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8527U -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8527U
CN219298527U CN202320027012.8U CN202320027012U CN219298527U CN 219298527 U CN219298527 U CN 219298527U CN 202320027012 U CN202320027012 U CN 202320027012U CN 219298527 U CN219298527 U CN 219298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teel
connecting member
joist
keel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70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书飞
范道荣
王福泉
王兆明
郭云
刘云庆
冯雷
张涛
解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NOM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INOM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INOM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INOM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70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8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8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8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包括U型地龙骨、外墙、圈梁、托梁、楼板和屋面板;还包括梁柱连接件,梁柱连接件包括柱龙骨连接构件和C型钢构件,C型钢构件固定在柱龙骨连接构件中部左右两侧,圈梁与C型钢构件连接固定,在位于C型钢构件顶底处的柱龙骨连接构件内外两侧焊接有节点板一;托梁与柱龙骨连接构件焊接;位于首层的柱龙骨连接构件的上下部分别与位于其上、下方的钢柱插接连接,并固定;楼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首层的托梁上,屋面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顶层的托梁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房屋建造体系的改进创新,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更加低碳、绿色、节能、高效、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房屋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目前装配式房屋多为房屋的部分装配式,即仅使用了装配式墙板或装配式楼板。在低矮层建筑中,目前较为主流的是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但该体系多为现场后贴墙板及进行保温处理,作为房屋外围护结构,现场工作量仍较大,易出现接缝处渗漏、开裂、变形等问题,对专业化的产业化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结构保温板(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简称SIP)是由两层侧板和一层芯板叠合而成的复合板材。因为夹层结构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在同等荷载条件下,夹层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最小,而且它能合理地使用材料,实现“轻质”与“高强”两种优点的有机结合,SIP正是夹层结构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传统的SIP房屋,不论作为墙板还是楼板,都可作为承重构件,结合特定的构造连接,实现板材的承重保温一体化,所有构件均可实现工厂预制,现场施工实现全房屋装配式。可在满足低层住宅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极大的缩短施工工期。
但现有的装配式房屋仍存在如下缺陷:
1)低层装配式建筑多采用轻钢龙骨体系,楼板多采用轻钢桁架+铺单层水泥板等形式,现场再进行保温隔声等处理,施工量大,楼板舒适性、隔声性能等较差;
2)作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传统的内隔墙多以砌块内隔墙、轻质条板内隔墙为主,现场多为湿作业,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装配式装修的理念;
3)对于现有大多数装配式装修中常采用的轻钢龙骨内墙体系,仍存在需大量现场作业的问题;且针对轻钢龙骨+复合板装配式内墙体系,由于各地区对墙厚要求不同,尤其对墙厚要求较大的房屋,增加墙厚往往伴随着钢龙骨用量的大量增加,造成钢材浪费;
4)现有装配式低层建筑,多为楼板、墙板或龙骨的部分装配式,仍有大量工作需在现场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该整体装配式房屋所有构件包括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等全部在工厂复合预制,规格及形式高度统一,并辅以钢结构龙骨,施工现场只需将各预制板材构件进行拼装组合,即可完成房屋搭建,实现了房屋建造体系的改进创新,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更加低碳、绿色、节能、高效、便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包括U型地龙骨、外墙、圈梁、托梁、楼板和屋面板;所述U型地龙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围合成房屋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四角处和墙面侧均通过地脚螺栓安装有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所述外墙包括钢柱和外墙板,位于首层的所述钢柱插装在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上,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钢柱在与外墙板连接两侧设置有连接外墙板用第一C型钢龙骨,所述外墙板两侧设置有第二C型钢龙骨,所述外墙板两侧与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固定;
还包括梁柱连接件,所述梁柱连接件包括柱龙骨连接构件和C型钢构件,所述C型钢构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柱龙骨连接构件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圈梁与C型钢构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固定,在位于C型钢构件顶底处的柱龙骨连接构件内外两侧焊接有用于对上、下钢柱进行限位和与圈梁上下方的天、地龙骨连接的节点板一;所述托梁与柱龙骨连接构件焊接固定;位于首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的上下部分别与位于其上、下方的所述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位于顶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上部伸至楼顶标高处或墙顶标高处,下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外墙板的顶部通过天龙骨与圈梁连接;当位于首层时,所述外墙板的底部通过U型地龙骨与混凝土地面连接,当位于二层及以上时,外墙板的底部通过地龙骨与圈梁连接;
所述楼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首层的托梁上,所述屋面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顶层的托梁上。
优选的,所述楼板由三层复合而成,其中,两侧面层为高强纤维水泥板,中间层为隔声保温泡沫EPS,各层间通过高强胶水连接;每个所述楼板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龙骨,位于每层楼板边部的各个所述楼板外围的龙骨为边龙骨,所述边龙骨通过角钢卡件以自攻螺钉方式将楼板与对应托梁或圈梁连接固定,相邻两块楼板之间的两个龙骨为相互配合的凹龙骨和凸龙骨,所述凹龙骨和凸龙骨咬合,并通过T型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角钢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焊接,所述T型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焊接。
优选的,所述托梁通过节点板二与柱龙骨连接构件焊接固定,所述节点板二位于上下两个节点板一之间。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地脚锚栓或化学螺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式房屋的结构及连接形式设计,从墙板安装到楼板安装,最终到结构主体完成,大量构件均为工厂内预制,现场仅需部分插接连接和定制连接节点,即可完成所有板材的拼装,像“搭积木”一样完成整个房屋的建造,全过程干法作业,便捷高效,且对工人专业技能素质要求较低,易于后期推广。
2、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楼板,采用工厂流水作业预制,现场仅需按照相应次序拼装复合楼板,并辅以部分连接即可,实现了更高效的完成房屋搭建,避免了承重装配式楼板可选择性少、多为湿法作业的不足,便捷高效,且对工人专业技能素质要求较低,易于后期推广。复合楼板作为承重构件,采用两侧面层为高强纤维水泥板、中间层为隔声保温泡沫EPS的三层复合结构,既满足了隔声性能,又保证了楼板的力学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外墙板,也采用有别于传统轻钢龙骨的现场复合做法,均为工厂内预制复合墙板,现场通过钢龙骨+结构保温一体复合板整体拼装的方式,仅需部分插件,即可完成钢柱和外墙板的安装连接,高效便捷,为上层楼板和墙板的安装做铺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装配式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型地龙骨与墙面侧的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型地龙骨与四角处的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角处的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面侧的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墙板与四角处的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墙板与墙面侧的钢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板与托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地龙骨;2、紧固件;3、混凝土地面;4、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5、地脚螺栓;6、钢柱;6-1、第一C型钢龙骨;7、高强螺栓;8、外墙板;8-1、第二C型钢龙骨;9、自攻螺钉;10、柱龙骨连接构件;11、C型钢构件;12、圈梁;13、托梁;14、楼板;14-1、边龙骨;14-2、凹龙骨;14-3、凸龙骨;15、角钢卡件;16、T型卡件;17、屋面板;18、节点板一;19、节点板二;20、天龙骨;21、地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包括U型地龙骨1、外墙、梁柱连接件、圈梁12、托梁13、楼板14和屋面板17;所述U型地龙骨1通过紧固件2固定在混凝土地面3上,围合成房屋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四角处和墙面侧均通过地脚螺栓5安装有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4;所述外墙包括钢柱6和外墙板8,位于首层的所述钢柱6插装在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4上,并通过高强螺栓7连接固定;所述钢柱6在与外墙板8连接两侧设置有连接外墙板8用第一C型钢龙骨6-1,所述外墙板8两侧设置有第二C型钢龙骨8-1,所述外墙板8两侧与钢柱6插接连接,并通过自攻螺钉9连接固定。
所述梁柱连接件包括柱龙骨连接构件10和C型钢构件11,所述C型钢构件11通过自攻螺钉9固定在柱龙骨连接构件10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圈梁12与C型钢构件11通过自攻螺钉9连接固定,在位于C型钢构件11顶底处的柱龙骨连接构件10内外两侧焊接有用于对上、下钢柱6进行限位和与圈梁12上下方的天、地龙骨连接的节点板一18;所述托梁13通过节点板二19与柱龙骨连接构件10焊接固定,保证托梁13的连接强度,所述节点板二19位于上下两个节点板一18之间;位于首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10的上下部分别与位于其上、下方的所述钢柱6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位于顶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10上部伸至楼顶标高处或墙顶标高处,下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钢柱6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外墙板8的顶部通过天龙骨20与圈梁12连接;当位于首层时,所述外墙板8的底部通过U型地龙骨1与混凝土地面3连接,当位于二层及以上时,外墙板8的底部通过地龙骨21与圈梁12连接。
所述楼板14固定安装在位于首层的托梁13上,所述屋面板17固定安装在位于顶层的托梁13上。
所述楼板14由三层复合而成,其中,两侧面层为高强纤维水泥板,中间层为隔声保温泡沫EPS,各层间通过高强胶水连接;每个所述楼板14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龙骨,位于每层楼板14边部的各个所述楼板14外围的龙骨为边龙骨14-1,所述边龙骨14-1通过角钢卡件15以自攻螺钉9方式将楼板14与对应托梁13或圈梁12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示意了所述角钢卡件15与对应托梁13焊接,相邻两块楼板14之间的两个龙骨为相互配合的凹龙骨14-2和凸龙骨14-3,所述凹龙骨14-2和凸龙骨14-3咬合,并通过T型卡件16与对应托梁13或圈梁12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示意了所述T型卡件16与对应托梁13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1、工厂进行墙板及楼板14的预制,对每一块板材及相关龙骨构件等按照安装次序进行系统编码,形成整套房屋以编码为基础的安装图纸。现场依据编码顺序,进行“搭积木”式房屋建造。
2、安装U型地龙骨1。根据图纸,在整平后建造场地上,进行放线,将地龙骨就位,并用地脚锚栓或化学螺栓以梅花状排布的方式固定,搭建成底部框架。
3、安装钢柱6。用地脚螺栓5固定安装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4,将两侧带连接墙板用第一C型钢龙骨6-1的钢柱6(第一C型钢龙骨6-1与钢柱6在工厂焊接预制)吊装就位后,插入到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4上,用高强螺栓7从两方向预拧紧安装就位。
4、安装首层外墙板8。将两侧带第二C型钢龙骨8-1的外墙板8(第二C型钢龙骨8-1与外墙板8在工厂用高性能胶临时固定)从顶部吊起(龙骨内设吊钩)至指定安装部位后,将外墙板8侧向自带第二C型钢龙骨8-1与钢柱6插接连接,人工辅助安装就位前,将钢柱6底部高强螺栓7拧紧。后用自攻螺钉9与钢柱6进行二次固定,发泡胶填缝。拆除顶部吊装绳。以此类推。
外墙板8的安装与临时固定。从建筑一角开始,沿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安装,安装至下一个角部后,再进行对侧外墙板8安装,至外墙板8形成C形结构连接。此过程中,对单面外墙板8进行临时支撑,以防突然外力作用下的晃动及倒塌。待首层楼板14安装完毕后,可拆除外墙板8临时支撑。最后进行外墙板8封闭,安装最后一个角部钢柱6(从上至下插接就位)。5、安装复合楼板14,通过预制的梁柱连接件,进行首层楼板14的托梁13和圈梁的安装;将C型钢构件11通过自攻螺钉9固定在柱龙骨连接构件10中部左右两侧,在位于C型钢构件11顶底处的柱龙骨连接构件10的内外两侧焊接节点板一18,在柱龙骨连接构件10内侧上下两个节点板一18之间焊接节点板二19,就位后上、下方的钢柱6与柱龙骨连接构件10插接并用螺栓固定,圈梁12与C型钢构件11通过自攻螺钉9固定,同时圈梁12上方的天龙骨20和下方的地龙骨21与节点板一18连接固定,托梁13与节点板二19焊接固定,形成间距1米的密梁布置。
之后进行预制复合楼板14的安装,即将四周带龙骨的复合楼板14水平吊起至指定的安装部位,安装首块楼板14,以角钢作为卡件,对边部首块楼板14边龙骨14-1通过角钢卡件15与托梁13进行连接,用自攻螺钉9进行固定。安装中间楼板14,对于相邻的两块楼板14,通过凹龙骨14-2和凸龙骨14-3进行咬合,采用定制T型卡件16与托梁13连接,其中T型卡件16与托梁13进行焊接,以此类推。安装末块楼板14,与首块楼板14形式相同,以定制角钢作为卡件,对边部末块楼板14边龙骨14-1通过角钢卡件15与托梁13进行连接,用自攻螺钉9进行固定。
6、安装二层外墙板8。由于在安装首层楼板14前,预留了连接上下层钢柱6的柱龙骨连接构件10,在安装二层外墙板8前,可将二层钢柱6与该柱龙骨连接构件10进行插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再进行二层外墙板8的安装,方法同首层外墙板8安装。
7、安装二层屋面板17。屋面板17安装同首层楼板14安装,待屋面板17安装完毕,对钢柱6及外墙板8顶部等进行封板处理,至此主体结构安装完成。
8、完成建筑外饰面的装饰装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地龙骨、外墙、圈梁、托梁、楼板和屋面板;所述U型地龙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围合成房屋的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四角处和墙面侧均通过地脚螺栓安装有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所述外墙包括钢柱和外墙板,位于首层的所述钢柱插装在钢柱连接用内插连接件上,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钢柱在与外墙板连接两侧设置有连接外墙板用第一C型钢龙骨,所述外墙板两侧设置有第二C型钢龙骨,所述外墙板两侧与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固定;
还包括梁柱连接件,所述梁柱连接件包括柱龙骨连接构件和C型钢构件,所述C型钢构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柱龙骨连接构件中部左右两侧,所述圈梁与C型钢构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固定,在位于C型钢构件顶底处的柱龙骨连接构件内外两侧焊接有用于对上、下钢柱进行限位和与圈梁上下方的天、地龙骨连接的节点板一;所述托梁与柱龙骨连接构件焊接固定;位于首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的上下部分别与位于其上、下方的所述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位于顶层的所述柱龙骨连接构件上部伸至楼顶标高处或墙顶标高处,下部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钢柱插接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外墙板的顶部通过天龙骨与圈梁连接;当位于首层时,所述外墙板的底部通过U型地龙骨与混凝土地面连接,当位于二层及以上时,外墙板的底部通过地龙骨与圈梁连接;
所述楼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首层的托梁上,所述屋面板固定安装在位于顶层的托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由三层复合而成,其中,两侧面层为高强纤维水泥板,中间层为隔声保温泡沫EPS,各层间通过高强胶水连接;每个所述楼板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龙骨,位于每层楼板边部的各个所述楼板外围的龙骨为边龙骨,所述边龙骨通过角钢卡件以自攻螺钉方式将楼板与对应托梁或圈梁连接固定,相邻两块楼板之间的两个龙骨为相互配合的凹龙骨和凸龙骨,所述凹龙骨和凸龙骨咬合,并通过T型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焊接,所述T型卡件与对应托梁或圈梁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通过节点板二与柱龙骨连接构件焊接固定,所述节点板二位于上下两个节点板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地脚锚栓或化学螺栓。
CN202320027012.8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Active CN219298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7012.8U CN21929852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7012.8U CN21929852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8527U true CN21929852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7012.8U Active CN21929852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8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3205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システム
WO2018137491A1 (zh) 一种模块化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01418592A (zh) 组合式轻钢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
CN105178433A (zh)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66662B (zh) 轻钢复合板拼装房屋
CN214994585U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及模块化钢混组合结构建筑结构
CN111088846A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及安装方法
KR101213504B1 (ko) 가구식 건축물의 조립식 한옥 건축공법 및 조립식 한옥 구조
CN203188368U (zh) 轻钢复合板拼装房屋
CN219316021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板体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19298527U (zh) 一种全部基于保温复合板的整体装配式房屋
CN209308156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装配式房屋
CN111255059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及其节点连接方法
US11098475B2 (en) Building system with a diaphragm provided by pre-fabricated floor panels
CN112982692A (zh)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CN111088858A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预制山墙及其连接构造
CN220469185U (zh) 一种预制的模块化建筑外墙体系
CN213773815U (zh) 一种基于复合保温墙板的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CN116201239B (zh) 一种拆装式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US20230374781A1 (en) Pre-manufactured floor-ceiling panel for a multi-story building having load bearing walls
CN212836243U (zh) 一种外挂式预制含外窗附框墙板模块、外墙板及房屋建筑
CN21829226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KR20120098553A (ko) 가구식 건축물의 맞춤식 공법 및 전통한식 구조
CN111827721B (zh) 一种合院设计用模块化组合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3152656A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及模块化钢混组合结构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