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2202U -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2202U
CN216232202U CN202122635436.6U CN202122635436U CN216232202U CN 216232202 U CN216232202 U CN 216232202U CN 202122635436 U CN202122635436 U CN 202122635436U CN 216232202 U CN216232202 U CN 216232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arking
rack
sec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54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培平
梁勋乾
张栋
高安波
于智超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54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2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2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2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该车辆驻车系统包括驻车拉线(1)、制动器(2)、壳体(3)、齿条(4)、啮合件(5)以及驱动装置(6),所述壳体(3)上形成有通孔,齿条(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4)连接,所述驻车拉线(1)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动器(2)连接,啮合件(5)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齿条(4)啮合,驱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并与所述啮合件(5)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所述啮合件(5)转动。通过上述车辆驻车系统能够方便用户驻车。

Description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驻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驻车系统为机械式驻车系统,该种驻车系统主要通过用户手动拉动驻车手柄驱动驻车拉线移动,从而使制动器制动来实现驻车。但用户拉动驻车手柄需要使用较大的力,而且驻车手柄在经过长时间的操纵之后容易松动,已经松动的驻车手柄在操纵时无法拉紧驻车拉线,从而会导致拉动驻车手柄而车辆仍在溜车的情况发生,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包括驻车拉线、制动器、壳体、啮合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通孔,所述齿条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驻车拉线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驻车拉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动器连接,所述啮合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啮合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啮合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齿条包括筒状主体和形成在所述筒状主体上的锯齿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沿所述筒状主体的轴向延伸的导向腔,所述筒状主体安装在所述导向腔内并与所述导向腔滑动配合,所述驻车拉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筒状主体连接,所述啮合件与所述锯齿部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啮合件为螺杆,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齿条的轴线不垂直。
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电机壳,所述螺杆包括杆体和形成在所述杆体上的螺旋部,所述电机主体与所述杆体连接,所述螺旋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电机壳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主体和至少部分所述杆体位于所述电机壳内,所述杆体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电机壳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驻车拉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拉线连接件,所述第一段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拉线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段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拉线连接件并与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拉线连接件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板体之间的第二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构成U形,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所述第二段穿设于所述转轴。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用于将所述壳体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
可选地,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驻车开关,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驻车开关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在用户操作所述驻车开关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检测车辆的位姿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陀螺仪、所述驱动装置以及所述车辆的整车控制器均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所述陀螺仪检测到的车辆的位姿信息以及所述整车控制器传输给所述控制器的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啮合件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驻车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啮合件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在壳体内移动,在齿条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拉动驻车拉线实现制动,即,驱动装置提供了拉动驻车拉线的力。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手动拉动驻车手柄来拉紧驻车拉线的方式相比,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能够通过驱动装置、啮合件、齿条来拉动驻车拉线实现驻车制动,无需用户对驻车拉线施加拉动力,更加省力、便于用户操作,不易发生因拉动驻车拉线的力较小而导致车辆溜车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的齿条与啮合件啮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的拉线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驻车拉线;11-第一段;12-第二段;2-制动器;21-第一制动器;22-第二制动器;3-壳体;31-导向腔;32-安装耳;4-齿条;41-筒状主体;42-锯齿部;5-啮合件;51-螺旋部;52-轴承;53-杆体;6-驱动装置;61-电机主体;62-电机壳;7-拉线连接件;71-支架;711-第一板体;712-第二板体;72-转轴;8-控制器;9-驻车开关;10-陀螺仪;13-整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应结构轮廓的“内、外”。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包括驻车拉线1、制动器2、壳体3、啮合件5以及驱动装置6,壳体3上形成有通孔,齿条4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3内,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齿条4连接,驻车拉线1的第二端与制动器2连接,啮合件5穿过通孔并与齿条4啮合,驱动装置6设置在壳体3外并与啮合件5连接,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啮合件5转动。
在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中,是通过驱动装置6来拉动驻车拉线1实现制动的,具体地,驱动装置6驱动啮合件5转动,啮合件5转动能够带动与啮合件5啮合的齿条4移动,由于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齿条4连接,驻车拉线1的第二端与制动器2连接,齿条4在壳体3内移动时能够拉紧驻车拉线1,从而操纵制动器2,使车辆实现驻车制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啮合件5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在壳体3内移动,在齿条4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拉动驻车拉线1实现制动,即,驱动装置6提供了拉动驻车拉线1的力。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手动拉动驻车手柄来拉紧驻车拉线的方式相比,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能够通过驱动装置6、啮合件5、齿条4来拉动驻车拉线1实现驻车制动,无需用户对驻车拉线1施加拉动力,更加省力、便于用户操作,不易发生因拉动驻车拉线1的力较小而导致车辆溜车的问题。
为便于在齿条4的移动过程中对齿条4的移动进行导向,可选地,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齿条4可以包括筒状主体41和形成在筒状主体41上的锯齿部42,壳体3内形成有沿筒状主体41的轴向延伸的导向腔31,筒状主体41安装在导向腔31内并与导向腔31滑动配合,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筒状主体41连接,啮合件5与锯齿部42啮合。由于齿条4包括筒状主体41,筒状主体41与导向腔31滑动配合,即,筒状主体41的外周面与导向腔31的腔壁滑动接触,在齿条4的移动过程中,导向腔31对齿条4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保证齿条4能够沿其轴向进行直线移动,避免齿条4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摆。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齿条4也可以包括条状主体和形成在条状主体上的锯齿部42,壳体3内形成有供条状主体滑动的导轨,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条状主体连接。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6可以为电机,啮合件5可以为螺杆,螺杆的轴线与齿条4的轴线不垂直,以便于螺杆上的螺旋槽与齿条4上的齿啮合。电机与螺杆连接,电机转动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移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6也可以为摆动液压缸,通过摆动液压缸驱动啮合件5转动;啮合件5也可以为齿轮,齿轮与齿条4啮合,通过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移动。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电机可以包括电机主体61和电机壳62,螺杆可以包括杆体53和形成在杆体53上的螺旋部51,电机主体61与杆体53连接,螺旋部51位于壳体3内并与齿条4啮合,电机壳62安装于壳体3,电机主体61和至少部分杆体53位于电机壳62内,杆体53上套装有轴承52,轴承52的外圈与电机壳62的内壁接触。由于电机主体61与杆体53连接,电机主体61能够驱动杆体53转动,从而使形成在杆体53上的螺旋部51也跟随杆体53转动,螺旋部51与齿条4啮合,螺旋部51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移动,由于齿条4和螺旋部51都位于壳体3内,螺旋部51与齿条4的传动发生在壳体3内,壳体3可以避免啮合件5与齿条4的传动受到外界的干扰。此外,由于电机主体61和至少部分杆体53位于电机壳62内,电机壳62可以为电机主体61和杆体53抵挡外部冲击以及防水、防尘,电机壳62还能够为电机主体61散热,从而提高电机主体61的效率。电机壳62安装于壳体3上,缩短了电机主体61与螺杆之间的距离,从而节省了安装空间。杆体53上套装有轴承52,轴承52能够支撑杆体53转动,保证杆体53的回转精度且保证杆体53能够相对于电机壳62转动。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驻车拉线1可以包括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制动器2可以包括第一制动器21和第二制动器22,车辆驻车系统还可以包括拉线连接件7,第一段11的第一端与齿条4连接,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拉线连接件7连接,第二段12的第一端与第一制动器21连接,第二段12的第二端穿过拉线连接件7并与第二制动器22连接。通过拉线连接件7连接驻车拉线1的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第一段11的第一端与齿条4连接,齿条4移动为拉紧第一段11提供拉力,拉力通过拉线连接件7传递到第二段12上,作用在第二段12上的拉力与第一段11受到的拉力是相等的,并且第二段12上每一处的所受到的力都是相等的,由于第二段12的第一端与第一制动器21连接,第二段12的第二端与第二制动器22连接,从而使第二段12的第一端上拉紧第一制动器21的力与第二段12的第二端上拉紧第二制动器22的力是相等的,都等于齿条4移动时拉紧第一段11的拉力,因此通过拉线连接件7连接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可以为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驻车系统省力,使拉紧第一制动器21和第二制动器22的力都能等于齿条4提供的拉力。
可选地,拉线连接件7可以固定在第二段12上;或者,拉线连接件7也可以在第二段12上滑动,在使用拉线连接件7连接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时,拉线连接件7可以滑动到第二段12上的任意适当位置,以适配齿条4的安装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驻车拉线1也可以包括第一段11、第二段12和第三段,第一段11的第一端与齿条4连接,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拉线连接件7连接,第二段12的第一端与第一制动器21连接,第二段12的第二端与拉线连接件7连接,第三段的第一端与第二制动器22连接,第三段的第二端与拉线连接件7连接。
拉线连接件7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例如,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拉线连接件7可以包括支架71和转轴72,支架7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711和连接在两个第一板体711之间的第二板体712,两个第一板体711与第二板体712构成U形,转轴7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第一板体711,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第二板体712连接,第二段12穿设于转轴72。由于转轴7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第一板体711,支架71可以相对于转轴72转动到任意适当方向,从而适配齿条4的安装位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拉线连接件7也可以为套筒,第二段12穿设于套筒,套筒能够滑动到第二段12上的任意位置,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套筒连接。
为了便于壳体3的安装,可选地,如图5所示,壳体3上可以形成有安装耳32,安装耳32用于将壳体3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
可选地,如图7所示,车辆驻车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8和驻车开关9,控制器8安装在壳体3上,驻车开关9和驱动装置6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以使控制器8能够在用户操作驻车开关9时,控制驱动装置6驱动啮合件5转动。用户在行车的过程中遇到需要驻车的情况时,可以操作驻车开关9,驻车开关9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8,控制器8再将信号传输给驱动装置6,从而控制驱动装置6驱动啮合件5转动。
可选地,如图7所示,车辆驻车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8和陀螺仪10,陀螺仪10用于检测车辆的位姿信息,控制器8与陀螺仪10、驱动装置6以及车辆的整车控制器13均电连接,以使控制器8能够基于陀螺仪10检测到的车辆的位姿信息以及整车控制器13传输给控制器8的车辆状态信息,控制驱动装置6驱动啮合件5转动。陀螺仪10可以检测到车辆的位姿信息,例如,检测车辆与水平面的角度,即,检测车辆是否位于坡道上。整车控制器13传输给控制器8的车辆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转速、车轮转速、车辆档位、油门开度、车辆是否处于熄火状态等。当陀螺仪10检测到车辆位于坡道上时,控制器8结合车辆状态信息判断出若车辆有溜车的趋势,则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驱动装置6运行,从而使驻车拉线1拉紧制动器2,实现驻车,避免车辆溜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驻车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车拉线(1);
制动器(2);
壳体(3),所述壳体(3)上形成有通孔;
齿条(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4)连接,所述驻车拉线(1)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动器(2)连接;
啮合件(5),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齿条(4)啮合;
驱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壳体(3)外并与所述啮合件(5)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所述啮合件(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4)包括筒状主体(41)和形成在所述筒状主体(41)上的锯齿部(42),所述壳体(3)内形成有沿所述筒状主体(41)的轴向延伸的导向腔(31),所述筒状主体(41)安装在所述导向腔(31)内并与所述导向腔(31)滑动配合,所述驻车拉线(1)的第一端与所述筒状主体(41)连接,所述啮合件(5)与所述锯齿部(4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为电机,所述啮合件(5)为螺杆,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齿条(4)的轴线不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61)和电机壳(62),所述螺杆包括杆体(53)和形成在所述杆体(53)上的螺旋部(51),所述电机主体(61)与所述杆体(53)连接,所述螺旋部(51)位于所述壳体(3)内并与所述齿条(4)啮合,所述电机壳(62)安装于所述壳体(3),所述电机主体(61)和至少部分所述杆体(53)位于所述电机壳(62)内,所述杆体(53)上套装有轴承(52),所述轴承(52)的外圈与所述电机壳(62)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拉线(1)包括第一段(11)和第二段(12),所述制动器(2)包括第一制动器(21)和第二制动器(22),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拉线连接件(7),所述第一段(11)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4)连接,所述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所述拉线连接件(7)连接,所述第二段(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动器(21)连接,所述第二段(12)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拉线连接件(7)并与所述第二制动器(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连接件(7)包括支架(71)和转轴(72),所述支架(7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板体(71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板体(711)之间的第二板体(712),两个所述第一板体(711)与所述第二板体(712)构成U形,所述转轴(7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板体(711),所述第一段(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板体(712)连接,所述第二段(12)穿设于所述转轴(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上形成有安装耳(32),所述安装耳(32)用于将所述壳体(3)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控制器(8)和驻车开关(9),所述控制器(8)安装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驻车开关(9)和所述驱动装置(6)均与所述控制器(8)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8)能够在用户操作所述驻车开关(9)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啮合件(5)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驻车系统还包括控制器(8)和陀螺仪(10),所述陀螺仪(10)用于检测车辆的位姿信息,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陀螺仪(10)、所述驱动装置(6)以及所述车辆的整车控制器(13)均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8)能够基于所述陀螺仪(10)检测到的车辆的位姿信息以及所述整车控制器(13)传输给所述控制器(8)的车辆状态信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啮合件(5)转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驻车系统。
CN202122635436.6U 2021-10-29 2021-10-29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6232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5436.6U CN216232202U (zh) 2021-10-29 2021-10-29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5436.6U CN216232202U (zh) 2021-10-29 2021-10-29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2202U true CN216232202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0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5436.6U Active CN216232202U (zh) 2021-10-29 2021-10-29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2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02525B1 (ko) 전자식 디스크 브레이크
KR101055971B1 (ko) 전기 주차브레이크
CN102241250B (zh) 电子驻车制动器
CN103192722A (zh) 电子机械制动器
CN108603568B (zh) 具有背部刚性链条的致动器
CN216232202U (zh) 车辆驻车系统和车辆
CN108590420B (zh) 电动撑杆
CN112406832B (zh) 制动系统和车辆
CN218242374U (zh) 环保气体开关柜用l型信号传感导电套管
CN101493123B (zh) 基于蜗卷弹簧补偿的汽车自动离合器驱动机构
KR20110051384A (ko) 차량용 전자식 파킹 브레이크 장치
CN216490101U (zh) 一种转子可轴向移动的无齿轮电驱动汽车制动系统
CN210600049U (zh) 应用于天棚帘的驱动装置
KR20080081379A (ko) 전동식 자동차용 사이드 브레이크의 구동장치
CN112193227A (zh) 一种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KR100736989B1 (ko) 전동식 주차브레이크
CN220434532U (zh) 一种l型电动撑杆
CN212386468U (zh) 用于汽车刹车或离合的驱动装置
CN216833618U (zh) 电子制动系统
CN217730418U (zh) 一种用于鼓式制动器的蜗轮蜗杆式电子驻车动力总成
CN215361302U (zh) 高效型拉索式epb结构控制装置及汽车
CN113915267B (zh) 电机械制动缸及电机械制动夹钳
CN218771607U (zh) 一种可调节的防旋转直线伸缩伺服机构
CN215487602U (zh) 一种驻车执行器
CN219077206U (zh) 轨道车辆停放制动缓解装置及轨道车辆制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