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5107U -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5107U
CN216305107U CN202121193800.1U CN202121193800U CN216305107U CN 216305107 U CN216305107 U CN 216305107U CN 202121193800 U CN202121193800 U CN 202121193800U CN 216305107 U CN216305107 U CN 216305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grouting
auxiliary
mortis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38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馨月
张露月
张传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yu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yu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yu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yu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38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5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5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5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辅助砌块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两个或三个灌浆通孔;所有灌浆通孔沿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两条凹入的榫槽,两榫槽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贯穿本体的上、下平面。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砌块,预设了灌浆通孔,后期采用多辅助砌块相连并灌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使用本辅助砌块的隔墙的局部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辅助砌块上与设有榫槽,在粘接连接时,可以起到接缝咬槎的增强效果,有效保证墙体之间结构件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中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和应用,除了工艺上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外,结构构件本身的质量,更是后期住房者关心的重点问题,其关系到长期居住的健康性。申请人一直致力于砖体砌块方面的研究,也申请了如CN107586104B、CN208633431U、CN111663710A的专利申请,使用烧结页岩砖体,并形成预制的室内隔墙板,用于装配连接成室内隔墙,可以大大利于后期住房者的健康,施工过程也很方便,隔墙的稳固性、隔热隔音质量优异。但是,优质、合格并允许使用的砌体,都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鉴定通过,才能设计定型,进入工程应用,其过程涉及到砌体的安装要求(尺寸)、热工性能(主要是传热学方面)、隔音效果等诸多考虑因素。目前的烧结页岩砖体,在外形尺寸、相互之间的连接结构等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在预制条板的拼装性能、可安装性、隔音、隔热等各方面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现。隔墙在设计使用上,在门洞过梁、边框柱、构造加强柱、转角加强连接以及边沿等位置处通常需要局部强度能进一步加强,目前的砌块和隔墙在增强局部强度的功能设计上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避免没有专门的砌块来提升隔墙的局部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砌块,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两个或三个灌浆通孔;所有灌浆通孔沿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两条凹入的榫槽,两榫槽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贯穿本体的上、下平面。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灌浆通孔的截面为矩形且各内壁与本体上对应向的各外壁平行;灌浆通孔的截面尺寸为57~110×40~70,相邻灌浆通孔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0.5~21,灌浆通孔至本体的侧面的最小厚度为20~23。
进一步地,榫槽凹入深度为10~15,榫槽宽度为5~7。
进一步地,灌浆通孔的截面为矩形且四个角位置为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上也对称开设有两榫槽。
进一步地,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上凸起设有两竖向正对的开口板,两开口板的外侧面分别与本体的两侧面共面,两开口板之间形成开口连接腔;开口板沿竖向延伸至两端分别与本体的上、下平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包括上述的一种辅助砌块,多个辅助砌块通过上、下平面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预制加强条板,所有辅助砌块的朝向一致,各辅助砌块上的各灌浆通孔分别对应共线并连通;
预制加强条板上共线并连通的各灌浆通孔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沿预制加强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还包括矩形的预制条板;预制条板的两相对的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凸榫和第一榫槽;所述第一榫槽沿竖向延伸并贯穿预制条板的上、下平面,第一榫槽包括凹入对应竖向端面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两内侧壁的内端连接有平行于竖向端面的底壁;所述第一凸榫的形状与第一榫槽对应;第一榫槽的两内侧壁与底壁相交的两阴角位置分别设有继续凹入的第一槎槽;第一凸榫的两相对的外侧壁与对应竖向端面相交的两阴角位置分别设有垂直于竖向端面凹入的第二槎槽;所述第一槎槽和第二槎槽沿竖向延伸并贯穿预制条板的上、下平面;
预制加强条板与预制条板的厚度相等,预制加强条板通过宽度方向上的任一端与预制条板的任一竖向端面相连,且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并通过砂浆固定相连。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砌块,预设了灌浆通孔,后期采用多辅助砌块相连并灌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使用本辅助砌块的隔墙的局部强度,满足使用要求。辅助砌块上与设有榫槽,在粘接连接时,可以起到接缝咬槎的增强效果,有效保证墙体之间结构件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加强条板,为出厂成品,便于后期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可直接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用于室内隔墙的砌筑;与用于装配墙体结构的预制条板的连接可靠,并可有效提高墙体结构的局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构成墙体结构的预制条板的单体示意图;
图3为通过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粘接形成图2的预制条板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局部);
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两端面均为榫槽的辅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局部);
图7为图5的辅助砌块与第一砌块设有第一凸榫一端相连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中一端面为榫槽,一端面为开口连接腔的辅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辅助砌块与第一砌块设有第一榫槽一端相连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辅助砌块与第一砌块设有第一凸榫一端相连的示意图;
其中,预制条板100,第一砌块1,第二砌块2,粘接端面3,安装端面4,竖向侧面5,第一榫槽6,内侧壁61,底壁62,第一槎槽63,第一凸榫7,外侧壁71,第二槎槽72,顶壁73,第三槎槽74,矩形凸榫10,矩形榫槽11,粘胶12,纵向粘接缝13,横向粘接缝14,砂浆15,U形卡件16,翼板161,腹板162,锚栓17
预制加强条板180,本体18,灌浆通孔181,榫槽182,开口板183,开口连接腔184,钢筋混凝土结构185,钢筋186,保温材质18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若干矩形的预制条板100,所有预制条板100共面;为便于理解,先对预制条板100进行结构介绍,预制条板100为工厂预制,通过多个砌块拼装粘接而成,然后出厂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安装连接后成型墙体结构。
请参见图2、图3,预制条板100包括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所述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均呈长方体形状并分别具有上下相对的上平面和下平面(高600mm)、两个相对的竖向侧面5(厚120mm)、以及两个相对的竖向端面(宽300mm),所述两个相对的竖向端面分别形成为粘接端面3和安装端面4;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的粘接端面3相对并通过粘胶12粘接固连,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的安装端面4相背;第一砌块1的安装端面4上开设有第一榫槽6,第二砌块2的安装端面4上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一榫槽6适配的第一凸榫7;所述第一榫槽6沿竖向延伸并贯穿第一砌块1的上、下平面,第一榫槽6包括凹入所在安装端面4的两相对的内侧壁61,两内侧壁61的内端连接有平行于安装端面4的底壁62,第一凸榫7的形状与第一榫槽6对应,竖向上也延伸至分别与第二砌块2的上、下平面平齐。
第一榫槽6的两内侧壁61与底壁62相交的两阴角位置还分别设有继续凹入(垂直于底壁62凹入)的第一槎槽63,所述第一槎槽63沿竖向延伸并贯穿第一砌块1的上、下平面。第一凸榫7的两相对的外侧壁71与所在安装端面4相交的两阴角位置分别设有垂直于安装端面4凹入的第二槎槽72,所述第二槎槽72沿竖向延伸并贯穿第二砌块2的上、下平面。
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的粘接端面3上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矩形凸榫10和矩形榫槽11;所述矩形榫槽11伸入所述矩形凸榫10内以提升两粘接端面3之间通过粘胶12粘接固连的强度。
墙体结构所使用的预制条板,由两种结构砌块拼装而成,第一砌块1和第二砌块2的粘接端面3之间通过粘胶12粘接固连、或结合普通结构形式的榫卯结构并粘接固连,可以很好地保证粘胶12连接的固连强度,且实施方便,能有效保证预制条板自身的连接性能。带有槎槽的第一凸榫7和第一榫槽6朝向外侧,即形成为预制条板的两端,用于预制条板出厂运送至施工现场后的装配式施工安装,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时,仍是相互适配的。使用时,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再使用粘胶12连接相邻的预制条板,而是使用砂浆,以便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带有槎槽的第一凸榫7和第一榫槽6,更适于采用砂浆的连接形式,可以使该两安装端面4在砂浆连接的过程中,实现接缝咬槎的增强效果,保障了预制条板的安装连接性能,施工方便,还可以方便地在两安装端面4之间增设连接件,进一步提高固连强度。
其中,第一凸榫7的两外侧壁71的外端连接有平行于安装端面4的顶壁73,第一凸榫7的顶壁73上凹入开设有第三槎槽74;第三槎槽74也沿竖向延伸并贯穿第二砌块2的上、下平面。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接缝咬槎的增强连接效果,提升预制条板的安装连接性能。
本实施例中,矩形榫槽11的两相对的内侧面带有斜度并使矩形榫槽11的截面呈敞口的等腰梯形结构,矩形榫槽11与矩形榫槽11对应设置。实施时,第一凸榫7的两外侧壁71和第一榫槽6的两内侧壁61可以带有相互适配的一定斜度,使第一凸榫7的自由端渐缩,而第一榫槽6为敞口,以便安装时第一凸榫7可以顺利地插入第一榫槽6内。
请继续参见图2,其中,第一砌块1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第一砌块1通过各自的上、下平面首尾相连呈一列,各第一砌块1上的第一榫槽6共线;第二砌块2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第二砌块2通过各自的上、下平面首尾相连呈一列,各第二砌块2上的第一凸榫7共线;一列第一砌块1的粘接端面3与一列第二砌块2的粘接端面3均通过粘胶12粘接固连并形成纵向粘接缝13;相邻第一砌块1对应的上、下平面之间以及相邻第二砌块2对应的上、下平面之间均通过粘胶12粘接固连并形成横向粘接缝14;一列第一砌块1与一列第二砌块2的长度相等且两端分别相互平齐。
制造时,第一砌块1、第二砌块2为制造单体,其拼装而成的预制条板为出厂成品,便于后期装配式建筑(不限)的施工,可直接运输至建筑施工现场用于室内隔墙的砌筑。
其中,一列第一砌块1上的各横向粘接缝14与一列第二砌块2上的各横向粘接缝14相互错开。可以使预制条板的整体强度更好。实施时,对应相连的面之间的粘接缝可选择3~5mm宽。制造时,第一砌块1与第二砌块2的主体部分(不计两端的凸榫和榫槽)是相同的,竖向长度也是相等的,错缝连接的预制条板出厂时,需结合建筑施工楼层的高度,进行错缝连接预制条板的长度裁切,与目前室内高度对应,多为2.7~3m,通过切长使一列第一砌块1与一列第二砌块2的两端分别相互平齐,便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的直接使用。
实施时,凸榫凸出高度和榫槽凹入深度可选择7~10mm(相互适配的凸榫和榫槽,优选凸榫凸起高度比凸榫的深度小1 mm,凸榫宽度比凸榫的宽度小2~8mm);榫槽的宽度可选择占砌体厚度的55~66%;第一槎槽63的深度可选择8~9mm、宽8mm,第二槎槽72的深度可选择10~11mm、宽5mm;第三槎槽74可选择凹入至与对应的安装端面4平齐、宽度适宜。两第一槎槽63的相临近的内侧壁也可以带有一定斜度,并配合呈朝自由端渐缩的结构形式,以便需要时方便容置U形卡件。
请参见图1和图4,预制条板100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连接安装时,所有预制条板100共面(上、下端平齐),两相邻预制条板中一预制条板的第一凸榫7伸入另一预制条板的第一榫槽6,且对应的安装端面4之间设有用于加强连接强度的U形卡件16,所述U形卡件16沿第一榫槽6延伸,U形卡件16的横截面包括两翼板161和连接两翼板161的腹板162,所述U形卡件16通过穿过其腹板162的锚栓17固定连接于第一榫槽6的底壁62,U形卡件16的两翼板161延伸入对应第一凸榫7两侧的第二槎槽72内;U形卡件16所在的两安装端面4之间填充有砂浆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
这样,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再使用粘胶12连接相邻的预制条板100,降低现场施工难度,通过第一凸榫7、第一榫槽6、第一槎槽63、第二槎槽72、第三槎槽74、U形卡件16以及砂浆15的联合作用,有效保障墙体结构的连接强度,施工方便,整体的隔音隔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各项鉴定要求。
其中,所述U形卡件16为型材,并沿竖向延伸至两端分别与预制条板100的上、下平面平齐;穿过腹板161的锚栓17数量为若干并沿竖向间隔设置。
请继续参见图1,实施时,在需要门洞过梁、边框柱、构造加强柱、转角加强连接以及通常的最后一列等需要增加结构强度的位置,预制条板100可以连接内部灌注有浆料(含钢筋)的预制加强条板180,预制加强条板180需要使用到本发明创造的辅助砌块。
具体请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砌块,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本体18,所述本体18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两个或三个灌浆通孔181,图示为三个;所有灌浆通孔181沿本体18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体18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两条凹入的榫槽182,两榫槽182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贯穿本体18的上、下平面。
其中,灌浆通孔181的截面为矩形且各内壁与本体18上对应向的各外壁平行;灌浆通孔181的截面尺寸可选择57~110×40~70mm,相邻灌浆通孔181之间的最小间距可选择10.5~21mm,灌浆通孔181至本体18的侧面的最小厚度可选择20~23mm。榫槽182凹入深度可选择10~15mm,宽度5~7mm。灌浆通孔181的截面为矩形且四个角位置为圆弧过渡。本体18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上也对称开设有两榫槽182。
使用多个辅助砌块通过上、下平面依次首尾相连(通过粘胶固连)形成预制加强条板180,所有辅助砌块的朝向一致,各辅助砌块上的各灌浆通孔181分别对应共线并连通;预制加强条板180上共线并连通的各灌浆通孔181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185,钢筋混凝土结构185内的钢筋186沿预制加强条板180的长度方向延伸。实施时,钢筋186也可以预留延伸出预制加强条板180的端面以便装配时与梁或楼板的钢筋连接。
预制加强条板180与预制条板100的厚度相等,即装配安装时,预制加强条板180的两侧面分别与预制条板100的两竖向侧面5共面,宽度尺寸上,预制加强条板180宽为200-300mm,预制条板宽为600mm;高度相等。预制加强条板180在工厂预制完成后(灌注钢筋混凝土结构185也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再进行装配式安装),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式安装,预制加强条板180可通过宽度方向上的任一端与预制条板100的任一竖向端面相连,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1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还可以在两相连面之间设置所述U形卡件16。
请参见图6,预制加强条板180的端面与第一砌块1设有第一榫槽6一端相连,并增设了U形卡件16,U形卡件16通过穿过其腹板162的锚栓17固定连接于预制加强条板180的端面,U形卡件16的两翼板161延伸入对应第一榫槽6两侧的第一槎槽63内;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
请参见图7,预制加强条板180也可以连接于第二砌块2设有第一凸榫7的一端,也增设了U形卡件16,U形卡件16通过穿过其腹板162的锚栓17固定连接于预制加强条板180的端面,U形卡件16的两翼板161延伸入对应第一凸榫7两侧的第二槎槽72内;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
请参见图8,实施时,辅助砌块还可以选择一端开口的形式。即辅助砌块的本体18仅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两榫槽182,而另一端面上凸起设有两竖向正对的开口板183,两开口板183的外侧面分别与本体18的两侧面共面,两开口板183之间形成开口连接腔184;开口板183沿竖向延伸至两端分别与本体18的上、下平面相平齐。多个这种辅助砌块连接成预制加强条板180后,各辅助砌块的开口连接腔184的朝向一致,各灌浆通孔181内也是填充钢筋混凝土结构185;开口连接腔184内可填充保温材质187。
进一步介绍预制加强条板180采用开口连接腔184一端与预制条板100的连接形式。
请参见图9,预制加强条板180采用开口连接腔184一端与第一砌块1设有第一榫槽6一端相连,两相连面之间设U形卡件16,U形卡件16通过穿过其腹板162的锚栓17固定连接于第一榫槽6的底壁62,U形卡件16的两翼板161延伸入开口连接腔184内(优选插入开口连接腔184的内壁与保温材质187之间);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
请参见图10,预制加强条板180采用开口连接腔184一端与第二砌块2设有第一凸榫7的一端相连,第一凸榫7伸入开口连接腔184内;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5并通过砂浆15固定相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辅助砌块,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两个或三个灌浆通孔;所有灌浆通孔沿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面上开设有两条凹入的榫槽,两榫槽间隔设置且均沿竖向延伸贯穿本体的上、下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砌块,其特征在于:灌浆通孔的截面为矩形且各内壁与本体上对应向的各外壁平行;灌浆通孔的截面尺寸为57~110×40~70,相邻灌浆通孔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0.5~21,灌浆通孔至本体的侧面的最小厚度为2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辅助砌块,其特征在于:榫槽凹入深度为10~15,榫槽宽度为5~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辅助砌块,其特征在于:灌浆通孔的截面为矩形且四个角位置为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砌块,其特征在于: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上也对称开设有两榫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砌块,其特征在于:本体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上凸起设有两竖向正对的开口板,两开口板的外侧面分别与本体的两侧面共面,两开口板之间形成开口连接腔;开口板沿竖向延伸至两端分别与本体的上、下平面相平齐。
7.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辅助砌块,多个辅助砌块通过上、下平面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预制加强条板,所有辅助砌块的朝向一致,各辅助砌块上的各灌浆通孔分别对应共线并连通;
预制加强条板上共线并连通的各灌浆通孔内填充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沿预制加强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矩形的预制条板;预制条板的两相对的竖向端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第一凸榫和第一榫槽;所述第一榫槽沿竖向延伸并贯穿预制条板的上、下平面,第一榫槽包括凹入对应竖向端面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两内侧壁的内端连接有平行于竖向端面的底壁;所述第一凸榫的形状与第一榫槽对应;第一榫槽的两内侧壁与底壁相交的两阴角位置分别设有继续凹入的第一槎槽;第一凸榫的两相对的外侧壁与对应竖向端面相交的两阴角位置分别设有垂直于竖向端面凹入的第二槎槽;所述第一槎槽和第二槎槽沿竖向延伸并贯穿预制条板的上、下平面;
预制加强条板与预制条板的厚度相等,预制加强条板通过宽度方向上的任一端与预制条板的任一竖向端面相连,且两相连面之间填充有砂浆并通过砂浆固定相连。
CN202121193800.1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Active CN216305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3800.1U CN216305107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3800.1U CN216305107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5107U true CN216305107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3800.1U Active CN216305107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5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805A (zh) * 2021-05-31 2021-08-10 重庆金彧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条板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805A (zh) * 2021-05-31 2021-08-10 重庆金彧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条板的制造方法
CN113235805B (zh) * 2021-05-31 2022-11-15 重庆金彧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条板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8651A (en) Interlocking panel building system
US7823360B1 (en) Open core building blocks system
US2191804A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unit
US7028440B2 (en) Modular homes
US20090300999A1 (en) New type of building, method and means for erecting it
US20070227095A1 (en) Separated Member Wood Framing
US20130205703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using bricks connected using dry joints
US4909001A (en) System of housing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by means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US5560167A (en) Laminated masonry block system
CN216305107U (zh) 一种辅助砌块及含该辅助砌块的墙体结构
US2202783A (en) Wall structure
CN215211719U (zh) 一种室内隔墙结构
US5901524A (en) Grid-like building panel framework and members for making such panel framework
CN212506801U (zh) 装配式建筑顶板与墙板的t型连接结构
KR20010012388A (ko) 모듈라 샌드위치 패널과 주택건축방법
CN110593449A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竖条板式承重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211845U (zh) 预制条板安装连接结构
US20230183977A1 (en) Building assembly
GB2373001A (en)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anel
CN213897653U (zh) 装配式建筑用墙板及装配式砌体墙安装结构
CN213204665U (zh) 装配式建筑用页岩烧结复合板
CN214995203U (zh) 一种烧结预制空心条板
US20060185283A1 (en) Interlocking construction panel showing fabrication thereof and the building system
CN218668033U (zh) 装配式建筑墙角pcf预制板保温固定结构
CN208009710U (zh) 非承重隔板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