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6935U -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6935U
CN216276935U CN202122603875.9U CN202122603875U CN216276935U CN 216276935 U CN216276935 U CN 216276935U CN 202122603875 U CN202122603875 U CN 202122603875U CN 216276935 U CN216276935 U CN 216276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assembly
simplex
box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38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徐耕
张革军
赵亮
唐成龙
杜贺鳌
于淏
方锦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38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6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6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6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容易破坏建筑物顶板的防水层,影响其防水质量的技术问题。该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模板组件和支撑箱,其中支撑箱连接于模板组件的背面并使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的背面顶紧连接以为所述模板组件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在施工时,无需破坏地面,模板组件和支撑箱能够直接放置于地面,实现了在不破坏顶板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的情况下,为模板提供有效支撑,解决了现有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容易破坏建筑物顶板的防水层,影响其防水质量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箱和模板组件安拆方便快捷,且可多次循环周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单面模板是指浇筑混凝土时一侧支模的施工方法。国内单侧模板模架施工常选用的施工方案主要有三种:满堂红脚手架对撑施工方案、贝雷片锚固施工方案和单侧支架施工方案。然而现有的这些施工方案多用于大型混凝土浇筑,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与材料,在浇筑混凝土体量较小时难以应用。另外,现有的单侧支架等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时还需要在地面上打设锚栓,容易破坏原有的地面防水系统。无法应用于房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等工程空间狭小、混凝土浇筑高度低但施工距离长、地面有防水保护要求的建筑物顶板上,在上述条件的建筑物顶板上使用现有的单面模板施工方法将耗费较多的人工与材料,同时固定支架也会破坏防水层,影响建筑物顶层防水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容易破坏建筑物顶板的防水层,影响其防水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模板组件和支撑箱,其中,所述支撑箱连接于所述模板组件的背面并使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的背面顶紧连接以为所述模板组件提供支撑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板组件是由多个单模板沿水平方向彼此连接而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单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正面呈光面结构,所述板体的背面设置有肋板组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肋板组件包括外肋板和内肋板,其中,所述外肋板围绕所述板体的背面外周边设置;
所述内肋板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内肋板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内肋板,所述第一内肋板和所述第二内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设置的所述外肋板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肋板的厚度为10mm,所述第一内肋板和所述第二内肋板的厚度均为5mm,所述外肋板与所述第一内肋板或者与所述第二内肋板之间的间距为200mm,相邻两个第一内肋板或者相邻两个第二内肋板的间距为200mm,所述外肋板和所述内肋板凸出于所述板体的长度为50m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箱呈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在所述支撑箱内设有承重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箱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层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非接触的侧面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的高度为30mm,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为10m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相接触的侧面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设置高度能够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贴合至所述模板组件的顶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在位于单模板顶部的外肋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以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形成固定连接;
在位于所述单模板左右两侧的外肋板上设有第三螺纹孔,以通过连接件穿过相邻的所述单模板的第三螺纹孔将相邻两个所述单模板进行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模板组件和支撑箱,其中,所述支撑箱连接于所述模板组件的背面并使所述支撑箱与所述模板组件的背面顶紧连接以为模板组件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在施工时,无需破坏地面,模板组件和支撑箱能够直接放置于地面,实现了在不破坏顶板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的情况下,为模板提供有效支撑,解决了现有的单面模板支撑体系容易破坏建筑物顶板的防水层,影响其防水质量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箱和模板组件安拆方便快捷,且可多次循环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B-B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中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中组成模板组件的单模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A-A截面图;
图6是图1中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中支撑箱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中:1-单模板;2-支撑箱;3-承重物;4-固定件;5-第三螺纹孔;10-模板组件;11-外肋板;12-内肋板;13-板体;14-第二螺纹孔;21-连接板;22-第一螺纹孔;23-加强板;121-第一内肋板;122-第二内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包括模板组件10和支撑箱2,其中,支撑箱2连接于模板组件10的背面并使支撑箱2与模板组件10的背面顶紧连接以为模板组件提供支撑力。进而在施工时,无需破坏地面,模板组件和支撑箱能够直接放置于地面,实现了在不破坏顶板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的情况下,为模板提供有效支撑。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模板组件10是由多个单模板1沿水平方向彼此连接而成。优选地,相邻两个单模板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或者优选地,相邻两个单模板1之间通过公母榫进行连接。将多个单模板1沿水平方向彼此连接形成所需长度的模板组件10。
优选地,如图4所示,单模板1包括板体13。板体13的正面呈光面结构,以使板体的正面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优选地,板体13的背面设置有肋板组件。优选地,如图4所示,肋板组件包括外肋板11和内肋板12,其中,外肋板11围绕板体13的背面外周边设置。内肋板12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内肋板121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内肋板122,第一内肋板121和第二内肋板12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设置的外肋板11上。通过在单模板的背面设置肋板组件以增加模板的刚度。进一步优选地,外肋板11的厚度为10mm。第一内肋板121和第二内肋板122的厚度均为5mm。优选地,外肋板11与第一内肋板121或者与第二内肋板122之间的间距为200mm。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内肋板或者相邻两个第二内肋板的间距为200mm。外肋板11和内肋板12凸出于板体13的长度为50mm。进一步优选地,单模板1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优选地,单模板1的长度为3000mm,高度为600mm,板体的厚度为20mm。优选地,在位于单模板1的顶部外肋板上设有φ14的第二螺纹孔14,用于使单模板与支撑箱进行固定连接。优选地,在位于单模板的左右两侧外肋板上设置有φ14的第三螺纹孔5,用于使相邻两个单模板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进行水平方向的连接,以通过连接件穿过相邻的单模板1的第三螺纹孔将相邻两个单模板1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箱2呈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优选地,支撑箱2采用高分子材料或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优选地,支撑箱2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500mm,高度为620mm,支撑箱的壁厚为10mm。优选地,在支撑箱2内设有承重物3。支撑箱呈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有利于承重物的放入和取出。优选地,承重物3可以采用水、砂、混凝土块或金属等材料。
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支撑箱2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层加强板23,加强板23设置于支撑箱2与模板组件非接触的侧面上。优选地,加强板2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多层加强板和/或者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层加强板。优选地,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层加强板23,且加强板23的高度与第一内肋板121的高度相一致。优选地,加强板23的高度为30mm,加强板的高度是指加强板凸出于支撑箱表面的距离。优选的,加强板23的厚度为10mm。加强板的作用是为了提高支撑箱2的强度。
优选地,在支撑箱2与模板组件10相接触的侧面顶部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设置高度能够使连接板21的底部贴合至模板组件的外肋板11的顶部。进而通过将连接板21与外肋板11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支撑箱2与模板组件10之间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连接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2,在位于模板组件顶部的外肋板11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孔22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4,以通过固定件4例如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22和第二螺纹孔14将支撑箱2与模板组件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在施工使用时,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好模板组件及支撑箱的放置位置,放好支撑箱并在箱体内放入承重物。然后架设模板,使得模板组件背面与支撑箱顶紧接触,最后通过拧紧固定螺栓形成单面模板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模板和支撑箱可在工厂预制,现场只需要把各构件进行组装即可,减少了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安拆快捷,模板组件的安拆只需固定单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或者单模板之间通过采用公母榫进行连接,施工操作简单、快捷;
2)材料轻便,相比传统的模板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单模板和支撑箱均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质量轻,方便快速施工;
3)无需破坏地面,本实用新型的模板组件与支撑箱直接放于地面即可,无需破坏原有地面和后期修复原地面;
4)可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模板、支撑箱、连接件及承重物等均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可应用于对填充地下车站顶板上防水保护层与冠梁之间的缝隙的施工,缝隙周长约660m,高度为10cm~50cm,混凝土浇筑高度低但施工距离较长,因此使用常规的施工方法将耗费较多的人工与材料,固定支架也会破坏防水层,影响车站防水质量,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替代传统模板支撑体系,能够在不破坏顶板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时,为模板提供有效的支撑,进而提高地下工程结构防水性能,同时安拆快捷,大大降低了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10)和支撑箱(2),其中,所述支撑箱(2)连接于所述模板组件(10)的背面并使所述支撑箱(2)与所述模板组件(10)的背面顶紧连接以为所述模板组件(10)提供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10)是由多个单模板(1)沿水平方向彼此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板(1)包括板体(13),所述板体(13)的正面呈光面结构,所述板体(13)的背面设置有肋板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组件包括外肋板(11)和内肋板(12),其中,所述外肋板(11)围绕所述板体(13)的背面外周边设置;
所述内肋板(12)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内肋板(121)和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内肋板(122),所述第一内肋板(121)和所述第二内肋板(12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设置的所述外肋板(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肋板(11)的厚度为10mm,所述第一内肋板(121)和所述第二内肋板(122)的厚度均为5mm,所述外肋板(11)与所述第一内肋板(121)或者与所述第二内肋板(122)之间的间距为200mm,相邻两个第一内肋板(121)或者相邻两个第二内肋板(122)的间距为200mm,所述外肋板(11)和所述内肋板(12)凸出于所述板体(13)的长度为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2)呈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在所述支撑箱(2)内设有承重物(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箱(2)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层加强板(23),所述加强板(23)设置于所述支撑箱(2)与所述模板组件(10)非接触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3)的高度为30mm,所述加强板(23)的厚度为1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箱(2)与所述模板组件(10)相接触的侧面顶部设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设置高度能够使所述连接板(21)的底部贴合至所述模板组件(10)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面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2),在位于单模板(1)顶部的外肋板(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22)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4),以通过固定件(4)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2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14)将所述支撑箱(2)与所述模板组件(10)形成固定连接;
在位于所述单模板(1)左右两侧的外肋板(11)上设有第三螺纹孔(5),以通过连接件穿过相邻的所述单模板(1)的第三螺纹孔将相邻两个所述单模板(1)进行固定连接。
CN202122603875.9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Active CN216276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3875.9U CN21627693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3875.9U CN21627693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6935U true CN21627693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7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3875.9U Active CN21627693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6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53630A1 (en) Mounting base
CN105464214A (zh) 钢质混凝土集成建筑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82208A (zh) 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干湿结合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9441099B (zh) 地下室单侧支模系统及利用其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方法
CN116241011A (zh) 一种基于聚氨酯浇筑腹腔的混凝土框架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9799355U (zh) 地下室单侧支模系统
CN204163191U (zh) 钢质混凝土集成建筑
CN216276935U (zh)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CN218912214U (zh) 一种超长附墙转换支座
CN211396109U (zh) 一种钢管柱组合墙
CN113833269A (zh) 一种单面模板支撑结构
CN20938443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预制山墙及其连接构造
CN211818281U (zh) 一种网架夹芯模块被动房
CN214364235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组合剪力墙体结构
CN109322411B (zh) 多层轻钢结构建筑楼板与墙面节点连接工法
CN103147510B (zh) 一种组合拼装式房屋装置
CN219343980U (zh) 高强合金模板系统
CN113356371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9322433B (zh) 轻钢结构楼板与楼板节点连接工法
CN214329561U (zh) 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干式连接外墙
CN219298527U (zh)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CN113216654B (zh) 一种钢网架侧封女儿墙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的施工工法
CN210177675U (zh) 一种轻钢框架eps模块房屋
CN218479527U (zh) 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封模构造
CN212613204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防火保温复合外模板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