乘用车的挡泥板面板固定结构
CN104958967B (zh) 智能跟踪尾气收集净化系统
CN216306018U (zh)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仰拱模架
CN101605676A (zh) 继电器盒保护结构
CN111801246B (zh) 载荷保持系统
CN113147566B (zh) 一种厢货车用自动篷布系统
CN203753038U (zh) 车顶内衬的临时保持构造
CN111910550B (zh) 一种交通锥自动回收车
CN208820062U (zh) 一种fast中心充气式快装反射面
CN101912731B (zh) 汽车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07226197U (zh) 一种车载垃圾桶
CN112282811A (zh) 一种新型矿用端头液压支架
CN216739208U (zh)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栈桥
CN111894622A (zh) 钻爆法施工出碴系统
CN200988482Y (zh) 地面锚泊半挂车
CN213836415U (zh) 一种用于自动回收交通锥的工程车
CN113957780A (zh)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栈桥
CN214564876U (zh) 一种应急指挥通信车
CN219927691U (zh) 一种翻转座椅、车厢及轨道车辆
CN214728238U (zh) 移动运载车
CN216611656U (zh) 一种货物输送装置及货物装载机
CN213973839U (zh) 一种带防护装置的汽车后排触摸屏
KR200301767Y1 (ko) 고소작업차량의 동력케이블 보호장치
CN218786095U (zh) 一种陆地气垫式无人机回收装置
CN218257919U (zh) 一种行李运输无动力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