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0207U -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20207U
CN216220207U CN202121702775.5U CN202121702775U CN216220207U CN 216220207 U CN216220207 U CN 216220207U CN 202121702775 U CN202121702775 U CN 202121702775U CN 216220207 U CN216220207 U CN 21622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xtension
heating assembly
heat generat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27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力
梁峰
郭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27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2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2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2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导电的第一电极和导电的第二电极。发热体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第一电极设置于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间隔设置于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位于发热体的同一端。该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不仅大大简化了导线的走线路径,减小了导线的长度,且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及难度。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气溶胶产生装置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一般包括加热组件,以通过加热组件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产生基质;具体的,加热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用于与电极导线连接,第二电极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进而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电源连通,从而使电源为加热组件供电。
然而,现有的加热组件使用时,正极导线和/或负极导线的走线路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加热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的加热组件,正极导线和/或负极导线的走线路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导电的第一电极和导电的第二电极。发热体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第一电极设置于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间隔设置于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位于发热体的同一端。
其中,发热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于发热体的第一端;第一电极还包括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自第一连接部朝向发热体的第二端延伸;第二电极还包括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自第二连接部朝向发热体的第二端延伸,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一个发热区。
其中,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沿发热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呈直线型。
其中,一个第一延伸部与一个第二延伸部间隔设置或多个第一延伸部与多个第二延伸部交替间隔设置,以将发热体分割形成偶数个发热区。
其中,任意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间隔距离相同。
其中,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设置于发热体的第二端,并与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连接。
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数量均为一,且第一延伸部自第一连接部延伸至第二端,第二延伸部自第二连接部延伸至第二端,从而形成两个发热区。
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数量为二,两个第一延伸部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两端,从而形成四个发热区;
其中,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三连接部,两个第二延伸部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三连接部连接两个第二延伸部。
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沿发热体的周向方向延伸且呈螺旋型。
其中,发热区位于一个第一延伸部和一个第二延伸部之间且形成螺旋型发热区。
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一个与发热体的发热层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中的每一个与发热体的发热层间隔设置。
其中,发热体为中空管状。
其中,发热体包括基体和发热层。基体具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发热层设置在基体的外侧面,并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
其中,基体为中空圆柱体且材料为石英或玻璃。
其中,发热层为红外发热膜。
其中,发热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至少一个限位件设于基体上,限位件用于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限位,以使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外侧面与收容腔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第一连接部沿着发热体的周向延伸且具有缺口。
其中,第二连接部位于缺口的位置,并在发热体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一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电源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在通电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组件为上述任一项的加热组件;电源组件与加热组件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电连接,用于向加热组件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加热组件通过将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设于发热体外侧面的同一端,使得正极导线和负极能够在发热体的同一端进行接线,无需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进一步走线至另一端以与相应的电极连通,相比于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需要进行两端接线的方案,不仅大大简化了导线的走线路径,减小了导线的长度,且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及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加热组件沿其轴向方向展开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沿其轴向方向展开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沿其轴向方向展开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图6所示的加热组件沿其轴向方向展开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图8所示的加热组件沿其轴向方向展开的外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提供了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加热组件100的展开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加热组件100,该加热组件100具体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其中,气溶胶形成基质具体可为植物草叶类基质或膏状基质等。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包裹在铝箔或纸张等内部,一起使用。
具体的,加热组件100包括发热体110、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
其中,发热体110用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质,且发热体110包括发热材料。该发热体110既可对容置其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支撑,又能够在通电时发热,并对收容于其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从而形成供用户使用的气溶胶。
第一电极120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第二电极130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以使发热组件能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力,从而使发热体110通电发热。发热体110具有外侧面110a和内侧面110b,导电的第一电极120与导电的第二电极130间隔设置于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并通过一导电发热层电连接。
第一电极120具有第一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21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第二电极130具有第二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1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间隔设置于发热体110的同一端。其中,发热体110的同一端是指发热体110的第一端或发热体110的第二端;具体的,以垂直于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且穿过所述发热体110沿其轴向方向的中心点所在平面为界限,位于该平面一侧的部分发热体110为发热体110的第一端110c,位于该平面另一侧的部分发热体110为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10为中空柱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0c和第二端110d,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间隔设置于发热体110的第一端110c。从而,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均能在发热体110的同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21与负极导线连接,第二连接部131与正极导线连接。
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可以是涂覆于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的导电涂层,导电涂层可以是金属涂层、导电银浆或者导电胶带等,也可以是设于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的金属导电片或沉积在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的金属等,例如金膜、铝膜或铜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组件100通过将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31设于发热体110外侧面110a的同一端,使得正极导线和负极能够在发热体110的同一端进行接线,无需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进一步走线至另一端以与相应的电极连通。相比于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设置在发热体110的外侧壁的相对两端,使得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需要进行两端接线的方案,不仅大大简化了导线的走线路径,减小了导线的长度,且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及难度。
发热体110可以整个采用导电材料制备,例如导电陶瓷,也可以包括绝缘基体和设置于绝缘基体表面的导电发热层。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10包括基体111和发热层112。基体111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基体111可以是石英玻璃、陶瓷或云母等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以防止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短路,当基体为石英玻璃时,可以选用透明度80%以上的石英玻璃。基体111具有收容腔1111,收容腔1111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收容腔1111的一端具有开口,以使气溶胶产生基质能从开口插入或退出收容腔1111中。基体111可以是中空管状,本实施例中,基体111为中空圆柱体,收容腔1111为圆柱状,且基体111的侧壁的壁厚为固定值,以使发热体110能均匀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均沿着基体111的周向延伸形状弧形,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的长度相同,且沿着基体111轴向位于相同高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基体111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限位件113,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从开口插入收容腔1111时,气溶胶产生基质能与收容腔1111的内壁之间具有空气间隙,空气间隙能作为隔热层,避免了基体111的侧壁吸收气溶胶产生基质的热量。
具体地,限位件具有与收容腔1111的开口连通的限位孔1131,限位孔1131的孔径小于柱形的收容腔1111的内径;限位孔1131的中心可以设于收容腔1111的轴线上,以将气溶胶产生基质限位于发热体110的中心位置。
限位件1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例如,图3的实施例中,限位件为收容腔1111靠近端部的内表面的一个环形凸缘;限位件11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限位件113沿收容腔1111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于基体111上,以使限位件113能有效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多个径向方向限位。进一步地,多个限位件113于收容腔1111的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相等,以在收容腔1111的同一轴向高度上形成限位孔1131。
限位件113的形状可以是环状、圆弧状、点状、块状、条状等形状。例如可以是两个弧形的限位件113等间隔设置于收容腔1111的内侧面110b上;或者,三个块状的限位件113等间隔的设置于基体111的第一端110c的端面上,并在基体111的第一端110c形成限位孔1131。
发热层112在通电时能产生热量,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发热层112环绕基体111的外侧面110a设置,并分别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连接。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通电后,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之间的发热层112有电流通过,进而产生热量。发热层112可以为金属层、导电陶瓷层或导电碳层。发热层112的形状可以为连续的膜状,多孔的网状或条状。本实施例中,发热层112为红外发热膜,红外发热膜通电时辐射红外线,以加热收容腔1111中的气溶胶产生基质。其中,红外加热波长为2.5um~20um,针对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特点,通常加热温度需要350℃以上,能量辐射极值主要在3~5um波段。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20、第二电极130和发热层112也可以设于发热体110的内侧面110b,不限于只设置在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121为环状,且沿着发热体110的周向延伸并具有缺口1211,即第一连接部121在周向方向未形成闭环。第二连接部131位于第一连接部121远离第一端110c端面的位置,负极导线能通过缺口1211与第二连接部131相连。第一连接部121形成缺口1211,能使得负极导线不与第一连接部121接触便能与第二连接部131连接,防止负极导线与第一连接部121接触短路,便于走线。
图4出示了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的三种纵向位置关系。第二电极130在a位置时,第二连接部131沿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与缺口1211完全错位;第二电极130在b位置时,第二连接部131与缺口1211在发热体110的轴线方向上正对设置;第二电极130在c位置时,第二连接部131沿发热体110的轴线方向与缺口1211部分错位。第二电极130设于b位置时,导线更容易通过缺口1211与第二连接部131连接,导线的走线路径更简单。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均可以视为具有缺口的圆环状,其中,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中的一个设置于另一个的缺口处。例如,全部的第二连接部131沿发热体110的轴线方向通过缺口1211暴露,且第二连接部131位于缺口1211的位置,并在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连接部121的高度一致。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与发热体110第一端110c的端面平齐。由此,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能直接与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连接,导线的走线路径更简单,简化了加热组件100的走线方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122,第一延伸部1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另一端自第一连接部121朝向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延伸。第二电极13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132,第二延伸部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31连接,另一端自第二连接部131朝向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延伸。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可以延伸至靠近第二端110d的位置,也可以延伸至第二端110d的端面。其中,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用于在发热层112上形成或定义至少一个发热区。第一延伸部122与第二延伸部132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发热层112形成一个发热区。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通电后,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发热区有电流通过,发热区发热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延伸部122的材料可以相同,通过印刷或沉积一次形成。第二连接部131与第二延伸部132的材料可以相同,通过印刷或沉积一次形成。本申请中,连接部与延伸部的区别在于连接部的尺寸可以比延伸部的尺寸大,便于与外接导线焊接或粘结固定。
其中,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延伸路径可以是直线型、折线形、曲线型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延伸方向可以沿轴向方向延伸,也可以与轴向方向呈任一角度方向延伸,或者沿周向方向螺旋延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平行,均沿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均呈直线型,以使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加热区的形状规则,有利于使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电流分布均匀,进而使各个加热区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均匀。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与连接部垂直连接。图1及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31均匀地周向分布在基体111的第一端110c。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均可为一个。第一延伸部122的一端设于第一连接部121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基体111的第二端110d的端面,其他实施方式中,另一端也可延伸至靠近端面的位置。第二延伸部132的一端设于第二连接部131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基体111的第二端110d的端面,其他实施方式中,另一端也可延伸至靠近端面的位置。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间隔设置于圆柱状基体111的同一直径的相对两端,均沿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均可呈直线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22和/或第二延伸部132也可呈弯曲型,本申请对此并不加以限制,只要二者不相交即可;具体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并将发热层112分隔为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个发热区,以使两个发热区能均匀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通电后,电流从第一延伸部122沿相反的两个方向向第二延伸部132流动,电流流经两个发热区,两个发热区发热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这种发热组件的电路分布简单,且实现了同一端出现的接线方式,使得发热组件的走线路径较为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和难度。
请参考图5,图5提供了另一种加热组件100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还包括第三连接部133,第三连接部133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第三连接部133设于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并与第二延伸部132连接。第三连接部133可以沿着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周向延伸形成闭环状、具有缺口的环状或弧状。在接线时,正极导线与第一端110c的第一连接部121连接,负极导线既可以与第一端110c的第二连接部131连接,也可以与第二端110d的第三连接部133连接。因此,设置第三连接部133能使得加热组件100在实现单侧接线的同时,也能实现双侧接线,该加热组件100提供了多种走线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加热组件100的接线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极120包括第三连接部133,第三连接部133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同样能实现发热组件既能单侧接线,也能双侧接线的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31和第三连接部133中的至少一个与发热体110的发热层112间隔设置。当发热层112与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31和第三连接部133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时,部分电流会从第一连接部121流向第二延伸部132,或者,从第一延伸部122流向第二连接部131,或者,从第一延伸部122流向第三连接部133,使得发热区电流的走向不规律,发热区发热不均匀。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31和第三连接部133均与发热体110的发热层112间隔设置,以限定发热区的电流流向方向为周向,以使发热区电流的走向规律,使得发热区的发热更加均匀,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地,发热层112的边缘与第一延伸部122靠近第二端110d的端部平齐,第一延伸部122将发热层112完全分隔为形状和面积相同的两个间隔的发热区,以使发热区的电流的走向更加规律。可以理解,当没有第三连接部133时,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均与发热体110的发热层112间隔设置,且与发热体110的发热层112的间距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和图7,图6提供了另一种加热组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加热组件100的展开示意图。第一电极120包括与第一连接部121连接的多个第一延伸部122,第二电极130包括与第二连接部131连接的多个第二延伸部132。相邻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形成发热区。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延伸部122与多个第二延伸部132交替间隔设置,以将发热层112周向分隔形成偶数个发热区,每个发热区具有部分的发热层112。
当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相同时,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交替间隔设置,能使发热层112被全部利用,并被分隔为偶数个发热区为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当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为不同时,会出现两个第一延伸部122相邻或者两个第二延伸部132相邻的情况,相邻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2的电极为同一极性,相邻的两个第二延伸部132的电极为同一极性,其之间不能导通电流,即相邻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2或相邻的两个第二延伸部132之间不能形成发热区,发热层112不能被全部利用。因此,当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相同时,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交替间隔设置,能使发热层112被全部利用,避免了部分发热层112出现不能形成发热区的情况。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间隔距离相同,且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沿轴线方向延伸且呈直线型,以使多个第一延伸部122和多个第二延伸部132均匀地周向分布在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上,相邻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发热区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每个发热区的等效电阻相同。因此,能使得通电后各个发热区发出的热量大小基本相同,各个发热区能均匀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各个方向加热。
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为多个的时候,第二电极130包括第三连接部133。第一连接部121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的同时,还用于连接多个第一延伸部122;第三连接部133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的同时,还用于连接多个第二延伸部132,即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形成插齿电极。优选的,第三连接部133与每一个第二延伸部132连接,且第三连接部133在加热体的第二端110d形成闭环状,以使每个发热区都能通电工作。
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延伸部1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121的两端。一个第二延伸部132分别与第二连接部131和第三连接部133相连,另一个第二延伸部132设于两个第一延伸部122之间且仅与第三连接部133连接。第三连接部133环形设置在发热体110的第二端110d,并分别与两个第二延伸部132连接。两个第一延伸部122和两个第二延伸部132交替间隔设置,均沿发热体110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均呈直线型。两个第一延伸部122和两个第二延伸部132沿周向均匀地分布,并将发热层112分隔为四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发热区,以使四个发热区能均匀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相比于电路将发热层112分隔为两个发热区的加热组件100,四个发热区的加热组件100中每个发热区的等效电阻更小,每个发热区的发热功率更大,加热组件100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效率更高。
请参考图8和图9,图8提供了另一种加热组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加热组件100的展开示意图。图8和图9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均沿发热体110的周向方向螺旋型延伸,并从发热体110的第一端110c延伸至第二端110d。
其中,发热层112位于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并形成一个螺旋型发热区。优选的,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的螺旋延伸方向一致,且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之间的间隔距离处处相等,第一延伸部122、第二延伸部132和发热层112均匀地分布在发热体110的外侧面110a,以使发热层112均匀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
由于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二延伸部132发热体110的第一端110c螺旋延伸至第二端110d,第一延伸部122的两端均可以用作第一连接部121,第二延伸部132的两端均可以用作第二连接部131。或者,在第一端110c和第二端110d均设置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且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延伸部1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31与第二延伸部132的一端连接。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200,该气溶胶产生装置200可包括加热组件100和电源组件230。
其中,加热组件100具体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加热组件100,其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加热组件100的相关描述,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气溶胶产生装置200进一步可包括壳体210和安装座220。安装座220用于将加热组件100固定在壳体210上;具体的,安装座220包括安装主体,安装主体上设置有通孔,加热组件100具体插接在该通孔中以与安装座220安装;在具体实施例中,通孔的侧壁上还可设置有避让槽,正负极导线具体通过该避让槽伸入安装座220内以与发热体110上的远离安装座220的第一电极120和第二电极130连接。进一步地,安装主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部,安装座220具体通过卡接部以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壳体210固定。
其中,该气溶胶产生装置200还可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分别与加热组件100和电源组件23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电源组件230为加热组件100供电并控制加热组件100发热的功率、加热时长等。
其中,电源组件230与加热组件100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电连接,用于向加热组件100供电;且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30具体可包括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200,通过设置加热组件100,加热组件100通过将用于与正极导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用于与负极导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31设于发热体110外侧面110a的同一端,使得正极导线和负极能够在发热体110的同一端进行接线,无需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进一步走线至另一端以与相应的电极连通。相比于将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31设置在发热体110的外侧壁的相对两端,使得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需要进行两端接线的方案,不仅大大简化了导线的走线路径,减小了导线的长度,且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及难度。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用于收容并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
导电的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一连接部;
导电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外侧面,且具有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发热体的同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于所述发热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延伸;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延伸,相邻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一个发热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发热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且呈直线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延伸部与一个所述第二延伸部间隔设置,或多个所述第一延伸部与多个所述第二延伸部交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发热体分割形成偶数个所述发热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间隔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发热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数量均为一,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从而形成两个发热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从而形成四个发热区;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延伸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发热体的周向方向延伸且呈螺旋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数量均为一,所述发热区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且形成螺旋型发热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发热体的发热层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发热体的发热层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中空管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
基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
发热层,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外侧面,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以加热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为中空圆柱体且材料为石英或玻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为红外发热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限位,以使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外侧面与收容腔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发热体的周向延伸且具有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位置,并在所述发热体的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一致。
2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组件,用于在通电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所述加热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电源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加热组件供电。
CN202121702775.5U 2021-07-23 2021-07-23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622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775.5U CN216220207U (zh) 2021-07-23 2021-07-23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2775.5U CN216220207U (zh) 2021-07-23 2021-07-23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20207U true CN216220207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0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2775.5U Active CN216220207U (zh) 2021-07-23 2021-07-23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202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691A (zh) * 2021-07-23 2021-11-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17059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691A (zh) * 2021-07-23 2021-11-16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647691B (zh) * 2021-07-23 2024-08-02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17059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7691A (zh)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220207U (zh)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647692A (zh)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455712A (zh)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4055731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220206U (zh) 加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509910U (zh) 发热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062354A1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8790573U (zh) 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4055720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184817U (zh) 加热器、气雾生成装置及气雾生成系统
CN115486573A (zh) 加热组件、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CN217609593U (zh) 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76093U (zh) 发热体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EP4218446A1 (en) Heater assembly and aerosol forming device
WO2022062341A1 (zh) 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217609583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JP2024537493A (ja) 加熱アセンブリ及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CN115530438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CN217826738U (zh) 加热器及气雾生成装置
CN114052300A (zh) 加热器以及含有该加热器的烟具
CN217429263U (zh) 加热器、气雾生成装置及系统
CN217523962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其电阻加热器
CN221729741U (zh) 加热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CN218831985U (zh) 加热器和气雾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