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8228U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8228U
CN216268228U CN202122498192.1U CN202122498192U CN216268228U CN 216268228 U CN216268228 U CN 216268228U CN 202122498192 U CN202122498192 U CN 202122498192U CN 216268228 U CN216268228 U CN 216268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all surface
ink
ink cartridg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81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81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8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8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8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可拆卸的装于打印机的安装部,墨盒的外壁面包括前端面和定位面,前端面和定位面相交;墨盒上设有卡接凸起和出墨口,出墨口位于前端面上,卡接凸起凸出定位面,安装部上设有可回转复位的摆杆,摆杆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卡接凸起用于在墨盒安装到安装部的过程中引导摆杆移动,卡接凸起包括侧面可与卡接部抵接的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止挡部位于第一引导部的远离出墨口的一侧,且止挡部背向第一引导部延伸;第一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壁面,第一引导壁面相对于墨盒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墨盒上与打印机摆杆相连的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墨盒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4月1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0742529.6、申请名称为“一种耗材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打印设备是常见的办公器材,根据成像方式不同,打印设备具有不同的种类。
以喷墨式打印设备为例,打印设备包括打印机和墨盒,打印机的安装部内设有可回转复位的摆杆,摆杆在活动端设有垂直于转动平面的卡接部,墨盒底壁上设有与卡接部配合的导向槽,并且墨盒在安装过程中始终受到相反于安装方向的顶推力,因此导向槽在拆装墨盒的过程中可起到引导摆杆移动的作用。上述导向槽可与卡接部稳定配合,但形状较为复杂,且是凹陷设置于墨盒表面的,会增加墨盒的设计和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的与打印机摆杆相连的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可拆卸的装于打印机的安装部内,所述墨盒的外壁面包括前端面和定位面,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定位面相交;所述墨盒上设有卡接凸起和出墨口,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前端面上,所述卡接凸起凸出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可回转复位的摆杆,所述摆杆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凸起用于在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摆杆移动,所述卡接凸起包括侧面可与所述卡接部抵接的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且所述止挡部背向所述第一引导部延伸;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壁面,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对于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前端面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引导壁面远离所述前端面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大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在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壁面,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止挡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壁面位于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一端以及所述出墨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二端与所述止挡部连接,所述止挡部凸出所述第一连接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壁面在第二端设置可与卡接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到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挡部到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第一端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为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凸起还包括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靠近所述出墨口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第二引导壁面和第三引导壁面,所述第二引导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部朝向所述前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部背离所述前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壁面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共面,所述第三引导壁面具有不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引导壁面在所述第一侧边处与所述定位面相交,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定位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前端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止挡部的间距小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第二连接壁面,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交,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一侧相交;所述第一连接壁面和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所述止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面上设有侧挡凸起,所述侧挡凸起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卡接凸起的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上,所述侧挡凸起设置在所述卡接凸起的一侧或者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内设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在底壁上设置沿所述安装方向延伸的导向凸起;在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侧挡凸起的侧面相抵。
墨盒上设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包括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其中,墨盒设有出墨口,打印机上相应的设有供墨针,供墨针可伸缩的顶推墨盒。也就是说,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墨盒受到供墨针的相反于安装方向的顶推力。
用户带动墨盒并将墨盒安装至打印机的过程中,摆杆的卡接部可与第一引导壁面抵接,沿第一引导壁面滑行并逐渐远离前端面,然后卡接部在第一引导壁面远离前端面的一端与第一引导部分离并回转至与止挡部抵接,即可实现墨盒的卡位安装。
由于摆杆可自动回转复位,当需要拆卸墨盒时,用户可抵抗供墨针的弹性力并沿安装方向按压墨盒,此时,墨盒与摆杆间可沿安装方向发生小幅相对移动,卡接部可移动至与止挡部分离,并自动回转从而顺利绕过止挡部,用户以相反于安装方向的力拖动墨盒即可使摆杆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形变从而越过第二引导部,进而顺利取出墨盒。
也就是说,墨盒借助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即可实现与安装部之间的卡接,从而将墨盒安装至打印机上,且拆装墨盒时,第二引导部可防止墨盒在顶推力的作用下直接脱离安装部。上述第一引导部、止挡部和第二引导部都是凸出设置于墨盒表面的,且结构都较为简单,因此上述方案可实现墨盒上与摆杆作用部分的结构简化,从而降低墨盒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进而有助于降低墨盒的制作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安装在打印机的安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墨盒与打印机安装部相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卡接部与第一引导壁面抵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卡接部与卡槽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卡接部脱离卡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摆杆;111:卡接部;12:安装部;13:导向凸起;14:供墨装置;15:电连接部;
20:墨盒;
21:出墨口;
22:卡接凸起;
221:第一引导部;2211:第一引导壁面;2212:第一连接壁面;2213:第二连接壁面;
222:止挡部;
223:第二引导部;2231:第二引导壁面;2232:第三引导壁面;
23:卡槽;
24:侧挡凸起;
X:安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墨盒上设有凸出定位面的第一引导凸起与止挡部,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摆杆的卡接部与止挡部卡接。拆卸墨盒时,摆杆的卡接部绕过止挡部,以脱离止挡部。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都是凸出设置于墨盒表面的,且结构都较为简单,因此上述方案可实现墨盒上与摆杆作用部分的结构简化,从而降低墨盒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进而有助于降低墨盒的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20,墨盒20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机的安装部12内,安装部12内设有可回转复位的摆杆11,摆杆11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111。
安装部12可以为设置在打印机上的槽状结构(如图1所示),即安装部12内设有容置腔。墨盒20可沿安装方向X朝向靠近打印机的一侧移动,直至墨盒20安装在打印机上。这样,拆卸墨盒20时,墨盒20沿安装方向X的反向脱离安装部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引导墨盒20相对安装部12移动,安装部12的内壁面上设置沿安装方向X延伸的导向凸起13,墨盒20的外壁面上设有侧挡凸起24,导向凸起13用于在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12的过程中,导向凸起13与侧挡凸起24的侧面相抵,以引导墨盒20移动。
其中,导向凸起13和侧挡凸起24均沿安装方向延伸,且墨盒20相对安装部12移动时,导向凸起13和侧挡凸起24相接触,这样,通过导向凸起13和侧挡凸起24之间的相互接触,可以引导墨盒20相对安装部12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挡凸起2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卡接凸起22的远离墨盒20的出墨口21的一侧。也就是说,沿安装方向X,部分侧挡凸起24与卡接凸起22重叠,部分侧挡凸起24伸出卡接凸起22。这样,卡接凸起22引导卡接部111移动过程中,导向凸起13和侧挡凸起24相抵,可以避免因墨盒歪斜,导致卡接部111与止挡部不能有效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安装方向X上,侧挡凸起24设置在卡接凸起22的一侧或者两侧,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20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示例性的,墨盒20为立方体结构,墨盒20的沿安装方向X的前壁面称为前端面,墨盒20的出墨口21位于前端面上。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出墨口21与打印机的供墨装置14连通,以向打印机供墨。且墨盒20的沿安装方向X的后壁面暴露在安装部12的开口处,前端面与后壁面相对。
其中,墨盒20外壁面还包括顶壁面、底壁面、左壁面、右壁面。其中,左壁面和右壁面指的是用户朝向墨盒20后壁面时,墨盒20左右两侧的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供墨装置14具有供墨针,供墨针为可伸缩件,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供墨针抵顶在墨盒20的出墨口21处。也就是说,墨盒20受到沿安装方向X反向的作用力,墨盒20有脱出安装部12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20上设有芯片,打印机上电连接部15,电连接部15包括触针,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芯片与触针电连接,以实现芯片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其中,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芯片也受到触针的弹性力,墨盒20有脱出安装部12的趋势。
也就是说,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时,墨盒20同时受到供墨针与触针的沿安装方向X反向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摆杆11也自动回转复位。摆杆11与打印机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可以为拉簧或扭簧。示例性的,扭簧可套设在摆杆11的转轴上,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摆杆11和安装部12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墨盒20的外壁面包括定位面,墨盒20上设有卡接凸起22,卡接凸起22凸出定位面,定位面与前端面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墨盒20为立方体结构时,前端面和定位面相互垂直,且前端面与安装方向X相互垂直。此时,定位面可以为墨盒20的顶壁面、底壁面、左壁面、右壁面中的任意一者。
本实施例以卡接凸起22设置在底壁面上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侧挡凸起24可以设置在定位面上,导向凸起13相应的设置在容置腔在底壁面上。
请参阅图2和图3,卡接凸起22的凸出方向可以与竖直方向平行。卡接凸起22的底壁面与墨盒20的底壁面平行设置,卡接凸起22的周向的侧壁面与墨盒20的底壁面相连。
此时,摆杆11设置在墨盒20的底壁面的下侧,且摆杆11与卡接凸起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以避免摆杆11与卡接凸起22相互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然状态下,摆杆11可与墨盒20的底壁面平行设置,卡接部111沿竖直方向向上凸出摆杆11的外壁面。这样,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12内的过程中,或者拆卸墨盒20的过程中,卡接凸起用于引导摆杆11移动,以使卡接部111沿卡接凸起22的外壁面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2包括侧面可与卡接部111抵接的第一引导部221和止挡部222,止挡部222位于第一引导部221的远离出墨口21的一侧,且止挡部222背向第一引导部221延伸。第一引导部221具有第一引导壁面2211,第一引导壁面2211相对于墨盒20安装到安装部12的安装方向X倾斜设置。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当需要安装墨盒20时,用户可将墨盒20带动至安装部12的开口位置处。由于第一引导部221位于止挡部222的靠近前端面的一侧,此时,卡接部111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相对,弹性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用户顶推墨盒20并使墨盒20沿安装方向X朝向安装部12内侧移动时,卡接部111可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抵接。用户顶推墨盒20过程中,卡接部111可抵抗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并带动摆杆11转动(如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此时,卡接部111沿第一引导壁面2211滑行并朝向墨盒20的后壁面的一侧移动,弹性复位件处于扭转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222位于第一引导部221的远离出墨口21的一侧。也就是说,止挡部222位于第一引导部221的靠近后壁面的一侧,且由于卡接部111沿第一引导壁面2211移动时,弹性复位件处于扭转状态,当卡接部111移动至第一引导部221的远离出墨口21的一侧时,卡接部111与第一引导部221分离,并失去第一引导壁面2211的支撑,弹性复位件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摆杆11可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转动(如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直至卡接部111回转至止挡部抵接。
请参阅图2、图3和图7,用户可放开墨盒20,墨盒20在供墨针以及触针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安装方向X的反向相对打印机移动。此时,卡接凸起22朝向靠近卡接部111的一侧移动,直至卡接部111落入第一引导部221与止挡部222围成的夹角区域内,此时,弹性复位件仍然处于扭转状态,墨盒20安装至打印机上。即墨盒20安装在打印机上时,卡接部111同时与第一引导部221和止挡部222抵接。
也就是说,墨盒20的极限行程位置与墨盒20的安装位置之间具有间距。
请参阅图2、图3和图8,当需要拆卸墨盒20时,用户可抵抗供墨针以及触针的弹性力并沿安装方向X顶推墨盒20,使得墨盒20与摆杆11间沿安装方向X发生小幅相对移动,并使得墨盒20从安装位置移动至极限行程位置。此时,摆杆11可沿止挡部222移动,直至与止挡部222分离,且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摆杆11转动(如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以经由止挡部222的自由端绕过止挡部222。此时,用户放开墨盒20,墨盒20即可在供墨针以及触针的弹性力作用下脱离打印机。当然,用户还可以施加相反于安装方向X的力拖动墨盒20,以使墨盒20脱离打印机。
这样,通过在墨盒20上设置卡接凸起22,即可使得墨盒20借助第一引导部221和止挡部222实现与安装部12之间的卡接,从而将墨盒20安装至打印机上,且拆装墨盒20时,可以通过弹性复位件自身的弹性力使得摆杆11的卡接部111绕过止挡部222。上述第一引导部221和止挡部222都是凸出设置于墨盒20表面的,且结构都较为简单,因此上述方案可实现墨盒20上与摆杆11作用部分的结构简化,从而降低墨盒20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进而有助于降低墨盒20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222远离前端面的一端与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第一引导壁面2211远离前端面的一端与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的差值大于卡接部111的直径。也就是说,止挡部222凸出第一引导部221的凸出高度大于卡接部111的直径。示例性的,当卡接部111可以为凸出的圆柱状结构,那么止挡部222凸出第一引导部221的凸出高度大于卡接部111的外径。
这样,卡接部111与止挡部222抵接时,卡接部111不会伸出止挡部222,可以避免卡接部111脱离止挡部222,墨盒20的固定稳定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21在远离出墨口2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壁面2212,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一端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相连,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二端朝向止挡部222一侧延伸。也就是说,止挡部222位于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二端。
其中,第一连接壁面2212位于止挡部222远离第一引导部221的一端以及出墨口2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连接壁面2212未凸出止挡部222。示例性的,第一连接壁面2212为圆弧面,圆弧面的一端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相连,另一端朝向止挡部222一侧延伸,圆弧面的与出墨口21之间沿安装方向X距离最大的凸出位置仍然位于止挡部222自由端与出墨口21之间。
这样,卡接部111在脱离第一引导壁面2211,并移动至第一引导部221的远离出墨口21的一侧时,卡接部111可沿第一连接壁面2212移动,以避免卡接部111越过止挡部222,导致墨盒20与打印机相互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21在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二端与止挡部222连接,止挡部222凸出第一连接壁面2212。这样,止挡部222与第一连接壁面2212围成的直角形区域可构成对卡接部111的限位区域,结构较为简单,易于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二端设置可与卡接部卡合的卡合部,卡合部到第一连接壁面2212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止挡部222到第一连接壁面2212第一端的距离。即可以通过卡合部与卡接部111之间的卡接,以将墨盒20安装在安装部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为卡槽23,结构较为简单,易于成型。示例性的,卡槽23形成在第一连接壁面2212的第二端,止挡部222的侧壁面构成卡槽23的部分内壁面,卡槽23的开口尺寸大于卡接部111的直径,以便于卡接部111伸入或伸出卡槽23。
这样,通过将止挡部222与第一连接壁面2212围成卡槽23,可以减小止挡部222的延伸长度,降低墨盒20的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21具有第二连接壁面2213,第二连接壁面2213的第一端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相交,第二连接壁面2213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壁面2212相交;第一连接壁面2212和第二连接壁面2213相互垂直。
这样,第一引导部221可构成类似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棱柱状凸起,第一引导部221的结构较为简单。
其中,止挡部222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部连接,第一连接壁面2212位于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边处,第二连接壁面2213位于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边处,第一引导壁面2211位于上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壁面221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方向X平行。这样,止挡部222与第一连接壁面2212垂直设置,止挡部222与第一连接壁面2212可围成用于与卡接部111相抵接的直角三角形区域。
其中,止挡部222凸出第一引导部221的凸出方向可以与安装方向X呈夹角设置,例如为该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222延伸方向与安装方向X平行。这样,相对于倾斜设置的止挡部222,本实施例中的止挡部222能够以较小的凸出长度构成对止挡部222的稳定限位,止挡部222与卡接部111之间的卡接稳定性较高,且易于成型,制作成本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凸起22还包括第二引导部223,第二引导部223位于第一引导壁面2211的靠近出墨口21一端的外侧。
第二引导部223具有第二引导壁面2231和第三引导壁面2232,第二引导壁面2231和第三引导壁面2232位于第二引导部223的相对的两侧。其中,第二引导壁面2231位于第二引导部223朝向前端面的一侧,第三引导壁面2232位于第二引导部223背离前端面的一侧。
第二引导部223可以沿上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方向延伸,以使第二引导壁面2231与第一引导壁面2211共面设置。这样,第一引导部211沿上述直角三角形斜边方向的延伸长度可以变小,第一引导部211的尺寸变小,可以理解的,第一引导部211呈块状,第二引导部223呈条状,通过使用条状的第二引导部223代替部分块状的第一引导部211,可以降低卡接凸起22整体的制作成本,
用户安装墨盒20并将墨盒20带动至安装部12的开口处时,卡接部111与第二引导壁面2231相对应。也就是说,在弹性复位件的自然状态下,卡接部111与第二引导壁面2231相对应,以引导卡接部111由第二引导壁面2231移动至第一引导壁面2211上。
拆卸墨盒20时,卡接部111会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转动(如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以绕过止挡部222,即卡接部111由卡槽23一侧移动至第二连接壁面2213一侧。
也就是说,卡接部111位于卡槽23内时,弹性复位件处于扭转状态。卡接部111位于第二连接壁面2213所在侧时,弹性复位件可处于自然状态。
卡接部111脱离卡槽23后,墨盒20可沿安装方向X的反向相对打印机移动。此时,卡接部111与第二引导部223相对,且卡接部111与第二引导部223之间的距离变小。第二引导部223可防止墨盒20直接脱离安装部12,墨盒20的安全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引导壁面2232具有不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三引导壁面2232在第一侧边处与定位面相交,第二侧边在定位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侧边与前端面之间。即第三引导壁面2232与定位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这样,墨盒20脱离打印机过程中,卡接部111会抵接在第三引导壁面2232上,为便于卡接部111沿安装方向X越过第二引导部223,第三引导壁面2232朝向出墨口21一侧倾斜设置。即第三引导壁面2232与墨盒20底壁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例如,120°-150°。这样,卡接部111与第三引导壁面2232抵接时,卡接部111即可沿第三引导壁面2232移动,直至引导部越过第三引导壁面2232并落在墨盒20的底壁面上。
相对应的,摆杆11可相对打印机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即卡接部111与第三引导壁面2232抵接时,摆杆11可相应的沿竖直方向朝向远离墨盒20的一侧移动。当卡接部111与墨盒20的底壁面抵接时,摆杆11相应的沿竖直方向朝向靠近墨盒20的一侧移动。
可以理解的,相对于未设置第二引导部223的情况,第三引导壁面2232还可以对卡接部111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这样,用户拆卸墨盒20时,卡接部111卡在第三引导壁面2232处,而不会在供墨针与触针的弹性力作用下越过第二引导部223,
此时,用户需要施力拉动墨盒20,卡接部111才会沿第三引导壁面2232移动,并越过第二引导部223,也就避免了墨盒20在供墨针与触针的弹性力作用下直接弹出安装部12,墨盒20的安全性较高。
且第一引导部221、止挡部222和第二引导部223都是凸出设置于墨盒20表面的,且结构都较为简单,因此上述方案可实现墨盒20上与摆杆11作用部分的结构简化,从而降低墨盒20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进而有助于降低墨盒20的制作成本。
其中,第二引导部223和第一引导部221可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223与第一引导部221之间还可以具有间距,且第二引导部223与第一引导部221之间的间距小于卡接部111的直径,以避免卡接部111伸入第二引导部223和第一引导部221之间的间隙,导致卡接部111卡死。
其中,第一引导部221与止挡部222可以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222与第一引导部221之间具有间距,且止挡部222与第一引导部221之间的间距小于卡接部111的直径,这样,以避免卡接部111经由第一引导部221与止挡部222之间的间隙脱离止挡部222。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墨盒,可拆卸的装于打印机的安装部内,所述墨盒的外壁面包括前端面和定位面,所述前端面和所述定位面相交;所述墨盒上设有卡接凸起和出墨口,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前端面上,所述卡接凸起凸出所述定位面,所述安装部内设有可回转复位的摆杆,所述摆杆上设有凸出的卡接部,所述卡接凸起用于在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摆杆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凸起包括侧面可与所述卡接部抵接的第一引导部和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且所述止挡部背向所述第一引导部延伸;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壁面,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对于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前端面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引导壁面远离所述前端面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面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大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壁面,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止挡部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壁面位于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一端以及所述出墨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的第二端与所述止挡部连接,所述止挡部凸出所述第一连接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壁面在第二端设置可与卡接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到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止挡部到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第一端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凸起还包括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靠近所述出墨口一端的外侧;
所述第二引导部具有第二引导壁面和第三引导壁面,所述第二引导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部朝向所述前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引导部背离所述前端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引导壁面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共面,所述第三引导壁面具有不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引导壁面在所述第一侧边处与所述定位面相交,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定位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前端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引导部与所述止挡部的间距小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第二连接壁面,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导壁面相交,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壁面相交;
所述第一连接壁面和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壁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所述止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方向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上设有侧挡凸起,所述侧挡凸起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卡接凸起的远离所述出墨口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上,所述侧挡凸起设置在所述卡接凸起的一侧或者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内设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在底壁上设置沿所述安装方向延伸的导向凸起;
在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安装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侧挡凸起的侧面相抵。
CN202122498192.1U 2021-10-15 2021-10-15 墨盒 Active CN216268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8192.1U CN216268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8192.1U CN216268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8228U true CN216268228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9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8192.1U Active CN216268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8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27044C2 (ru) Держатель карты
KR100549025B1 (ko) 카드를 장착위치에 로크하는 로크 기구를 구비한 카드용커넥터 장치
JP2011152345A (ja) 首振り式剃刀
KR20140117501A (ko) 레버식 커넥터
CN109633838B (zh) 一种光模块
JPH11273787A (ja) コネクタ
CN216268228U (zh) 墨盒
KR20010030680A (ko) 버클
CN109856737B (zh) 一种光模块
SG187294A1 (en) Card connector
US10422364B2 (en) Latch assembly
KR20040074617A (ko) 카드커넥터
JP2005108597A (ja) コネクタ
JP3796399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3171665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TW202101834A (zh) 連接器
CN113741627A (zh) 卡扣结构
CN219198608U (zh) 转接限制结构及待拆装设备
CN218257359U (zh) 一种耗材盒
CN111526688B (zh) 服务器装置及其卡榫机构
CN107865701B (zh) 一种医用泵固定装置
CN214171749U (zh) 可折叠相机座
CN216532062U (zh) 一种快拆式二道锁结构
KR101919034B1 (ko) 커넥터
TWI728619B (zh) 光學連接器及其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