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8811U -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28811U
CN216228811U CN202122811317.1U CN202122811317U CN216228811U CN 216228811 U CN216228811 U CN 216228811U CN 202122811317 U CN202122811317 U CN 202122811317U CN 216228811 U CN216228811 U CN 216228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ing center
driving motor
collection box
limiting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13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列栋
孙金卫
任江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ufeite Cutting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ufeite Cutt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ufeite Cutting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ufeite Cutting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13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28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28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28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上设置有输入总管和输出管,输入总管连接有用于连接各工作台回收口的输入分管,输出管用于连接各喷管的上料装置,回收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回收箱上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冷却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回收箱,回收箱同时对多台加工中心中的冷却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相较于各台加工中心均有一个冷却液回收装置而言,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一台回收箱进行清理,降低了操作人员清理金属陶瓷立铣刀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清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陶瓷立铣刀加工中心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陶瓷作为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新型切削刀具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抗磨性强、红硬性好、摩擦系数小等优良的物理性能,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金属陶瓷立铣刀本身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能够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其切削刃的锋利性,常被应用于各种钢件、铸件、粉末冶金材料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中。
金属陶瓷立铣刀的加工中心,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固定设置有工作台20,工作台20滑移连接有用于夹持待磨削金属陶瓷立铣刀的夹持件30,工作台20固定连接有砂轮41以及用于驱动砂轮41的驱动件42。工作台20上设置有若干根用于喷射冷却液的喷管50。喷管50的一端连接有上料装置,喷管50的另一端对应砂轮41的打磨处。工作台20上开设有回收口60,工作台20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回收装置70,冷却液回收装置70与回收口60连通。
操作人员磨削金属陶瓷立铣刀时,先将待磨削的金属陶瓷立铣刀用夹持件30夹紧,并将夹持件30滑移至砂轮41附近,启动驱动件42,驱动件42带动砂轮41转动,砂轮41转动,砂轮41对待磨削的金属陶瓷立铣刀进行打磨工作。冷却液及被打磨下来的碎屑通过回收口60进入到冷却液回收装置70进行回收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冷却液回收装置在回收处理冷却液的时候,冷却液中夹杂有一定量的打磨下来的碎屑,冷却液回收装置长时间工作后,打磨下来的碎屑在冷却箱回收装置内堆积,需要工作人员定时去清理每台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碎屑,工作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操作人员清理每台金属陶瓷立铣刀的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时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输入总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总管连接有用于连接各工作台回收口的输入分管,所述输出管用于连接各喷管的上料装置,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冷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工作台需要进行回收处理的冷却液通过输入分管进入到输入总管,并经由输入总管进入回收箱,回收箱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和冷却处理,处理后的冷却液经输出管进入到各工作台进行再次利用。通过对冷却液集中处理,相较于每台加工中心都有一个冷却液回收装置而言,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一台回收箱进行清理,降低了操作人员清理金属陶瓷立铣刀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清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输入总管远离所述回收箱的一端设置有暂存罐,所述暂存罐与所述输入分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回收的冷却液进入输入分管后,先进入到暂存罐内,待回收的冷却液再从暂存罐进入输入总管,并进入到回收箱内。暂存罐对待回收的冷却液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得待回收的冷却液相对较缓的进入到回收箱内,从而使得已经进入到回收箱内的待回收的冷却液可以得到冷却组件相对充分的冷却处理,提高冷却液的回收处理的质量,从而提高后续的打磨质量。
可选的,所述输入分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暂存罐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输入分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中含有打磨下来的碎屑,部分碎屑可能会残留在暂存罐和输入分管内,连接管与输入分管可拆卸连接,操作人员将连接管和输入分管拆卸后,即可完成对暂存罐、输入分管的清理工作。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输入分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输入分管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环形槽和所述连接块卡接配合,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限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和连接块一方面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人员将连接管和输入分管拆离后重新安装;操作人员安装好连接管和输入分管后,环形槽和连接块起到初步的限位作用,操作人员再通过连接环上的限位件将连接管和输入分管相对牢固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环,两个限位座、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环,所述限位螺栓依次穿过两个限位座,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限位螺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环用于将所述连接环抵紧在所述环形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需要将连接管和输入分管拆离时,只需要将限位螺母拧松,取出限位螺栓,并施力与连接环和输入分管,将其拆离即可。
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风扇和用于驱动风扇的一号驱动电机,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回收箱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待回收处理的冷却液,一号驱动电机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后,加快回收箱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待回收处理的冷却液的速率,从而达到冷却目的。
可选的,所述回收箱顶部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扇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机构使得风扇转动,风扇转动后,风扇扰动空气的面积增大,使得区域内的热量散发得更快。
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用于驱动转动件的二号驱动电机,所述二号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回收箱顶部,所述转动件一端与所述一号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另一端与所述二号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件发生转动,转动件带动一号驱动电机发生转动,一号驱动电机发生转动的同时,一号驱动电机驱动风扇转动。即风扇在转动的同时,发生转动。
可选的,所述回收箱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一号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于支撑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架一号驱动电机提供一定的支持力,支持力用以抵消一号驱动电机所受到的重力,从而减小了转动件在转动时,一号驱动电机的重力对转动件造成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二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一号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转动带动弯折部转动,风扇在弯折部的带动下发生转动。
1.通过设置回收箱,回收箱同时对多台加工中心中的冷却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相较于各台加工中心均有一个冷却液回收装置而言,操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一台回收箱进行清理,降低了操作人员清理金属陶瓷立铣刀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清理效率;
2.通过设置一号驱动电机和风扇,利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待回收处理的冷却液,同时设置转动机构,使得风扇在转动的同时,发生转动,风扇转动后,风扇扰动空气的面积增大,使得区域内的热量散发得更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相关技术中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限位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回收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冷却组件沿转动件竖直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机架;20、工作台;30、夹持件;41、砂轮;42、驱动件;50、喷管;60、回收口;70、回收装置;100、回收箱;110、输入总管;120、输出管;130、暂存罐;140、输入分管;150、连接管;160、安装钢网;200、冷却组件;210、风扇;220、一号驱动电机;310、连接环;320、环形槽;330、连接块;400、限位件;410、限位环;420、限位座;430、限位螺栓;440、限位螺母;450、限位孔;500、支撑架;510、支撑竖板;520、支撑框;530、一号转动轴;540、二号转动轴;600、转动机构;610、二号驱动电机;620、转动件;621、连接部;622、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2,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00,回收箱100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回收箱100上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冷却组件200。回收箱100固定连接有输入总管110和输出管120,输入总管110远离回收箱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暂存罐130,暂存罐130通过连接管150可拆卸连接有三根输入分管140,各输入分管140分别用于与各工作台20的回收口60连接。其中,输入分管140的数量可以为四根,也可以为五根,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来选择。
参照图2和图3,各连接管150远离暂存罐1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10,连接环310上开设有环形槽320,连接环310具有一定的可形变能力。各输入分管140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30,连接块330和环形槽320卡接配合,连接环310上设置有限位件400,限位件400对连接环31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连接块330进一步抵紧在环形槽320内,从而使得连接管150和输入分管140可以相对牢固的连接。
参照图2和图3,限位件400包括限位环410、限位座420、限位螺栓430和限位螺母440,限位环410也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限位环410套设在连接环310上,且限位环410的内壁与连接环310的外周壁紧贴。限位座420设置有两个,各限位座420均固定连接在限位环410上,各限位座420上均开设有限位孔450,限位螺栓430依次穿过各限位座420上的限位孔450并伸出限位孔450的另一端,限位螺栓430伸出限位孔450的一端与限位螺母440螺纹连接。
工作人员将连接管150与输入分管140连接后,拧紧限位螺母440,限位环410收缩,连接环310在限位环410的作用下收缩,从而使连接块330和环形槽320的内壁进一步抵紧,连接块330和环形槽320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连接管150和输入分管140相对牢固得连接。
参照图2和图4,回收箱100上顶面与外界连通,回收箱100与外界连通处固定连接有安装钢网160,冷却组件200包括风扇210和一号驱动电机220,一号驱动电机220的输出轴与风扇210固定连接。一号驱动电机220固定安装在安装钢网160上,风扇210位于回收箱100内部。一号驱动电机220驱动风扇210转动,风扇210转动后,加快了回收箱100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待回收处理的冷却液速率,从而达到冷却的目的。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完成冷却工作后的待回收冷却液从各工作台20的回收口60进入各输入分管140,待回收冷却液从输入分管140先进入到暂存罐130,再从暂存罐130进入到输入总管110,并进入到回收箱100内部。待回收的冷却液进入到回收箱100后,回收箱100内的过滤组件对冷却液进行过滤,除去待回收的冷却液中的打磨下来的碎屑,同时,一号驱动电机220驱动风扇210转动,利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待回收处理的冷却液。冷却液经过回收处理后,从各输出管120再次回到各工作台20的上料装置处,冷却液再次被利用。各工作台20的上料装置除输出管120输入冷却液外,还有别的上料源,上料源用于补偿回收处理过程中损失的冷却液。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风扇210上设置了转动机构600,使得风扇210在转动的同时进行转动,风扇210转动后,使得风扇210的扰动空气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区域内的热量散发更快。
参照图5和图6,回收箱100的箱顶处背离安装钢网16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00,支撑架500包括支撑竖板510和支撑框520,支撑竖板510的一端与回收箱100的箱顶固定连接,支撑竖板510的另一端通过一号转动轴530与支撑框520转动连接。一号驱动电机220通过二号转动轴540转动连接于支撑框520内。
转动机构600包括二号驱动电机610和转动件620,转动件620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621和弯折部622,二号驱动电机610固定安装于安装钢网160上,二号驱动电机610的输出轴连接部621的一端连接,连接部621的另一端与弯折部622一体连接,弯折部622远离连接部621的一端与一号驱动电机220背离风扇210的一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启动一号驱动电机220和二号驱动电机610,一号驱动电机220驱动风扇210转动。二号驱动电机610的输出轴带动转动件620转动,一号驱动电机220在转动件620的带动下发生转动,风扇210在一号驱动电机220的带动下转动。风扇210转动时,支撑框520以一号转动轴530为转动中心,支撑框520循环摆动;同时,一号驱动电机220以二号转动轴540为转动中心,一号驱动电机220循环摆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00),所述回收箱(100)上设置有输入总管(110)和输出管(120),所述输入总管(110)连接有用于连接各工作台回收口的输入分管(140),所述输出管(120)用于连接各喷管的上料装置,所述回收箱(100)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过滤组件,所述回收箱(100)上设置有用于冷却冷却液的冷却组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总管(110)远离所述回收箱(100)的一端设置有暂存罐(130),所述暂存罐(130)与所述输入分管(14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分管(140)通过连接管(150)与所述暂存罐(130)连通,所述连接管(150)与所述输入分管(140)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50)靠近所述输入分管(14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310),所述连接环(310)上开设有环形槽(320),所述输入分管(140)上设置有连接块(330),所述环形槽(320)和所述连接块(330)卡接配合,所述连接环(310)上设置有限位件(4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00)包括限位环(410),两个限位座(420)、限位螺栓(430)和限位螺母(440),所述限位座(420)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环(310),所述限位螺栓(430)依次穿过两个限位座(420),所述限位螺母(440)与所述限位螺栓(430)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环(410)用于将所述连接环(310)抵紧在所述环形槽(320)内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00)包括风扇(210)和用于驱动风扇(210)的一号驱动电机(220),所述风扇(210)位于所述回收箱(100)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0)顶部连接有转动机构(600),所述转动机构(600)用于驱动所述风扇(210)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600)包括转动件(620)和用于驱动转动件(620)的二号驱动电机(610),所述二号驱动电机(610)安装于所述回收箱(100)顶部,所述转动件(620)一端与所述一号驱动电机(22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620)另一端与所述二号驱动电机(61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0)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架(500),所述一号驱动电机(220)转动连接于支撑架(50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620)包括一体连接的连接部(621)和弯折部(622),所述连接部(621)远离所述弯折部(622)的一端与所述二号驱动电机(6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弯折部(622)远离所述连接部(621)的一端与所述一号驱动电机(220)固定连接。
CN202122811317.1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Active CN216228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1317.1U CN2162288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1317.1U CN2162288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28811U true CN216228811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4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1317.1U Active CN2162288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28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4042B1 (ko) 공작 기계용 절삭유 정제장치
CN114043338B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工作面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6736931A (zh) 一种数控平面磨床
CN114505732A (zh) 一种高性能磨制钻专用的制备成套设备
CN216228811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冷却液回收装置
CN114227449B (zh) 一种用于五金加工的磨床结构
CN110340391A (zh) 一种金属切削加工装置
JP3158872U (ja) 研削砥石ユニット
CN210818377U (zh) 一种针对车辆底架加工设备
CN113102808A (zh) 一种立卧两用双头铣床
CN20945331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研磨装置
CN207223566U (zh) 一种圆盘刀片端面磨削装置
CN112809387B (zh) 一种新型的角度头工装加工装置
CN210649873U (zh) 一种用于打磨零件表面的平面磨床
CN211388263U (zh) 一种钻铤内壁抛光设备
CN112719708B (zh) 一种焊接机以及应用该焊接机的封堵板生产工艺
CN210189343U (zh) 一种用于四轴磨床的冷却液回用装置
CN217860359U (zh) 一种平面磨床冷却液喷淋机构
CN111842862A (zh) 一种铸铁件毛边去除设备
CN21766848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降温功能的磨具装置
CN218746797U (zh) 一种盘式无尘砂光机
CN21880139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表面抛光设备
CN211029359U (zh) 一种光学镜片同心机
CN220446096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多级磨床
CN219665971U (zh) 一种可循环过滤水的水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