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5570U - 一种pd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pd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5570U
CN216285570U CN202122693164.5U CN202122693164U CN216285570U CN 216285570 U CN216285570 U CN 216285570U CN 202122693164 U CN202122693164 U CN 202122693164U CN 216285570 U CN216285570 U CN 21628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esting
boar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31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嵩
丁德强
范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Cangl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Cangl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Cangl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Cangl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31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5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D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机,电流表和上位机,测试机包括底板、外壳和遮光罩,外壳的前端与遮光罩的后端铰接,外壳和遮光罩盖合在底板上方形成测试腔室,测试空腔内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测试板和发光板,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印刷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插槽,测试板可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上,测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插槽,发光板安装在遮光罩上且位于测试板上方,发光板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测试机的电流输出端口与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测试机的通讯端口与上位机的通讯端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对多个PD产品测试,测试速度块,能全面检测PD产品的性能,并且测试数据能记录保存。

Description

一种PD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D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PD在老化过程中,会出现PD损坏失效的情况,比如短路、开路、暗电流大等。因此通常会在PD老化前和老化后进行测试,选别出失效的PD,常见测试方法为手动安装PD到测试治具上,人工读取电流表数值来判断PD是否为良品,PD的暗电流很小,要求0.5nA以下的才是良品,当PD与测试治具没有接触良好或接触良好但PD内部开路时,测试的暗电流也是一个小于0.5nA的值,再测试时就无法判断PD是否与测试治具接触良好,另外通过人工读取数值进行判断,也无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无法统计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如果通过人工手动录入数据,浪费工时又有录入错误的可能性,给后续数据分析带来不便。
申请号为CN20192079497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极管测试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盒盖内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电压测试器,所述电压测试器上端设置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内部设置有引脚插口,所述引脚插口一侧设置有显示灯,通过设置的电压测试器,用于对二极管的电压进行测试,通过设置的测试槽,用于使二极管进行测试处理,通过设置的引脚插口,用于使二极管的引脚插入其中。其可以通过电压测试器对二极管进行电压测试,并通过显示屏对测试数据进行显示处理,但其仅限于显示,不能对数据进行记录存储,不方便日后对二极管的分析处理,并且测试项目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反映二极管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手动测试中测试速度慢、工时长、数据无法保存以及测试项目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反映二极管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D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多个PD产品的测试,测试速度块,并且能够对PD进行多项测试,能够全面检测PD产品的性能,同时测试数据能记录保存,方便日后分析及追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D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机,电流表和上位机,所述测试机包括底板、外壳和遮光罩,外壳的前端与遮光罩的后端铰接,所述外壳和遮光罩盖合在底板上方形成测试腔室,测试空腔内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测试板和发光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印刷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插槽,所述测试板可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上,测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插槽,所述发光板安装在遮光罩上且位于测试板上方,发光板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后端设置有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交流电源插口、电源开关、电流输出端口和通讯端口,电流输出端口与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通讯端口与上位机的通讯端口电连接,上位机的GPIB端口与电流表的GPIB端口电连接,上位机还连接有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电压电流源、开关电路、正反向测试电路、多通道选择电路、光照开关控制电路、ADC转换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电压电流源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与正反向测试电路电连接,正反向测试电路分别与多通道选择电路、ADC转换电路和测试机的电流输出端口电连接,多通道选择电路与测试板电连接,光照开关控制电路与发光板电连接,通讯电路与测试机上的通讯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测试板导槽,测试板导槽位于电路板插槽一侧且垂直于印刷电路板设置,所述测试板通过两个测试板导槽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六个功能按键,所述液晶显示屏和六个功能按键分别通过导线与印刷电路板上的MCU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六个功能按键分别为测试通道-1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按键、确认按键和退出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输出端口通过BNC电流信号线及同轴电缆与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通过RS232通讯端口与上位机的COM1通讯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螺柱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螺柱有8个。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前端与遮光罩的后端通过两个合页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表为KEITHLEY 2502电流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PD产品的测试,测试速度块,测试板与印刷电路板可插拔连接,方便测试人员在测试板上插装PD产品,使用更加灵活便捷,遮光罩关闭时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无光空间,当发光板通电后封闭的空间内形成一定强度的光照,可对PD的感光响应进行测试,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测试系统。
(2)本实用新型可在单一工位自动快速的对PD进行多项测试,测试项目有正向导通电压测试、反向暗漏电流测试、反向亮电流测试及反向耐压测试,通过测试PD正向导通电压来判断PD是否有内部开路发生;通过反向暗漏电流测试和反向亮电流测试来判断PD是否对光照有反应;通过反向耐压测试来判断PD的反向雪崩电压是否合格,从而能够更全面的检测PD产品的性能,可实现快速、稳定及低成本的测试。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表能够测试PD产品的电流值,并将其测试结果传输至上位机,在测试结束后可通过显示器操作界面查看测试结果,对PD产品进行全面分析,上位机可对数据进行保存,并将测试数据保存成文件以便日后对PD产品进行分析及追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D测试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机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PD测试系统的操作界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PD测试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测试机,101.外壳,102.液晶显示屏,103.按键,104.合页,105.遮光罩,106.BNC电流信号线,107.交流电源插口,108.电源开关,109.RS232通讯端口,110.印刷电路板,111.测试板导槽,112.底板,113.螺柱,114.电路板插槽,115.测试板,116.发光板,2.电流表,3.上位机,4.显示器,5.操作界面,51.公司名称及LOGO显示区域,52.测试信息输入区域,53.筛选范围显示区域,54.按钮区域,55.测试值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PD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机1,电流表2和上位机3,电流表2为皮安电流表,型号为KEITHLEY 2502电流表。
如图2-4所示的测试机1,包括底板112、外壳101和遮光罩105,外壳101的前端与遮光罩105的后端通过两个合页104铰接,外壳101和遮光罩105盖合在底板112上方形成测试腔室,测试空腔内设置有印刷电路板110、测试板115和发光板116,印刷电路板110通过8个螺柱安装在底板112上,通过8个螺柱安装印刷电路板110能够对其起到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印刷电路板110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插槽114,底板112上对称设置有测试板导槽111,测试板导槽111位于电路板插槽114一侧且垂直于印刷电路板110设置,测试板115通过两个测试板导槽111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114上,测试板115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插槽,测试板115与印刷电路板110通过插拔式连接,能够方便测试人员在测试板115上插装PD产品,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发光板116安装在遮光罩上且位于测试板115上方,发光板116与印刷电路板110电连接,发光板116为LED发光板。
印刷电路板110上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电压电流源、开关电路、正反向测试电路、多通道选择电路、光照开关控制电路、ADC转换电路和通讯电路,其中,电压电流源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与正反向测试电路电连接,正反向测试电路分别与多通道选择电路和ADC转换电路电连接,多通道选择电路与测试板115电连接,光照开关控制电路与LED发光板电连接。
外壳101的上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02和六个功能按键103,液晶显示屏102和六个功能按键103分别与印刷电路板110上的MCU电连接,六个功能按键103分别为测试通道-1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按键、确认按键和退出按键,六个功能按键103在手动调整设备时使用,正常工作时由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口发送命令来控制设备,不需要使用该处功能按键。
外壳101的后端设置有交流电源插口107、电源开关108、电流输出端口和RS232通讯端口109,交流电源插口107和电源开关108均通过导线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10,电流输出端口与印刷电路板110上的正反向测试电路电连接,电流输出端口还通过BNC电流信号线106及同轴电缆与电流表2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BNC电流信号线106置于外壳101的外部,RS232通讯端口109与印刷电路板110上的通讯电路电连接,RS232通讯端口109还通过导线与上位机3的COM1通讯端口电连接,上位机3的GPIB端口与电流表2的GPIB端口电连接,上位机3还连接有显示器4,显示器4用于显示操作界面5,如图5所示的操作界面5,包括公司名称及LOGO显示区域501、测试信息输入区域502、筛选范围显示区域503、按钮区域504和测试值显示区域505,测试信息输入区域502设有订单号输入区、物料号输入区、测试工号输入区及测试板号输入区;筛选范围显示区域503设有VF筛选范围、IR(暗)筛选范围、IR(亮)筛选范围、IR(差)筛选范围以及VR筛选范围;按钮区域504设有VF测试按钮、IR测试(暗)按钮、IR测试(亮)按钮、VR测试按钮、保存按钮、设置按钮及退出按钮;测试值显示区域505设有100个PD测试结果显示区。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PD测试系统电路原理图,PD测试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1.系统连接:测试机1通过BNC电流信号线106及同轴电缆连接到KEITHLEY 2502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测试机1通过RS232通讯端口109及导线连接到上位机3的COM1通讯端口,KEITHLEY 2502电流表的GPIB端口连接到上位机3的GPIB端口,上位机3连接显示器4;
2.系统开机:打开测试机1的电源开关108,等待液晶显示屏102显示PC REMOTECTRL…完成初始化,打开上位机测试软件;
3.系统设置: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设置”按钮,将弹出设置对话框,设置RS232通讯接口、KEITHLEY 2502电流表地址号码、VF测试条件与范围值、反向暗电流IR测试条件与范围值、反向亮电流IR测试条件与范围值、IR差值范围值、VR测试条件与范围值及数据保存路径;
4.测试板连接:向上打开遮光罩105,将测试板115沿着电路板导槽111插入到电路板插槽114中,向下关闭遮光罩105,使光不能照射到PD;
5.测试信息输入:在测试信息输入区域501内从上到下依次输入订单号、物料号、测试工号和测试板号;
6.正向电压测试: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VF测试”按钮,上位机3通过COM1通讯端口经测试机1的RS232通讯端口109向印刷电路板110的MCU传送“正向电压测量”命令、“测试电流1mA”命令、“选择通道1”命令、“器件加电”命令、“ADC转换”命令,“器件关电”命令,按照上述命令,MCU控制正反向测试电路转换到正向电压测量模式,程控电压电流源产生1mA电流接入到测量电路中,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选择通道1,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加电模式,通道1的PD VF电压通过正反向测试电路连接到ADC转换电路,控制ADC转换电路对VF电压进行模数转换,MCU将转换的电压值经RS232通讯发送给上位机3,然后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关电模式,开关电路保证只在测试的时间对PD施加电压,按照如上顺序,测试机1将从第1个PD开始测试,测试到第100个PD结束,测试完成后上位机3向MCU发送“通道全部断开”命令,MCU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全部断开,VF测试结果将显示在测试值显示区域505内,测试结果显示绿色为良品,显示红色为不良品;
7.反向暗电流测试: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IR测试(暗)”按钮,上位机3通过COM1通讯端口经测试机1的RS232通讯端口109向MCU传送“反向电流测量”命令、“测试电压5V”命令、“选择通道1”命令、“器件加电”命令,上位机3通过GPIB端口向KEITHLEY2502电流表发送“读取电流值”命令,上位机3向MCU传送“器件关电”命令,按照上述命令,MCU控制正反向测试电路转换到反向电流测量模式,程控电压电流源产生5V电压接入到测量电路中,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选择通道1,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加电模式,通道1的PD电流信号通过正反向测试电路连接到KEITHLEY 2502电流表,由KEITHLEY2502电流表测量电流值并发送给上位机3,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关电模式,开关电路保证只在测试的时间对PD施加电流,按照如上顺序,测试机1将从第1个PD开始测试,测试到第100个PD结束,测试完成后上位机3向MCU发送“通道全部断开”命令,MCU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全部断开,IR暗电流测试结果将显示在测试值显示区域505内,测试结果显示绿色为良品,显示红色为不良品;
8.反向亮电流测试: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IR测试(亮)”按钮,上位机3通过COM1通讯端口经测试机1的RS232通讯端口109向MCU传送“反向亮电流测量”命令、“测试电压5V”命令、“选择通道1”命令、“器件加电”命令,“发光板开启”命令,上位机3通过GPIB端口向KEITHLEY 2502电流表发送“读取电流值”命令,上位机3向MCU发送“器件关电”命令,“发光板关闭”命令,按照上述命令,MCU控制正反向测试电路转换到反向亮电流测量模式,程控电压电流源产生5V电压接入到测量电路中,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选择通道1,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加电模式,光照开关控制电路开启,发光板发光,通道1的PD电流信号通过正反向测试电路连接到KEITHLEY 2502电流表,由KEITHLEY 2502电流表测量电流值并发送给上位机3,然后控制光照亮度控制电路关闭,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关电模式,开关电路保证只在测试的时间对PD施加电流,按照如上顺序,测试机1将从第1个PD开始测试,测试到第100个PD结束,测试完成后上位机3向MCU发送“通道全部断开”命令,MCU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全部断开,IR亮电流测试结果将显示在测试显示区域505内,测试结果显示绿色为良品,显示红色为不良品。
9.IR差值:亮电流测试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计算亮电流的值减去暗电流的值,得出IR差值,得到PD的感光响应。
10.反向电压测试: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VR测试”按钮,上位机3通过COM1通讯端口经测试机1的RS232通讯端口109向MCU传送“反向电压测量”命令、“测试电流-50uA”命令、“选择通道1”命令、“器件加电”命令、“ADC转换”命令、“器件关电”命令,按照上述命令,MCU控制正反向测试电路转换到反向电压测量模式,程控电压电流源产生-50uA电流接入到测量电路中,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选择通道1,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加电模式,通道1的PD VR电压信号通过正反向测试电路连接到ADC转换电路,控制ADC转换电路对VR电压进行模数转换,MCU将转换的电压值经RS232通讯端口109发送给上位机3,然后控制开关电路转换到关电模式,开关电路保证只在测试的时间对PD施加电压,按照如上顺序,测试机1将从第1个PD开始测试,测试到第100个PD结束,测试完成后上位机3向MCU发送“通道全部断开”命令,MCU控制多通道选择电路全部断开,VR测试结果将显示在测试值显示区域内,测试结果显示绿色为良品,显示红色为不良品。
11.保存数据: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保存”按钮,将弹出保存对话框,文件名称将以订单号、物料号、测试日期、测试时间自动生成。
12.关闭系统:完成测试并保存完数据后,点击按钮区域504中的“退出”按钮,关闭操作界面5,关闭测试机1的电源开关108。
本实施例的测试条件及筛选范围如表一:
表一
Figure BDA0003339519220000081
Figure BDA0003339519220000091
上述测试条件和筛选范围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更改。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PD产品的测试,测试速度块,并且可在单一工位自动快速的对PD进行多项测试,测试项目有正向导通电压测试、反向暗漏电流测试、反向亮电流测试及反向耐压测试,通过测试PD正向导通电压来判断PD是否有内部开路发生,通过反向暗漏电流测试和反向亮电流测试来判断PD是否对光照有反应,通过反向耐压测试来判断PD的反向雪崩电压是否合格,通过该系统能够全面检测PD产品的性能,保证测试的一致性,测试稳定性好,测试效率高,成本低,遮光罩关闭时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无光空间,当发光板通电后封闭的空间内形成一定强度的光照,可对PD的感光响应进行测试,同时可通过显示器操作界面查看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对PD进行分选,上位机可对数据进行保存,并将测试数据保存成文件以便日后对PD产品进行分析及追溯。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机,电流表和上位机,所述测试机包括底板、外壳和遮光罩,外壳的前端与遮光罩的后端铰接,所述外壳和遮光罩盖合在底板上方形成测试腔室,测试空腔内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测试板和发光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印刷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插槽,所述测试板可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上,测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测试插槽,所述发光板安装在遮光罩上且位于测试板上方,发光板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壳的后端设置有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的交流电源插口、电源开关、电流输出端口和通讯端口,电流输出端口与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通讯端口与上位机的通讯端口电连接,上位机的GPIB端口与电流表的GPIB端口电连接,上位机还连接有显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电压电流源、开关电路、正反向测试电路、多通道选择电路、光照开关控制电路、ADC转换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电压电流源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与正反向测试电路电连接,正反向测试电路分别与多通道选择电路、ADC转换电路和测试机的电流输出端口电连接,多通道选择电路与测试板电连接,光照开关控制电路与发光板电连接,通讯电路与测试机上的通讯端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测试板导槽,测试板导槽位于电路板插槽一侧且垂直于印刷电路板设置,所述测试板通过两个测试板导槽活动插接于电路板插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和六个功能按键,所述液晶显示屏和六个功能按键分别通过导线与印刷电路板上的MCU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功能按键分别为测试通道-1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0按键、测试通道+1按键、确认按键和退出按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出端口通过BNC电流信号线及同轴电缆与电流表的电流输入端口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通过RS232通讯端口与上位机的COM1通讯端口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螺柱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螺柱有8个。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端与遮光罩的后端通过两个合页铰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一种PD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表为KEITHLEY 2502电流表。
CN202122693164.5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pd测试系统 Active CN21628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3164.5U CN21628557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pd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3164.5U CN21628557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pd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5570U true CN21628557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3164.5U Active CN21628557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pd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5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7127U (zh) 示波器探头
CN216285570U (zh) 一种pd测试系统
CN113933678A (zh) 一种pd测试系统
CN210833274U (zh) 一种电子触发引信测试系统
CN112133236A (zh) 一种显示屏测试方法、示波器及存储介质
CN209118737U (zh) Oled屏半衰期自动测量装置
CN109709616A (zh) 蓝牙皮套键盘休眠磁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0673290U (zh) 一种视力检查仪
CN100588975C (zh) 一种led灯分光分色测试的方法
CN218513061U (zh) 一种红外遥控器并行测试装置
CN205450169U (zh) 线材导通测试治具
CN212322247U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验证装置
CN205139316U (zh) 板上芯片集成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光色检测系统
CN102788919A (zh) 线材检测装置及线材检测方法
CN213482383U (zh) 一种pcb电路板卡fct测试工装
CN111289782A (zh) 一种Mini/MicroLED短路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
CN211627740U (zh) 一种用于光敏检测板的测试装置
CN213240449U (zh) 一种用于led灯板的检测装置
CN211292987U (zh) 一种新型红外发射板性能测试夹具
CN218726702U (zh) 一种校色工装
CN109254239A (zh) 键盘电路板检测系统
CN212255573U (zh) 一种LoRa模块自动测试装置
CN213180114U (zh) 一种电流与辐照度检测装置
CN219957780U (zh) 一种双工位线路板自动测试装置
CN220455439U (zh) 一种能够快速检测线缆导通的自动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