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6132U -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6132U
CN216236132U CN202122732486.6U CN202122732486U CN216236132U CN 216236132 U CN216236132 U CN 216236132U CN 202122732486 U CN202122732486 U CN 202122732486U CN 216236132 U CN216236132 U CN 216236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ecarbonization
port
tower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24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益峰
周磊
蒋成
吕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b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i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b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i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b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i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b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Yix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24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6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6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6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炭酸塔,脱炭酸塔的顶部连接排气管道,靠近脱炭酸塔顶部的侧壁有自上一工序除阳离子后的第一引流口,靠近脱炭酸塔底部的侧壁有能够引流至下一工序除阴离子的第二引流口,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间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在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在高度不低于溢流口的位置的送风口,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通过第一引流口引入携带了大量阴离子的纯水,在第一引流口涌出的纯水被送风口的强风吹散,使得其中的碳酸根离子大量逸出,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为下一工序除阴离子降低了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净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净水生产要求中,对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控制要求日趋严格,而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存在两种除阴离子的方式,一种是直接在阳床后连接阴床,但是这样就要求阴床的填料效率高,且工作压力大,而另一种虽然引入了脱炭酸塔,但脱炭酸塔的加入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安装和使用,碳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超净水处理生产过程中碳酸根离子的去除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炭酸塔,脱炭酸塔为筒型,脱炭酸塔的顶部连接排气管道,靠近脱炭酸塔顶部的侧壁有自上一工序除阳离子后的第一引流口,靠近脱炭酸塔底部的侧壁有能够引流至下一工序除阴离子的第二引流口,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间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在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在高度不低于溢流口的位置的送风口,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通过第一引流口引入携带了大量阴离子的纯水,在第一引流口涌出的纯水被送风口的强风吹散,使得其中的碳酸根离子大量逸出,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通过设计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这是对于脱炭酸塔的设计要求,当完成此种设计后,这样第一引流口的纯水少部分散开,大部分的水在水平速度和重力的影响下继续向下的同时向第一引流口的朝向运动,此时侧面送风口从纯水运动方向的侧面对纯水进行强劲的吹拂,使得纯水向吹拂的方向散开,使得在筒型的脱炭酸塔内,纯水的散开面更大。
此时如果是进入的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平行的强风,要么只会带动纯水继续向第一引流口的朝向运动,而不会散开,要么反向吹拂导致本应顺向散开的纯水向后反向散开,造成部分的效率丧失。
进一步地,与第一引流口连接的第一引流管道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送风口和第一引流口的开口要求是脱炭酸塔的设计要求,而此处是设计要求,开口的方向只是决定了纯水的进口方向以及送风口的位置,而此处的设计,决定了纯水在脱炭酸塔内的运动方向,也决定了强风在脱炭酸塔内的吹拂方向。
进一步地,与第二引流口连接的第二引流管道连接到输送水泵后,再连接至下一工序的设备进口。
进一步地,与溢流口连接的溢流管道连接至回水泵后,再连接至第一引流管道进口。
为了配合强风吹拂,需要设置溢流口,使得液面始终保持低于溢流口,这样防止纯水对进风管道的倒灌。
进一步地,溢流管道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交。
送风口的风不能直接向溢流口吹拂,这样会使得部分的风力丧失,影响冲顶部排气管道排气的效率。
还可以设计送风口的高度尽量接近于溢流口的高度,具体的,送风口高度方向上高于溢流口10~20cm,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吹散自上而下的纯水时,同时对水平面进行吹拂,提高水的流动,促进水中碳酸根离子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逸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通过第一引流口引入携带了大量阴离子的纯水,在第一引流口涌出的纯水被送风口的强风吹散,使得其中的碳酸根离子大量逸出,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为下一工序除阴离子降低了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炭酸塔1,脱炭酸塔1为筒型,脱炭酸塔1的顶部连接排气管道2,靠近脱炭酸塔1顶部的侧壁有自上一工序除阳离子后的第一引流口,靠近脱炭酸塔1底部的侧壁有能够引流至下一工序除阴离子的第二引流口,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间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在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在高度不低于溢流口的位置的送风口,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通过第一引流口引入携带了大量阴离子的纯水,在第一引流口涌出的纯水被送风口的强风吹散,使得其中的碳酸根离子大量逸出,并通过排气管道排出。
通过设计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这是对于脱炭酸塔的设计要求,当完成此种设计后,这样第一引流口的纯水少部分散开,大部分的水在水平速度和重力的影响下继续向下的同时向第一引流口的朝向运动,此时侧面送风口从纯水运动方向的侧面对纯水进行强劲的吹拂,使得纯水向吹拂的方向散开,使得在筒型的脱炭酸塔内,纯水的散开面更大。
此时如果是进入的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平行的强风,要么只会带动纯水继续向第一引流口的朝向运动,而不会散开,要么反向吹拂导致本应顺向散开的纯水向后反向散开,造成部分的效率丧失。
与第一引流口连接的第一引流管道3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4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送风口和第一引流口的开口要求是脱炭酸塔的设计要求,而此处是设计要求,开口的方向只是决定了纯水的进口方向以及送风口的位置,而此处的设计,决定了纯水在脱炭酸塔内的运动方向,也决定了强风在脱炭酸塔内的吹拂方向。
与第二引流口连接的第二引流管道5连接到输送水泵(未图示)后,再连接至下一工序的设备进口。
与溢流口连接的溢流管道6连接至回水泵(未图示)后,再连接至第一引流管道3进口。
为了配合强风吹拂,需要设置溢流口,使得液面始终保持低于溢流口,这样防止纯水对进风管道的倒灌。
溢流管道6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4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交。
送风口的风不能直接向溢流口吹拂,这样会使得部分的风力丧失,影响冲顶部排气管道排气的效率。
还可以设计送风口的高度尽量接近于溢流口的高度,具体的,送风口高度方向上高于溢流口10~20cm,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吹散自上而下的纯水时,同时对水平面进行吹拂,提高水的流动,促进水中碳酸根离子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逸出。

Claims (5)

1.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脱炭酸塔,脱炭酸塔为筒型,脱炭酸塔的顶部连接排气管道,靠近脱炭酸塔顶部的侧壁有自上一工序除阳离子后的第一引流口,靠近脱炭酸塔底部的侧壁有能够引流至下一工序除阴离子的第二引流口,在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间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在脱炭酸塔的侧壁上设有在高度不低于溢流口的位置的送风口,送风口的朝向与第一引流口的朝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一引流口连接的第一引流管道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第二引流口连接的第二引流管道连接到输送水泵后,再连接至下一工序的设备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溢流口连接的溢流管道连接至回水泵后,再连接至第一引流管道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溢流管道的延伸方向与送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的延伸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交。
CN202122732486.6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Active CN216236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486.6U CN216236132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486.6U CN216236132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6132U true CN216236132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2486.6U Active CN216236132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6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12887U (zh) 一种水平卧式脱硫塔
CN105964124A (zh) 一种旋转式喷淋除尘脱硫装置
CN110102163A (zh) 一种工业废气的脱硫除尘装置及脱硫除尘方法
CN203408621U (zh) 一种酸性烟气处理系统
CN204522719U (zh) 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16236132U (zh) 一种阳床后脱炭酸塔结构
CN205095586U (zh) 一种脱硫塔用超净除尘装置
CN201458785U (zh) 一种净化酸性废水脱气装置
CN206494730U (zh) 一种亚硫酸镁氧化为硫酸镁工艺系统
CN204952657U (zh) 单塔双浆液池脱硫装置
CN201669051U (zh) 湿法烟气脱硫塔内氧化钙基强碱型吸收装置
CN205570047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污功能的动力波洗涤塔
CN209423293U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CN210993708U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CN110801727B (zh) 一种无垢零排放湿式脱硫装置以及脱硫方法
CN2899918Y (zh) 一种含氯废气的净化装置
CN209333519U (zh) 一种以Ca(OH)2为脱硫剂的烟气脱硫系统
CN203507812U (zh) 一种单塔双介质脱硫装置
CN208878260U (zh) 一种糠醛渣锅炉烟气氧化镁脱硫净化装置
CN208018403U (zh) 节能自流烟气处理装置
CN205815222U (zh) 一种脱硫浆液提渣装置
CN206570029U (zh) 一种工业废气中的氢气回收装置
CN206138988U (zh) 一种塔式废气处理设备
CN205988673U (zh) 一种矿浆处理二氧化硫烟气的高效脱硫装置
CN21994237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的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