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1553U - 端子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端子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1553U
CN216251553U CN202122213292.5U CN202122213292U CN216251553U CN 216251553 U CN216251553 U CN 216251553U CN 202122213292 U CN202122213292 U CN 202122213292U CN 216251553 U CN216251553 U CN 216251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ttom cover
assembling machine
vibrating disk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32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e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he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he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heng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32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1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1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1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组装机,端子组装机包括机架、送料装置、传送装置、拾取装置以及压入装置。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第一振动盘中放置有底盖,第二振动盘中放置有端子;拾取装置位于第二振动盘与传送装置之间,拾取装置包括拾取件,拾取件可夹持端子至底盖上;压入装置位于拾取装置的一侧,压入装置包括抵顶板,抵顶板可抵顶端子的一端。端子的组装,放弃了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采用了纯机械的机动压入端子至底盖中,可提高端子的组装效率,也可使得压入的端子受到的压力一致,从而维持压入的尺寸稳定,保证产品的良品率。除此之外,高效自动化的端子组装机还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端子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组装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器行业中,变压器电感等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都需要进行端子的组装。在以前,这一工序通常只能由工人手工操作,这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端子组装工作逐渐用机器来辅助进行。
但是现有技术中,端子的组装还需要人工的参与,手动驱动气动气缸装入端子,效率十分低下,同时,手工参与使得压入的端子受力不同,导致压入的尺寸容易出现波动,最终导致良品率大大下降,导致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人工参与进来也隐藏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组装机,能够使得压入的所述端子受到的压力一致,从而维持压入的尺寸稳定,最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端子组装机,所述端子组装机包括机架、送料装置、传送装置、拾取装置以及压入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中放置有底盖,所述第二振动盘中放置有端子;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连通,所述底盖可传送至所述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振动盘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拾取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所述拾取装置包括拾取件,所述拾取件可夹持所述端子至所述底盖上;所述压入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拾取装置的一侧,所述压入装置包括抵顶板,所述抵顶板可抵顶所述端子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组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端子从所述第二振动盘传送至所述传送送装置的一侧,同时所述底盖从所述第一振动盘传送至所述传送装置上,接着所述拾取装置将所述端子拾取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所述底盖上,所述传送装置将安放了所述端子的所述底盖传送至所述压入装置的下方。所述抵顶板将所述端子压入所述底盖中。所述端子的组装,放弃了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采用了纯机械的机动压入所述端子至所述底盖中,一方面可提高所述端子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使得压入的所述端子受到的压力一致,从而维持压入的尺寸的稳定,最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除此之外,高效自动化的端子组装机不需要人工过多地参与,还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搬运卡板以及工作台,所述搬运卡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中并位于所述底盖的下方,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盖的左右两侧在所述限位槽中滑移,所述搬运卡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在所述底盖下端的凸起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卡在所述底盖的前后两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
第一滑移组件,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轨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中;以及
第二滑移组件,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组件上,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第二滑轨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拾取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拾取件设置有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入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及
第三滑移组件,所述第三滑移组件包括第三滑轨以及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三滑轨中,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所述抵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
第四滑移组件,所述第四滑移组件包括第四滑块以及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滑轨中;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块上,所述挡板可抵顶至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组装机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拾取装置与所述压入装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组件,所述第二感应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入装置的斜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组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省略控制装置、部分盖板以及部分机架);
图3为图2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传送装置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传送装置的搬运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拾取装置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压入装置的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阻挡装置的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示出的端子组装机的第二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盖1、端子2;
机架10;
第一振动盘21、第二振动盘22;
传送装置30、搬运卡板31、第一卡槽311、工作台32、盖板321、定位板 33、第二卡槽331;
拾取装置40、拾取件41、第一滑轨421、第一滑块422、第二滑轨431、第二滑块432;
压入装置50、抵顶板51、驱动组件52、第三滑轨531、第三滑块532;
阻挡装置60、第四滑轨611、第四滑块612、挡板62、
第一感应组件71、第二感应组件72;
控制装置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端子2组装机,端子2组装机包括机架10、送料装置、传送装置30、拾取装置40以及压入装置 50。送料装置设置在机架10上,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21和第二振动盘22,第一振动盘21中放置有底盖1,第二振动盘22中放置有端子2;传送装置30 的一端与第一振动盘21连通,底盖1可传送至传送装置30中,第二振动盘22 设置在传送装置30的一侧;拾取装置40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振动盘22与传送装置30之间,拾取装置40包括拾取件41,拾取件41可拾取端子2至底盖1上;压入装置50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拾取装置40 的一侧,压入装置50包括抵顶板51,抵顶板51可抵顶端子2的一端。
端子2从第二振动盘22传送至传送送装置的一侧,同时底盖1从第一振动盘21传送至传送装置30上,传送装置30将底盖1传送到端子2的装入的位置,即拾取装置40的下方;接着拾取装置40将端子2拾取并移装在传送装置30上的底盖1上;传送装置30待端子2装入底盖1上后,将安放了端子2的底盖1 传送至压入装置50的下方;压入装置50将抵顶板51向下推动,以使抵顶板51 将端子2压入底盖1中,传送装置30即可将组装好的端子2与底盖1传送出传送装置30,至此完成了端子2的组装。端子2的组装,放弃了人工手动压入的方式,采用了纯机械的机动压入端子2至底盖1中,一方面可提高端子2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使得压入的端子2受到的压力一致,从而维持压入的尺寸的稳定,最终保证产品的良品率。除此之外,高效自动化的端子2组装机不需要人工过多地参与,还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送装置30包括搬运卡板31以及工作台32,搬运卡板31可活动地设置在工作台32中并位于底盖1的下方,工作台32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工作台32的上端设置有盖板321,盖板321下设置有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底盖1的左右两侧在限位槽中滑移,搬运卡板3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11,第一卡槽311卡在底盖1下端的凸起(图中未示出)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底盖1的平稳传送,在工作台32的盖板321下方设置了限位槽,底盖1的左右两侧即可在限位槽中滑动,而盖板321则可将底盖1 的左右两侧盖紧,从而可限制住底盖1上下运动。由于底盖1的下端设置了凸起,搬运卡板31竖直放置,可沿前后和上下的方向在传送装置30中进行滑移,搬运卡板31上的第一卡槽311向上移卡在底盖1下端的凸起上,搬运卡板31在向前移动,即可带动底盖1向前移动。第一卡插除了可卡紧底盖1进行传送,还可防止底盖1发生错位滑移,导致端子2无法放入底盖1中。
需要说明的是,带动底盖1向前传送,除了上述的搬运卡板31卡接传送,还可使用常见的传送带的方式传送,则本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30的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可以完成底盖1的传送即可。
参照图3、图6以及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传送装置30还包括定位板33,定位板33可活动地设置在限位槽中,定位板33上开设有第二卡槽331,第二卡槽331卡在底盖1的前后两侧上。定位板33水平放置,则开设的第二卡槽331水平放置,第二卡槽331可卡在底盖1的前后两端,配合第一卡槽311卡接的底盖1的下端以及限位槽的限位,可将底盖1限定在端子2装入的位置上,可提高端子2精准的组装。当端子2组装入底盖1后,定位板33则往右侧移动,使得第二卡槽331离开底盖1的前后两侧,底盖1即可在搬运卡板 31的传送下,继续向前移动;当新的底盖1移动至端子2的装入位置,定位板 33则向左移动,使得第二卡槽331卡在底盖1的前后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板33也可在压入装置50的下方设置,还可在其他其他需要定位的装置安装定位板33,由定位板33限制底盖1的前后移动。
参照图1至图2以及图5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拾取装置 40还包括:第一滑移组件以及第二滑移组件。第一滑移组件设置在机架10上,第一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21以及第一滑块422,第一滑块42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轨421中。第二滑移组件设置在第一滑移组件上,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第二滑轨431以及第二滑块432,第二滑轨431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422上,第二滑块43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431上,拾取件41设置在第二滑块432的下端。
由图可知,第一滑移组件安装在机架10上,则第一滑轨421水平安装在机架10上,第一滑轨421呈左右方向走向,所以第一滑块422则可沿着第一滑轨 421的方向左右滑移;而第二滑移组件的第二滑轨431安装在第一滑块422上,所以第二滑移组件可在左右方向滑移;又由于第二滑轨431呈上下方向走向,则第二滑块432可沿着第二滑轨431的方向上下滑移,最终第一滑移组件以及第二滑移组件配合分别控制拾取件41进行左右、上下移动。所以可以理解的是,端子2从第二振动盘22中传送出来,第一滑移组件控制拾取件41向左移动,第二滑移组件控制拾取件41向下移动,拾取件41拾取第二振动盘22传送出来的端子2;接着,第二滑移组件控制拾取件41向上移动,第一滑移组件控制拾取件 41向右运动,最终将端子2拾取至底盖1的上方,即端子2的装入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拾取件41可以具有磁性的磁吸柱,由电流控制磁性的强弱,具有足够的磁性时,可吸取金属制的端子2,具有弱磁性时,即可释放端子2;还可以是常见的夹子,有机械力臂控制夹子的夹取与释放。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拾取件41不做具体的限定,完成端子2的夹取与释放即可。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拾取件41设置有两件,当拾取件41设置有两件时,可以理解的是,底盖1也为两个一组传送,拾取件41 同时拾取两个端子2,并同时分别装入两个底盖1中。两个端子2同时进行组装,可有效提高端子2组装的效率。所以,适当增加拾取件41的数量,可提高组装机的组装效率。
参照图1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压入装置50包括:驱动组件52以及第三滑移组件。驱动组件52安装在机架10上。第三滑移组件包括第三滑轨531以及第三滑块532,第三滑轨531竖直设置在机架10上,则第三滑轨531呈上下走向,则第三滑块53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第三滑轨531中,驱动组件5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滑块532的上端,抵顶板51设置在第三滑块532 的下端。驱动组件52可包括动力源(图中未示出),动力源控制输出端转动,转动的输出端带动第三滑块532在第三滑轨531上下滑移,进而带动第三滑块 532下端的抵顶板51上下移动,每次的向下移动可将传送进来的端子2压入底盖1中,每次上移的过程中,传送装置30将底盖1往抵顶板51的下方传送。
转动的输出端可是的第三滑块532的每个周期下移均能达到相同的高度,从而使得维持压入的尺寸的稳定,进而保证产品的良品率。
参照图2以及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振动盘21与传送装置30之间设置有阻挡装置60,阻挡装置60包括:第四滑移组件以及挡板62。第四滑移组件包括第四滑块612以及第四滑轨611,第四滑轨611固设在机架10 上,第四滑块61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四滑轨611中。挡板62设置在第四滑块612 上,挡板62可抵顶至传送装置30的上方。第四滑轨611竖直设置,则滑轨呈上下走向,则第四滑块612沿着第四滑轨611的方向上下滑移,进而带动挡板62 上下滑移。
由于第一振动盘21一直处于振动传送的状态,当装入端子2是,传送装置 30处于静止的状态,则需要装置阻挡一直向传送装置30传送的底盖1。则第四滑块612向下移动带动挡板62向下移动,使得挡板62抵顶至传送装置30的上方,进而阻挡住一直振动传送的底盖1。挡板62向上移动,底盖1即可继续往传送装置30传送底盖1。
参照图3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端子2组装机还包括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组件71,第一感应组件71安装在传送装置30的一侧并位于拾取装置40与压入装置50之间。端子2装入底盖1后,传送装置 30继续往压入装置50传送,但是存在了拾取件41未能拾取端子2的情况,所以,在拾取装置40以及压入装置50之间设置了第一感应组件71,第一感应组件71可以是光纤感应器,光纤感应器反应迅速,感应灵敏,适合在传送中的端子2的检测。第一感应组件71可对装入完端子2的产品进行检测,如检测到没有装好端子2,则可马上将信息传递出去,并报警停机。
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组件72,第二感应组件72安装在传送装置30的一侧并位于压入装置50的斜下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感应组件72的信号采集端朝向传送装置30上的端子2压入底盖 1后的成品上,则第二感应组件72位于压入装置50靠前的地方,可检测端子2 是否被压入偏位超限,端子2偏位超限时会触第二感应组件72的感应,并发出报警停机。
需要强调的是,感应装置不仅仅为上述实施例提及到的第一感应组件71以及第二感应组件72,感应装置还可包括其他的感应组件,可以是分别检测第一振动盘21中的底盖1以及第二振动盘22中的端子2的数量等等,所以本实施例并不对感应组件的数量和功能做具体的限定,完成端子组装机的信息采集即可。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端子2组装机还包括控制装置80,控制装置80设置在机架10上。控制装置80可与传送装置30、拾取装置40、压入装置50以及送料装置进行电连接,有控制装置80分别控制传送装置30、拾取装置40、压入装置50以及送料装置的动作。甚至还可以是控制装置80与感应装置进行电连接,感应装置所采集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80,控制装置80 可根据采集到的传感信号分别对传送装置30、拾取装置40、压入装置50以及送料装置发出控制命令,从而可实现更高的自动化,一方面提高端子2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还可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中放置有底盖,所述第二振动盘中放置有端子;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振动盘连通,所述底盖可传送至所述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振动盘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拾取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所述拾取装置包括拾取件,所述拾取件可夹持所述端子至所述底盖上;以及
压入装置,所述压入装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拾取装置的一侧,所述压入装置包括抵顶板,所述抵顶板可抵顶所述端子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搬运卡板以及工作台,所述搬运卡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中并位于所述底盖的下方,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下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盖的左右两侧在所述限位槽中滑移,所述搬运卡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在所述底盖下端的凸起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卡在所述底盖的前后两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
第一滑移组件,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第一滑轨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中;以及
第二滑移组件,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组件上,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第二滑轨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拾取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件设置有两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及
第三滑移组件,所述第三滑移组件包括第三滑轨以及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三滑轨中,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所述抵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盘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设置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包括:
第四滑移组件,所述第四滑移组件包括第四滑块以及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四滑轨中;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块上,所述挡板可抵顶至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拾取装置与所述压入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组件,所述第二感应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压入装置的斜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CN202122213292.5U 2021-09-13 2021-09-13 端子组装机 Active CN216251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92.5U CN216251553U (zh) 2021-09-13 2021-09-13 端子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92.5U CN216251553U (zh) 2021-09-13 2021-09-13 端子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1553U true CN216251553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3292.5U Active CN216251553U (zh) 2021-09-13 2021-09-13 端子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1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8654B (zh) 一种usb接口的自动组装铆接机
CN106964962B (zh) 辅料压合装置
CN103357592B (zh) 电连接器自动检测设备
CN109592157B (zh) 一种贴装设备
CN110919355A (zh) 用于对阀轴和磁片进行组装的装置
CN111347186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组装焊接设备
CN109613726B (zh) 一种自动插接液晶屏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206296587U (zh) Pcm板全自动激光焊接设备
CN205817893U (zh) 自动化机器人上下料检测机构及用于该机构的手爪
CN216251553U (zh) 端子组装机
CN110614231B (zh) 一种控制三轨输送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03367A (zh) 上料装置和贴标设备
CN208828837U (zh) 一种pcb板烧录检测自动上料线
CN108683053B (zh) 一种usb连接器全自动装配设备及工艺
CN206882030U (zh) 一种自动光学镜头旋转点胶机
CN113334411B (zh) 一种自动装pcba板入治具设备
CN212217711U (zh) 用于对阀轴和磁片进行组装的装置
CN210614424U (zh) 一种电阻检测分选装置
CN109262259B (zh) 一种sd卡自动组装及测试设备
CN113690102A (zh) 端子自动插接设备
CN207535196U (zh) 注塑植入一体机
CN113001178A (zh) 一种插杆轮自动装配机
CN114084578B (zh) 汽车曲轴的托盘识别结构及托盘识别方法
CN115464392B (zh) 一种移动盘降噪垫全自动装配机
CN213560971U (zh) 一种锁壳铆轴装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