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5800U - 光学复合膜 - Google Patents

光学复合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5800U
CN216285800U CN202121925995.4U CN202121925995U CN216285800U CN 216285800 U CN216285800 U CN 216285800U CN 202121925995 U CN202121925995 U CN 202121925995U CN 216285800 U CN216285800 U CN 216285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material layer
organic material
composit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59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毓弼
刘忠武
王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ong Technology Co ltd
Yiho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ong Technology Co ltd
Yiho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ong Technology Co ltd, Yihong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59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5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5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5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复合膜,包含:一光学叠层;以及一有机材料层,位于该光学叠层上,其中该有机材料层是透明的且具有回弹性(resilience);其中,该有机材料层可回弹之高度不大于100μm。

Description

光学复合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光学复合膜,特别是一种可以改善贴合后表面状况的光学复合膜。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之中,许多产品都会使用到光学薄膜。例如,因应各种需求,AR或VR等头戴式装置的镜片就会贴上相关功能的光学薄膜。请参考图1,图1系绘示先前技术之贴膜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贴膜装置1000具有上仿形压头10、镜座20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材50。上仿形压头10、PET基材50可藉由移动机构(图未显示)而向下移动,且上仿形压头10有一形状与镜座20中央突出部对应的凹槽。要进行贴膜时,会将光学薄膜40贴附于聚烯烃薄膜60上,然后聚烯烃薄膜60置于PET基材50上。要进行贴膜时,镜片30会放置于镜座20中央突出部,而光学薄膜40则会从PET基材50未连续部份露出并对准欲贴膜之镜片30。贴合顺序为光学薄膜40会先接触到镜片30的表面,然后贴膜装置1000之腔体抽真空,到达真空后上仿形压头10下压,而将光学薄膜40贴合到镜片30的表面。
接着,请参考图2,图2系绘示先前技术之光学复合膜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1之光学薄膜40事实是一多层膜结构,由上而下包含一保护膜40a、一反射式偏光膜40b、一第一光学胶40c、一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40d以及一第二光学胶40e。如前所述,经过图1之贴膜装置1000压合之后,光学薄膜40的表面会产生一些缺陷。以下,以图3来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光学薄膜40的表面并不平整,会有像缺口402等的缺陷。也就是说,光学薄膜4产生微观的起伏,即粗糙的现象。另外,贴合后光学薄膜40的表面轮廓也会发生与预设的轮廓有差异的情况。诸如此类的缺陷都会影响光学薄膜40的光学性能。
因此,如何解决光学薄膜贴合后表面缺陷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复合膜,包含:一光学叠层;以及一有机材料层,位于所述光学叠层上,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是透明的且具有回弹性(resilience);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可回弹之高度不大于1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材料层系由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或二氧化锆(ZrO2)系列杂化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材料层系由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OPPEA)单体、苯氧苄丙烯酸酯(PBA)单体、或联苯甲醇丙烯酸酯(BPMA)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材料层之折射率系介于1~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ZrO2系列杂化单体内ZrO2粒子的粒径系介于30~40nm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材料层在干燥成型前为一胶体,黏度系介于500~7000cps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胶体内ZrO2粒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系介于50~6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胶体内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不大于0.2%。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光学叠层由上而下包含一反射式偏光膜、一第一光学胶、一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以及一第二光学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光学复合膜更包含一保护膜,其中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有机材料层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浅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先前技术的贴膜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绘示先前技术的光学复合膜的示意图。
图3为绘示先前技术的光学复合膜贴合后表面缺陷的示意图。
图4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复合膜的示意图。
图5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学复合膜贴合后表面状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上仿形压头
20~镜座
30~镜片
40~光学薄膜
40a~保护膜
40b~反射式偏光膜
40c~第一光学胶
40d~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
40e~第二光学胶
50~PET基材
60~聚烯烃薄膜
130~镜片
140~光学复合膜
140a~保护膜
140b~反射式偏光膜
140c~第一光学胶
140d~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
140e~第二光学胶
140f~有机材料层
402~缺口
1000~贴膜装置
1400~光学叠层
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组件并未依实际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具体特征与组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以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指称相似的组件及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用新型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或示例,以建置所提供之目标物的不同特征。以下叙述之成分以及排列方式的特定示例是为了简化本公开,目的不在于构成限制;组件的尺寸和形状亦不被实用新型之范围或数值所限制,但可以取决于组件之制程条件或所需的特性。例如,利用剖面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这些剖面图是理想化的实施例示意图。因而,由于制造工艺和/公差而导致图示之形状不同是可以预见的,不应为此而限定。
再者,空间相对性用语,例如「下方」、「在…之下」、「低于」、「在…之上」以及「高于」等,是为了易于描述图式中所绘示的元素或特征之间的关系;此外,空间相对用语除了图示中所描绘的方向,还包含组件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方向。
为了改善光学薄膜贴膜后产生表面粗糙的现象,以及表面轮廓与预设的轮廓有差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在光学薄膜中加入一层透明的且具有回弹性(resilience)的有机材料层。
请参考图4,图4系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光学复合膜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学复合膜140包含一光学叠层1400、一有机材料层140f以及一保护层140a。有机材料层140f位于光学叠层1400上,且有机材料层140f是透明的且具有回弹性(resilience)。在此实施例中,乃是将一胶体涂布在光学叠层1400上,经过干燥程序而形成有机材料层140f。
在此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层140f可回弹之高度可达到100μm。也就是说,只要有机材料层140f的压缩量小于100μm或所谓表面的高低差小于100μm,有机材料层140f都可自行将表面修复至一光滑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之不同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层140f可以选用的材料例如是丙烯酸酯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或丙烯酸酯低聚物所合成之聚合物。更进一步而言,有机材料层140f可以选用的材料例如是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OPPEA)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苯氧苄丙烯酸酯(PBA)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或联苯甲醇丙烯酸酯(BPMA)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
就含有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OPPEA)单体之胶体而言,其折射率为1.65,黏度为2000~5000cps,含水率为0.2wt%。在此说明书中,含水率系指形成有机材料层140f之胶体内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就含有苯氧苄丙烯酸酯(PBA)单体之胶体而言,其折射率为1.65,黏度为500~1500cps,含水率为0.2wt%。
就含有联苯甲醇丙烯酸酯(BPMA)单体之胶体而言,其折射率为1.67,黏度为2000~4000cps,含水率为0.2wt%。
就含有改性联苯甲醇丙烯酸酯(改性BPMA)单体之胶体而言,其折射率为1.66,黏度为3000~7000cps,含水率为0.2wt%。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之其他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层140f的材料还可以选用ZrO2系列杂化单体所合成之聚合物。就含有ZrO2系列杂化单体之胶体而言,ZrO2系列杂化单体内ZrO2粒子的粒径系介于30~40nm之间。另外,胶体内ZrO2粒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系介于50~60%之间。
接着,请再参考图4,光学叠层1400由上而下包含一反射式偏光膜140b、一第一光学胶140c、一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140d以及一第二光学胶140e。另外,有机材料层140f上还有一保护膜140a。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进一步在所述光学叠层1400与保护膜140a之间形成有机材料层140f,而构成光学复合膜140。然后,利用图1之贴膜装置1000进行贴膜。
再来,请一并参考图1、图4与图5,以图4之光学复合膜140取代图1之光学薄膜40,也就是说将光学复合膜140贴附于聚烯烃薄膜60上。进一步来说,即光学复合膜140的保护膜140a侧与聚烯烃薄膜60贴附。另外,以图5之镜片130取代图1之镜片30,而将镜片130放置于镜座20的中央突出部上,并使光学复合膜140从PET基材50未连续部份露出并对准欲贴膜之镜片130。
然后,上仿形压头10、PET基材50藉由移动机构(图未显示)而向下移动,直到上仿形压头10的凹槽接触镜座20中央突出部上的镜片130,而使光学复合膜140先接触到镜片130的表面,接着将贴膜装置1000之腔体抽真空。到达真空后,上仿形压头10会下压,而将光学复合膜140贴合到镜片130的表面,如图5所示。
请再次参考图5,图5系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光学复合膜贴合后表面状况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光学复合膜140贴合到镜片130的表面,呈现一光滑表面。相较于图3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复合膜140呈现一光滑表面的原因在于,有机材料层140f具备回弹性,当有机材料层140f的压缩量小于100μm或所谓表面的高低差小于100μm时,有机材料层140f仍可回弹至原先之状况,即肉眼看到的光滑平面。
也就是说,即使在贴膜过程中,贴膜装置1000之上仿形压头10表面之纹路以及缺陷转印到光学复合膜140,而使表面出现微小段差,但是具有回弹性的有机材料层140f会自行将表面修复至一光滑平面。如此一来,可有效地改善光学薄膜贴膜后产生表面粗糙的现象,以及表面轮廓与预设的轮廓有差异的问题。
虽然,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有机材料层140f采用了黏度介于500~7000cps之间的胶体,且胶体内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不大于0.2%。另外,此胶体内含有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OPPEA)单体、苯氧苄丙烯酸酯(PBA)单体、或联苯甲醇丙烯酸酯(BPMA)单体等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低聚物、或ZrO2系列杂化单体,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不影响原先反射式偏光膜140b与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140d本身之光学性质,且材质上具备一定回弹性的单体、低聚物,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主张之范围。
也就是说,除了上述单体、低聚物,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选用其他能让有机材料层140f之折射率介于1~2之间的单体或低聚物。另外,除了ZrO2粒子,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也可以选用其他粒径介于30~40nm之间的粒子,掺杂于单体内。而且,胶体内粒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可以在于50~60%之间适当地调整。另外,因应制程上的需求或产品的设计需求,形成有机材料层140f的胶体,其黏度可以适当地在500~7000cps之间调整,且胶体内水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也可以适当地在0.2%以下调整。
另外要说明的是,如图4与图5所示,光学复合膜140系透过第二光学胶140e而与镜片130贴合。如图4所示,反射式偏光膜140b则是透过第一光学胶140c而与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140d贴合。至于有机材料层140f本身即是一透明胶体,因此保护层140a透过有机材料层140f而与反射式偏光膜140b贴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复合膜140内的各种光学膜可以因应终端产品的光学设计需求,而适当地调整层数或配置顺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保护层140a可以在终端产品组装时移除。关于反射式偏光膜140b、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140d、第一光学胶140c以及第二光学胶140e,皆属常用的光学材料,其材料的特性、功能或用途,都是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熟知且可以理解的,因此不在此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光学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含:
光学叠层;以及
有机材料层,位于所述光学叠层上,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是透明的且具有回弹性;
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可回弹的高度不大于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的折射率介于1~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中所述有机材料层在干燥成型前为胶体,黏度介于500~7000cps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其中所述光学叠层由上而下包含反射式偏光膜、第一光学胶、四分之一波长延迟膜以及第二光学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复合膜,还包含保护膜,其中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有机材料层上。
CN202121925995.4U 2021-08-17 2021-08-17 光学复合膜 Active CN216285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5995.4U CN21628580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光学复合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5995.4U CN21628580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光学复合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5800U true CN21628580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0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5995.4U Active CN216285800U (zh) 2021-08-17 2021-08-17 光学复合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58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150A (zh) * 2022-05-13 2022-07-29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5214162A (zh) * 2022-07-15 2022-10-21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150A (zh) * 2022-05-13 2022-07-29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5214162A (zh) * 2022-07-15 2022-10-21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非平面光学薄膜的贴合方法及其贴合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5800U (zh) 光学复合膜
JP2010039458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TWI602699B (zh) Optical laminat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0890091B1 (ko) 눈부심 방지 층,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및 광학 소자
CN106030353B (zh) 偏振板、光学构件组及触摸输入式图像显示装置
JP2011145593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素子
CN103336328B (zh) 偏光片组件及显示设备
KR102525401B1 (ko) 편광판,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6218478A (ja)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KR20180133874A (ko) 보호 필름, 광학 필름, 적층체,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1822701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3678033A (zh) 光学膜
JP6388053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52638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WO2018179450A1 (ja) 積層光学シート
KR20180075592A (ko) 광학 필름, 편광 필름,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1993273B1 (ko) 광학적 특성이 우수한 점착 보호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1906721A (zh) 積層體、在基板上形成光學體的方法以及相機模組搭載裝置
JP2000075136A (ja) 光拡散偏光板
JPH07181306A (ja) ノングレア層並びにそのシート、偏光板及び楕円偏光板
JP2013243115A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JP2011191368A (ja) 反射防止部材、反射防止部材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JP7374606B2 (ja) 光学シート
JP2012181276A (ja)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偏光板
JP3559184B2 (ja) 偏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