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8572U -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78572U CN216278572U CN202122199077.4U CN202122199077U CN216278572U CN 216278572 U CN216278572 U CN 216278572U CN 202122199077 U CN202122199077 U CN 202122199077U CN 216278572 U CN216278572 U CN 2162785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air
- casing
- plate
- volu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蜗壳包括壳体、导风筒和由所述壳体围成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导风筒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导风筒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风筒的内周面限定出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段的内周面为凸弧面,所述第一段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弧,所述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本实用新型的蜗壳能够降低离心风机的噪音,从而使具有该蜗壳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家用电器,空调的室内机,尤其是立式空调的室内机,通常放置在房间内,室内机的噪音对用户的体验感有很大影响。相关技术中,离心风机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回风口抽取室内气体,使室内空气进入机体内。相关技术中的离心风机噪音大,造成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一般利用离心风机将室内空气抽取到机体内与新风混合,再将混合风吹到室内,从而使空调室内机具有节能减排的效果。相关技术中的离心风机的进风口阻力大,使空气在进风口处产生噪音,而产生噪音的原因通常在于进风口的内壁面与壳体外侧面的连接不平滑,空气进入进风口时气流路径产生突变,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蜗壳,该蜗壳能够降低离心风机的噪音,从而使具有该蜗壳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蜗壳的离心风机,具有该离心风机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心风机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该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包括壳体、导风筒和由所述壳体围成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导风筒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导风筒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风筒的内周面限定出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段的内周面为凸弧面,所述第一段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弧,所述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能够降低离心风机的噪音,从而使具有该蜗壳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内周面的直径为D1,所述圆弧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段的周壁的厚度为L,其中,1/10(D1-L)≤D2≤1/10(D1+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直径为1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的内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段的内周面中的每一者平滑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进一步包括网罩,所述网罩设在所述进风口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围板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围板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围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第一围板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第一围板的周向布置的凸起,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四端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第二围板的周向布置的凹槽,所述凸起插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板的外周面设有定位板,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四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插装在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蜗壳,所述蜗壳包括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空腔内;和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相连。
具有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体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离心风机,所述机体包括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内腔内,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相对,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出风口构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凸起和凹槽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机体110;回风口1101;
离心风机10;
蜗壳1;进风口101;出风口102;
第一壳体11;第一盖板111;第一围板112;凸起1121;第一连接部1122;定位板1123;
第二壳体12;第二盖板121;第二围板122;凹槽1221;第二连接部1222;定位槽1223;
导风筒13;第一段131;第二段132;
网罩14;网体141;支撑板142;
风轮2;电机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包括壳体、导风筒13和由壳体围成的空腔。
壳体的厚度方向(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例如图1中壳体的左侧)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101。导风筒13的至少部分位于空腔内,导风筒13包括第一段131和第二段132,第二段132位于空腔内,第一段131连接在第二段132和壳体之间,导风筒13的内周面限定出进风口101。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为凸弧面,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弧,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也就是说,导风筒13的内周面形成进风口101的内壁面,且导风筒13的内周面为流线型,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作为进风引导面,因此,空气进入进风口101时的气流路径的变化柔和。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离心风机10的进风口101阻力大,使空气在进风口101处产生噪音,而产生噪音的原因通常在于进风口101的内壁面与壳体外侧面的连接不平滑,空气进入进风口101时气流路径产生突变,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能够降低离心风机10的噪音,甚至没有噪音,从而使具有该蜗壳1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为凸弧面,第二段132的内周面在导风筒13的轴向(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直径不变,即,导风筒13的内周面限定出喇叭口形状的进风口101,从而能够提高导风筒13的强度。
也就是说,导风筒13的第一段131的进风面积大,第二段132的进风面积小,且室内空气从第一段131进入导风筒13内,因此还能够加大进风口101的进风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弧,指的是,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两个内轮廓中的任一者为圆弧。此外,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也就是说,第一段131在导风筒13的轴向上的尺寸处于对应的范围,或者,第一段131的内周面的面积处于对应的范围(进风引导面的面积处于对应的范围)。
发明人还发现,进风口101的内壁面与壳体外侧面具有平滑过渡面时能够使空气进入进风口101时气流路径变化柔和,产生噪音小,但进风口101的内壁面与壳体外侧面之间的平滑过渡面的面积过小时,仍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进风口101的内壁面与壳体外侧面之间的平滑过渡面的面积过大时,会增加壳体和导风筒13的尺寸,影响内部器件的装配。
因此,第一段131的内周面的面积处于对应的范围,能够降低空气在进风口101处产生的噪音,而且不会影响壳体的内部器件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为D1,圆弧的直径为D2,第二段132的周壁的厚度为L,其中,1/10(D1-L)≤D2≤1/10(D1+L)。即,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与第二段132的厚度之差的十分之一,且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小于等于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与第二段132的厚度之和的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根据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和第二段132的周壁的厚度确定,从而使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处于合适的范围。
例如,D1为102mm且L为2mm时,10mm≤D2≤10.4mm;D1为156mm且L为4mm时,15.2mm≤D2≤16mm;D1为195mm且L为5mm时,19mm≤D2≤20mm。
因此,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能够与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以及第二段132的周壁的厚度匹配,进而使第一段131的内周面的面积处于对应的范围,从而能够降低空气在进风口101处产生的噪音,而且不会影响壳体的内部器件的装配。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能够使降低空气在进风口101处产生的噪音,而且不会影响壳体的内部器件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即,第一段131的纵截面的内轮廓的直径大于等于4mm且小于等于18mm。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空调室内机而言,在回风口的进风量需要和新风口出风量匹配,从而对应的离心风机的蜗壳1的进风口101的进风量也需要和新风口出风量匹配,对于和常用的空调室内机匹配的离心风机,蜗壳1的导风筒13的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通常在140mm-180mm之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能够和常用的空调室内机匹配。
优选地,圆弧的直径为16mm。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能够与常用空调室内机的离心风机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132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段132的长度需要和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以及第二段132的周壁的厚度匹配,而且,第二段132在壳体的空腔的尺寸过大会与壳体的内部器件干涉,影响壳体的内部器件的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的导风筒13的第二段132能够与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的直径以及第二段132的周壁的厚度匹配,使第一段131的内周面能够形成足够面积的凸弧面,使第一段131的内周面的面积处于对应的范围,从而能够降低空气在进风口101处产生的噪音,而且导风筒13的第二段132不会影响壳体的内部器件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与壳体的外侧面和第二段132的内周面中的每一者平滑相接。也就是说,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作为平滑过渡面与壳体的外侧面和第二段132的内周面相接,从而第一段131的内周面能够作为进风引导面,使空气进入进风口101时的气流路径的变化柔和。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能够降低离心风机10的噪音,甚至没有噪音,从而使具有该蜗壳1的电器设备具有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进一步包括网罩14,且网罩14设在进风口101处。
具体地,网罩14包括网体141和多个沿网体14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板142,导风筒13的第一段131的内周面设有插槽,支撑板142的端部插装在插槽内。
因此,网罩14能够对进入进风口101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室内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盖板111和第一围板112,第二壳体12包括第二盖板121和第二围板122,第一盖板111和第二盖板121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第一围板112包括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例如图1中第一围板112的左端)和第二端(例如图1中第一围板112的右端),第二围板122包括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例如图1中第二围板122的右端)和第四端(例如图1中第二围板122的左端)。
第一围板112的第一端与第一盖板111的外周沿相连,第二围板122的第三端与第二盖板121的外周沿相连,第一围板112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沿第一围板112的周向布置的凸起1121,第二围板122的第四端的端面设有沿第二围板122的周向布置的凹槽1221,凸起1121插装在凹槽1221内,进风口101设在第一盖板111上。
具体地,第一围板112的左端与第一盖板111的外周沿一体连接,第二围板122的右端与第二盖板121的外周沿一体连接,第一围板112的右端的凸起1121插装在第二围板122的左端的凹槽1221内。导风筒13设在第一盖板111上,且导风筒13的第一段131连接在第一盖板111和导风筒13的第二段132之间。导风筒13的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与第一盖板111的外表面平滑相接,导风筒13的第一段131的内周面与第二段132的内周面平滑相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的壳体为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分体结构,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的生产效率。
此外,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凸起1121和凹槽1221的配合无缝连接,有利于提高空腔的密封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凸起1121的外周面与第一围板112的外周面对齐,避免第一围板112的外周面与凹槽1221的内壁面产生干涉,从而有利于凸起1121插入凹槽1221内。第一围板112的内周面与第二围板122的内周面对齐,避免离心风机的风轮与第一围板112的内周面或第二围板122的内周面产生刮蹭。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围板112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122,第二围板122的外周面设有第二连接部1222,第一连接部1122和第二连接部1222相连,从而能够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对接在一起。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22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部1122沿第一围板112的周向分散布置,第二连接部1222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部1222沿第二围板122的周向分散布置,且多个第一连接部1122和多个第二连接部1222一一对应,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围板112的外周面设有定位板1123,第二围板122的第四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槽1223,定位板1123插装在定位槽1223内。
具体地,定位板1123为多个,多个定位板1123沿第一围板112的周向分散布置,定位槽1223多个,多个定位槽1223沿第二围板122的周向分散布置,且多个定位板1123和多个定位槽1223一一对应,因此能够在组装时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进行准确定位,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蜗壳1生产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包括蜗壳、风轮2和电机3。该蜗壳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蜗壳1,蜗壳1包括出风口102和进风口101,风轮2设在蜗壳1的空腔内,电机3设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如图5中壳体的右侧),电机3与风轮2相连。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具有进风量大、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具有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的电器设备具有进风量大、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电器设备为空调室内机100。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体110和上述实施例的离心风机10,机体110包括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回风口1101,离心风机10设在内腔内,进风口101与回风口1101相对,离心风机10和出风口102构成空调室内机100的新风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具有进风量大、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具有进风量大、噪音小、用户体验感好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风筒和由所述壳体围成的空腔,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导风筒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导风筒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段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导风筒的内周面限定出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段的内周面为凸弧面,所述第一段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弧,所述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周面的直径为D1,所述圆弧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段的周壁的厚度为L,其中,1/10(D1-L)≤D2≤1/10(D1+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直径大于等于14mm且小于等于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直径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内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段的内周面中的每一者平滑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网罩,所述网罩设在所述进风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围板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围板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围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周沿相连,所述第一围板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第一围板的周向布置的凸起,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四端的端面设有沿所述第二围板的周向布置的凹槽,所述凸起插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板的外周面设有定位板,所述第二围板的所述第四端的端面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插装在所述定位槽内。
10.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所述蜗壳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所述蜗壳包括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空腔内;和
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电机与所述风轮相连。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心风机,所述机体包括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回风口,所述离心风机设在所述内腔内,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口相对,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出风口构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9077.4U CN216278572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9077.4U CN216278572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78572U true CN216278572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6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99077.4U Active CN216278572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78572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199077.4U patent/CN2162785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49557B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15982930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 |
CN216278572U (zh) | 蜗壳、离心风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011641U (zh) | 整体式空调 | |
CN112413804A (zh) | 一种消毒装置 | |
CN110762640A (zh) | 整体式空调 | |
CN217876206U (zh) | 除湿机 | |
CN214887929U (zh) | 蜗壳、新风动力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 |
CN215490035U (zh) |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3630830U (zh) | 一种消毒装置 | |
CN213872910U (zh) |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5336977U (zh) | 一种立式双风道空调器风道结构以及立式双风道空调器 | |
CN22041573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蒸发风机 | |
CN106594879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740268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2128128A (zh) | 吊扇 | |
CN219934248U (zh) | 空调器 | |
CN218788895U (zh) | 一种电加热炉 | |
CN213955472U (zh) | 一种安装负离子发生器的风道结构 | |
CN112211842B (zh) | 吊扇 | |
CN219713505U (zh) | 一种空调 | |
CN219934113U (zh) |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6702373U (zh) | 风道组件、电机组件、机体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8915156U (zh) | 一种移动空调器 | |
CN218207205U (zh) | 一种蜗壳、风机及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