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1774U -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1774U
CN216231774U CN202121122380.8U CN202121122380U CN216231774U CN 216231774 U CN216231774 U CN 216231774U CN 202121122380 U CN202121122380 U CN 202121122380U CN 216231774 U CN216231774 U CN 216231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late
gear
rack
dr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23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石磊
李小冬
杨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m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m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m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ma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23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1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1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1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该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包括:驱动件、固定座、第一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以及承载结构;驱动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且驱动件与第一传输结构连接,第一传输结构与固定座滑动连接,第二传输结构与第一传输结构滑动连接,承载结构与第二传输结构滑动连接;第一传输结构与第二传输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输结构与承载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

Description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矿用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矿用卡车由于电池容量特别大,充电时间非常长,在使用场景上更适合采用换电方式,提高电动矿用卡车的使用效率。通常,需要更换的电池箱体放置在充电仓中,通过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将充点仓中的电池箱体运输至车架或充电仓支架上,之后更换电动矿用卡车中的电池箱体。但现有的物流行业仓储使用的伸缩叉传输装置定位精度差,挠度变形大,并不适合电动矿用卡车换电设备使用,因此,亟需一种传输效率较高、定位精度高、挠度变形小的的伸缩叉传输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的伸缩叉传输装置传输效率低、定位精度差、挠度变形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所述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包括:驱动件、固定座、第一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以及承载结构;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
在所述驱动件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所述第一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所述第二动力带动所述承载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所述驱动件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所述第三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所述第四动力带动所述承载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共线相反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第一传输板以及第一传动齿条,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一传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输板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一传输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电传输结构包括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齿条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二传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板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传输板与所述承载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板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输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条啮合;
所述第一传输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二传输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齿条,所述固定齿条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第三传动齿轮以及第四传动齿轮,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二传输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板上,且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二传输板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均与所述承载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带动所述承载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链条连接机构,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链条连接机构上;
所述承载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的传动轴上连接有齿轮减速结构,所述齿轮减速结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驱动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且驱动件与第一传输结构连接,第一传输结构与固定座滑动连接,因此,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传输结构移动,且固定座不会移动。由于第二传输结构与第一传输结构滑动连接,承载结构与第二传输结构滑动连接,第一传输结构与第二传输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输结构与承载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因此,当第一传输结构在驱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第一传输结构可以与固定座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移动,第二传输结构与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承载结构移动。即当驱动件接收到第一指令时,第一传输结构与固定座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第一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与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第二动力带动承载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结构与固定座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第三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与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第四动力带动承载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件、第一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承载结构,可以使得驱动件带动第一传输结构进而带动第二传输结构以及承载结构,使得承载结构可以双向移动,且避免较为复杂的传动,使得通过承载结构承载物品时,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较高,且定位精度高,挠度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轴测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正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0:驱动件;20:固定座;30:第一传输结构;40:第二传输结构;50:承载结构;11:减速结构;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一滑轨;23:固定齿条;31:第一传输板;32:第一传动齿条;41:第二传输板;42:第二传动齿条;51:承载板;52:传动链条;311:第一滑块;312:第二传动齿轮; 313:第二滑轨;411:第二滑块;412:第三传动齿轮;413:第四传动齿轮; 414:第三滑轨;511:第三滑块;512:固定板;513: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轴测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正视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侧视图,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仰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该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包括:驱动件10、固定座20、第一传输结构30、第二传输结构40 以及承载结构50。
驱动件10与固定座20固定连接,且驱动件10与第一传输结构30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 30滑动连接,承载结构50与第二传输结构40滑动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 与第二传输结构40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输结构40与承载结构 50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 相对运动,以使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第一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 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以使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第二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以使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第三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以使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第四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共线相反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驱动件10与固定座20固定连接,且驱动件10与第一传输结构30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因此,驱动件10可以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移动,且固定座20不会移动。由于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滑动连接,承载结构50与第二传输结构40滑动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与第二传输结构40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输结构40与承载结构50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因此,当第一传输结构30在驱动件10的带动下移动时,第一传输结构30可以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移动。即当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时,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第一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第二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第三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 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第四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 沿第二方向移动。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件10、第一传输结构30、第二传输结构40、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承载结构50,可以使得驱动件10带动第一传输结构30进而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以及承载结构50,使得承载结构50可以双向移动,且避免较为复杂的传动,使得通过承载结构50承载物品时,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较高,且定位精度高,挠度变形小。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相对于传统伸缩叉结构,避免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更简单,定位精度和挠度变形更小。更适合在电动矿用卡车换电设备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反。第一方向可以为固定座2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固定座20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件10可以为电机,还可以为电动机,对于驱动件10的类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与第二动力可以方向相反,即第一动力与第二动力不同,第三动力与第四动力可以方向相反,即第三动力与第四动力不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件10可以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通过控制器可以向驱动件10发送指令,使得驱动件10可以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承载结构50上放置物品,例如电池箱体,之后通过驱动件10驱动,使得承载结构50沿第一方向运动,运输物品至目标地点,之后承载结构50沿第二方向运动,返回至初始位置。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传输结构30包括第一传输板31以及第一传动齿条32,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且第一传输板31与固定座20 滑动连接。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1,第一传动齿轮21与固定座 20转动连接,且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动齿轮21啮合。驱动件10与第一传动齿轮21连接,驱动件10用于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1转动,以使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由于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1,第一传动齿轮21与固定座 20转动连接,因此,第一传动齿轮21可以相对于固定座20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动齿轮 21啮合,驱动件10与第一传动齿轮21连接,因此,驱动件10可以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1转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移动。
具体的,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正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正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反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 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二方向移动。由于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因此,在第一传输板31 移动时,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移动,进而使得第二传输结构 40带动承载结构50移动,即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带动承载结构5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20上设置第一传动齿轮21的方式可以为: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传动齿轮21嵌套在第一转轴上,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可以相对于固定座20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与固定座20转动连接。当然,固定座20上设置第一传动齿轮21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第一通孔的孔壁上设置位置相对的两个转轴,第一传动齿轮21上的通孔至少部分的与两个转轴均接触,即两个转轴的一端均位于第一传动齿轮21上的通孔中。对于固定座20上设置第一传动齿轮21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粘接,即通过粘接件将第一传动齿条32粘接在第一传输板31上,或者螺接,即通过螺钉将第一传动齿条32连接在第一传输板31 上,当然,还可以有其它方式,对于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轮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第一传动齿轮21的数量可以为1,还可以为2个,对于第一传动齿轮2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第一传动齿条32的数量可以与第一传动齿轮21的数量相同,即一个第一传动齿条32 对应一个第一传动齿轮21,当然,第一传动齿条32的数量可以与第一传动齿轮21的数量不同,此时,一个第一传动齿条32可以对应多个第一传动齿轮21,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板31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如图2所示,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22,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311,第一滑块311与第一滑轨22滑动连接。
当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22,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 311,第一滑块311与第一滑轨22滑动连接时,此时,第一滑块311可以在第一滑轨22上滑动,从而第一滑块311带动第一传输板31在第一滑轨22 上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传输板31相对于固定座20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轨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第一滑轨22的数量为两个,此时,两个第一滑轨22可以分别设置在固定座20 相对的两侧。对于第一滑轨22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滑块311的数量可以与第一滑轨22的数量相同,当然,第一滑块311的数量还可以大于第一滑轨22的数量,此时,一个第一滑轨22上可以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滑块311,对于第一滑块 31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第一传输板31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固定座20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一滑块311,第一滑块311嵌设于第一滑槽中。对于第一传输板31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传输结构40包括第二传输板41,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齿条42以及第二传动齿轮312,第二传动齿条42与第二传输板41固定连接,第二传输板41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且第二传输板41与承载结构50滑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312设置在第一传输板31上,第二传动齿轮312与第一传输板31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312与第二传动齿条42啮合。第一传输板31用于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12 转动,以使第二传动齿轮312带动第二传动齿条42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由于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312,第二传动齿轮312与第一传输板31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传输板3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传输板 31可以使得第二传动齿轮312转动,即使得第二传动齿轮312产生动力。由于第二传动齿轮312与第二传动齿条42啮合,第二传动齿条42与第二传输板41固定连接,因此,在第二传动齿轮312转动时,第二传动齿轮312带动第二传动齿条42移动,使得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移动。由于第二传输板41与承载结构50滑动连接,因此,第二传输板41可以带动承载结构50移动。
具体的,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正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正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12正转,使得第二传动齿轮312 产生第一动力,第二传动齿轮312驱动第二传动齿条4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板41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反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 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12反转,使得第二传动齿轮产生第三动力,第二传动齿轮312驱动第二传动齿条42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板41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二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方式可以为: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传动齿轮312嵌套在第二转轴上,使得第二传动齿轮312可以相对于第一传输板3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312与第一传输板31转动连接。当然,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第二通孔的孔壁上设置位置相对的两个转轴,第二传动齿轮312上的通孔至少部分的与两个转轴均接触,即两个转轴的一端均位于第二传动齿轮312上的通孔中。对于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数量可以为1,还可以为2个,对于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第二传动齿条42的数量可以与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输板41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313,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有第二滑块411,第二滑块411与第二滑轨313滑动连接。
当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313,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有第二滑块411,第二滑块411与第二滑轨313滑动连接时,此时,第二滑块411 可以在第二滑轨313上滑动,从而第二滑块411带动第二传输板41在第二滑轨313上滑动,进而使得第二传输板41相对于第一传输板31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滑轨31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第二滑轨313的数量为两个,此时,两个第二滑轨313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传输板31相对的两侧。对于第二滑轨313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滑块411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滑轨313的数量相同,当然,第二滑块411的数量还可以大于第二滑轨313的数量,此时,一个第二滑轨313上可以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滑块411,对于第二滑块41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第二传输板41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滑槽,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二滑块 411,第二滑块411嵌设于第二滑槽中,或者,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滑块411,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二滑轨313,第二滑块411与第二传输板41 滑动连接,对于第二传输板41与第一传输板31滑动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传动齿条42与第二传输板41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传动齿条32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固定座20上设置有固定齿条23,固定齿条23与第二传动齿轮312啮合。
当固定座20上设置有固定齿条23,固定齿条23与第二传动齿轮312 啮合时,此时,在第二传动齿轮312在第一传输板31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二传动齿轮312不仅可以与第二传输板41上的第二传动齿条42啮合,带动第二传动齿条42移动,并且还可以与固定齿条23啮合。在第一传输板31 移动时,由于固定座20不移动,即固定齿条23不移动,因此,固定齿条23 可以给第二传动齿轮312一定的力,从而便于第二传动齿轮312转动。也即是,通过设置固定齿条23,可以便于第二传动齿轮31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齿条23的数量可以与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数量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载结构50包括承载板51,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52、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承载板51与第二传输板41滑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 间隔设置于第二传输板41上,且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均与第二传输板41转动连接。传动链条52绕设于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且传动链条52的两端均与承载板51连接。第二传输板41 用于带动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转动,以使第三传动齿轮 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带动承载板5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由于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间隔设置于第二传输板41 上,且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均与第二传输板41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二传输板41移动时,第二传输板41可以带动第三传动齿轮412 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转动。由于传动链条52绕设于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且传动链条52的两端均与承载板51连接,因此,在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转动时,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均可以使得传动链条52相对与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条移动。由于承载板51与第二传输板41滑动连接,因此,在传动链条52 移动时,传动链条52可以带动承载板51移动。
具体的,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正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正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12正转,第二传动齿轮312驱动第二传动齿条42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 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板41使得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 413均正转,使得第三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产生第二动力,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同时使得传动链条52相对于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移动,传动链条52带动承载板51移动,使得承载板51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可以反转,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一传动齿条32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传动齿条32带动第一传输板3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板3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312反转,第二传动齿轮312驱动第二传动齿条42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动齿条42带动第二传输板4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板41使得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均反转,使得第三传动齿轮412以及第四传动齿轮413产生第四动力,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四传动齿轮413同时使得传动链条52相对于第三传动齿轮412 与第四传动齿轮413移动,传动链条52带动承载板51移动,使得承载板51 沿第二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三传动齿轮412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另外,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四传动齿轮413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传输板31上设置第二传动齿轮312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承载板51与第二传输板41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有第三滑轨414,承载板51上设置有第三滑块511,第三滑块511与第三滑轨414滑动连接。
当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有第三滑轨414,承载板51上设置有第三滑块 511,第三滑块511与第三滑轨414滑动连接时,此时,第三滑块511可以在第三滑轨414上滑动,从而第三滑块511带动承载板51在第三滑轨414 上滑动,进而使得承载板51相对于第二传输板41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滑轨4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第三滑轨414的数量为两个,此时,两个第三滑轨41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传输板41相对的两侧。对于第三滑轨414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滑块511的数量可以与第三滑轨414的数量相同,当然,第三滑块511的数量还可以大于第三滑轨414的数量,此时,一个第三滑轨414上可以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三滑块511,对于第三滑块51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承载板51与第二传输板41滑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三滑槽,承载板51上设置第三滑块511,第三滑块511嵌设于第三滑槽中,或者,第二传输板41上设置第三滑块511,承载板51上设置第三滑轨414,第三滑块511与第三传输板滑动连接,对于承载板51与第二传输板41滑动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载板51上设置的两个链条连接机构,传动链条5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链条连接机构上。承载板51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12。两个固定板512分别与传动链条52的两端连接。
当承载板51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链条连接机构时,此时,传动链条52 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于链条连接机构上,便于安装传动链条52。另外,承载板5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板512,两个固定板512分别与传动链条52的两端连接,两个固定板512可以分别对传动链条52的两端起到固定作用,使得传动链条52可以较好的被固定在承载板5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板51上设置两个固定板512的方式可以为:两个固定板5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承载板51上。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比如螺接,即通过螺栓。对于承载板51上设置两个固定板512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承载板51上还可以设置两个按压板513,两个按压板513分别按压传动链条52的两端,从而避免传动链条52出现起翘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512可以具有链条涨紧功能,具体的,固定板512上可以开设长圆孔,通过长圆孔调整链条涨紧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链条连接机构可以为容纳槽,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可以连接链条的机构,例如连接件,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件10的传动轴上连接有齿轮减速结构11,齿轮减速结构11与固定座20连接。
当驱动件10的传动轴上连接有齿轮减速结构11时,此时,在驱动件10 的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齿轮减速结构11的存在,使得驱动件10的传动轴经过齿轮减速结构11之后,传递至固定座20的速度较小,从而使得固定座20可以较为缓慢的移动,从而避免固定座20的移动速度过快,导致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传递物品不稳的问题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减速结构11可以为多个齿轮形成的减速结构11,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齿轮减速结构11,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固定座20上设置第一传动齿轮21时,此时,齿轮减速结构11可以与第一传动齿轮21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结构30还可以包括第一传输板31以及传动链条52,此时,固定座20上可以间隔设置两个传动齿轮,传动链条52绕设于两个传动齿轮,且传动链条52的两端与第一传输板31固定连接,即第一传输结构30可以参考承载结构50的方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传输结构40也可以参考承载结构50的方式,即第二传输结构40还可以包括第二传输板41第一传动链条52,此时,第一传输板 31上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传动链条52绕设于两个传动齿轮,且传动链条52的两端与第二传输板41固定连接。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载结构50还可以包括承载板51以及传动齿条,此时,第二传输板41 上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即承载结构50可以参考第一传输结构30,当然,承载结构50也可以参考第二传输结构40,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相关技术中,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通常通过滚轮导向结构进行传输,由于滚轮的滚动不易控制,因此,导致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传输精度较低,且滚轮容易发生挠度变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结构30与第二传输结构40实质上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承载结构50实质上通过齿轮与链条传动,使得第一传输板31、第二传输板 41以及承载板51的移动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使得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传输精度较高,并且,齿轮齿条不易发生挠度变形,齿轮与链条也不易发生挠度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驱动件10与固定座20固定连接,且驱动件10与第一传输结构30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滑动连接,因此,驱动件10可以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移动,且固定座20不会移动。由于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滑动连接,承载结构50与第二传输结构40滑动连接,第一传输结构30与第二传输结构40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输结构40与承载结构50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因此,当第一传输结构30在驱动件10的带动下移动时,第一传输结构30可以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可以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动力,该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移动。即当驱动件10接收到第一指令时,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第一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第二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驱动件10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驱动件10驱动第一传输结构3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传输结构30与固定座20相对运动,使得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第三动力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传输结构40与第一传输结构30 之间相对运动,使得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第四动力带动承载结构50 沿第二方向移动。也即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件10、第一传输结构30、第二传输结构40、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以及承载结构50,可以使得驱动件10带动第一传输结构30进而带动第二传输结构40以及承载结构50,使得承载结构50可以双向移动,且避免较为复杂的传动,使得通过承载结构50承载物品时,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较高,且定位精度高,挠度变形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包括:驱动件、固定座、第一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以及承载结构;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
在所述驱动件接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一动力,所述第一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二动力,所述第二动力带动所述承载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所述驱动件接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产生第三动力,所述第三动力带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之间相对运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产生第四动力,所述第四动力带动所述承载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共线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第一传输板以及第一传动齿条,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一传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输板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一传输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第二传输板,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齿条以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条与所述第二传输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输板与所述第一传输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传输板与所述承载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板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输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条啮合;
所述第一传输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齿条带动所述第二传输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齿条,所述固定齿条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第三传动齿轮以及第四传动齿轮,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二传输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板上,且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二传输板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均与所述承载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输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以及所述第四传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带动所述承载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板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链条连接机构,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链条连接机构上;
所述承载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传动轴上连接有齿轮减速结构,所述齿轮减速结构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CN202121122380.8U 2021-05-24 2021-05-24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Active CN216231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2380.8U CN2162317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2380.8U CN2162317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1774U true CN216231774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3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2380.8U Active CN216231774U (zh) 2021-05-24 2021-05-24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1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5189B (zh) 一种带自动充电功能的塔式停车库
CN112478727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式导料机构
CN213294023U (zh) 码垛机
CN111873847B (zh) 电池转换组件、更换动力电池的方法以及换电站
CN216231774U (zh)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CN117228318A (zh) 一种芯片承载盘加工用自动输送设备
CN113232549A (zh) 电池箱体快换传输装置
CN110757470B (zh) 一种智能还书机器人
CN116637972A (zh) 一种金属连接件生产弯折成型机
CN218319034U (zh) 一种四向穿梭车机器人同步分拣机构
CN211541048U (zh) 一种触头盒装配工装
CN115076324A (zh) 一种多轴组合式传动模组
CN213895037U (zh) 电池周转装置以及换电站
CN112928373A (zh)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成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23311A (zh) 一种货物自动摆正机构
CN203510220U (zh) 直角坐标机器人同步带传动机构
CN217478187U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智能仓储柜体
CN213112406U (zh) 一种轻载伸缩式叉板
CN212831424U (zh) 一种扩容式货物搬运机器人
CN213201520U (zh) 压本机构及制证设备
CN107499837B (zh) 移动平台与自动码放设备
CN215885191U (zh) Rgv小车及化成设备
CN216510816U (zh) 电池搬运机构
CN210682395U (zh) 一种送料设备的侧面高速移动机构
CN211255008U (zh) 一种防护房顶龙门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